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無兒無女改變1600多名女孩命運,她比任何人都值得熱搜

2020-09-05 中小學免費學習資源


一個偏遠農村裡面的孩子要考上大學有多難?


城市裡面的孩子放學無憂無慮參加補習班的時候,他們可能還要養豬、做飯,做各種家務補貼家用。


城市裡面的孩子想要看書,可以直接去圖書館暢遊書海,可是他們連去學校都要走很久很久,到學校已是滿頭冰花。



那些異常艱險的山路,成為了阻擋他們一切可能的障礙。


農村裡面的孩子,無論是教育資源、認知經驗、還是父母的社會背景,都和城市裡面的孩子有著巨大的差距。


連劉強東都說,現在農村裡面考上名牌大學的越來越少,捐款1000萬給他們,都會出現無人認領的情況。


可是你知道比這個更難的是什麼嗎?


是山區裡面的女孩要考上大學,走出大山,改變貧窮的命運。


除了上面男孩要經歷的一切差距,女孩更要面對偏遠山區裡面重男輕女的情況,而越是偏遠貧窮的地方,重男輕女的情況更嚴重。


就在兩天前,澎湃新聞報導,一個女孩考上了高中,而父母僅僅為了5萬塊錢彩禮而反對她讀書。



是啊,為什麼要花錢供女孩繼續讀書呢?


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即使她將來發達了,也是為了別人的家庭好,還不如直接把她們嫁了,換一筆彩禮錢,要供也是供兒子。


這並不是個例,而是很多重男輕女家庭的真實想法。


所以,山區裡面的女孩要考上大學,改變命運,可以說是異常艱難。


以上是文章的背景,今天我們重點聊一聊拼盡全力改變這一切的一名山區老師。


她叫張桂梅是一名優秀教師,1996年她經歷了喪夫之痛後主動申請調到麗江市華坪縣。


華坪縣位於麗江市的偏遠地帶,經濟和思想觀念都極其落後,再加上當地大多是少數民族家庭,很多家長的想法都相當陳舊,重男輕女思想很嚴重。



他們覺得,女孩子遲早要嫁人讀書就是浪費錢,不願意讓女孩子繼續讀書,更不願意為她們花錢。


在華坪這幾年,張桂梅看了太多女孩失學的悲劇,很多教室裡面的女孩上著上著學就消失了。


這些消失的女孩,大多數的命運不外乎兩種。


一種是早早的被父母嫁出去換了彩禮,換來的錢給哥哥蓋房,供弟弟讀書,而她們自己還未成年就要嫁為人婦。


另一種是外出打工或者在家幫父母幹農活,十幾歲就挑起了賺錢養家的重擔。


一樁樁悲劇讓張桂梅又恨又急,因為她知道,如果放任這些女孩不管,她們這輩子乃至整個華坪都擺脫不了貧困,低素質的母親如何能教出高素質的孩子?


一代傳一代,一代不如一代,她們永遠擺脫不了貧窮和愚昧的困境。


從這個時候開始,她就動了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的念頭,「我想救她們,我想讓這些山裡的女孩讀書,見世面。」


她說:救一個女孩,實際上是救了三代人,能救一個是一個。




但對那時的張桂梅來說,這個念頭更像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有兩個巨大的難題擺在她面前:缺人、缺錢。


缺人,是因為很少有家長願意把孩子送來上學,即使免費。


她只好挨家挨戶一個個去做招生的宣傳工作,偏遠的山路崎嶇難行,大多是一些羊腸小道,走上去堅硬的石子咯得腳底板生疼,而張桂梅只能步行。


有一次她不小心在路上摔了一跤,摔得骨折。


而比這更難的,就是缺錢。


建校要花錢,師資要花錢,學生生活要花錢,既然全免費,錢從哪裡來?


沒辦法,她只能用最「樸素」的方式,像乞丐一樣去找人募捐。


平時需要上課,而不上課的時候她就拿著自己的優秀教師證件和對自己的報導,滿大街去找人籌集經費,五塊、十塊一樣去籌集。



有人罵她:你戴著一個眼鏡,斯斯文文的,做什麼不好,怎麼做一個騙子呢?


