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改變1645個女孩命運,她不要家,不要錢,幾乎付出整個生命

2020-07-23 閱深情感塢

早上5點多,天還沒亮,63歲的張桂梅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夜色中傳來她的「魔音」:起床嘍,姑娘們,快點兒,還有兩分鐘就上課了。

為了改變1645個女孩命運,她不要家,不要錢,幾乎付出整個生命

喊學生起床

張桂梅對《面對面》節目主持人董倩說:「她們喊我『魔鬼』,有人喊我是『周扒皮』,半夜雞叫。」

她不是校工,她是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校長。這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公辦女子高中,招收的是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後,無法繼續求學的山區女生。張桂梅稱呼這些貧困山區的女生為「大山裡的女孩」。

2008年建校至今,共有1645名大山裡的女孩兒,從華坪女高走進大學,綜合上線率100%。2019年有了更大飛躍,一本上線率達到40.67%,本科上線率82.37%,排名麗江市第一。

對於這樣的傲人成績,主持人董倩問:「您滿意嗎?這樣的一個成績。」

張桂梅的回答卻是:「不滿意」。她雙眼閃著憧憬的光,說:「我想讓孩子們全部上一本,或者是雙一流,我還想讓她們上最高目標,上清華北大,我想要山裡的孩子也能走進最好的學校。」

為了改變1645個女孩命運,她不要家,不要錢,幾乎付出整個生命

張桂梅與學生們

成名思是今年畢業班的學生,她的同齡人已經結婚嫁人,甚至生小孩了,讀書改變了她的命運,更準確的說,是張桂梅改變了她的人生。

張桂梅的人生軌跡原本與這些女孩毫無關聯,一場關乎於生命的變故改變了這一切。


01.轉折點

張桂梅祖籍遼寧,17歲到雲南支邊,然後跟著丈夫在大理喜洲鎮第一中學任教。本以為自己將在丈夫的老家喜洲鎮度過餘生,萬萬沒想到,1996年,張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她離開了這個傷心地,去了麗江市華坪縣的民族中學任教。

為了改變1645個女孩命運,她不要家,不要錢,幾乎付出整個生命

張桂梅與丈夫

厄運一個接一個,張桂梅在華坪還沒待滿一年,就查出子宮裡有個5斤重的肌瘤。由於之前給丈夫治病花了不少錢,她已經沒多少積蓄了。

張桂梅覺得自己活不長了,從醫院到學校短短的路,她走了很久很久,「生與死的這種抉擇,很糾結,很糾結,很難過,很難過。」

張桂梅的病驚動了學校老師,甚至縣長,他說:「張老師,你不需要怕,我們再窮,也會救活你。」縣裡開婦代會的時候,為張桂梅發起捐款。山裡一位婦女身上只有5塊錢,本來是留著做路費的,結果她把錢都捐了。

從死亡線上重回人間的張桂梅,心懷感恩,全情投入教育工作,但她發現一個奇怪現象:女孩子讀著讀著就不來了。她去大山裡家訪,這才知道十幾歲的女孩竟然被嫁出去了。

為了改變1645個女孩命運,她不要家,不要錢,幾乎付出整個生命

資助孩子們讀書

​張桂梅找了村幹部,去跟家長溝通,要把孩子領走,她承諾由自己出錢供孩子讀書和生活。

就這樣,張桂梅節衣縮食,保住了自己班的50多名學生,他們沒有一個因貧困交不起學費而輟學。


02.華坪女高成立

2001年,張桂梅成為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的院長兼教師。這些孩子都叫張桂梅「媽媽」,她們中有一部分是被遺棄在福利院的健康女嬰。

有著多年的從教經歷的張桂梅,看著這些健康卻被遺棄的女孩,萌生出辦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的想法。

她的初衷是打破低素質母親、低素質女兒的惡性循環,因為只要接受教育,有了文化,就不會丟掉自己的女兒。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變三代人!

