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信知識改變命運的女孩,她差一點就真的改變人生了

2020-08-27 思維補丁


篤信知識改變命運的女孩,她差一點就真的改變人生了

作者/慧超


(一)

如果不是陳春秀對求知求學一以貫之的篤行,她可能永遠也發現不了:


自己本該有著迥然不同的人生軌跡。


2004年,陳春秀以546分的高考理科成績,被山東理工大學錄取。但這封錄取通知書,她等了整整16年,才終於知道它走了「岔路」。


而自己的人生軌跡,也因此被徹底改寫。



陳春秀的大學錄取通知書「神奇」地落在了陳豔平的手裡,陳豔平恰巧還能「神奇」地提走陳春秀的高中檔案,「神奇」地更改姓名和身份證件,最終「神奇」地冒名頂替陳春秀完成了大學學業,取得了學歷證書。


陳豔平的高考成績,只有303分。


而且更「神奇」的是:陳豔平還是一名文科生。


但是這一切都不妨礙303分的文科生陳豔平,拿著理科生陳春秀546分考取的大學錄取通知書,狸貓換太子,過於順利地完成了山東理工大學的入學和學習。


陳春秀沒有選擇複習,她含著熱淚對記者回憶道:


我沒有那個家庭條件。



「落榜」後,懷著大學夢的陳春秀不得不開始自己跌宕的前半生:


她當過餐廳服務員,去電子廠的流水線上當過螺絲釘,但和很多廠妹不同的是,陳春秀內心仍對「知識改變命運」存有一份敬畏。


陳春秀一面打工,一面照顧撫養兩個孩子,一面自學,高考16年之後,她再度通過成人高考,試圖彌補當年「落榜」的遺憾。



也正是因為在網上查詢成人高考的分數,她無意間發現,自己早已經大學畢業了。


「姓名,身份證號都一樣,只有照片不是我本人。」



事情曝光之後,山東理工大學註銷了冒名頂替的「陳春秀」的學籍。當地多部門成立了聯合調查組,面對調查組的詢問,冒名頂替的陳豔平一家人口徑非常一致:


當年冒名頂替的事情,全都是由陳豔平的舅媽幫著辦妥的。這一家人對這件事的具體細節一無所知。


而這位,據說僅僅用2000塊錢就改變兩個女孩一生軌跡的「神奇舅媽」,今日早已與黃土為伴。


調查組得知,冒名頂替者的舅媽,在2004年陳豔平完成冒名頂替入學一個月後便去世。



真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中國好舅媽」的時間點卡位,可以說是如有神助了。


沒有人告訴我們陳豔平的舅媽生前任職何方,有何職務背景。不過媒體進一步披露的信息是:


陳豔平的舅舅張峰,曾任冠縣審計局局長。


而陳豔平大學畢業後,回到了冠縣某街道辦審計所工作。


怎麼說呢,媒體都把材料捋到這個地步了,你要是還看不明白,就真有點裝外賓了。


(二)


前些日子,強總說我們有6億人月收入還到不了1000元。


數據最初披露時,微博上一眾網友和大V一幅嘖嘖稱奇的不置可否樣。


坐井觀天的人群分很多種,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


我沒見過的,超出我個人認知的事情,在這個世界根本就不存在。


陳春秀的父母,就是這六億分之二。他們至今仍在家務農、放羊,2019年全年,這個家庭的總收入是:8369.42元。


老兩口折算下來,每個月每人的平均月收入是:348.73元。



面對家徒四壁的陳春秀父母,向來喜歡「殺人誅心」的這屆網友,習慣性地調轉槍口,問了一個問題:


「聽說當初自願主動把學籍賣了,如今生活不如意又反悔了?」



嗯,面對這個問題,你是不是也聞到了「陰謀蛆」顱內腦漿的內味兒了?


你們那麼喜歡槓,為什麼不把這重量加給那強勢的一方呢?


咋著,當初那2000塊錢,能分你5毛啊?


