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大量的模擬試卷,高考試卷偶爾出現一些相似之處是正常現象,並非是高考試卷直接照搬了模擬試題,也不是高考試題出現了洩漏,只是概率的問題而已。
就像在2018年全國高考英語試卷中的作文題,和當年山東實驗中學的模擬考試英語作文幾乎一模一樣,那又該如何解釋呢?實際上只能用概率來解釋。
山東實驗中學2018年的模擬考試
2018年全國高考英語作文
此次大家反饋的2020年江蘇省高考英語試卷上完形填空為「改編」,並非原創性試題,與2019年吉林四模完形填空素材一模一樣,只是選項進行了改編。而作文題還被蘇州某中學老師押中,還讓學生背誦過範文。
對於出現這種問題,我認為只有兩個可能性:
1、英語試卷閱讀材料,完形填空材料實際上都是從原版的英文材料中截取,並非是由出題者自己寫素材,高考命題並沒有要求試卷上的素材必須是原創,英語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的材料基本上也都是從原版材料節選的。
基本上可以判定江蘇省高考命題組和2019年吉林那套模擬試卷節選了一樣的素材。這種概率是客觀存在的,關鍵要看選項是否完全一樣。
2、江蘇省高考命題組直接在吉林模擬試卷的基礎上進行了選項改編,但我個人認為這種可能性很小,命題組是不會主觀上去放這種低級錯誤的。一般在試卷出好後,還要倒查當地市場上常見的模擬試卷材料,看看有沒有相似之處。
對於高考試卷中作文背押中,根本就不是事情,年年都有,全國那麼多學校和老師,各顯神通的人都很多,極少數押中很正常,不必過度解讀。
總的來說,我認為考生沒有必要糾結這些事情,實際上是不會造成高考不公平現象出現的,高考命題雖然要求非常之高,但有時候出現一些概率上的重複也是正常現象,我們只能說希望高考命題越來越完美,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