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臺灣隔離的日子..

2021-01-14 兩岸商匯

↑↑點擊上方兩岸商匯 」去關注  

可以看到很多的好文章

建議大家點擊右上角將【兩岸商匯】設為星標

(安卓用戶可設置為[置頂])

來源:廖小花  要走四年腳很痛


在來臺的前幾日,我們這第一批回臺的有住臺北的,也有住臺中的,


陸生中心的老師把其中二十八名在臺北隔離的陸生組了一個微信群組「世新0911臺北小隊」。回臺當日,群裡逐漸熱鬧起來。


有人分享自己帶的運動器材,跳繩、體重秤什麼的,

提議互相監督運動。


有人說要一起早起學習,

還有人問要不要打卡喝熱水,

結果一個妹子回覆:



好像每天都在等飯來,莫名其妙餓得快,飯是由工作人員一樓一樓地送上來的,耳尖的同學聽到聲響,就在群裡喊話:「開飯了開飯了!」



剛開始那幾天,便當主菜都是炸雞排、炸魚排、炸豬排、炸排骨,也不提供水果或粥湯,我們各個吃得下巴冒痘、喉嚨冒火,眼屎都多了!


想水果想得心痒痒,這時,有人發出自己咬了一口的鮮紅蘋果,拉了一波「羨慕嫉妒恨」;


-群裡兩個有蘋果的人成功對線-


有同學憋不住了,開始自己點外賣,八十元繽紛芋圓黑糖牛奶冰,惹得大家食指大動。



看到窗戶才知道,原來大家基本都被分在同一片區域,為了找出隔壁是誰,甚至有人試著敲敲牆壁...


更刺激的是,同時走到落地窗邊(當然窗戶是關著的),簡直像網友「面基」嘛!


網絡一線牽,天涯若比鄰。到了晚上,大家開始拉群玩狼人殺等桌遊,老師不忘老父親的提醒:線上玩玩就好了,不要串門子哦!會罰款哦!


這十幾天,我們就是一群彼此相依的好戰友,遇到什麼稀奇古怪事都會在群裡聊上幾句,例如有一位同學收到了裡長的防疫包(一箱子零食),引起我們一陣激動--神馬神馬,陸生也有嗎?各個都等著工作人員啥時候派送到自己這來。


等了半天沒動靜,最後發現,原來是系統統計名單錯了,誤送了,裡長包裹是臺灣人才有的啦。


有一天晚上,旅館的火警警報深夜被觸發,

大家都嚇了一跳,議論紛紛。



睡前分享自己本日的微信步數,我是287步,還算過得去,有同學是1888步,大家都問怎麼辦到的,同學說估計是因為走哪兒都帶著手機。


而一個妹子丟出了自己今日步數--6步,引得一陣哈哈哈哈哈。



第二天晚上,前一天說要打卡洗澡的妹子默默地發了一句:「我錯了,我推薦大家多多洗澡,浴室的混響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過了幾天,大家都開始適應這愜意的節奏了,有人云聯機玩桌遊,有人分享清晨泡菊花茶的「退休生活」,


有人感嘆看夕陽火燒雲的小確幸,有人百無聊賴,開電視看三立看得滿頭問號。



我正想說空調房內好乾燥,就看到有朋友在群裡手把手教學把浴巾打溼掛在空調口,這樣可以有效增加房間內溼度。


-我立刻就學起來了!-


總之啊這十多天的隔離期間,因為有「臺北小隊」共享心情,分享喜怒哀樂,感覺時間匆匆,快樂加倍。


        老師的關心和照顧    


陸生中心的老師(大家也稱他為學長)親自接機、親手確認我們每一個孩子的入臺資料,再單獨將我們每一個人送上前往旅館的車。


隔離期間,這份溫暖仍然持續,即使老師每天都要去機場接學生、要處理一大堆事務,他還是會從群聊觀察我們的情況,適時給予提醒和鼓勵。


-老師接機接到這時候-


有一天隔離午餐是pizza,大家開心得像兩百斤的孩子,老師也表示不錯,還不忘拋梗:


「至少給個150ml的」,大家默契點讚,因為某個學期的陸生會議,老師為我們準備的午餐就是披薩配可樂。



旅館的wifi連續幾天都不穩定,影響到我們上課,老師看群裡怨聲載道的,便霸氣地說:我介入溝通了。


所有人就在下面接龍回覆說「帥!」老師出馬果然所向披靡,很快,旅館就給陸生們租借了wifi盒子,並送到了每個人的房間門口。


隔離倒數之日,老師提議,「要不要抓個時間一塊退房,合影留念一下」,同學回覆:《2020出獄留念》,老師接梗:「記得不要回頭。」


      旅館和管家的服務      


隔離期間我真的沒有任何想要出去的想法,住得非常舒服,畢竟是旅館嘛,雖說不是什麼星級店,


但席夢思床墊、能看到飛機起降的落地窗、躺在床上就能控制整個房間照明的開關...


這一切便利和享受都還是讓人很陶醉滴。



而且呀,我們有幾乎二十四小時守護在工作檯前的「雀管家」。


隔離的第一天,我發現便當裡的飯太多,便跟管家說希望自己的便當都不配送米飯,為的是避免浪費,


沒想到下一頓就真的沒米飯了,這多得每一次訂餐時,管家都要跟店家溝通我這「不情之請」。



遠距上課時,需要用到草稿紙,我問管家要三張,結果送了十張給我。而我們才剛反應這幾天的夥食太上火,旅館立馬就訂了水果餐盒供我們選購。


餓了或饞了,旅館有本土零食訂購服務,也可以隨時叫外送,前臺會在規定時段幫忙送上樓來。


      舌尖上的臺式便當      


食衣住行,我只帶了三套換洗的衣服,旅館沒有洗衣機,需要自己洗,聽說也有提供送出去洗的服務的旅館,但我覺得自己洗挺好的,讓人回憶起高中住宿的日子。



因為一開始連續三天的葷食便當都是炸雞排、炸豬排、炸魚排,實在吃得上火,


我便換了幾天的素食便當,雖然菜色是清淡多了,但是依然很多炸豆腐、炸素排、炸杏鮑菇。


臺灣便當好吃,隔離期間,我的整張臉都洋溢著青春的氣息,白裡透紅痘。


-一堆炸物啊-


臺式早餐我們很熟悉了,主要是偏西式的。一周早餐吃了四次煎豬扒烤土司和芝士蛋烤吐司,摩斯、麥當勞的漢堡的頻率也緊隨其後。


-早餐有蛋餅、漢堡、三文治、飯糰、菠蘿包、肉包-


我的身體私底下都跟我的嘴巴說:「瞧你那滿足的樣子!就好好珍惜這些吃垃圾食品的日子吧!這半個月就把你一年的額度都用光啦!」


旅館也很人道,自從我們表示真的害怕再吃炸物以後,就開始出現臭臭鍋、燴飯、炒麵的食物了。


這些天我們吃到了西餐的燴飯、義大利麵、披薩、漢堡包,也吃到了東方食物,粵式燒臘、日式洞飯、韓式鐵板燒、臺式炒麵等等...


旅館為我們安排的食物,除了沒有水果沒有湯,我也挑不出其他毛病了,因為確實能看出用心,種類豐富。


-因為上火,我中途改吃了幾天素食-


臺灣自助餐是一堆菜擺出來,顧客自己夾的那種,


而幾乎我所收到的每一個素食便當都能看到至少五種顏色,紅色的胡蘿蔔、紫色的茄子、白色的高麗菜、綠色的番薯藤、黃色的南瓜...


這都是幫忙打便當的人的貼心照料啊,想到對方在幫我夾菜的樣子,就暖暖的。


總之真的是非常幸福非常滿足了,嗝!