有媒體去陳春秀的老家採訪了她的老父親,面對記者的問題,陳春秀的父親回憶自己當初的態度:


「我說妮兒,只要你考上,我砸鍋賣鐵給你上!你這一生,我不能給你耽誤了。」



這是一個敬畏知識,相信知識,篤信學習真的能夠改變命運的農村家庭。


陳春秀其實還有一名輟學的哥哥。


在農村,如果一家只有一個孩子能上學,而恰巧選擇要發生在一男一女身上,那麼家長們的選擇往往不會出現什麼「意外」:


被優待的總是男孩,即便他的成績遠不如姐姐或妹妹,但家長往往還是願意相信「男孩貪玩,懂事之後就知道學了」。


這一點,你要不承認,那我又要說你裝外賓了。


但陳春秀的父母憑藉農民對知識最樸素的認識,決定「誰學習好讓誰上。」



陳春秀身上寄託的,不僅僅是一個農村姑娘,試圖通過學習鯉躍龍門的不屈之志,還背負著一整個家庭對學習,對高考,對知識改變命運的金石之念。


(三)


央視《新聞聯播》主持人康輝,去年出了本自傳《平均分》,這本書回憶了康輝經歷的「高考驚魂」。



康輝的第一志願是中國傳媒大學,但全省專業成績最好,文化成績也過了重點分數線的康輝,等來的卻是天津商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的錄取通知書。


康輝父親敏感地意識到了事情的蹊蹺,在郵電行業工作的他親自去查了電報底稿,發現發給大學的電報上根本就沒有康輝的成績。負責人支支吾吾地說:


「要允許有失誤嘛,我們可以明天重新發一次。」


多方打聽之後,發現問題出現在全省通過專業考試的3名考生中,成績最差的那位,而這名考生的爸爸,正在負責報送高考成績的部門工作。


康輝父親盯著重新發了一次電報後,但由於檔案已被天津商學院提走,經過康輝父親邯鄲、北京、天津三地的反覆周旋,康輝才終於被中傳錄取。


多年之後,康輝回憶這一切,他在書裡寫道:

「做好自己的本分,並不一定就能順利收穫期望的結果。很多因素,甚至是你根本無法意識到的因素,卻有可能影響你的人生。」


想起仝卓,他對粉絲們說起偽造學籍的事情來,甚至都沒意識到這是一件多麼嚴肅的事。



他早已習慣了在「權力」的安排下順風順水地高速航行——學籍可以輕鬆篡改、北京戶口說得就得,說扔就扔……


仝公子根本沒有意識到,在他高速前進的人生螺旋槳下,有多少小魚小蝦的人生航線,被攪的粉碎。



陳春秀們所遭遇的人生篡改,是一種不幸,亦是不公。


不公本身即是最深刻的不幸,因為這種不幸,不僅僅是因為命運無常的捉弄,他們原本不該經歷這種不幸。


如陳春秀一般篤信「知識改變命運」的寒門學子,明明已經通過自己努力推開了那道堅厚的「命運之門」,卻被一隻又一隻粗暴蠻橫的「特權之手」,再度推出了門外。



陳春秀們本可擁有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真的,這個好學、奮進、不認命的寒門女孩,就差那麼一點,就真的依靠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了。


