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許多寒門學子高考中被頂替的事件不斷出現。
社會是無法做到完全公平的,所以很多人們都將希望寄托在教育上,希望教育能夠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
但是高考中的頂替而撼動了教育的大廈。
康輝在自傳《平均分》中說到:
自己在高考的那一年,考到了北廣之中的第一,在滿懷期待之中,卻等到了一句「沒有錄取」冷冰冰的話語。
原來是當地教育部門的官員,為了自己女兒的前程,卻動用權力選擇犧牲康輝的前途。
幸好康輝的父親沒有選擇妥協,而是東奔西走,拿著證據到各大機關,終於讓康輝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康輝坦言:「如果不是他父親的爭取,他的命運就會被改寫。」
如果沒有去上大學,那他也不可能成為現在的「央視一哥」。
對於很多寒門學子來說,高考真的是改變命運的一部分。
學歷差一點點,可能人生的軌跡就完全不同,甚至連翻盤的機會一點點都沒有留下。
或許你曾看過一部《蝴蝶效應》的美國大片。
裡面的主人公有著根據自己記憶穿梭過去的能力。
他靠著自己的能力,修改了一次又一次的小細節,可是每次帶來的卻是不同的人生。
你若細想,一點點的小修改便讓人生步入另一個軌跡,那麼高考呢?
高考的修改便可能讓你從優秀到平庸。
無論是最近的「農家女」事件,羅彩霞事件、王娜娜事件等等都是受害者。
他們被偷走的不僅僅是前途,還有他們的大學夢一起被偷走,人生的命運被改變,也是對家庭的一種毀滅性打擊。
他們或許在沒錄取後,就背著大包前往了打工的路途,從此過著簡衣縮食的生活。
相反他們的頂替者,反而獲得了一個稱心如意的工作,過上著體面的生活,儘管最後還是被曝光,對他們的生活影響遠沒有「被頂替者」大。
不讀書,憑什麼跟命運鬥?
還記得2008年「高考零分」的吉劍嗎?為了證明所謂的「讀書無用論」,他選擇了零分。
直到步入社會,他才知道當時的行為是多麼的錯誤,幹過工人,當過服務員,寫過稿子,收入支付不出。
這不就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嗎?
你若說讀書不苦,我想大概都是忽悠人的,但是這樣一句話說得好:「讀書可能是你這輩子吃得最少的苦」。
比自己生活困苦更加可怕的是一直待在原地,錯過一次次走向另一種生活的機會。
有一句特別真實的話:「窮人往往需要努力一輩子,才能跟富人坐在一起喝咖啡。」
富人很少,但是可能他們也曾是窮人,他們也是從讀書的路上拼殺出來的。
讀一所好的大學,會給你一個更好的平臺;可以給你一個認識更優秀人的機會;可以讓你拓寬自己的視野,而不是局限於柴米油鹽;也可以給予你更好的機會跟資源。這些都是你改變命運有力的武器。
大學雖然不能保證你能順利登上山巔,但是可以讓你登山時輕鬆一點。
好好把握讀大學的機會,說不定就是以後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