張桂梅自豪地告訴主持人董倩:福利院裡有一個被遺棄的女孩,現在已經從浙大畢業了,生了個女兒,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教育得也好。

為了改變1645個女孩命運,她不要家,不要錢,幾乎付出整個生命

知識可以改變三代人

這是後話,當時她這個全免費女高的想法,被大家認為太瘋狂。2002年,張桂梅為這個瘋狂的想法,開始採取行動。

既然華坪教育經費緊張,那就自己去募集唄!她對記者說:「當時我很傻的,我想這個事情是個好事兒吧,只要我提出來,你肯定會支持,我跟你要,你肯定會給一點唄。」

張桂梅把身份證、優秀教師證,對她的報導,以及所有證件,都帶在身上,滿大城市去要,就跟乞丐一樣。

她對別人說:我想辦一所學校,你能不能支持個5塊、10塊,就算2塊都行。

別人的回應是:騙子,好手好腳的你不幹活,普通話還會說,戴個眼鏡出來騙錢花。

從2002年到2007年,張桂梅利用寒暑假,堅持每年到外地籌款,但是總共只要到1萬元。就在她打算放棄的時候,轉機出現了。

為了改變1645個女孩命運,她不要家,不要錢,幾乎付出整個生命

張桂梅

2007年,張桂梅當選為十七大代表,去北京開會。巧了,她穿著一條破了洞的褲子參會時,被新華日報每日電訊的記者逮著了。

其實,縣裡給了她7000元買衣服,結果她拿這個錢買了電腦。而褲子上的洞,是因為去山裡家訪,給磨破了。

沒想到,張桂梅大打折扣的形象,卻變成了好事。第2天,一篇名為《我有一個夢想》的文章見報了,她辦校的想法獲得了全國的支持。

為了改變1645個女孩命運,她不要家,不要錢,幾乎付出整個生命

《我有一個夢想》的報導

麗江市和華坪縣各拿出100萬元建校,教師工資和辦學經費由縣財政保障,學校建設由教育局負責。

2008年8月,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建成,張麗梅擔任校長,16名教職員工主動加入。

為了改變1645個女孩命運,她不要家,不要錢,幾乎付出整個生命

華坪女高建成


03.眼看學校要保不住

華坪女高首屆招收了100名女生,絕大多數是少數民族。看著這些女孩子們坐在課堂裡,張桂梅高興啊,讓她始料未及的是,由於沒有設置入學門檻,學生們的成績很糟糕,有的學生竟然得從小學、初中開始補起。

其實對於孩子和家長們來說,不出錢就有書讀,能拿個高中畢業證書,已經很開心了,如果能考個職大就更好了。所以,對張桂梅來說,華坪女高沒有升學率的壓力。可如果僅僅是為了讓女孩有書讀,有必要花那麼大力氣,辦這個高中嗎?

張桂梅說:「我去家訪,人家祖祖輩輩第一個高中生在我們這兒,我們這不收費,人家來讀了。她的爺爺奶奶說,我姑娘讀高中了,我們可以放心地死了。想想,這個知識在山裡人心裡是什麼份量?」

為了改變1645個女孩命運,她不要家,不要錢,幾乎付出整個生命

家訪

回校後,張桂梅把老師們集中起來,給他們定指標:最少二本,不幹就辭職走人。這個看起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讓不少老師打了退堂鼓。半年時間裡,17名教師有9名提出辭職。

但讓張桂梅更挫敗的是,有6名學生當了逃兵。她去找孩子們回來,卻被家長罵。

家長說:我們家沒錢,借不到錢。

張桂梅說:別管怎麼著,你沒錢,你得跟我走,拿個高中畢業證也是好的嘛。

學生說:老師講課,我聽不懂。

張桂梅說:不怕的,咱慢慢學,一個字一個字,一道題一道題學起。

就這樣磨了半天,才撈回來2個。張桂梅堅定地說:這剩下的96個,怎麼我都不讓她們走。

可是,老師只剩下8個了,教學工作近乎癱瘓,縣裡決定把學生分流到其他高中,依舊全免費。眼看所有的付出和努力,即將付之東流,張桂梅心灰意冷,但是再不舍,又能如何呢?


