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張校長助千多名女孩圓夢大學:用生命扶貧山區

2020-08-23 星貓快樂匯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暫時由我們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後交給下一代的人們。

——肖伯納


魯迅先生曾在《華蓋集》一書中寫到:「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


在如今的社會中,就有著這樣的「競技者」和「看客」,他們用行動踐行著當初的誓言,用思想改變著山裡的子女,用歲月修建著祖國的大好河山。


63歲的張桂梅校長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她在雲南貧困山區組建了中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公辦女子高中,用40多年寶貴時光讓1645名山區女孩走進了大學殿堂。


一所被認為「絕對辦不下去的學校」,去年高考118名畢業生一本上線率達到了40.67%,本科上線率達到了82.37%,在麗江市排名第一。


而這背後的艱辛過程,只有張桂梅自己知道。


1996年,張桂梅的丈夫因病離世,父母雙亡、無兒無女的她黯然神傷,決定離開傷心之地,調入麗江市華坪縣。


她放棄進入全縣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選擇了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承擔起4個畢業班的教學任務,時常批改作業至深夜。



如果貧困家庭的父母沒錢供女孩子繼續上學,她就會自掏腰包,拿出平常自己省吃儉用的錢,挨個家訪把她們要回來。




2001年,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讓身為教師的張桂梅兼任院長,她便答應了,成為54個孩子的「媽媽」。


可當時的機構連生存都是個大問題,院裡的大部分孩子又都是被父母拋棄的女童,為了改變山區女孩的教育問題,她下定決心創辦一所免費制的女子高中,以解決低素質母親及孩兒的惡性循環。


從2002年至2007年,張桂梅便利用寒暑假的時間,背著孤兒院最小的孩子,帶著證書和證件去外地籌款,可受到的多是冷嘲熱諷,還被人誤以為是騙子,甚至被人放狗催趕。


張桂梅花了五年時間,所籌到的錢財僅有一萬多元,這離心中的建校目標還十分遙遠。


幸運的是,「一條破了洞的褲子」,成為了夢想與現實的轉機。


2007年,張桂梅當選黨的十七大代表到北京開會之時,身上穿著一條破洞的褲子,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之後,一篇《我有一個夢想》的專訪便在全國傳開,很快引發了各界的關注,麗江市和華坪縣也各自拿出100萬幫助張桂梅辦校。


這些來之不易的錢,可算是湊齊了。


2008年8月,在愛心人士和政府的支持下,中國第一所免費的公辦女子高中正式創立。


同年9月迎來了第一批女高中生,並吸引了16名教職員工,張桂梅也從老師變成了張校長。




學校有了,可教育設施和師資力量又是個大問題。


圍牆、宿舍、食堂和廁所等基礎設施都還未修建,加上很多學生的基礎差,部分老師的相繼辭職,個別家庭的不支持,教學工作的開展難度更是進一步加大。


此時張桂梅的身體也開始出現問題,經常出現呼吸困難症狀,一心好強的她第一次感受到深深的挫敗感。


整理教師檔案時,她突然發現留下來的8名教師裡面,竟有6個是黨員,這讓張桂梅看到了一絲教學希望。


帶著這樣一份堅定,張桂梅聚集了這六位老師,在教學樓二樓畫著黨旗、一同說著入黨誓詞,大家忍著痛、咬著牙,繼續把學校辦了下去。


從那之後,張桂梅便給孩子們制定嚴格的學習時間,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夜裡12點後休息,3分鐘之內從教室趕到食堂,吃飯不超過十分鐘。


而這批留下來的老師也扛起了這份責任,把時間和生活都留給了這所學校,即使生病了,也一直在堅持著自己的使命。



2011年,華坪女高的第一屆畢業生參加高考本科上線69人,綜合上線率達100%,張桂梅交出的這份成績單成功打消了家長們和外界的疑慮。


之後的十多年來,張桂梅走訪了一千多所家庭,行程超過十萬公裡;她一身多職,白天上課擔任老師和校長,制定著精確分鐘的上課表,拿著小喇叭催促學生起床吃飯做操;晚上又充當著保安的責任,檢查校內水電安全、宿舍熄燈與否,習慣性的趕走路上的蛇。


通過張桂梅和老師們的多年努力,截至目前,該校已有1600餘學生考上大學,從小山村順利走向了大城市。


肖伯納曾說過這麼一句話:「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暫時由我們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後交給下一代的人們。」


張桂梅校長便做到了極致,她將信仰火炬傳遞給了孩子們,推動著山區教育的發展,影響著一代又一代。



這樣的英雄,又怎會不受人敬重呢?


