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好用的產品質量問題分析方法--5WHY分析法新解

2021-12-27 首席質量官

在出現質量問題的時候,強調去問多幾個為什麼,以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更深層次原因。這無疑比簡單地尋求表面的解要好得多。但是針對工程師所寫的問題分析與改進報告,你曾有沒有這樣的疑惑:不知道5why到底要問到什麼時候,是不是一定要問5個?問4個行不行?問6個、問10個行不行?每個why是不是都應該找出幾個原因呢?5個why是串聯的關係還是層層遞進的?還是可以呈樹形關係呢?

針對產品質量問題的原因分析,我們提出了四個層面的原因分析理論。用來明確原因分析應該要覆蓋哪些方面,應該要深入到什麼深度。怎麼理解這四個層面呢?《什麼是質量?》一文中給出質量實現過程的用戶期望,裡面四步翻譯轉換的模型在這裡就可以幫助到我們了。客戶的期望,是由產品功能來滿足的。面向產品最終用戶的功能,是由產品下級系統的功能、子系統的功能來滿足的。層層向下,作為最底層的功能組件的功能,是由各個零部件的產品特性(例如長度、距離、位置、硬度、粗糙度、圓度、材料疲勞強度、電阻、電壓、焊接強度,等等)具體的產品特性來實現的。如果產品功能要求是函數Y,保證功能的相關產品特性就是自變量X。可以有函數關係式y=f(x1,x2,x3,x4...)。大寫的X、Y代表多個變量組成的向量,或者變量組。小寫的x,y代表具體的單個變量。從產品的功能障礙出發,即y不符合要求。找到是哪個相關產品特性x所帶來的影響,這個層面的原因分析,就叫做質量問題的產品層面原因分析。① 某個零件密封螺紋處漏水,漏水是因為密封性功能要求出現障礙。其產品層面的原因是密封螺紋孔和螺柱的壓型不匹配。② 缸體油道洩露,洩露是功能障礙,其產品層面原因是鑄造油道孔壁有疏鬆。③ 某發動機異響,其產品層面原因是凸輪軸基圓上有加工振紋,導致滾子搖臂在運行時產生振動。所以說產品層面的原因分析,要從產品功能障礙出發,到具體零部件上具體產品特性。有可能是因為某產品特性設計選擇不好,也有可能是因為該產品特性加工製造時不符合圖紙的要求。過程層面原因分析,是需要從產品特性不符合出發,尋找到具體的生產線、具體工序、工位、工步具體的過程特性原因。這個時候生產加工過程結果,也就是產品的特性,就可以當做函數Y了。而過程的輸入——過程特性,和影響本工序加工結果的上遊工序,所產生的產品特性,作為自變量X。那麼過程層面的原因分析就又是個由某個y的不符合,尋找相關的x及合適x的取值範圍過程了。① 圖紙要求的密封螺紋牙形被錯誤地加工成緊固螺紋牙形,其過程層面的原因是孔的螺紋和工刀具型號使用錯誤;② 產品產生鑄造疏鬆是因為產品在機構上存在熱結,而熱結作為最後冷卻部分,且沒有鋁水補充通道,造成最後凝結部分在冷卻收縮後疏鬆;③ 凸輪軸加工振紋是因為精磨工位的砂輪動平衡不好,且砂輪主軸間隙過大,導致砂輪在加工的過程中振動。過程層面的原因,可能是工藝設計的選擇沒有設計好;也可能是工藝設計沒問題,而過程特性沒有控制好而不符合工藝的要求。過程層面的原因找到了,接下來就要考慮控制方法層面的原因了。控制方法層面的原因主要考慮兩個方面,對過程輸入的管控,和對過程輸出的檢測和監控。① 螺紋牙形的加工錯誤問題,對螺紋孔加工刀具的型號在換刀圖中沒有明確規定,換刀作業指導書中沒有要求核對刀具的型號;對產品的螺紋形狀沒有明確檢測要求;對螺紋止通規牙形選擇也沒有明確,止通規的選擇錯誤。② 產品鑄造疏鬆,對模具熱結處沒有強制的冷卻要求,沒有產品審核去解剖檢驗工件內部的疏鬆;③ 再例如凸輪軸振紋問題,對砂輪的動平衡沒有明確規定,在砂輪修模時沒有要求檢測動平衡;對砂輪主軸間隙、跳動沒有在設備的預防性預見性維護保養中規定定期檢測;對凸輪軸有粗糙度的檢測,但沒有波紋度的檢測和振紋的檢測。管理層面的原因,就是要找到於前三個層面原因的相關 - 流程、制度是否未策劃或策劃不完善;質量工具、質量方法是否被應用,是否被正確應用;部門和崗位職責是否明確,清晰,有無交叉與重疊;人力、物的資源是否配備到位;人員的能力是否滿足要求;執行力是否足夠,激勵績效和執行性管控是否方法合適。① 螺紋密封問題,由於產品設計人員不了解緊固螺紋和密封螺紋的差別,產品設計人員經驗和能力不足;企業未建立起密封結構的設計規範。② 產品縮孔問題,企業在項目階段未開展產品設計的工藝性分析,未能識別出熱結的影響;鑄造過程設計和模具開發階段未使用模流分析等模擬計算驗證手段,來分析識別鑄造冷卻過程中的疏鬆等風險。③ 凸輪軸振紋問題,產品設計人員經驗不足,未識別出對凸輪軸振紋的要求;工藝設計人員開展PFMEA分析過程中未能識別高速旋轉件(砂輪)的動平衡要求;未能識別出磨床主軸跳動和主軸間隙的要求,工藝設計人員能力不足;PFMEA採用頭腦風暴法和經驗積累方法,未使用功能樹分析和質量功能展開來支持PFMEA,方法不夠好,需要提高。由以上結合實際案例的講述,大家可以看出,這裡所說的四個層面分析,就是把5why的方法具體化套路化了。而且比5why更明確,更細化。利用原因分析的四個層面的指導思想,就更容易幫助普通工程師在質量分析中做到深入分析系統性原因了。一個點上的產品質量問題,如果按照四個層面的原因分析方法,就可以找到某些管理方面的問題。在線上甚至面上做改進,就可以避免以後一系列的相似問題,就可以逐步把企業的整體質量體系建設逐步完善起來了。