和平時宅家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需要完成一些檢疫通報。


例如測體溫並填寫表格、回復每日不定時的防疫簡訊,「一切正常請回1,有發燒、流鼻水等請回2...」



若不及時回復不及時,AI人工電話轉眼就到了,鈴鈴鈴...「指揮中心關懷您目前身體狀況...」和志玲姐姐的高德地圖的調調簡直一樣一樣的。


這半個月,時刻有「疫止神通」app的陪伴,它是官方和@LINE 合作的居家檢疫軟體,


有中文和英文版,隔離第一天推送來lineTV的免費會員兌換碼,估計是怕我們無聊沒事做吧。



每天十二點前要在app上回報,我試過十二點前沒有回覆,學校老師就打電話來提醒了。


我們的手機二十四小時不能關機或開飛行,


我在關wifi的時候不小心按到飛航模式,雖然立刻又關掉了,結果立刻收到警察來電,老師也馬上發訊息關切。


雖然看起來大家都有點「緊張兮兮」的,但我覺得這恰好也說明了,我們其實被保護得很好。



這個app的界面是卡通的,非常溫馨可愛,自動回復也充滿了「臺灣味」,


例如「平常儘量不要用手直接觸碰眼睛、鼻子和嘴巴,我知道這個超難的我們一起努力克服!」,


有時候還會霸道總裁般高冷說:「在忙嗎?」,


有時候又像個鄰家妹妹,說:「記得哦~洗手的時候一定要確實!用肥皂加清水...」


        場外支援     


知道我回來,臺灣師長、朋友,甚至熱心網友們都問我需不需要物資,實在叫人感動。


其實走出機場時,一位臺灣阿姨就給了我一大包零食和水果,所以真的算是豐衣足食。


隔離期間我收到了三次場外包裹,第一次是老師送來唱佛機和誦經機。


在陌生的環境居住有佛號陪伴會更安心,但我自己的那部忘在家了,老師知道了馬上就幫忙送了過來。



第二個包裹也是老師送的,她考慮到便當夥食燥熱,而素食便當一般又缺乏健康的油脂和蛋白質,


就為我送來一包溫泉蛋和一瓶自己在家榨的亞麻仁油與紫蘇籽油的混合油。



第三個包裹是一盞落地燈,因為旅館黃色調燈光太暗,


晚上學習工作眼睛疲乏,朋友便拆了家裡自用的白色落地LED燈送來,有了它,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


     獨處的時光      


我還蠻喜歡一個人呆著的,

這十四天的效率和產出都很不錯。


-我的是F房-


我房間的構造是兩個單人床豎著拼接而成,兩床旁的走廊很長,可供我「聞雞起舞」,伴著音樂跑跑跳跳;


我把原本在腳邊的垃圾桶放到了離自己最遠的地方,為的就是每次丟垃圾都能多走動一下--為了增加運動量,真是使出渾身解數。


媽媽擔心我自己在外面生活習慣不好給室友惹麻煩,叮嚀我一定要保持房間衛生。


接下來一年我都不能回家,為了不讓媽媽再為此事擔憂,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拍房間現狀給媽媽看,


被子是豆腐塊,桌面乾淨、行李呈打包狀態,衣服也疊得齊整。


-置冠服 有定位-


其實哦,這十四天若不慎於始、禁於未發,便很容易在第一天一路怠惰到隔離結束,而「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汙穢」,清爽整潔的室內環境,確實能在獨處時,對治懶散的習氣,提高學習的動力。


我也利用這段時間調整了作息,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每天晚上都會留著窗簾,清晨的光線會盈滿整個房間,


多虧了這扇窗,我身體的細胞和神識能和初生的太陽一起自然甦醒。


-五點五十多分我自然醒,看到清晨第一縷陽光-


都說二十一天養成1個好習慣,那十四天就能養成2/3的好習慣,希望接下來要隔離的大家也善用起來呀!


每日最幸福的時光,就是順利完成了自己給自己規定的任務,抬頭看時,夕陽染紅了雲彩,而不知從哪個遠方駛來的飛機,正緩緩降落...



其實我住的旅館隔音真的不是很好,有一天早上我醒來以為鬧鐘響了,結果發現是隔壁老兄的鈴聲!