是啊,開一個免費的高中,只幫忙那些上不起學的女孩,這簡直太超脫實際了。


她被罵被嘲笑,遭到冷遇,受到白眼,還被工廠裡的保安放狗咬過,但是這一切,她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裡面咽。


五年過去了,她僅僅籌到了一萬多元。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一次人大代表大會上面。


那個時候張桂梅去參加這個會議,因為她把自己身上的錢都捐給學校了,衣服穿得很破爛,由於經常在山區跑的緣故,褲子破了兩個洞。


她自己沒有發覺,一個記者發現並提醒了她,後來她們熟了,張桂梅告訴了她自己的故事,這個記者深受感動,寫下了一篇報導《我有一個夢想》。



就是這篇文章,讓許多人都認識了張桂梅,她的故事在全國傳開,各種捐款紛至沓來。


08年,熬過重重艱難之後,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華坪女子高中被張桂梅建起來了。



學校是建起來了,但是遇到了重重困難。


第一是這些孩子的基礎非常薄弱。


明明讀的是高中,很多知識卻要從初中、小學開始教,和城市裡面的孩子差距太大,沒有辦法,她只能採取笨鳥先飛,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


每天,她都要凌晨五點起床,拿著小喇叭,喚起仍在酣睡的學生。自習、上課、乃至吃飯,她都步步緊盯。



她給孩子們規定,吃飯時間只有10分鐘。


有人質疑她,這是不是太嚴了?她卻堅持:我們的孩子基礎差,要是不拿出吃飯睡覺的時間努力,我真怕她們考不上大學,走不出大山。


第二,師資力量薄弱。


按照她這個搞法,來這裡的老師工作量實在太大,有的老師第一天結婚,第二天趕過來上課,有的老師生病也在堅持上課。


這麼高強度的工作,17個老師跑了9個,最後只剩下8個。


有人勸張桂梅,為什麼要那麼認真,那些女孩能上大專也不錯,何必要那麼固執?


可是張桂梅不聽,她容不得自己的夢想摻水,她覺得自己的學生最差也要上二本,而且要向清華北大看齊。


第三,也是最嚴重的,就是學生的流失。


招來了100個人,走了6個,她走到其中一個女孩家裡,卻發現她媽媽把她留在家裡幹活,卻讓家裡正在讀初中的兒子去縣城參加補習班。


一個要去高考的女兒不讓她讀書,而讓讀初中的兒子去參加課外補習班,張桂梅一聽非常生氣,直接罵她腦子有病。



他們遇到的困難很多,就是在這樣的風雨飄搖中,她的學校差點倒閉。


情況最差的時候,她們幾個人老師聚到一起宣誓,宣誓完之後,大家都哭了。


不知道她們經歷了多少困難,熬過了多少夜晚,最後終於熬到了第一批學生畢業,本科上線69人,這打破了當地的記錄。


就這樣,華坪女子高中連續辦了11年,幫助1645名貧困女孩從這裡走進大學,其中不乏廈大、川大、武漢大學等名校。


一本上線率超40%,連續9年高考綜合上線率100%,這在麗江排名第一。



曾經有學生爺爺奶奶握著張桂梅的手,邊流淚邊說,自己死後終於能安心閉上眼了。


為什麼?


因為他們的孫女,能夠上高中,能夠考上大學,是他們這幾代人中的第一人,幾代人的命運將會因為這個學生而改寫。


她不是給了女孩們一個讀書的機會,而是給了她們一個改寫命運的機會。


張桂梅說:你永遠想像不到,知識在山裡人心裡,它的分量是什麼。




在央視的那段採訪中,主持人問了張桂梅一個問題,為了這個學校你需要付出什麼?