相關焦點

  • 5why分析法在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及實例
    01 5why分析法簡介 所謂5why分析法,又稱「豐田5問法」,起源於豐田公司的一次新聞發布會,有人問:豐田汽車的質量為什麼會這麼好?大田耐一如此回答:我碰到問題至少要問5個為什麼。
  • 使用5Why分析法分析問題
    1、5WHY的定義5why分析法,也叫做「5問法」,即對一個問題連續以5個「為什麼」來,從而追究根本原因。雖為定義是是5個為什麼,但使用時不限定只做「5次為什麼的探討」,主要是必須找到根本原因為止,有時可能只要3次,有時也許要10次,直到清楚問題的本質。5why分析法的關鍵是鼓勵解決問題的人要努力避開主觀的假設,從結果著手,沿著因果關係鏈條分析問題,直至找出原有問題的根本原因。
  • 5WHY分析法:一個問題分析與解決的工具【標杆精益】
    分析法,又稱「5問法」,也就是對一個問題點連續以5個「為什麼」來自問,以追究其根本原因。通過上述的案例,您是否覺得5Why分析法很簡單呢?如果你只是把它簡單地想成不斷提問題就行了,那很可能會出現下面的結果,讓我們來看看這個視頻吧。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出,兩位的問答逐漸偏離了主題,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偏離主題的提問(為什麼),不等於5WHY分析法。
  • 77思維模型:5why分析法
    《麥肯錫傳奇》中有一段描述:「企業倒閉最常見的原因不是因為對正確的問題提出了錯誤的答案,而是因為對錯誤的問題提出了正確的答案。太多的企業一次次做出看似最佳但卻是建立在錯誤假設之上的決策,結果一點一點地把自己逼進了死路……麥肯錫要幫助客戶免遭倒閉的厄運,就必須要找準問題……」。那麼如何透過表象看本質呢?有什麼方法步驟呢?「5why分析法」就是其中之一。
  • 5WHY分析法:一個問題分析與解決的工具(案例)
    所謂5why分析法,又稱「5問法」,也就是對一個問題點連續以5個「為什麼」來自問,以追究其根本原因。
  • 從一個研發質量案例看,5why分析法,為什麼分析不下去了?
    3、只有當「缺陷的引入點」質量無法控制或在能力範圍之外時,必須依賴控制點來進行約束,這時「缺陷的控制點」才會構成問題的根因。如來料問題:來料質量問題公司內部是無法控制供應商源頭的,只能通過TQC管理和來料檢驗控制的方法來進行約束。
  • 什麼是5why分析法?5why的起源價值以及關鍵
  • 「5why分析法」,教你如何「打破砂鍋問到底」
    所以,5why分析法也被稱為:豐田5問法。目前,該方法在豐田之外也也得到了廣泛採用。5Why分析法,有助於解決零星的品質缺陷引發的問題,也經常被用作一個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一部分,即根本原因分析和調查。三、5why分析法的方法論從前面的介紹我們已經知道,5why分析法,起初是作為查找根本原因的工具出現的,後經過不斷發展演化和概念拓展延伸,並與其他工具進行相互融合後,
  • 如何運用5W1H分析法解決SMT貼片加工生產問題
    SMT貼片加工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不管是汽車電子產品,工控設備,手機平板還是現在火熱的無人機產品,都會需要到SMT貼片加工來給設備的控制板進行電路集成,而貼片加工的質量將會直接影響到設備產品是否能穩定運行,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分析解決SMT貼片加工生產問題的思路:    SMT貼片加工分析問題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 (5why分析法思考現在的自己)
    坦誠講,我很久沒有認真思考過類似的人生問題了,尤其是這麼具體且現實的人生問題。你會發現,策劃做久了的人,遇到問題總會多想一點,也掌握了很多分析問題的方法,職業病比其它崗位更嚴重一些。面對這一問題,我的第一反應是「5why分析法」,簡單有效,適合深究,可以找到最真實的答案。5why分析法由豐田佐吉提出,是豐田生產系統入門課程的重要部分,一般應用於各類問題中刨根問底。
  • 數據分析方法:結構分析法