不過正如長途火車上,偶然的「遭遇」倒也能調節百無聊賴的心境一樣,隔音差反而徒增趣味。


我所住的房間陽臺和隔壁是共享的,我完全不知道對方是誰,只是能看到他的窗前放著兩個紙杯,裡面塞滿了菸頭。



有一次我和弟弟大聲聊電話,窗外有飛機飛過,我從床上起身,想拍給弟弟看,


沒想到窗戶一拉開,腳邁出去一隻,就和隔壁同住的人直接打了照面,我發出啊地一聲,他卻像等候已久一般靦腆地笑笑。


我想我和弟弟的白痴對話,他一定都聽到了吧。在這之後呢,也是為了防疫安全嘛,我就再也沒有在有人的時候去陽臺了。


晚上睡覺時我都把窗簾拉開,偶爾夜深了,


我這頭熄了燈,還能看到隔壁房間投射出的晃動光影,對入眠來說,溫度和亮度都剛剛好,不會太亮,又有安全感。


直到有一天晚上,我把自己的燈熄滅,瞬間我陷入了一片漆黑--


隔壁的人比我先出關了,當時我還覺得有點失落呢,把唱佛機的聲音調大了點才慢慢地睡去。



旅館裡幾乎沒有什麼人員走動,沒有人查房或關懷問候,除了送餐的窸窣聲和走道消毒吸塵的嗡嗡聲,再沒別的了。


有一天開門拿餐,住我對面的人正好也同時拉開了門,是一個噸位有我兩倍的中年男子,我第一反應是誒呀了一聲,好像這個時候不該讓任何人見著自己一樣。


我們只好把對方當透明的。


拿了飯以後回到房間,又覺得很開心。試想,有人和你同時開門、而且你們正好餓了、在同一片天空下吃同樣的便當,品嘗一樣的口味,


在這魔幻、魔性又玄學的2020庚子年,這種感覺難道不是妙不可言嗎。



-臺北落日-


此刻我在這扇窗前看了最後一次日落,臺北的夕陽從不叫人失望,


朋友圈裡,大家恭喜我「出關」,我把手機熄滅,心情平靜,嗯,接下來的日子,還會發生些什麼呢?

《臺商總匯》一個大家值得推薦的平臺.

你關注了嗎?

我們己經等你很久了!

趕快按下面二維碼去加入我們吧!

特供大陸地區的平臺

讓你在大陸

也能享用臺灣美食

體驗臺商優質商品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

進入特供大陸地區的商城

去品味一下吧 !!

