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小左
知識改變命運。高考,被很多普通人當做改變命運的橋梁。
無數寒門子弟,寄望通過高考改變命運,而這一紙錄取通知書是許多人一生命運的轉折點。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話:高考是你人生最公平的一次競爭,知識會幫你通過這座獨木橋。
只是,現實並沒有那麼單純。
01
36歲的幼兒園老師陳春秀,16年前是一名高考落榜生。家境貧寒的她在高考落榜後,選擇了認命,跟隨村裡的同齡人一起外出打工。
然而16年後,已經結婚生子,以高中生的學歷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16年的她發現,當年她其實考上了大學。
圖片來源 新京報
匪夷所思的是,當年那張緊系她命運的錄取通知書,並未寄到她手上。
而是被另一個女孩冒名頂替,用她的知識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陳春秀的丈夫談起妻子說,「這些年,她就過著一個高中畢業生的人生,因為沒有學歷,在廠子裡打工,流水線上的工作……」
那張錄取通知書改變的人生軌跡,在16年後似乎已經沒有再被修正的可能。
那個偷了她人生的女孩,在16年坦途人生之後,也只用付出被單位開除,被取消學籍的代價罷了。
陳春秀的錯位人生,只能繼續。
很難不去想,如果當年,她拿到了那張錄取通知書,是否會有不一樣的人生路?
一定會的,就像當年的康輝。
02
大概沒有人會不認識康輝,這張幾乎天天出現在新聞聯播中的面孔。
被稱為主持界行走的教科書。
然而,大多數人不知道是:康輝,也差一點就成為「被偷走人生的人」。
康輝出生於河北一個普通家庭,但是從小成績就很好。
中考全市前五,高中名列前茅。
中國傳媒大學,當時還叫北京廣播學院。康輝想考的播音專業屬於藝術考試範疇。
所以要先經過幾輪專業考試,拿到合格的通知單之後,參加高考,高考達到錄取分數線才有可能被錄取。
而當年播音專業每個省區的錄取名額都極少,康輝高考那一年,河北只有一個錄取名額。
這讓康輝一家人心都懸了起來。
那一年,河北省有三個人拿到了廣播學院的合格證書,其中康輝的成績最好。
但最終錄取,還是要看高考的文化課成績。
高考成績出來那一天,康輝鬆了一口氣:超常發揮,超過重本線,按分數能上北大。
康輝想,在專業課成績、文化課成績雙雙第一的情況下,廣播學院這個錄取名額非他莫屬。
但沒想到,不久後,他的錄取通知書遲遲未到,他的父親覺得事情不對時,他接到了遲來的錄取通知書,只不過信封上赫然印著——天津商學院。
03
康輝懵了,康輝的父親也想不通。
這是康輝隨便填的志願,用他的話說:看哪個順眼就隨便寫上了。
因為覺得廣播學院肯定會錄取他。
當時還未出社會,缺少歷練的康輝頓時沒了主意。
好在,康輝的父親覺得事關兒子的人生,不能就這樣稀裡糊塗過去。
康輝的父親馬上打電話到廣播學院招生辦詢問,那邊的工作人員給出的答覆是:
河北省確實有三個人拿到專業合格證,但是有關部門報送的高考文化課成績,卻只有兩名女生,沒有康輝的。
唯一不幸中的萬幸:廣播學院看到康輝的專業課成績不錯,沒有直接給另外兩位發錄取通知書,而是在向生源地核實情況。
這也成了康輝的一線希望。
康輝的父親不敢耽擱,馬上跑去有關部門詢問。
費了一番周折,終於找到了負責這件事的人,但給出的答覆卻讓康輝和康輝父親遭遇了不小的打擊。
04
「成績早就報過去了。」
「不可能出問題。」
「再報一次?不可能!我們不是為一個人服務的。」
對方這樣說,康輝的父親覺得走進了死胡同,明明有問題,但是製造問題的人卻不願意修正。
當時還在用電報,為了查清事實,康輝父親去了電報局,得益於一直在郵電行業工作,康輝父親得以順利查閱原件:
看看到底是這邊的工作人員出了問題,還是廣播學院的疏忽。
果不其然,電報原件上根本沒有康輝的名字。
確認了問題所在,康輝父親一刻也不敢耽擱,跑回了那位負責人那裡。