就那麼一點兒,她需要整整一生才能踉蹌趕上。


這裡是思維補丁,謝謝你的閱讀。

相關焦點

  • 張桂梅: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
    中新社昆明12月12日電題:張桂梅: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 作者 韓帥南 「要讓山裡的女孩受教育,讓她們改變命運!」懷著這樣一個夢想,張桂梅十餘年來把1800餘個大山裡的女孩送進大學,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 清華寒門女孩畢業典禮上的發言,是對知識改變命運的完美詮釋!
    她叫張薇,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生,這位從甘肅國家級貧困縣走出來的大學生,柔弱但堅定地告訴在場的幾千位觀眾:我想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針對這位清華寒門女孩畢業典禮上的發言,發起了「你相信知識改變命運嗎?」的投票,近19萬的投票基數,相信知識能改變命運的,居然達到了92%!那知識真的能改變命運嗎?
  • 那個大眼睛裝滿著對知識的渴望,被希望改變命運的女孩,如今怎樣
    在29年前,有這麼一張照片引發了社會的關注,照片裡是一個小女孩睜著大大的眼睛,眼神裡充滿著對知識,對讀書的渴望,讓人們感到非常的心疼,而正因為這張照片,也改變了這個小女孩的命運,這個女孩子現如今的生活怎麼樣了呢?
  • 從陳春秀到苟晶:努力讀書,改變別人的命運
    >作者/慧超(一) 山東農家女孩陳春秀被頂替上大學的事情尚無鐵錘落下,又一位山東女孩苟晶的「被頂替人生」,掀開了高考暗箱操作的另一角沉重黑幕。苟晶本是濟寧重點高中尖子班的佼佼者,1997年高考後,這個日常在尖子班成績中上的女孩,發現自己的高考成績「低的驚人」。同樣都是家庭貧苦的農家女孩,陳春秀不得以放棄了復讀的機會,而苟晶懷著全家人的希冀,選擇了復讀。她那時還不知道,另一個苟晶早已移花接木,憑著自己的成績去一所北京的大學報導了。
  • 「知識」不一定改變命運,改變命運的是,人類的智慧和能力
    知識改變命運是我們從小到大都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我們都深信不疑,因為這句話確實是改變人生的一個道理,而且也誕生了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是很多人都在疑問,我擁有了很多的知識但為什麼不能獲得成功呢?哈佛情商課裡的一個段子,一個教授去一個窮鄉僻壤裡頭坐船過江,上了船就問那個船工你學點數學沒有,你學點物理沒有,你懂不懂計算機啊,那個船工說沒有,結果教授非常心疼的說你這三樣都不會那麼你的人生已經失去了一半,過了一會江上變天,烏雲密布狂風驟起,船工問教授您會遊泳嗎?教授說我不會,船工回了一句那麼你可能要失去整個生命了。
  • 知識改變命運隨談
    同理,知識就一定能改變命運?恐怕也有幾種形式。1、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想當年,範進大人中舉,不僅自己手足舞蹈的,連向來對他粗言粗語的老丈人胡屠戶也對他刮目相看,手裡拿著一副大腸和一瓶酒親自登門祝賀。知識成功改變命運的事例比比皆是,毋庸置疑也是絕大多數家庭的信奉,高考也好,國考也罷,都在向莘莘學子傳遞著一個信號:考試是公平的,寒門學子也有翻身機會,所以,家長寧願砸鍋賣鐵 ,擠得頭破血流也要把孩子送進名校也就不足為奇了。2、知識沒有大的改變命運。
  • 張桂梅榮獲三八紅旗手,她用12年改變了1600多個女孩的命運
    這段時間被一個女校長刷屏了,她叫張桂梅,全國唯一的一所女子高中,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全國三八紅旗手。 從2008年創辦女子高中以來,總共有1600多名女孩從這裡考上大學,走出大山,完成學業,在各行各業做貢獻。 華坪女中不但是全國唯一的女高,也是以所免費的學校,除了生活費,學費書本費住宿費等全免。給哪些上不起學的女孩改變命運的機會。 張校長說,一個母親可以改變三代人。母親有了知識,有了文化,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也可以改變父母和小孩的命運。
  • 63歲無兒無女改變1600多名女孩命運,她比任何人都值得熱搜
    是山區裡面的女孩要考上大學,走出大山,改變貧窮的命運。除了上面男孩要經歷的一切差距,女孩更要面對偏遠山區裡面重男輕女的情況,而越是偏遠貧窮的地方,重男輕女的情況更嚴重。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即使她將來發達了,也是為了別人的家庭好,還不如直接把她們嫁了,換一筆彩禮錢,要供也是供兒子。這並不是個例,而是很多重男輕女家庭的真實想法。所以,山區裡面的女孩要考上大學,改變命運,可以說是異常艱難。
  • 不明白這一點,所謂的「知識」改變命運,將是一句誤人前途的謊言
    都說「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那這樣的現象又該如何解釋呢?難道僅僅是運氣好?2018年《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總決賽,杭州37歲的外賣小哥雷海為擊敗北大文學碩士彭敏,奪下了總冠軍。01.真正改變命運的,不是知識而是認知這個讓無數人為之振奮的故事,因為主人公堅持積累知識,讓我們再次相信了「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 高考改變命運?錯!改變命運的是一本