04.柳暗花明又一村

張桂梅整理資料,準備交接,忽然,她眼前一亮,原來這8名教師中,竟有6名黨員。她把這6名黨員召集在一起,說:「如果在抗日戰爭年代,這個陣地上只要還剩1個黨員,這個陣地都不會丟。我們是6個黨員,能把這塊扶貧的陣地給黨丟掉?你們說怎麼辦吧?」

張桂梅畫了一面黨旗,把誓詞寫在上面,大家一起重溫入黨誓詞,還沒宣誓完,大家全都哭了。

接下來,老師們豁出命了。張桂梅說:「我們付出的幾乎是生命。男老師結婚,儀式辦完,馬上回來上課。一個女老師做腫瘤手術,說:『只要醫生說,你能穿衣服,我就回來,我不請假』。」

張桂梅對學生們在時間分配上,更是嚴苛。5點多起床,夜裡12點後睡覺,3分鐘內從教室趕到食堂,吃飯不超過10分鐘。

為了改變1645個女孩命運,她不要家,不要錢,幾乎付出整個生命

與時間賽跑

同時,孩子們開始拼命刷題,沒辦法,雖然看得老師們也心裡難過,但拼了。不這樣,學生們怎麼考上浙大、川大、武大?只有拼了,才有可能!

2011年華坪女高第一屆畢業生參加高考,這群小學、初中基礎的孩子們,綜合上線率達100%,本科上線69人。這份華麗的成績單,讓所有人驚嘆不已。

奇蹟不止於此,此後,華坪女高連續九年高考綜合上線率100%,一本上線率從首屆的4.26%,上升到2019年的40.67%,本科上線率82.37%,排名全市第一。建校12年來,共有1645名大山裡的女孩兒,從華坪女高走進大學。

05.奉獻生命的人

在華坪女高佳績頻出之時,張桂梅的身體卻垮了。她患上了肺氣腫、肺纖維化、小腦萎縮等11種疾病。

為了改變1645個女孩命運,她不要家,不要錢,幾乎付出整個生命

張桂梅的身體垮了

​6年前,她因為胳膊疼得抬不起來,從一線教師,轉為後勤。

張桂梅校長,每天的工作是拿著小喇叭催促學生起床、吃飯、做操,檢查水電安全、熄燈與否,還要趕走路上的蛇。

這就是張桂梅的全部生活。

她沒有家,12年來,蝸居在學校三樓的學生宿舍裡。這並不是單間,只是其中一個床位,還是靠著門的床位。因為一旦有什麼事兒,她可以第一個跑出去,為孩子們擋點兒什麼。

為了改變1645個女孩命運,她不要家,不要錢,幾乎付出整個生命

張桂梅的床位

每年寒暑假,張桂梅都堅持進山家訪,她希望能招收更多山裡的女孩,用知識改變她們的命運。

12年來,張桂梅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十佳最美鄉村教師等40多項榮譽稱號。她把全部獎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資累計100萬元,全部捐給山區的孩子們和教育事業。

結語:

張桂梅說:

我覺得我再難,我辦這個女高都是對的,我就把命搭上都是應該的。

不管怎麼著,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還是少,畢竟她們後邊走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對我是最大的安慰。

為了改變1645個女孩命運,她不要家,不要錢,幾乎付出整個生命

用命辦校

  • 什麼叫無私奉獻?這就是。

張桂梅奉獻的是全部金錢、全部時間、全部精力,更是全部生命。

  • 什麼叫平凡的偉大?這就是。

張桂梅靠一人之力,一次次逆風而行,力挽狂瀾,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

63歲的張桂梅,看上去皮膚暗淡而憔悴,但她眼中的光華,卻光芒四射。她燃燒了自己,高擎著生命火把,死命把1645名即將為人婦、為人母的女孩,拽到了光明燦爛、美好幸福的人生路上。她拯救的不僅僅是1645名女孩,而是1645個家庭的三代人。

人,該活成什麼樣?不管怎樣,活出自己生命的價值,才不負此生!

