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現在一個家庭裡面孩子也比較少,父母對孩子物質方面提供的也非常充足,如果孩子花的錢都是日常開銷,基本上都是伸手來拿就可以了。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在金錢方面,沒有任何發愁的地方,很多孩子對金錢概念方面有很多誤區,從小就意識到金錢的重要性,了解有錢才可以買玩具買吃的,沒有錢很多事情都滿足不了自己。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不得不讓家長深思,視頻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媽媽突然對著正在吃飯的孩子說了一句:「咱家裡沒錢了」,估計媽媽也就想知道孩子聽了這句話以後會有什麼反應,結果孩子想也沒想就說:「爸爸有。」
可是媽媽隨後又告知孩子爸爸也沒有錢,孩子立刻就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有錢。」結果媽媽又對孩子說:「所有人都沒有錢了。」孩子聽了媽媽的話以後非常吃驚,無奈地說了一句「哎呀,我去!都沒錢了,那你去外邊就完了。」說完以後還發出了一個長長的哀嘆。
這下可把孩子給愁住了,估計腦子裡還在想,「如果都沒錢了,那我以後買玩具,買零食該怎麼辦呀?」這個小男孩突然又想到了一個辦法,讓媽媽去借錢,說完之後又陷入了憂愁中,沒辦法只能看著為外面發愁。
估計媽媽還嫌對孩子的打擊不夠大,又補了一刀:「我也沒地方借,都沒錢可咋辦?」最後孩子實在沒辦法,只能默默地開始吃飯,也不想和媽媽說話了,現實太殘酷,孩子承受不起。
從這個孩子的反應可以看出來,他對金錢的意識還是非常強的,在他的意識裡認為錢是非常重要的。媽媽說一句基本上都能反應過來,下一句要接什麼,知道媽媽沒錢,家裡其他人肯定還會有錢,當得知其他人沒錢時,還知道讓媽媽去借,小小年齡知道這麼多,真是不得了了。
成人在看這個視頻高興之餘,不如想想該如何培養孩子對金錢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才是家長們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要讓孩子養成一個正確的消費觀念
孩子正處於模仿年齡,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一定要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特別是帶孩子出去買東西的時候,此時孩子不光在挑選東西,也在默默地同家長學習如何花錢,家長既不能過度節儉,也不能大手大腳,這兩種消費觀念都是錯誤的,要給孩子養成一個正確的消費觀念。
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孩子要有自己的零花錢可以支配
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的時候,家長就要適當地給孩子一些零花錢,並且要正確地引導孩子該如何花零花錢,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孩子對金錢的意識。只有通過花錢,孩子才能慢慢了解該如何正確地花錢,這是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讓孩子意識到金錢的正確來歷
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教育孩子,不義之財不可取,而且要讓孩子意識到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勞動才能換取到正確的財富。要讓他知道,錢都是辛苦賺來的,這樣孩子在花錢的時候,他能明白錢要如何花,該往哪裡花。
當孩子對金錢有一定敏感度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迴避孩子的這個問題,要利用這個機會告訴孩子,該如何花錢,對金錢有一個正確的概念,孩子在未來成長中,才能學會如何正確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