    但考上大學,人生就圓滿了嗎?但其實,很多人大學畢業後明白的很:還遠遠沒完!現在比較流行的一句話叫做「高考改變命運」。不論什麼樣的家庭都把這句話奉為信仰:農村的孩子希望通過高考上大學,將來有知識有文化能成為人上人,城市的孩子希望通過高考改變原生家庭的固有階層,將來成為行業精英待在社會中上層,有錢人的孩子當然不止高考一條路走,他們有錢,可以很小就出國,可以曲線考名校,沒錢的大多數人的命運都指望在高考這件神器中變魔法。
  • 考研真的能改變我們一生的命運嗎?
    現在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考研,期望通多讀研來改變自己未來的道路,那麼考研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嗎?考研對一個人有多大影響呢?所以說考研真的改變了我的一生,就醬。  @劉先生:首先,讀研確實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讀研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的人才層次水平,從而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同時也能夠為自己打開新的視野,以便於為自己規劃不一樣的發展路線。
  • 考研真的能改變我們一生的命運嗎?
    所以說考研真的改變了我的一生,就醬。  @劉先生:首先,讀研確實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讀研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的人才層次水平,從而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同時也能夠為自己打開新的視野,以便於為自己規劃不一樣的發展路線。
  • 我的高考故事:高考是改變我命運的跳板
    要知道,在農村家庭裡,很多都是重男輕女的,而且他們都認為,女孩讀再多書,最後還不是得嫁作他人婦,何必為別人家供養她讀太多書,還不如讓她早早出去社會打工,還能早日掙點錢還父母的養育之恩。記得跟我一起考上初中的兩個同村女孩,她們當時就是在父母這種思想作怪下,不得不在只上了一年初中之後,便傷感的離開學堂,小小年紀就跟著村裡大一點的女孩,遠離家鄉到外面打工掙錢去了。
  • 康輝高考被頂替:大學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社會是無法做到完全公平的,所以很多人們都將希望寄托在教育上,希望教育能夠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但是高考中的頂替而撼動了教育的大廈。康輝坦言:「如果不是他父親的爭取,他的命運就會被改寫。」如果沒有去上大學,那他也不可能成為現在的「央視一哥」。對於很多寒門學子來說,高考真的是改變命運的一部分。
  • 是知識改變命運?還是現實改變命運?
    看到這個新聞著實大吃一驚,簡直是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嗎?趕緊上網一搜,哇,真的!知識改變命運,這些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就應該是當公務員,進好單位或坐在高檔的寫字間裡當高管,開啟前程似錦的人生。而那些沒有努力讀書的人,大家會覺得就應該回家務農或找一些辛苦的工作餬口,開始苦逼的人生。
  • 勤,改變命運;善,改變人生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以勤為富,則不貧。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隨隨便便成功的,大部分人都是靠自己的勤奮成功的。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隻老鼠掉進了半缸米中,這樣的意外讓它十分開心。確認沒有危險後,它就一直待在米缸裡,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好日子沒過多久,米缸就要見底了,可它依舊不想離開。
  • 華為天才少女逆天工資條曝光:她靠什麼改變了普通女孩的人生
    而普通女孩張雯就入選了今年的「天才少年」,年薪高達201萬,實力詮釋了讀書改變命運的道理。 要想成為華為「天才少年」有多難?「天才少年」裡面最高一檔的年薪,全球只有4個人拿到了,可見它的招聘標準非常嚴格。
  • 真的是知識改變命運啊
    當然在這裡讀書能夠得到一定的提升,甚至說不定還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書並不是這樣好讀的,在內書堂裡面學習,如果違反了學校的規定陪,他們將會遭遇不同程度上的懲罰,而這些懲罰可謂是刻骨銘心。但是儘管如此,就衝那內書堂能夠改變命運這一條,仍舊有許多的小太監們前僕後繼,因為如果能夠成功,他們將可以進到司禮監。
  • 為了改變1645個女孩命運,她不要家,不要錢,幾乎付出整個生命
    ,甚至生小孩了,讀書改變了她的命運,更準確的說,是張桂梅改變了她的人生。張桂梅的人生軌跡原本與這些女孩毫無關聯,一場關乎於生命的變故改變了這一切。01.轉折點張桂梅祖籍遼寧,17歲到雲南支邊,然後跟著丈夫在大理喜洲鎮第一中學任教。本以為自己將在丈夫的老家喜洲鎮度過餘生,萬萬沒想到,1996年,張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
  • 被逼婚17歲少女有權用知識改變命運
    暫時逃離「被逼婚」的命運後,小閒的下一步何去何從,才是她能否真正告別荒誕命運的關鍵。很快,她用行動給出了答案:復學並報名參加今年的中考。對於闊別校園和學習狀態已有數年的小閒來說,這一決心下得並不容易。雖然,她的中考成績並不足以被心目中理想高中錄取,但繼續接受教育的機會,註定讓她的人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