—— END ——


我是@閱深情感塢,教師/企業高管/講師/籤約作者。歡迎關注我,我們可以聊聊情感的困惑,談談生活的苦悶,事業的艱難。我會給你解惑、鼓勵和支持,這裡是汲取能量、溫暖人心的情感塢……

相關焦點

  • 為了改變1600多名山區女孩的命運,她們付出的「幾乎是生命」
    華坪女高建校12年,已有1645名大山裡的女孩從這裡走進大學。2019年高考,華坪女高118名畢業生,一本上線率達到40.67%,本科上線率82.37%,排名麗江市第一。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學校的創始人兼校長,63歲的張桂梅。
  • 走109786公裡,送1645個山裡女娃上大學:女孩受教育改變三代人
    她任教的班級,時不時有女生莫名其妙地從課堂消失。 張桂梅懷疑是不是她教學出了問題,她就跑到大山裡找那些輟學的女孩。進了大山,她才第一次了解到大山裡窮苦人家的女娃有多無助。十幾歲的孩子,早早就被嫁出去,更別談上大學了,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後來,張桂梅提出資助女娃,不要家裡一分錢。就這樣,輟學的女孩又被張桂梅帶回了學校。
  • 63歲無兒無女改變1600多名女孩命運,她比任何人都值得熱搜
    是山區裡面的女孩要考上大學,走出大山,改變貧窮的命運。除了上面男孩要經歷的一切差距,女孩更要面對偏遠山區裡面重男輕女的情況,而越是偏遠貧窮的地方,重男輕女的情況更嚴重。就在兩天前,澎湃新聞報導,一個女孩考上了高中,而父母僅僅為了5萬塊錢彩禮而反對她讀書。
  • 成績是拿命換來的,她用生命書寫教育
    提高女孩的素質,等於影響了三代人的命運。這就是她--張桂梅,大山裡的女校長。為了讓女孩免費上學,她五塊、為了改變山裡重男輕女的女孩們的命運,她拖著病軀,身兼數職。學生起點低,她們就一個字一個字教,一道題一道題地解決。基礎差,就從初中甚至小學補起。通過魔鬼訓練,她使1645個女孩走出大山,接受高等教育。她想讓山裡人也相信知識改變命運,文化改變貧窮。
  • 將1645個貧困山區女孩送出大山,她說女孩子受教育,會改變三代人
    她紮根滇西貧困山區,辦起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拼命「撈起」貧窮輟學的女孩,創造了教育奇蹟:12年來,陸續把1645個女孩送出大山,考上大學,很多人進入浙江大學、四川大學等名校; 用她的話講,這輩子最大價值是「挽救了一代人」。她堅信,女孩子受教育,會改變三代人。
  • 63歲,無兒無女,無家庭無財產,卻把1645名女孩送出貧困大山
    03張桂梅想為這個貧窮的縣城貢獻更多的力量,她把學校當成家,比從前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教學上。她還兼任了華坪兒童之家的院長,這個地方收留的孩子有一部分是因為重男輕女這一陳舊的觀念被丟棄的女孩,他們從小沒有父母的陪伴,張桂梅就成了這些孩子的媽媽。
  • 為辦學街邊乞討5年,救1645名女孩卻遭怒罵,63歲的女校長不簡單
    你相信,改變一代人,就能改變三代人嗎?為了大山裡女孩們的命運,她決定,要把這個想法變成現實。二、為辦學,沿街乞討5年在別人笑她太瘋狂時,張桂梅卻為這個夢想悄悄努力。她厚著臉皮說,沒錢我也要把人帶走,哪怕有個高中畢業證也好。女孩擔心自己跟不上,聽不懂課,張桂梅勸慰,不用怕,咱們一個個字學。即使這樣苦口婆心,她也依然只帶回來2個女孩。
  • 大山裡的校長媽媽張桂梅,她把1645名山區女孩送進大學
