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2日上午,「三山五園研究成果系列展」之「時空溯園——北林三山五園學生團隊研究成果展」開展儀式暨三山五園英文著作Touring the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Landscape, art and life of Chinese imperial gardens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北京林業大學三山五園研究團隊、中國林業出版社聯合主辦,由北京城市規劃學會三山五園研究中心、北京市海澱區文化發展促進中心、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基地、「四名」匯智計劃對書籍出版及展覽提供公益支持,並由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海澱分局對展覽的主題和內容審核。
活動邀請了來自北京林業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建築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方工業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高校風景園林、城市規劃、文物保護等領域的專家和學者,以及熱心讀者和媒體朋友參與。活動由中國林業出版社風景園林分社社長何增明先生主持。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專家和北京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邱躍先生、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常務副館長徐詠梅女士、北京市海澱區文化發展促進中心辦公室主任和特色文化促進科科長邵皛淼女士、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北京學研究基地副主任張景秋女士和「四名」匯智計劃理事會副秘書長王虹光女士出席活動並致辭。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博士研究生、中英文圖書主創及策展團隊代表朱強先生和英文翻譯專家佘莎女士匯報了三山五園研究、創作和策展的初衷與思考。
同時出席活動的領導和嘉賓有著名古典園林及明清史地研究專家和北京市海澱區原政協主席張寶章先生,中國林業出版社黨委書記和董事長劉東黎先生,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教授馮斐菲女士,北京市海澱區文化發展促進中心調研員葉亮清先生、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副館長胡大欣先生,北京城市規劃學會三山五園研究中心副主任馬英華女士,北京林業大學副教授和碩士生導師李正先生,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助理、景觀學系副主任鄭曉笛女士,北京建築大學城市規劃研究院院長王瑋先生,北京建築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侯妙樂女士,北京建築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李守玉女士,北京工業大學學部主任兼副校長杜修力先生,北方工業大學建築學專業負責人卜德清先生,大柵欄責任規劃師熊文先生。
三山五園,從通俗意義上講是指北京西北郊的清代皇家園林群,包括香山的靜宜園、玉泉山的靜明園和萬壽山的頤和園(舊稱清漪園),以及暢春園和圓明園;從研究意義上講它是以五園為核心的山-林-水-田-園-村-寺-營構成的人居環境系統,也是清代紫禁城外的政治、文化、軍事中心和水利農業重地。
本展覽及英文書的成果來自於北京林業大學三山五園研究團隊。該展覽為朱強等高校青年學者與市規劃展覽館聯合舉辦的「城市研究成果系列展」和「三山五園研究成果展」首展,收集了北林學生團隊在近5年所取得的代表成果,包含「滄桑巨變」、「五園重現」、「園居日常」、「走向國際」和「繼往開來」的5個篇章的22件展品,以生動的圖紙、模型及語音講解等形式進行展現。
英文版著作是團隊與翻譯專家佘莎共同對科普專著《今日宜逛園——圖解皇家園林美學與生活》進行的轉譯。他們在構建了由一千餘條三山五園園名、景名、地名、匾額、楹聯、菜品名、官職名、書畫名等英文專有名詞體系的基礎上,以紮實嚴謹的研究、豐富生動的圖紙與流暢地道的英文,和具有較強實用性的導覽圖,嘗試向外國讀者系統介紹以三山五園為代表的中國古代皇家園林的文化藝術與生活方式。全書包含30萬字,配以原創的彩色復原及現狀圖紙40幅、老照片及現狀照片75幅、引用古今書畫及圖檔65幅。除了正文內容,書中還穿插了9個特別策劃的專題。該書現已由中國林業出版社面向全球公開發行。
市規劃展覽館也希望通過此次展覽活動,吸引更多的城市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及相關高校踴躍地參與到規劃展覽館打造的學術研究交流平臺上來,挖掘並引入優秀的城市研究成果,營造城市研究領域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盛景。
該展覽現目前已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三層的歷史文化名城展區正式對公眾開放,觀眾在周二至周日的開放時間,通過「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微信公眾號免費預約參觀。(中國日報北京記者站 杜娟)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