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層設計
構特教保障體系
●加強組織領導。區政府高度重視特殊教育工作,將特殊教育納入青白江區教育發展規劃。區教育局高度重視資源中心工作,將特殊教育納入黨組會、局務會議事日程。
●加強政策支持。印發《成都市青白江區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8-2020年)》,明確了我區特殊教育第二期提升計劃的總目標及重點任務。制定並完善《青白江區融合教育工作實施方案》《青白江區送教上門工作實施方案》,為我區特殊教育發展建構了良好的發展路徑。
●加強考核評價。健全《青白江區融合教育工作考核評價標準》、區資源中心及資源教室工作制度等,建立隨班就讀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將融合教育工作、隨班就讀工作納入學校年度目標考核。●加強經費保障。2017年至2019年區財政向區特教學校撥付特殊教育專項經費分別為55萬元、60萬元、70萬元,生均公用經費為6000元/生/年(送教上門及隨班就讀學生均按照此標準撥付)。●立足「請進來」。聘請專家引領融合教育教師發展,普及融合教育理論。2018年,依託區特殊教育學校對融合教育教師進行融合教學研討培訓。
●立足「走出去」。組織教師外出學習,開拓教師眼界,接觸最新理念。2017年至2019年,全區共計外派資源教師、特殊教育教師外出學習達300餘人次,學習內容涵蓋融合教育、專業康復知識技能、家庭教育、特殊教育個別化實操、送教上門等。●立足「搭平臺」。依託區特殊教育學校校本研修平臺,開展特殊教育課堂教學研究及培訓活動,推廣特殊教育理念及特色課程資源,探索融合課堂教學模式建設。●做實常規督導。對資源教室進行20餘次常規工作的巡迴指導,內容涉及個別化教育計劃的制定、資源教室的建設、資源教師的制度等。
●做精個案指導。進行隨班就讀個案支持,形成了規範的個案支持工作流程。協助教師制定IEP、解決特殊兒童的行為問題、課堂適應問題等,協助資源教室開展個案研討5次,進行個案評估10次。●做亮示範創建。指導成都市工程職業技術學校、青白江區中學進行市級示範性特殊教育資源教室創建,兩所學校均創建成功。
對特殊兒童及家長提供直接的教育諮詢,2017年至2019年接受諮詢100餘人次。
對存在教育安置爭議的學生進行教育評估,提出安置建議,聯繫教育局為學生進行教育安置協調。依託區特殊教育學校家長學校為家長提供心理諮詢、教育技能培訓等,共開展四期家長「正面管教」課程培訓,為隨班就讀學生家長提供心理諮詢5次。
向區內有需要的隨班就讀學生開放,為2名隨班就讀學生提供運動康復、心理治療、語言訓練等180課時。先行先試,探特殊學生職業教育。為幫助義務教育後的殘疾學生拓展教育出口,區資源中心積極支持成都市工程職業技術學校殘疾學生職業高中階段融合教育探索,2017年-2019年工程職業技術學校工接收46名殘疾學生,並為殘疾學生制定「綠色發展計劃」助力其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