    辦校10多年來,她已經幫助1645名女孩走出大山,學生遍布浙大、武大、廈大、川大等全國一流學府。如果不是華坪女高,她們也許草草地嫁個當地人,生一群孩子,一輩子都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因為「改變一個女孩子,可以影響三代人。」張桂梅曾收養過一個孤兒,那孩子的父母嫌棄她是個女孩,所以遺棄了她。女孩到了張桂梅的「兒童之家」,接受了華坪女高的教育,加上她自己爭氣,最後考上了浙大,在城市裡找了穩定的工作,嫁了人,生了個閨女。不同於她的父母,她把自己的女兒當心肝寶貝兒來養。
  • 校長張桂梅,讓1645名女生走出山區,網友:「先生」二字當之無愧
    為了支援貧困山區的教育,她主動要求調到地處偏遠的麗江市華坪縣中心學校任教。因為在常年的教學生涯中,張桂梅發現很多大山裡的女孩,因為家境困難,在讀完初中後,都會被家長留下來幹活,過幾年嫁出去。有「資格」上高中的,永遠是家中的男孩。張桂梅不忍山區女孩一直過著這樣的人生,所以她決定創立一所女子高中,而且是免費的,不要錢。
  • 央視點讚:63歲無兒無女,改變1600多女孩命運的女校長張桂梅
    張桂梅,中國的特蕾莎女士,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公辦女子高中的校長,建校 12 年,和她的教師們已經帶領了1645 名女孩走出大山,走進了大學的校門。2019 年高考,華坪女高 118 名畢業生一本上線率達到 40.67%,本科上線率 82.37%,排名麗江市第一。有今天這樣的成績,63 歲的張桂梅幾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 藝人仝卓玩弄高考,獨臂女孩高考報恩:不要消費改變命運的高考
    因為,高考背後,有千千萬萬莘莘學子,希望以此來改變命運,不負十幾年寒窗苦讀。大山裡的女校長張桂梅,用11年的時間,拼盡全力,通過高考把近1800名瀕臨失學的女孩,送入大學,改變命運。她說,「我們這裡是用命換來的!」
  • 63歲張桂梅培養出1600多名貧困大學生,坦言付出的幾乎是生命
    主持人非常驚訝地問:「那您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張桂梅回答說:「我幾乎付出的是生命。」看著張桂梅那張發黃疲憊的臉,我忍不住掉淚。老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因為有老師的教導,我們才能更好的學習知識。而張桂梅老師幾乎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了教育事業,只為了把大山裡的孩子帶出去上最好的大學,通過讓孩子讀大學改變命運。因為她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成功如願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學校,11年時間培養了1642名貧困大學生,也因此改變了她們的命運,甚至是整個家庭的命運。
  • 孩子基礎差學不下去,張桂梅乞討籌款,將1645名女孩託舉進大學
    一位逃學的大山女孩,面對追趕而來請求她返校的校長,忐忑地說道。「不怕的,聽不懂,那我們就慢慢學,一個字一個字地認,一道題一道題地算。」女校長為了撈回這些大山的女孩,鼓勵她一點點地努力。因為貧困和大山,沒有上學機會,許多女孩被隔斷了夢想和未來。大部分的女孩還沒上高中就被迫嫁人生子,延續著一代一代的命運。這位祖籍黑龍江的老師-張桂梅,不認命,相信讀書改變命運,打破世俗的偏見,籌建了中國第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11年間將1645名的女孩送出了大山,送進了大學。
  • 幼年喪母青年喪父中年喪夫無兒無女,卻改變了一代人的命運