張桂梅說:我幾乎付出的是生命。


說完,她鼻子一酸,哽咽了。



這是真的。


她大概是整個雲南過得「最不體面」的校長,自己從不買新衣服,還把自己的衣服分給學生們穿。


有的孩子沒衣服過冬,她見狀痛快地拿出了丈夫留給自己的最後一件衣物——毛呢大衣,送給孩子。


為了改善孩子們的生活,她就會分批帶他們出去加餐,吃豬蹄、回鍋肉這些平時根本不敢想的東西。


有一次,孩子們看到張桂梅幾乎掏遍全身才湊夠了飯錢,她們懊惱:對不起老師,我們不知道物價這麼貴。張桂梅擺擺手,沒事,別放在心上。


可實際上,張桂梅一天的飯錢只有3元,每頓飯只敢買兩角錢的小菜。


她很多年沒吃過肉了,這讓她有很嚴重的營養不良,即便是吃一口肉都無法消化,只能吐出來。


張桂梅沒有存款,她把自己所有的錢都給了學校。


她去參加節目,節目組給了900元獎金,她轉手交給別的老師讓他去幫助兩個因家境困難而在學校舍不得吃穿的傈僳族學生。


獲得了表彰,獎金30萬,她分文不取,當場決定捐給學校的建設。


她幼年喪母,青年喪父,中年喪夫,無兒無女,哥姐是最後的親人,可是都因為自己的工作,來不及見到他們最後一面。


如今張桂梅63歲,無車無房,無兒無女,親人也已離她而去,只有一身疾病。


朋友來看她,哭成淚人,她承諾:我活著,一定活著。



如今的張桂梅,患上了肺氣腫、肺纖維、小腦萎縮、腫瘤等10餘種疾病,每天要忍受常人根本不敢想像的疼痛。


她再也無法上課,於是就拿著手電查寢,拿著話筒督促學生,做起了後勤和保安的工作,不斷告訴學生,要努力學習,考上大學,走出山區。



醫生說,她活不過兩年。


張桂梅卻說:我活兩年就夠了,我的初心就是救人,兩年我能救多少人啊。



這樣的精神,讓我瞬間淚目,也讓我們無數人為之汗顏。


忽然想起那個故事,在大海邊,一個人不斷把擱淺的小魚扔回大海,有人忍不住對她說:&34;


&34;她頭也不抬地回答。


&34;


&34;她一邊回答,一邊拾起一條魚扔進大海。"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


張桂梅就是那個在沙灘上不斷把魚扔回大海的人,她的戰場就是那一座山中的女校。


這一生,只為救人,和上天的不公博弈,擺正了原本傾斜的天平,砝碼是自己的生命。


張桂梅把一生都奉獻給了這個學校,她就住在學校簡樸的宿舍裡面,就守在門口。


記者問她:您幹嗎守著門口?


她說,我可以擋點什麼。




她能夠擋住什麼呢?


擋住那些想要把女孩從學校領回去的家長,擋住外界對女子高中的質疑和偏見,替那些希望靠讀書改變命運的女孩擋住一切麻煩,託起她們搖搖欲墜的人生。


張桂梅,1645個女孩命運的改寫,是用什麼換來的?


「是用命換來的。」


張桂梅,付出這麼多,後悔嗎?