起初趾高氣揚的負責人,在聽到康輝父親拿到了電報原件時,變得面色尷尬,吞吞吐吐,並表示:一定是下面的人疏忽了,如果需要,明天我給你重發一份。
但康輝的父親不敢再輕信,於是堅持:今天,我和你一起把電報發出去。
05
那一天,康輝父親盯著那位負責人將三人成績正確發送出去,才算鬆了一口氣。
他們還沒來得及細想其中的貓膩,康輝的錄取又出了新的問題。
廣院衡量了三人成績,願意錄取康輝,不過當時康輝的檔案已經被天津商學院調走。
情況是:如果天津商學院不退檔,廣院就錄取不了康輝。
為了讓孩子的夢想不旁落,康輝的父親開啟了三地奔波的模式。
他先去北京,請求廣院的老師等幾天;
廣院答應後,他又馬不停蹄去往天津,希望天津商學院能夠同意退回檔案。
但是當時學校因為首次開設這個專業,招生不易,所以不想退檔。
是康輝的父親一次次請求感動了他們,才終於同意退檔。
但是檔案只能退回河北老家,再由廣院提走。
生怕其中環節再出差池,康輝父親從天津去往邯鄲,又從邯鄲跑回北京,直到親眼看到他的檔案交給的廣院招生部才放心。
06
多虧了康輝父親的果斷和奔走,康輝才得以實現夢想。
事情解決後康輝想來才明白,自己差點被人頂替。
那一年,河北三個拿到廣播學院專業合格證書的人:康輝、胡琪、不知名女孩。
三選一的情況下,康輝專業成績最好,文化課成績最好,錄取他理所當然。
但如果是二選一,沒有了康輝,不知名女孩和胡琪的專業課成績接近,文化課可以比一比,大大增加了錄取的機會。
所以這個不知名女孩的家人,為了排除康輝,聯合當地負責此事的工作人員,故意漏掉了康輝。
如果當初,康輝的父親沒有發現問題,沒有積極奔走,或許此時的我們不會認識康輝,他也不會出現在央視的鏡頭下。
他不會在 18歲進入廣播學院,拿到自己第一個考試的滿分。
不會因為成績優異而順利進入央視。
不會遇到去央視實習的小學妹,和她戀愛,結婚,一直相愛。
那張錄取通知書改變的,不是一張文憑,而是一整個人生。
那張錄取通知書,通往的不僅僅是大學校園,還是通往如今的康輝的門票。
07
被搶走了門票的陳春秀,只能在理想的門外徘徊,最終被現實拖回原地。
陳春秀的人生就像村裡其他孩子一樣:外出打工,結婚生子。
高中時的挑燈夜讀,咬牙堅持的信念在無法預見的權錢交易面前不值一文。
「他們就是看我是個老農民,沒本事……」
記者在陳春秀的事情曝光後,去往陳春秀的老家採訪她的父親時,老人很無奈。
圖片來源 新京報
她的父親依舊住在農村,一個過分樸素的小屋裡。家裡年收入只有8000元。
鄰居說起這家人,只說,「很窮。」
人窮,但老人家沒想過窮孩子。
當年這位淳樸的老人對女兒說,妮兒,你考上了,我砸鍋賣鐵,我叫你上。
甚至在陳春秀落榜後,老人還對孩子說:你不如再復讀一年。
只是陳春秀不忍父母操勞,放棄了。
圖片來源 新京報
陳春秀的哥哥說,家裡誰讀書好就供誰讀,我妹妹成績比我好,我初中畢業就輟學去打工了。
可以看出來,這家人都曾期望著陳春秀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那張從未到來的錄取通知書,毀了一個家的希望。
陳春秀的事件不是個例。
不久前,山東聊城又爆出一例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件,頂替者和被頂替者的弟弟還是同學。
而最新的新聞指出,在2018年-2019年的山東高等學歷數據清查工作中,有14所高校曾公示清查結果,其中有242人被發現涉嫌冒名頂替入學取得學歷,公示期後學歷作註銷處理。
如今事件曝光,頂替者可以被定罪,被口誅筆伐,但卻沒有人能換給陳春秀們,一個全新的人生了。
不知陳春秀會不會午夜夢回,遙望城市那邊的霓虹,想起那本可以是我的人生呢?
但明天清晨,她依舊要若無其事,也別無選擇的去過現有的生活,因為留給她的只有無法重來的人生。
參考內容:
康輝自傳《平均分》
看更多走心文章
長按下方圖片掃碼關注
視 覺 志
回不去的從前
無法重來的人生
偷取他人人生的小偷
怎麼敢心安理得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