相關焦點

  • 「隔離的日子,更加珍惜日常,更覺人間值得」
    回憶起這朝夕相處、共同奮戰的日子,他們覺得,這裡的每一點愛和溫暖都被這段不平凡的日子放大了……簡易需求板上五顏六色的「便利貼」來到集中隔離點的人,不少都是措手不及的城市過客,除了心理上的緊張外,生活上也多有不便。
  • 分享 我在臺灣當交換生的日子
    今天,大海大記者團為您特邀水產與生命學院12級水產養殖1班的趙敏同學,和大家分享她在臺灣當交換生的那些日子。很幸運能有這次來臺灣進行短期學習交流的機會。9月10日,我順利抵達臺灣,轉眼間,我已經在臺灣生活了三個月。在這裡,每一天都會發生大大小小的故事,每一天都會成為我最珍貴、最溫暖的回憶。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在臺灣的故事。
  • 我在臺灣做交換生的日子 | 關於高雄的記憶
    這些日子,陸陸續續有朋友開始詢問我的歸期。嗯,聽說很多朋友暑假都留在寧波,那我就放心了。該約逛街的逛街,約旅遊的約旅遊,約KTV的約KTV,約拍的約拍,約飯的約飯。02在臺灣的學校,教師們更注重學生的實踐和獨立思考能力培養。
  • 2019在臺灣交換的日子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苦思冥想的時候,看到了我帶回來的在臺灣寫的日記本,我是一個手帳愛好者,一直保持著記日記的習慣,在臺灣的130天裡,我寫完了兩本的拼貼日記。那麼,我想:不如給大家分享一些我在臺灣的日記。。那些在臺灣時我以為平淡無奇的日子、原汁原味的當下的心情、帶不走的留不下的,在此交付給讀到這篇文章的你,也交付給想為這段短暫的旅程劃上一個有儀式感的句點的我。抵達臺灣的第1天,好累!可是又覺得好新奇,從桃源到臺北的路上,低矮的房屋映襯著漫天的晚霞。
  • 紀實:隔離的日子Day10|親歷從居家隔離再到醫院隔離
    2月2日晚上10點40,小區附近的民警上門登記核查時,我將我同車廂有人確診病例告知了民警,也講了下我咳嗽的情況。民警登記完後就走了。也許當時不主動說出我咳嗽的事情,就沒有接下來的醫學隔離了。在疫情面前,沒有半點僥倖。
  • 在溫州被集中隔離的日子 一天測兩次體溫,一日三餐送到門口
    一天測兩次體溫,一日三餐送到門口,從湖北回來的小李住進了一家星級酒店 在溫州被集中隔離的日子  疫情防控升級。一些重點人群被安排到定點機構、酒店進行醫學隔離觀察。集中隔離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一日三餐吃什麼?  溫州是浙江省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 我在臺灣支教的日子
    詠宣好幾次對我說,謝謝我喜歡臺灣。我才要說,感恩有你,感恩有你們,包容、鼓勵我太多。和卑南小隊分別那天,我們大聲唱著張震嶽的《再見》,哽咽著,又努力把嘴角向上。我們都笑說以後如果到對方的家鄉或學校所在地旅遊,彼此都會是最熱情的導遊。想起之前的篝火晚會上,在草地上擁抱著彼此瘋狂轉圈。
  • 臺灣奶爸在大陸的日子與月子
    臺灣奶爸在大陸的日子與月子 2019-02-05 19:36:38鍾升 攝   (新春走基層)臺灣奶爸在大陸的日子與月子  中新網蘇州2月5日電 (記者 鍾升)大年初一,吳文智的月子餐廚房瀰漫著食材的香氣。他穿梭在灶臺與案板間,介紹說:「這裡準備的是幾十位產婦的『新年飯』,不能疏忽」。
  • 隔離的日子(2020山東高考作文)
    隔離的日子(2020山東高考作文)年前出了個門,臘月29那天回的家。年三十拼了一夜電視,初一睡了個天昏的暗,初二正要出去拜年的時候,小區傳來消息,說封閉了,特別是最近一段離開過本地的,必須自我在家隔離15天。我正要問我哥哥吶,老媽說他去了武漢玩兒,本來說好了初三就回來,這回好了,肯定被「關」在外面了。
  • 「像期待春天一樣期待好消息」 中學生自述被隔離的日子
    受訪者供圖(抗擊新冠肺炎)「像期待春天一樣期待好消息」 中學生自述被隔離的日子中新網杭州2月12日電(郭其鈺)董卿是杭州臨安實驗初級中學的一名初三學生,這個春節由於一點輕微感冒,董卿一家被居家隔離。隔離期間,對於來自各方的關懷和幫助董卿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 我在臺灣學習的日子(上篇)
