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改變命運隨談

2020-08-28 笨腦視點

記得二十年前論文答辯,有同學冒出「落後就要挨打」的論斷,結果被主考官一句「落後就一定挨打?」問的啞口無言,其實先進與落後可以演繹出六種形式,落後就要挨打只是其中的一種情形。

同理,知識就一定能改變命運?恐怕也有幾種形式。

1、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想當年,範進大人中舉,不僅自己手足舞蹈的,連向來對他粗言粗語的老丈人胡屠戶也對他刮目相看,手裡拿著一副大腸和一瓶酒親自登門祝賀。自此,範進的自信心有了,使命感有了,根據歷史記載,範進後來又考上了進士,被朝廷外放到縣城為官,範進仿佛得到了上天的垂簾,竟在為官的道路上突飛猛進,最終成就了他正四品的高官。

知識成功改變命運的事例比比皆是,毋庸置疑也是絕大多數家庭的信奉,高考也好,國考也罷,都在向莘莘學子傳遞著一個信號:考試是公平的,寒門學子也有翻身機會,所以,家長寧願砸鍋賣鐵 ,擠得頭破血流也要把孩子送進名校也就不足為奇了。

2、知識沒有大的改變命運。數學李老師,北大畢業,總把課本裝在口袋裡進教室,但課堂上壓根不看教材,是好老師沒的說,但卻感覺其名校學歷與教師身份不匹配,同學說他有學問,但倒不出來,與其走不上仕途,做個名師也不錯。

3、知識沒有改變命運。鄰居高中畢業十多年,每天的任務就是關起門來玩遊戲,家務活不做,飯了有怨氣,32歲還靠父母養,根本沒有孝心與家庭責任。倒是改變了其父母的命,父親出外打工不回家,母親無論颳風還是下雨,炎熱還是寒冷,清晨還是傍晚,總是堅守在單元門前的崗位上,為了那被人丟棄的紙箱與紙盒而奔波,老了也有了自己喜歡做的事。

4、上大學不如不上。走向社會後,個別學子總是養尊處優慣了,好高騖遠,拈輕怕重,埋怨世道不公,不能將所學知識奉獻給社會,人生奮鬥變成了人生折騰,最終落得一事無成,碌碌無為,沒有政治地位,沒有經濟地位,只可惜白白浪費了幾年光陰和說不清的花銷。

5、沒有知識也可以改變命運。有的人雖沒有那麼高的學歷光環,但早早地走向職場,向社會學,向實踐學,向師傅學,摸爬滾打,多了善解人意,多了設身處地,多了捨得,所以而立之年,他們在社會上站住了腳,找到了努力方向。

知識要改變命運就需要注意幾個問題:1、狹義的知識僅指所學的課本知識,廣義的知識還包括社會知識。僅憑專業知識仕途走不遠,社會知識不豐富的話,就會在人際交往中敗下陣,因為社會畢竟是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學歷與能力並非劃等號,學歷僅僅是在校課堂知識積累的程度,而能力則是課本知識與社會知識的綜合呈現;2、命運既可以是事業上的,如仕途、本職工作及其領域建樹,也可以是婚姻家庭;3、人生要成功,不僅知識要紮實,而且能完整地清晰地在工作中生活裡呈現出來,更重要的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能與國家、民族命運緊緊相連,行穩致遠,久久為功。