    編輯導語:我們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收集很多數據,比如周報、月報等等,但是真正要用的時候卻還是重新取數;因為我們只有數據,沒有方法,比如我們可以用結構分析法來讀出數據的含義;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數據分析方法中的結構分析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你是不是覺得,平時做的日、周、月、季、年報沒啥用?
  • Why-Why分析法實施的六個步驟
    是對發現的現象連續進行多次思考(為什麼Why)的動作,並驗證其原因是否成立,然後對真正原因作有效應對的一種方法。或者簡單點說,Why-Why分析法,就是對一個問題點進行連續的「為什麼」來自問,以追究其根本原因,然後再針對根本原因來解決問題。Why-Why分析法的作用是能夠及時找到根本原因,而不僅僅是採用「創可貼」式急救方法。
  • 掌握5Why分析法,提高尋求真因水平,走好職場上坡路
    ——大野耐一5Why簡介:所謂5Why分析法,也就是對一個問題點連續以5個「為什麼」來自問,以追究其根本原因。雖為5個為什麼,但使用時不限定只做「5次為什麼的探討」,主要是必須找到根本原因為止,有時可能只要3次,有時也許要10次,如古話所言:打破砂鍋問到底。
  • 一文講透數據分析經典方法:5W2H分析法
    在實際的數據分析場景中,最困難的事情並不是如何分析問題,而是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我們數據分析師經常說,能提出一個好問題,比解決十個簡單問題要有用的多 而很多人在做數據分析的時候,往往只是接受業務方或者領導提出的問題,自己很少去主動發掘數據問題,如果丟給他們一堆數據,他們很難從中發現出異常 今天啟方就介紹一種可以有效提高邏輯能力和問題發掘能力的方法,也就是商業分析中經常會見到的——5w2h分析法
  • 5W2H和5Why分析法解析
    方法怎樣?③ WHY--為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麼?造成這樣的結果為什麼?④ WHEN--何時?什麼時間完成?什麼時機最適宜?⑤ WHERE--何處?在哪裡做?從哪裡入手?⑥ WHO--誰?由誰來承擔?誰來完成?誰負責?⑦ HOW MUCH--多少?做到什麼程度?數量如何?質量水平如何?費用產出如何?
  • 如何定位根本原因,試試5-Why分析法!
    5-Why分析法1. 方法概述和起源5-Why分析法,又稱5問法,也就是對一個問題點連續以5個「為什麼」來自問,以追究其根本原因。5-Why分析法最初是由日本發明家豐田佐吉(豐田汽車創始人豐田喜一郎之父)提出,後來在豐田汽車公司得以廣泛採用,成為豐田生產系統的入門課程組成部分,該方法成為其中問題求解培訓的一項關鍵內容。豐田生產系統的設計師大野耐一曾說過:深究5次為什麼,問題的本質及其解決辦法隨即顯而易見。
  • 數據分析方法 | 5W2H分析法
    5W是指對於所有的現象都追問5個問題:what(是什麼)、when(何時)、where(何地)、why(為什麼)、who(是誰)。2H是指再追問2個問題:how(怎麼做)、how much(多少錢)。當遇到要解決的問題,可以從5W、2H這7個問題出發來解決。5W2H分析方法能解決哪些問題?
  • 數據分析方法——邏輯樹分析法
    邏輯樹又被稱為問題樹、演繹樹或分解樹等,是麥肯錫公司提出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首先它的形態像一棵樹,把已知的問題比作樹幹,然後考慮哪些問題或任務與已知問題有關,將這些問題或子任務比作邏輯樹的樹枝,一個大的樹枝上還可以繼續延伸出更小的樹枝,逐步列出所有與已知問題相關聯的問題。
  • 5W1H分析法|分析解決問題的小妙招
    A:5W1H分析法就是從六個方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象(what):解決做什麼的問題,即目標問題。例如:公司生產什麼產品?車間生產什麼零配件?為什麼要生產這個產品?能不能生產別的?我到底應該生產什麼?
  • 不簡單的5W2H和5Why分析法,全是乾貨
    5W2H分析法又叫七何分析法,是二戰中美國陸軍兵器修理部首創。簡單、方便,易於理解、使用,富有啟發意義,廣泛用於企業管理和技術活動,對於決策和執行性的活動措施也非常有幫助,也有助於彌補考慮問題的疏漏。質量水平如何?費用產出如何?02重要性提出疑問於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是極其重要的。創造力高的人,都具有善於提問題的 能力,眾所周知,提出一個好的問題,就意味著問題解決了一半。提問題的技巧高,可以發揮人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