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從細小之處來看自閉症兒童的康復變化。
有這樣一個案例,主人公叫小c,媽媽說他小的時候是不看電視,不看動畫片的,不玩玩具,沒有他感興趣的東西,每天都是無聊的鬧,然後跑跑跳跳。可以總結兩點,第一是對任何東西沒有興趣,第二是無論什麼時候都坐不住。當我們開始對他進行幹預三個月之後,他已經能坐在家裡看幾分鐘的動畫片了。
結合上一次講的注意力的問題,說明他開始有一些視覺注意力了,也有一些理解能力了,這在康復過程中是很重要的,能看到他有了興趣點,也能短時間坐住了。那麼又過3個月到6個月的時間,他就表現出來自閉症兒童的刻板和重複行為了,他只喜歡這個動畫片,例如小豬佩奇裡面喬治扔恐龍的鏡頭,他反覆的看這個鏡頭,坐在那裡大笑,這種行為大約持續了兩三個月的時間,這個時間過後他又會看其他的動畫片了,但是只局限於那兩三種,而且都是反反覆覆地看。慢慢的,發現他可以從頭看到尾了,但是只看其中某幾集或者是某幾部,反覆地看,今天看這個明天看那個,一會兒又看回來,只在這個範圍之內來回看。
小c整個看動畫片的過程,從無法看視頻作品到可以看幾分鐘的視頻,到最後刻板的反覆的看一些視頻,到最後可以很刻板地看一個完整的視頻,因為他興趣很狹窄,只看那麼幾個視頻作品,大約過了一年多,他把看過的那幾個動畫片,倒背如流,他把動畫片裡的話語,準確的運用在生活當中。在大約快兩年的時候,他已經不再停留在那幾個動畫片上了。他會看一些其他的動畫片,也不再重複的看其中的某一集了。他能夠坐在那,安安靜靜的看一集,看完之後他會開心大笑,媽媽觀察得非常仔細,說他看到他喜歡鏡頭的時候他會快樂,看到有不喜歡鏡頭的時候他也會緊張,這個階段發現他有了理解畫面、理解語言的能力,視覺注意力也非常好了。
他從動畫片裡學到了一些新的知識,他能很恰當的把這些運用到社交中,在康復兩年的過程中,從觀看動畫視頻這一點,看到小c的視覺注意力有了很大提高。
還有他的認知單一,因為他根本無法處理那麼多的視覺信息和語言,那麼隨著他的康復,從最開始的無法接受,到慢慢接受,到刻板地接受,到最後廣泛地接受。其實一個患兒在整個康復過程中,很多家長很迷茫,具體達到什麼程度才能看到孩子的進步呢?要知道生活中很多點點滴滴的細節,都是從不會到會,從不擁有到擁有的過程,這些都是孩子成長的記錄,都是家長們應該高興的。而不是說他一下子就能完全康復了。
能夠進入小學,甚至競選班長,這樣的結果是所有做康復自閉症患兒的老師所期盼的,我經常跟大家說這樣一句話,千萬不要被自閉症是不可治癒這樣的魔咒禁錮住,糖尿病到現在也是不可治癒的,但是人們還在努力,一是防止疾病繼續發展,二是改善疾病現狀,改善生活狀態。例如康復中風的患者,他的手部功能全部喪失,通過康復,他可以用勺子吃飯。有人說我想讓他康復到能彈鋼琴,那就是本末倒置了。所以說康復的意義就是讓他失去的功能得到恢復,但是不要奢望他最後能成為鋼琴王子。那麼康復自閉症兒童也是同樣的原理,從沒有到有,甚至可以學習,能在將來的人生中增加一項技能,改善他跟家庭、跟社會融合的狀態,他的生活就會越來越燦爛。
我也希望自閉症患兒的家長,無論你在哪裡做康復,你都要用細微的眼光去觀察孩子,你會發現他們真的是一點一滴的在進步。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