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門》:震撼的孕婦生產過程,女人生孩子仍像過鬼門關

2020-08-13 飛飛育兒筆記

《生門》這部女性為主題的紀錄片,道盡了人間冷暖,相信同為女人,為女人的偉大而自豪;同為女人,為女人的堅強而悲憫。

該影片講述了四位產婦在極端的環境下將經歷的種種磨難通過鏡頭向觀眾展示了產房的眾生相,在生產的期間有溫情、有冷漠、有醫患間的談笑風生。

也有手術成功後幸福的笑容,女人們通過分娩寶寶來完成她們人生角色的轉換、增加。從女人到妻子再到媽媽是一場生死考驗,然而產房外的殘酷事實也是血雨腥風。

6次懷孕,2次分娩,前置胎盤分娩讓人膽顫心驚

夏錦菊女士是好幾個寶寶的媽媽,她經歷了很多次的剖腹產手術,使得子宮壁薄的如同白紙一樣,試想一張紙的厚度又如何能夠承受寶寶和胎盤的重量。

她如同其他產婦一樣,從外表看起來毫無不同,但是除去子宮壁的薄厚外,她的胎盤已經著床到了膀胱上,是屬於兇險性前置胎盤,在醫學上是一種很嚴重的妊娠併發症。

前置胎盤的產婦最容易在生產中出現大出血,她的情況確是更加的糟糕,即使這樣這位母親依然可以微笑著面對鏡頭,展現她的堅強。最後,由於生產過程中子宮壁的損傷,寶寶出生十幾秒後就出現了500ml的失血量。

為了保住她的性命,醫生準備摘掉她的子宮,在詢問夏錦菊女士時,她用盡全身力量苦苦哀求醫生保住她的子宮。在面對她已經心臟停跳2次的狀況下,醫生毅然決然的摘掉她的子宮,保住了她的性命。

手術後,在重症監護室的她因為疼痛,手在不停的抽筋,她的父親一遍一遍的告訴女兒:「堅持住,爸爸陪著你」。然而她的丈夫卻因工作原因不能陪在她的身邊。

為了傳遞香火,懷孕5次,分娩2次

曾憲春女士,是來自河南省的一個農村,農村人的固有想法「要兒子」讓她多次懷孕。然而,人流兩次、分娩兩次使得她的子宮壁也和紙一樣薄,面對這樣的狀況,她也是隱忍接受。因為,在農村沒有兒子,就不會挺直腰板的生活。

為了丈夫的面子,她要努力生兒子。由於她的身體狀況,醫生選擇了保守治療,在整個的手術過程中也非常的順利,當她醒過來時的第一句話是問寶寶的性別。在她心裡,如果這次分娩還是得一個女娃娃,她還會選擇再繼續生兒子。

萬幸的是,這個寶寶是男孩,難以想像如果還是女孩,她今後的身體是否能承受住她再次懷孕,固有的思想真的是讓人細思極恐,難以接受,然而這就是現實。

古話說,生孩子的女人就如同在鬼門關裡走一遭,這不僅僅是產房內的兇險,產房外的情況也是讓人噓唏。在這部記錄片中爭議最大的是李雙雙的家庭,因為李雙雙腹中的寶寶可能是一名不健全的寶寶,產房外父子倆爭議著要不要保住腹中的孩子,結果就在猶豫中,寶寶不幸夭折,令人震驚的結果,道出了人性的另一面。

最後:

幾乎每個女人一生中都要經歷一次分娩,現在醫學雖然越來越完善,但是生寶寶的風險還是非常的大的,希望每位女性都可以擁有一名健康的寶寶,一個有愛的家庭。

相關焦點

  • 生娃是走鬼門關? 盤點各國孕婦是怎麼生孩子的
    女性生孩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本來是一件喜事,但有時卻因暗含風險而淪為悲劇。尤其在生產的關鍵時刻,對於產婦與寶寶來說,更像是經歷一場生死的考驗。所幸,隨著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如今許多國家的醫院都能為產婦提供安全的生產環境與技術,如無痛分娩、水中分娩等,還有的國家如荷蘭甚至建議孕婦在助產士的幫助下,可以在家生孩子。
  • 生孩子就是過鬼門關,再看《知否》4個女人生娃情景,不免唏噓
    女人生孩子就是過「鬼門關」。有的女人生孩子完全不需要費太多力氣,很快就能生下孩子;有的女人天生骨盆小,生孩子很難,所以能順利把孩子生下來就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事情了。在電視劇《知否》中,生孩子除了女人自己的體質影響外還受到了外界因素幹擾。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一下,知否中,4個不同的女人因為生孩子造就了4種不同命運背後的故事。
  • 《生門》:孩子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母親走了一遭鬼門關
    《生門》一部紀錄片,2017年上映,共13集,但一集就有70分鐘之久。紀錄片的故事集中於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婦產科,紀錄片用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方式,讓所有人直面生命誕生的現場;也通過無數個孕婦的生產,來展現生死交替的震撼以及迎接新生命的喜悅。
  • 孕婦站著排隊,丈夫坐著玩遊戲引眾怒:生孩子是女人自己的事?
    視頻裡,孕婦們拖著沉重的身體,忙前忙後的排隊、在門診處候診,領取資料。不生孩子,你實在是料不到自己將來嫁的會是什麼玩意兒。有評論解釋說,一些產檢項目,男性是禁止跟隨的,不坐著幹嘛。是,孕檢中坐等沒問題,但是視頻中很明顯,繳費窗口前站的也全是孕婦們!
  • 紀錄片《生門》,孕婦如何闖過鬼門關,命懸一線,看盡眾生百態…
    剛好看到前幾年拍的紀錄片《生門》,其實在連續劇之前,陳為軍導演曾在諸多素材中剪輯出一部院線版電影《生門》,不過那時候並未關注也沒有去看。從來不能把紀錄片和電影混為一談,《生門》在鏡頭背後是沒有任何劇本,是難以預料的結局,每個產婦、每個家庭所面臨的就是真實的生活。
  • 女人生二胎會更快?生產快的孕婦大多有這3個特點,佔一個也幸運
    在生活中,大家應該也有聽說過,女人在生孩子的時候,所需要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有的女人可能幾個小時就可以了,而有的女人可能要一兩天才能生下來。其實這個感覺也是挺恐怖的。大家也都知道,生孩子是特別辛苦的,尤其是選擇順產的媽媽,要承受很大的痛苦,才能把孩子順利生下來。
  • 古代女人是怎麼生孩子?流程很簡單,鬼門關走一趟不是白說的
    【孕婦生孩子的過程】首先男人需要不停的燒熱水,因為古代又沒什麼催生藥,所以只能通過熱水來給女人助產。然後接生婆用熱水來給孕婦擦身子(女人生孩子時體溫會下降,熱水能給產婦保溫),這樣也利於產婦宮口打開,能將孩子順利生出來。然後接生婆會提醒孕婦調整好呼吸,叮囑孕婦不能大喊大叫,讓孕婦將腿弓起來,打開腿。
  • 《生門》像一把手術刀展現了現實的殘酷
    當影片準備上映時,製片人戴年文想到了老子在《道德經》裡,用女人生孩子,去解釋了萬事萬物的來由和規律。 「我們這個片子也不僅僅是女人生孩子這個簡單的過程,而是想讓大家能夠通過片子,了解到中華民族的隱忍和韌性。所以我們借用老子的話,就用《生門》這樣一個名字。」戴年文說。 《生門》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卻是這個最終沒有「生的孩子」,他也是片中4個故事裡唯一夭折的孩子。
  • 孕婦在生產過程中咳嗽了一聲,卻出現了羊水栓塞,這是怎麼回事兒
    大家應該都知道生孩子其實是一件比較危險的手術,而且人們也常常說女人生一次孩子就相當於走了一次鬼門關,可見它的危險係數還是蠻高的。在生產過程中可能還會有很多大家意想不到的因素出現,比方說最近有一位產婦就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
  • 294斤孕婦生產如同過鬼門關,肥胖的危害比你想像的還要大
    #早在以前,對於女人們來講,生一次孩子就如同過一次鬼門關,讓一家人提心弔膽。但是,現在的這個社會,科技已經越來越發達,現在已經有剖腹產、無痛分娩的技術,這樣,不僅可以讓產婦們生產更加安全,還能降低產婦們生產的疼痛。