    這些被頂替者大多是出身貧困的農村女孩,她們的出路本來就很窄,高考幾乎是她們唯一改變命運的機會。 然而,令我們慶幸的是,還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不但沒有私心,還奉獻了自己的人生,只是為了改變孩子們的命運。有一種人,生命的目的不是為了存在,而是為了燃燒,讓這個世界多了光明和溫暖。
  • 一個校長和「消失的」1645 個女學生的故事,我不敢看
    張桂梅總是這樣評價自己的教育生涯 : 「我幾乎付出的是生命。」這話不誇張。肺氣腫,肺纖維化,小腦萎縮,張桂梅每天吃的藥比飯都多。但她還是想救,想把這些要死在大山裡的女孩,一個個救活。「自己家的女娃是讀書還是嫁人。」「要你管?」為了把這些女生帶回學校,張桂梅使出了渾身解數。一邊苦口婆心勸家長勸學生,一邊找村幹部從中協調。
  • 大山裡的女子高中:63歲女校長重病纏身,卻改寫1645名女孩的人生
    「女孩受教育,她可以改變三代人的。」同樣在大山深處,一個見慣了太多重男輕女家庭慘劇的女老師,抱著這樣的信念,鐵了心的要把那些女孩,帶出大山。可命運的捉弄還在繼續,來到華坪不到一年,張桂梅被查出患有子宮肌瘤,五斤重的肌瘤幾乎壓垮了這個柔弱的女人,她沒有積蓄治病,只能等死。她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學校裡的那些學生,尤其是那些經常從課堂裡消失的女孩…..或許是使命未完成一般,張桂梅的病有了轉機,學校和當地政府指導了她的情況後,迅速組織了募捐,全縣人幫她度過難關。
  • 張桂梅榮獲三八紅旗手,她用12年改變了1600多個女孩的命運
    這段時間被一個女校長刷屏了,她叫張桂梅,全國唯一的一所女子高中,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全國三八紅旗手。 從2008年創辦女子高中以來,總共有1600多名女孩從這裡考上大學,走出大山,完成學業,在各行各業做貢獻。 華坪女中不但是全國唯一的女高,也是以所免費的學校,除了生活費,學費書本費住宿費等全免。給哪些上不起學的女孩改變命運的機會。 張校長說,一個母親可以改變三代人。母親有了知識,有了文化,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也可以改變父母和小孩的命運。
  • 放狗咬她!」,被稱為「魔鬼校長」,卻救了整整一代人
    在這裡,沒有人願意讓女孩子讀書,更不願意為她們花錢,因為女孩最後都是要嫁人的,讀書除了浪費錢,沒有任何用。在這裡,人們對於女孩子讀書無用的觀念根深蒂固,不可能輕易改變,但是張桂梅偏要較一較勁。她覺得,女孩子如果受教育,可以改變三代人,這是在救人。
  • 每天生活費不超3元的「周扒皮」救了這1645名女孩
    1從東北到雲南,命運讓她與這裡的學生緊緊相連張桂梅祖籍遼寧,從東北來到雲南支邊後,隨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鎮第一中學任教。張桂梅以為那裡將會是她餘生的歸宿,然而天不遂人願。1996年,張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張桂梅害怕觸景傷情,申請從大理調出,她來到了麗江市華坪縣民族中學任教。
  • 如果你認識她,幫我告訴她,我們很愛她
    為了一個瘋狂的夢想她放棄優秀人民教師的體面上街化緣「我想辦一所學校能不能支持我五塊十塊?曾經那裡的險路少有人走過她走過11萬公裡的家訪路1300多名學生家她常常爬山幾個小時坐摩託車顛斷她兩根肋骨只為勸說山村女孩入學她說挽救一個女孩拯救三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