本文為星貓快樂匯原創,我們有趣有料,不驕不躁,做更多家庭的高質量陪伴者,在養育孩子的路途中,與你一起發現孩子的美。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轉載請私信聯繫。

相關焦點

  • 63歲的張桂梅,12年來送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
    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張桂梅,紮根滇西貧困地區40多年,立志用教育扶貧斬斷貧困代際傳遞,幫助1600多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在教育助力脫貧攻堅中作出重要貢獻。歲的張桂梅,是雲南麗江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的校長。
  • 中國版姐姐來了:女校長讓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網友的評論淚目
    —— 張桂梅63歲的女校長張桂梅,堅守滇西貧困地區40多年,放棄優越的工作條件,毅然投身深度貧困山區教育扶貧主戰場。攻堅克難,執著奮鬥,為當地教育發展和脫貧攻堅作出重要貢獻。使1600多名貧困家庭學生圓夢大學,託舉起貧困家庭脫貧發展的希望與信心。
  • ...當信仰的校長把1800多山區女孩送進大學,她這3個畫面讓人熱淚盈眶
    」 ——張桂梅 最近幾天反覆看一位山區女校長的材料和視頻,央視對她進行了專訪,各大新媒體平臺上頻繁為我推送她的畫面,她的故事,讓我看一次熱淚盈眶一次,看一次內心觸動一次。
  • 「火種」照亮山區女孩人生路 63歲的她從未停下前進腳步……
    瘦小孱弱的軀體裡,究竟從哪來的這樣多使也使不完、用也用不盡的力量和勇氣?,看到諸如此類的事件越來越多,她特別痛心地意識到,正是由於貧困山區教育的落後和不對等,導致了低素質女孩成為低素質母親,從而培養出低素質下一代的惡性循環。
  • 女校長帶領學校老師把1600多名女孩帶出山區,校長:用命換來的
    張桂梅一直堅守滇西貧困地區40多年,放棄了優越的工作條件,毅然投身深度貧困山區教育扶貧主戰場,攻堅克難,執著奮鬥,為當地教育發展和脫貧攻堅作出重要貢獻。 而張桂梅唯一的心願就是希望這些女孩能夠在自己的幫助下考上大學,走出山區,她認為:當我的學生在大學畢業之後,能夠為社會做貢獻的時候,就覺得我們的付出值了。同時也不希望我的學生需要感謝我,感謝女子高中,只要她們感謝黨和政府就夠了! 甘心付出的她們,可以說拯救了一代人,不管多少。
  • 張桂梅言傳身教,是教育扶貧的先進代表,授「時代楷模」的稱號
    中宣部授予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時代楷模稱號。其貌不揚63歲的張桂梅堅守滇西深貧山區教育事業數十年,12年前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迄今幫助1800多名貧困女孩圓夢大學,創造了大山裡的「教育奇蹟」。可歌可泣的事跡感動每一個中華兒女。
  • 希望所有大山女孩都能上高中上大學
    讓1600多名貧困山區女孩圓夢大學    張桂梅是貧困山區基層教育工作者,多年來,她堅守貧困地區,把全部身心投入深度貧困山區教育扶貧主戰場,尤其為解決貧困山區女孩教育問題,克服種種困難,建成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讓1600多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
  • 張桂梅: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
    中新社昆明12月12日電題:張桂梅: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 作者 韓帥南 「要讓山裡的女孩受教育,讓她們改變命運!」懷著這樣一個夢想,張桂梅十餘年來把1800餘個大山裡的女孩送進大學,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 大山裡的女校長,讓一千多名女孩走進大學
    這十多年來,張老師爆發出驚人能量——創辦面向貧困山區孩子的免費女子高中。在女子高中,張桂梅和學生一起住宿舍,每天五點多起床,十二點後才休息。她是校長,是保安,每天檢查水電安全、熄燈與否,趕走路上的蛇,拿著小喇叭催促學生起床吃飯做操,是嚴厲的批評者,也是和困難學生抱頭痛哭的師長,十多年如一日。辦學11年來走過11萬公裡的家訪,她走進一千三百多名學生家裡。
  • 用生命做燃料的「燃燈校長」
    在中國雲南鄉村,有一個人被譽為「燃燈校長」。近期媒體的集中報導,讓我們記住了她的名字——張桂梅。她是一名共產黨員,她是一名鄉村教師,她是一位身患重病的63歲的瘦弱女子。她把自己的一切,毫無保留地獻給了雲南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名人民教師的職責和使命。張桂梅是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創始人兼校長。
  • 中國首所全免費女子高中,是她讓1645名女孩走出大山