「只要她們對社會有貢獻,過得比我好,一切都值得」。

相關焦點

  • 央視點讚:63歲無兒無女,改變1600多女孩命運的女校長張桂梅
    張桂梅,中國的特蕾莎女士,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公辦女子高中的校長,建校 12 年,和她的教師們已經帶領了1645 名女孩走出大山,走進了大學的校門。2019 年高考,華坪女高 118 名畢業生一本上線率達到 40.67%,本科上線率 82.37%,排名麗江市第一。有今天這樣的成績,63 歲的張桂梅幾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 為了改變1600多名山區女孩的命運,她們付出的「幾乎是生命」
    華坪女高建校12年,已有1645名大山裡的女孩從這裡走進大學。2019年高考,華坪女高118名畢業生,一本上線率達到40.67%,本科上線率82.37%,排名麗江市第一。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學校的創始人兼校長,63歲的張桂梅。
  • 張桂梅榮獲三八紅旗手,她用12年改變了1600多個女孩的命運
    這段時間被一個女校長刷屏了,她叫張桂梅,全國唯一的一所女子高中,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全國三八紅旗手。 從2008年創辦女子高中以來,總共有1600多名女孩從這裡考上大學,走出大山,完成學業,在各行各業做貢獻。 華坪女中不但是全國唯一的女高,也是以所免費的學校,除了生活費,學費書本費住宿費等全免。給哪些上不起學的女孩改變命運的機會。 張校長說,一個母親可以改變三代人。母親有了知識,有了文化,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也可以改變父母和小孩的命運。
  • 63歲的張桂梅,12年來送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
    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張桂梅,紮根滇西貧困地區40多年,立志用教育扶貧斬斷貧困代際傳遞,幫助1600多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在教育助力脫貧攻堅中作出重要貢獻。歲的張桂梅,是雲南麗江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的校長。
  • 「火種」照亮山區女孩人生路 63歲的她從未停下前進腳步……
    張桂梅向學校申請帶四個初三畢業班,將所有精力都投入教學中,本以為這樣能讓自己忘記痛苦,然而,短短一年多之後,命運又一次給予她暴擊……她想改變這個局面,她要給大山裡的女孩撐起一片天。2002年,一個迫切的念頭,在張桂梅心頭油然而起:辦一所不收費的女子高中!
  • 幼年喪母青年喪父中年喪夫無兒無女,卻改變了一代人的命運
    這些被頂替者大多是出身貧困的農村女孩,她們的出路本來就很窄,高考幾乎是她們唯一改變命運的機會。 然而,令我們慶幸的是,還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不但沒有私心,還奉獻了自己的人生,只是為了改變孩子們的命運。有一種人,生命的目的不是為了存在,而是為了燃燒,讓這個世界多了光明和溫暖。
  • 她用12年讓1600多名山區女孩走出大山,網友:為人師表的最高境界
    這兩天張桂梅火了,熱搜不斷,她的事跡感動萬千網友。「這樣人格偉大的老師,早該曝光了。」「她救了一代人,值得敬仰!」張桂梅是東北人,從17歲來雲南支教開始,她就和這裡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這裡,張桂梅看到了太多因為各種環境,生活所迫而沒法繼續求學的山區女孩了。隨著深入的了解,她越發愛上了這裡的一草一木,這裡的人。就在丈夫患癌去世後,她更是把這片土地,當成了自己的家。
  • 11年改變1600名大山女孩的命運!央視點讚「扒皮」校長張桂梅
    「女孩子受教育,是可以改變三代人的,我的學生可以考到廈大、川大、武漢大學!我們是用命換來的。」為了大山裡的女孩付出的是什麼?我幾乎付出的是生命。最美鄉村教師,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校長,送1600名女生出雲南貧困山區。
  • 63歲,無兒無女,無家庭無財產,卻把1645名女孩送出貧困大山
    有1645名女孩陸續走出了大山,她們有的還走進了國內知名高校,如浙江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等……但創始人張桂梅對這傲人的成績並不滿意,她說:「我想讓山裡的孩子都能進入最好的學校。」,就會讓男孩優先上學,女孩就輟學留在家裡務農,等到了十幾歲的時候就把她們嫁出去。
  • 63歲張校長助千多名女孩圓夢大學:用生命扶貧山區
    在如今的社會中,就有著這樣的「競技者」和「看客」,他們用行動踐行著當初的誓言,用思想改變著山裡的子女,用歲月修建著祖國的大好河山。63歲的張桂梅校長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1645名山區女孩走進了大學殿堂。