還有就是知識改變命運需要等待。其實普通人一輩子得到提升的機會並不多,遇到的貴人更少的可憐,這就需要紮實工作,尋找機會,機遇來了一定把握住。

相關焦點

  • 「知識」不一定改變命運,改變命運的是,人類的智慧和能力
    知識改變命運是我們從小到大都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我們都深信不疑,因為這句話確實是改變人生的一個道理,而且也誕生了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是很多人都在疑問,我擁有了很多的知識但為什麼不能獲得成功呢?首先我們要把知識和智慧分開,你得到了知識但不一定能夠得到智慧,你所擁有的知識到底算不算一種能力,這就看你自己的選擇了。在現在這個網絡發達的年代,知識的獲取方法變得更加快捷,你所想要解決的事情都能夠從網絡上尋求答案,解決問題。你覺得你自己得到了答案,獲得了知識,但是你沒有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能力,只是一味地尋求結果,那麼到最後你獲得的只有那些知識,而沒有得到智慧。
  • 知識改變命運,從命運說起!
    而我們現在講命運、講長壽,怎麼才能長壽,保持身材才能長壽,那些80歲的老人、90歲的老人,一個胖子都沒有。為什麼現在有的小孩子,年紀那麼小,就有脂肪肝、糖尿病,就是晚上吃完飯,媽媽再切上一盤水果,吃完這些水果,晚上睡覺直接都轉化為脂肪了,更別說現在的小孩子天天吵著喝可口可樂、吃肯德基,這是種族滅殺!
  • 一本相冊揭開家族命運巨變《圖鑑中國》知識改變命運
    持續了29年的「希望工程」如何改變他一生的軌跡?回到祖國懷抱,兩代留學生共同的信念究竟藏著怎樣的催淚故事?本周六晚21:10,深圳衛視經典對比照分享節目《圖鑑中國》,幾位時光分享人和見證人,將帶著他們珍藏的對比照,讓我們感知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知識改變命運」的動人故事。
  • 篤信知識改變命運的女孩,她差一點就真的改變人生了
    篤信知識改變命運的女孩,她差一點就真的改變人生了「落榜」後,懷著大學夢的陳春秀不得不開始自己跌宕的前半生:她當過餐廳服務員,去電子廠的流水線上當過螺絲釘,但和很多廠妹不同的是,陳春秀內心仍對「知識改變命運
  • 是知識改變命運?還是現實改變命運?
    知識改變命運,這些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就應該是當公務員,進好單位或坐在高檔的寫字間裡當高管,開啟前程似錦的人生。而那些沒有努力讀書的人,大家會覺得就應該回家務農或找一些辛苦的工作餬口,開始苦逼的人生。是知識改變命運?還是現實改變命運?有人說高學歷的人送外賣是屈才了,大材小用。
  • 高考結束了,知識改變命運是真的嗎?
    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大部分布衣之家出身的孩子,誰不希望自己能進入「上層」社會,至少是不再像父母一代那樣窘迫或者沒知識、沒錢吧。知識確實可以改變命運,可是高分名校對於大部分人,也不容易做到。剛畢業的學生,普通的家庭很想通過創業改變命運,現在家裡和自己努力湊了10萬元,去開一家奶茶店。如果是我堅決地反對這個決定,一面是能力都不足。另外就是因為他輸不起。
  • 知識改變命運,感情溝通心靈
    為了豐富這些鄉村孩子的精神世界,帶領他們學習更多的知識,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豫湘鄂蒙」新文明實踐隊開展了「三下鄉」的志願活動。關鍵詞:三下鄉,志願活動,學習,溝通 7月17日,「豫湘鄂蒙」新文明實踐隊的索雅雯經過一段時間對於所在地的鄉村兒童的調查,發現了他們因為所在地方閉塞,而父母們因為忙於農活和掙錢,很少帶他們出去看這個世界,就導致了孩子們接受的教育極其有限。
  • 小米捐助五城「宏志生」致敬「知識改變命運」
    7月30日,小米集團捐助全國優秀「宏志生」,致敬「知識改變命運」的活動隨著武漢站的結束順利落下帷幕。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高考全國報名人數達到1071萬人,考生中有一群來自宏志班的學子格外引人關注。
  • 碩士做保姆回應來了:或許知識改變不了命運
    所以,我們橫向的與自己的同學比較發現,多讀書貌似也改變不了什麼。往往送外賣的小學同學都買房了,你還在租房。我們在人生中接觸知識的時候是老師,也是老師告訴我們知識改變命運可是,老師的命運都沒有因為知識而改變。知識改變命運就變得很是骨感。同樣很多輟學的人也都是說,老師的日子也過得很是緊巴呀,知識有什麼用,還不如早點打工。你會說某某因為知識改變了命運,但是在他的世界裡有知識的就是老師。最近,山東出臺相關政策,要給予高知識分子高額的經濟待遇。關於這個事件網絡上波瀾不驚,因為它符合人們心中的期待。
  • 高考改變命運?錯!改變命運的是一本
    不論什麼樣的家庭都把這句話奉為信仰:農村的孩子希望通過高考上大學,將來有知識有文化能成為人上人,城市的孩子希望通過高考改變原生家庭的固有階層,將來成為行業精英待在社會中上層,有錢人的孩子當然不止高考一條路走,他們有錢,可以很小就出國,可以曲線考名校,沒錢的大多數人的命運都指望在高考這件神器中變魔法。
  • 清華寒門女孩畢業典禮上的發言,是對知識改變命運的完美詮釋!