  • 294斤孕婦生產如同過鬼門關,肥胖的危害比你想像的還要大
    早在以前,對於女人們來講,生一次孩子就如同過一次鬼門關,讓一家人提心弔膽。但是,現在的這個社會,科技已經越來越發達,現在已經有剖腹產、無痛分娩的技術,這樣,不僅可以讓產婦們生產更加安全,還能降低產婦們生產的疼痛。
  • 中國每天有830名產婦死亡:生孩子才是這世界最危險的事情
    不停地想「一個女人得有多愛一個男人才願意跟他結婚生子;一個男人得有多愛一個女人才願意在病危通知書上說一句『保大的』?」不看此片,無法完整的理解生的意義。1夏錦菊已經是第二胎了,上手術臺前輕鬆的說:「要生孩子上手術臺有什麼好緊張的?又不是生第一胎。」
  • 媒體:盤點各國孕婦是怎麼生孩子的!
    女性生孩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本來是一件喜事,但有時卻因暗含風險而淪為悲劇。尤其在生產的關鍵時刻,對於產婦與寶寶來說,更像是經歷一場生死的考驗。所幸,隨著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如今許多國家的醫院都能為產婦提供安全的生產環境與技術,如無痛分娩、水中分娩等,還有的國家如荷蘭甚至建議孕婦在助產士的幫助下,可以在家生孩子。
  • 都知道女人生孩子很疼,一腳踏進鬼門關,但是你知道哪裡最疼嗎?
    導讀:都知道女人生孩子很疼,一腳踏進鬼門關,但是你知道哪裡最疼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都知道女人生孩子很疼,一腳踏進鬼門關,但是你知道哪裡最疼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婆婆記錄兒媳分娩全過程,上熱搜:我卻看到了人性最醜陋的一幕
    01 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門關走上一遭剛剛,看到一個熱搜後,情緒百感交集。長沙一位二胎媽媽李女士,用了16分鐘順產下8斤重「臀位寶寶」。而她的婆婆在徵得醫生同意下,用手機記錄下她生孩子的瞬間,為她加油打氣。並且帶著大孫子在手術室外守候,還第一時間和兒媳說「辛苦啦!」。
  • 醫學不發達的古代,孕婦為何推崇坐著生孩子?
    懷孕是美好的,但現在不少女性會對生孩子有恐懼心理,而已經懷孕的準媽媽也會糾結到底是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那麼對於醫學並不發達的古代,女人都是怎麼生孩子的呢?電視劇中的生產情形是否真實呢?《甄嬛傳》中生孩子的場面在古代,女人一旦面臨生孩子其實就已經一隻腳伸進了地獄,因為死於難產或者產後大出血的孕婦有很多。
  • 生孩子差點搭上命,分娩時的6道「鬼門關」,提前知道早受益
    平時最不愛聽的一句話就是,女人生孩子不是很正常的事嗎?這句話往往說者無意,作為「過來人」卻很反感。因為很多女人生孩子都是「拿命換命」,活生生在鬼門關走了一遭,才迎來新生。「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門關走一遭」,這句話一點也不假。電視劇上生完孩子失血過多而亡的劇情很多,相比較以前,隨著現在醫學的發展,剖宮產技術也非常成熟了,但即便如此,整個分娩的過程中,產婦可能隨時遇到六道「鬼門關」。
  • 孕期有這幾個特點的孕媽,生孩子時又快又不疼,還能免受側切之苦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生門》導演陳為軍曾經說:「都說生育是兩個人的事,是老公、老婆的事情,其實不是。真正面對一切的,是女人。」分娩對於女性而言,可能就像是鬼門關,而且在整個漫長難熬的過程中,往往只能一個人面對,有些人受盡折磨,生娃時又慢又疼,不過也有一些比較幸運,生孩子時比較順利,受的罪也少。分娩疼痛等級在醫學上,疼痛等級劃分為12級。
  • [母嬰]生孩子≠過鬼門關 分娩問題Q&A-健康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產婦生孩子的時候個個都是滿頭大汗,聲嘶力竭。 那咬牙切齒痛苦的表情,大汗淋淋的面部,足以讓一大批女人患上分娩恐懼症。古代也有說法,兒奔生,娘奔死,女人生孩子就像半隻腿踏進了「鬼門關」。其實,在醫療科技進步的今天,準媽媽大可不必恐懼分娩,注意分娩時的這些情況,讓生孩子不再是過「鬼門關」!
  • 生孩子有人疼的跳樓,有人卻像上廁所一樣沒感覺,準媽要知道原因
    之前經常在微博裡看到"孕媽媽在衛生間生孩子""孕婦騎車到半在路邊生產"等這樣的新聞,覺得為什麼這些人生孩子的過程怎麼那麼輕鬆呢?相比絕大部分孕媽進產房等待的緊張感,這些媽媽沒有醫生幫忙,就那麼輕鬆地把孩子生下來了,難道她們有什麼比較特別的方式嗎?這讓不少的孕媽媽們心裡很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