  • 央視多次公開點讚,千萬網友幫她上熱搜,又老又窮張桂梅的憑什麼
    7月24日,雲南高考放榜,校長張桂梅的手機響個不停,都是山裡那群女孩的「報喜」一向不太愛玩手機的她,對著屏幕一看就是個把小時,直到一一回復完她們的簡訊為止。備受全國人民關注的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159人高考,150人上本科,今年高考成績比往年好一點。三年前,來女高就讀的學生當中有很多人底子薄、基礎差,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在難得。
  • 張桂梅:63歲無兒無女,卻在12年間改變上千名女孩子的命運
    在華坪女高建校的十二年的時間裡,學校為社會輸送了上千名大學生人才。建立這所學校的是一位叫做張桂梅的女士。每天凌晨五點十分,山裡還是一片漆黑,而張桂梅校長早就已經起床了,雖然說是校長,可是她每天卻活脫脫像一個校工一樣,從三樓的宿舍出來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把樓道裡的燈一盞一盞的打開,孩子們的一天也就被點亮了。
  • 農村女教師目睹遺棄女嬰後,18年讓1600名農村女孩免費考上大學
    「女孩受教育,可以改變三代人」她讓1600多名農村女生上大學華坪女高,地處雲南麗江華坪縣,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公辦女子高中。農村學生考上大學的比例很低,女生比例更低,農村女孩考進985、211更難想像。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學校創始人兼校長,63 歲的張桂梅。
  • 讓1600貧困山區女孩走出大山上大學,她,其實也是個苦命人
    她,把100名貧困山區女孩走出大山上大學!其實,她也是個苦命人。她為了給丈夫治病,不僅花光了自己的積蓄,能借錢的地方她都去借了。1995 年2月24日,是張桂梅悲痛欲絕的日子──中年喪夫!這段時間,她的工作量達到了極限,每天工作10多小時,更不存在星期六、星期天,全年休息的時間只有過春節的3天。2002年春節,張桂梅的肺部也有了病灶。她一直帶病堅持工作,兩次大的手術都安排在放假期間去做,沒有因為病耽誤一節課。她的工資除了必要的生活開支,全部用來接濟學生。
  • 中國版姐姐來了:女校長讓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網友的評論淚目
    使1600多名貧困家庭學生圓夢大學,託舉起貧困家庭脫貧發展的希望與信心。在貧困地區辦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她承擔了多大的經濟壓力和精神負擔。為了讓姑娘不要早早被嫁人,走出大山,她的拼命又改變了多少女孩的命運。沒有高尚的人格,很難堅持下去,她太了不起了,是中國最美的女校長。
  • 「燃燈校長」送1600多名女孩出深山
    自2008年建校以來,已有1600多名大山裡的女孩從這裡考入大學奇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這所女高校長張桂梅數十年的嘔心瀝血。因為本報2007年1月15日頭版的一篇報導,張桂梅創辦免費女子學校的夢想最終得以實現。近些年,本報持續關注報導張桂梅的感人故事,「燃燈者」張桂梅的精神感召了越來越多的人2020年高考落下帷幕。
  • 曾經被人吐口水、放狗咬,如今幫1600多名女孩改命,這才是我們該追的星!
    12年間,1600多個女孩從這個學校走出大山,走進大學,曾經窮苦的命運被重新改寫。1998年,1月,全縣統測,她教的語文從接手時的第13名躍上第5名,政治從接手時的第30名一躍而成第1名;3月,輔導2名學生參加全省初三語文競賽……她把自己的工資,幾乎全部拿出來資助困難學生,每天只給自己留下3塊錢的生活費,甚至兩年沒吃過一頓肉。曾經愛美的她,不再買新衣服,每天穿的都是破舊的衣服。
  • 1600個孩子的媽媽張桂梅,「最美教師」張桂梅
    每天只花3塊錢,23種病纏身,可她卻讓一個貧困縣1600多個女孩走出大山,改變了三代人的貧窮命運,她叫張桂梅。她創辦的全國第一所完全免費的女子高中,今年的高考本科錄取率竟然高達94%,高考成績全市第一,但這個山裡人的福音卻命運坎坷,23年前,一起在雲南支教的丈夫因癌症去世,無兒無女的她,絕望地把自己扔進了大山裡,誰曾想,1年後不幸再次降臨,身無分文的她,也得了癌症,貧困縣縣長的一句話,讓她記了一輩子,縣長說「你不要怕,就算我們再窮,我們都會救活你」。
  • 藝人仝卓玩弄高考,獨臂女孩高考報恩:不要消費改變命運的高考
    因為,高考背後,有千千萬萬莘莘學子,希望以此來改變命運,不負十幾年寒窗苦讀。大山裡的女校長張桂梅,用11年的時間,拼盡全力,通過高考把近1800名瀕臨失學的女孩,送入大學,改變命運。她說,「我們這裡是用命換來的!」
  • 張桂梅: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
    中新社昆明12月12日電題:張桂梅: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 作者 韓帥南 「要讓山裡的女孩受教育,讓她們改變命運!」懷著這樣一個夢想,張桂梅十餘年來把1800餘個大山裡的女孩送進大學,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