    針對這位清華寒門女孩畢業典禮上的發言,發起了「你相信知識改變命運嗎?」的投票,近19萬的投票基數,相信知識能改變命運的,居然達到了92%!那知識真的能改變命運嗎?又是如何改變命運的?恐怕大多數人都會直觀地給出答案,某某某學歷高,工作好,收入有保障,日子也過得更舒適。
  • 知識就是力量,李嘉誠這樣告訴你讀書是如何改變命運的
    讀書改變命運不是一天二天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知識並不是決定你一生有財富增加,但是你的機會就更加多了。你創造機會才是最好的途徑」。 李嘉誠從一個學徒變成世界級富豪,這就是讀書改變命運。
  • 張桂梅: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
    中新社昆明12月12日電題:張桂梅: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 作者 韓帥南 「要讓山裡的女孩受教育,讓她們改變命運!」懷著這樣一個夢想,張桂梅十餘年來把1800餘個大山裡的女孩送進大學,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 申論範文賞析:築公平之基 搭知識改變命運之橋
    >>> 點擊下載PDF版:共築社會公平之基 搭知識改變命運之橋(8.3)  共築社會公平之基 搭知識改變命運之橋  從古至今知識改變命運的例子不勝枚舉:囊螢映雪、鑿壁偷光,古賢聖人汲取知識營養,終於功成名就
  • 知識改變命運,貧困山區家庭的孩子,該如何教育?
    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各有不同,家庭狀況也會對每個孩子造成影響,但是對於大部分的家庭來說,仍然要靠知識來改變命運,並且這也是改變命運相對公平的方式了。貧困女孩的逆襲之路《小蘭高考》感悟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小蘭是貧苦家庭中的一個女孩,生活在農村鄉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下定目標,終於考上了上海的一所理想的大學,在等待錄取通知書的那一霎那,便是等待著命運被改變的時刻。小編覺得小小的她或許還不知道將來要經歷什麼,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她的將來一定會很好,因為她用最公平,最捷徑的方式,努力的改變著自己的命運。
  • 首屆「濠江杯」「知識改變命運——我與書的故事」有獎徵文啟事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首屆「濠江杯」「知識改變命運——我與書的故事」有獎徵文正式啟動。本次活動由光明日報、澳門晚報聯合主辦;華中師範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嵐峰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智點江山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協辦。
  • 王前康:用知識改變命運創造美好未來
    人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家住愛園鎮徐營村的王前康,雖然家庭貧困,但他一直希望通過努力學習去實現這句話,終於在今年成功考取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學。昨天下午,記者來到王前康家中,他正和爺爺、父親一起,高興地看著「新鮮出爐」的錄取通知書。據了解,王前康的父母在他剛上初中時就離異了,從那之後,他便一直與父親和爺爺一起三個人生活。
  • 貧困女碩士自絕前程 專家:別盲信知識改變命運
    當代「範進」就業無門 貧困女碩士自絕前程被喻為「當代範進」的41歲大學生曹湘凡,臨近畢業卻空嘆就業無門「前景迷茫」;考了4次才考上研究生的貧困女生楊元元前些時自殺身亡,臨死前發出感慨:「知識改變命運,而自己學了那麼多知識,卻沒見有什麼改變。」
  • 泉州學子的勵志成才故事,你相信知識改變命運嗎?
    近期,泉州安溪縣桃舟鄉有一個偏遠山村的高考學子張鎮生被閩南師範錄取了,沒錯,又是一個家境平寒的學子在自己的努力下勵志成才,希望讀書能改變命運。paperfree的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他的故事。但是張鎮生並沒有被命運打敗,雖然說很內疚和自責,但是他卻早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考上大學,從父母手中接過生活的重擔。即使生活對你開了玩笑,也要笑著面對,不是嗎?突如其來的一場變故,讓張鎮生一下子就成長了很多,他知道自己不努力,辛勞的父母、年邁的爺爺奶奶、年幼的妹妹都很需要他。所以讀書很努力,而且還在高中拿了幾年的獎學金。
  • 不是屏幕改變命運,而是品牌學校改變了他們命運!
    近日,朋友圈被一篇題為《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的新聞特稿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