    歐麗湞歐麗湞:當得知我們專業有這樣一次機會來臺灣學習,我是非常激動的。首先我很喜歡寶島臺灣,從風土人情、飲食文化到思想文化,我都想切身實地感受一下,想看看臺灣實際上是長什麼樣子的。其次,我希望自己在學業上能夠有更多突破,藉助這次為期一學期的交流,了解大陸的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和臺灣高校有什麼不同;最後,我希望在這個充滿熱情的年紀能夠交到更多的朋友,希望通過自己這次交流給臺灣朋友傳播大陸優質的思想文化,讓更多的臺灣年輕人認識現在的大陸。
  • 隔離了,抑鬱陪伴我
    甚至以為自己都好了,當衝突莫名來臨的時候,我又脆弱了,正如女兒說,理論拿來實踐的時候還有許多曲折和困難要克服和調整。隔離了,不能出去,給家裡的植物換土施肥,折騰了一遍。明知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總是拖延著,不喜歡這個懶惰的自己。找出來筆墨紙硯,快三年沒有動它們了,這些曾經的最愛,自從工作任務的突變就再也沒有精力和心情去觸碰,心酸。
  • 林志玲被臺灣女星質疑隔離期走後門,臺灣網友的評論讓人哭笑不得
    日前她在臺灣出席某活動時,就提到了自己現正在積極備孕中,坦言此事已經計劃多時,還開玩笑道:「不知道小天使是不是還在排隊,希望趕快報名來我這邊。」其實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這麼說了,能看得出林志玲對於孩子的渴望還是很大的。此外,林志玲還表示雖然無法和老公一起過聖誕節,但預計跨年前會回日本。
  • 聊聊親身經歷的大陸和臺灣隔離具體流程及差異
    總計要接三個人,我和另外一個日本回來的飛臨沂,我上午九點就到了,她下午,另一個杜拜回來的飛威海。So,市防疫組早上開車去威海接人,回來臨沂,然後再一起回。回到市裡已經夜裡12點,被安排住在黨校一晚。         且不說這個路程合不合理,當時杜拜一天增三千多,日本也是不少,這樣混在一起我很擔心。當時臺灣還沒有輸出病例,相對是很安全的。
  • 臺灣人看大陸:臺灣女生大陸趕考記
    「大陸對我來說非常親切,我想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她說。去年夏天,徐子芸特地飛赴重慶參加美術專業考試培訓。在當地畫室和大陸美術生一同學習的日子,讓她對大陸藝術教育有了更多認識。回臺灣後,徐子芸更加努力了。那段時間,她一面兼顧學校課程,一面擠時間在家加緊專業練習。
  • 越南收取臺灣人2000元隔離費用,簡直是良心價,呼籲勿外出
    據外媒報導,越捷航空VJ843號3月19日臺北飛胡志明市班機,臨時改降芹萓機場,將全機旅客集中隔離14日,並收取費用300美元(約合人民幣2100元)。臺灣外事部門發言人歐江安表示,經我駐處洽詢相關單位獲告,300美元是鄰近胡志明市的檢疫旅館費用,並非集中隔離所費用。
  • 兩岸情:我在臺灣支教的日子
    詠宣好幾次對我說,謝謝我喜歡臺灣。我才要說,感恩有你,感恩有你們,包容、鼓勵我太多。 和卑南小隊分別那天,我們大聲唱著張震嶽的《再見》,哽咽著,又努力把嘴角向上。我們都笑說以後如果到對方的家鄉或學校所在地旅遊,彼此都會是最熱情的導遊。
  • 7月4日起臺灣正式解除自大陸赴臺人士隔離措施
    7月4日起臺灣正式解除自大陸赴臺人士隔離措施 NEWS.SOHU.COM  2003年07月04日21:05  新華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
  • 《來去臺灣讀書去》臺南藝術大學:在臺灣學習的日子
    我參與的20世紀藝術中的政治與宣傳與臺灣當代藝術這兩個課程也是如此。通過這個課程的學習,我了解了臺灣當代藝術的歷史,也了解到當代藝術的研究方法與傳統藝術史的研究方法是截然不同的,不同的藝術史研究應該選擇不同的研究方法。除了這兩個比較新穎的課程外,在我所選的課程中最讓我意外是臺灣宗教文物這一課程。本以為它十分枯燥乏味,但這門課程卻真的讓我對宗教有了很大的改觀。
  • 那些集中隔離的日子:從狂躁、不安、抱怨,到配合、信任、感動
    這個時候,我就開始擔憂著還讓不讓回南京了,我們早就買好了29日的返程票,祈禱能如期返寧。如期返寧 居家隔離朋友圈不停的傳來讓人擔心的消息:這邊封村了,那邊又封路了,還要測量體溫,如果發燒肯定不給走,說不定還要被隔離……所以一空下來我就摸摸自己的額頭,孩子的額頭,生怕出什麼岔子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