    綜合排名一直是全市第一1645名女孩走出大山、圓夢大學......這個奇蹟就是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而63歲的張桂梅就是它的校長它是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招收的大多是貧困、輟學或落榜的女學生也正因為如此,它才註定不平凡2019年12
  • 大山裡的女校長張桂梅 讓1600多名貧困女孩走進大學
    如今,華坪女子高中連續9年高考綜合上線率百分之百,1645名莘莘學子從這裡走進大學。張桂梅說:山裡的貧困女孩子願意來讀就行,我們不搞培優班,為每個學生負責。她叫張桂梅,麗江華坪女子高中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熟悉她的人知道,她一沒家庭,二沒財產,還沒有健康。憑著共產黨人的信念和忠誠,張桂梅走過「大有大無」的「強悍人生」。這十多年來,張老師爆發出驚人能量——創辦面向貧困山區孩子的免費女子高中。在女子高中,張桂梅和學生一起住宿舍,每天五點多起床,十二點後才休息。
  • 幫助1800多名貧困女孩圓夢大學的她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63歲的張桂梅堅守滇西深貧山區教育事業數十年,12年前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迄今幫助1800多名貧困女孩圓夢大學,創造了大山裡的「教育奇蹟」。「一個女孩可以影響三代人。」張桂梅說,如果能培養有文化、有責任的母親,大山裡的孩子就不會輟學,更不會成為孤兒。
  • 63歲,無兒無女,無家庭無財產,卻把1645名女孩送出貧困大山
    學校創辦前正在麗江華坪縣做山區教師的張桂梅目睹了一個又一個女孩為了分擔家務不得不離開校園,再也沒有機會見識外面的世界,她決定用自己剩下的人生為這些女孩謀求出路。2008年,在麗江華坪縣政府的幫助下,張桂梅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女子高中。建校的12年來,這所學校的高考上線率連續9年保持100%,2019年的一本上線率高達40.67%,排在麗江市的第一名。
  • 河北:山區教育扶貧折射「扶貧之路」困境
    正在享受山區教育扶貧政策的康佳樂離夢想越來越近 翟羽佳 攝中新網石家莊9月16日電 (李茜 李曉偉 房現玉)近日,中國各大高校迎來開學季。考入重點高校合肥工業大學的太行山區女孩劉仕冰,已步入大學。這一刻,她等了6年。她很慶幸,「自己的命運因『山區教育扶貧工程』變得不同了」。
  • 央視點讚:63歲無兒無女,改變1600多女孩命運的女校長張桂梅
    但對於有些人來說,守護自己的信仰大過守護自己的生命。面對主持人董倩的提問:「您覺得這輩子的價值在哪兒?」對面神情憔悴的女性回道:「當聽著學生大學畢業在為社會作貢獻的時候,我們就覺得值了。不管怎麼著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們後面過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對我是最大的安慰。」
  • 63歲女高校長和「大山裡女孩」們的高考季
    63歲的張桂梅是麗江市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的校長,兼任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華坪女高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公辦女子高中,建校12年來,已經有1645名女孩考上了大學。張桂梅從來不用「貧困」二字形容自己的學生,因為貧困也是一種隱私。她叫她們「大山裡的女孩兒」。「女孩子如果有文化,她可以改變三代人。」張桂梅說。
  • 63歲無兒無女改變1600多名女孩命運,她比任何人都值得熱搜
    連劉強東都說,現在農村裡面考上名牌大學的越來越少,捐款1000萬給他們,都會出現無人認領的情況。可是你知道比這個更難的是什麼嗎?是山區裡面的女孩要考上大學,走出大山,改變貧窮的命運。所以,山區裡面的女孩要考上大學,改變命運,可以說是異常艱難。以上是文章的背景,今天我們重點聊一聊拼盡全力改變這一切的一名山區老師。
  • 11年改變1600名大山女孩的命運!央視點讚「扒皮」校長張桂梅
    「女孩子受教育,是可以改變三代人的,我的學生可以考到廈大、川大、武漢大學!我們是用命換來的。」為了大山裡的女孩付出的是什麼?我幾乎付出的是生命。最美鄉村教師,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校長,送1600名女生出雲南貧困山區。
  • 女校長張桂梅讓一千多名女孩走出大山:降分錄取,不搞培優班
    她叫張桂梅,麗江華坪女子高中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熟悉她的人知道,她一沒家庭,二沒財產,還沒有健康。憑著共產黨人的信念和忠誠,張桂梅走過「大有大無」的「強悍人生」。這十多年來,張老師爆發出驚人能量——創辦面向貧困山區孩子的免費女子高中。在女子高中,張桂梅和學生一起住宿舍,每天五點多起床,十二點後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