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國臉康輝,為什麼會擁有縝密的思維和流利的口才呢?
我們先從康輝的孩提時代說起。
1972年1月17日,康輝出生在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縣北蘇鎮。他並不是從小就開始接受系統的口才訓練,學習說話技巧的。
康輝從小喜歡讀書。
他每天去上學的時候,書包裡就會裝一本被老師稱為「無用」的閒書,課間一有時間就拿出來翻閱。
放學後也不會直接回家,而是先去書店或者報刊亭,在那裡翻看新書或者雜誌。到了不得不回家的時候,他才放下手上的書回家。儘管那時候的閱讀並不成系統,而且大部分是一目十行、走馬觀花似的翻閱,但康輝卻很享受閱讀的過程,讀到好的文字,就會激動萬分。
雖然康輝熱愛讀「閒書」,但這並沒有影響他的學習。中考時,康輝的成績排在石家莊市中考成績排名的前五名之列。以他的成績,他可以任意挑選學校,然而,他最終放棄了省重點,反而報考了市重點師大附中。當時,石家莊一中和二中都是省重點中學,而另一所名校河北師大附中是市重點。師大附中以文科實力強勁這一點吸引了康輝。
康輝初中的時候,數理化成績非常好。那個時候「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一句眾所周知的流行語,而康輝的父母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都是理工科出身,所以,大家都認為康輝也會走上學理的道路。而康輝小小年紀就很有主見,他發現自己更喜歡文科,於是下定決心以後要學文。所以,當得知他最後放棄省重點、報考市重點,還要學習文科的時候,所有人都被他的選擇震驚了。
好在他有一對通情達理的父母,一切都尊重兒子的選擇,並沒有對他的決定做過多的幹涉,這一點也是康輝十分感謝父母的地方。
讀了自己喜歡的文科之後,康輝更是放飛了自我,閱讀的書籍更雜更多了,這也直接讓他涉獵的知識面更廣博。
力排眾議報考中國傳媒大學。
康輝做的另一個讓人震驚的選擇就是報考中國傳媒大學,當時的校名還是北京廣播學院。
康輝的姐姐有一個同學讀的是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編導專業,放假時去康輝家玩,講了很多學校裡的事情,都深深地吸引了康輝。
康輝以前根本就不知道還有這樣一所學校,覺得學校裡學的東西應該和電影、電視相關,而且學的東西肯定非常有趣。於是,康輝又下定決定要報考北京廣播學院。在他高考的那一年,廣播學院只有播音專業在河北招生,於是康輝就選擇了播音專業,並且懷著忐忑的心情去參加了專業考試。
學校的老師們都不贊成康輝的這個選擇,他們認為康輝成績很好,完全可以報考綜合性的重點大學。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認為播音還需要學習嗎?只要會說普通話不就好了嗎?康輝並沒有被老師們的這些想法嚇退。當時,只有語文老師支持康輝的想法,覺得播音專業不錯,可以開闊視野。
高考差點被頂替,多虧父親奔走。
那一年,河北省和康輝一同參加高考的人裡,有3名考生通過了專業考試,並且拿到了文化考試的通知單。而這三人中,只有他的專業成績最好,而且他的高考成績也遠遠超過了重點分數線,按照他的分數,是能上北大的。
因此,對於能否被廣播學院錄取的事情,康輝信心十足。而事情的發展卻並沒有按照他的想法來,康輝等到的,是一張天津商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的錄取通知書,他一下就懵了。
為了搞清楚真相,在郵電行業工作的父親去了電報局。找朋友幫忙,按照日期查了電報底稿。最後發現,在那份電報底稿上,根本就沒有康輝的成績!
康輝父親覺得其中有貓膩,他不放心,這畢竟事關兒子的未來。於是他提出請求,要求親眼看著工作人員把三個人的成績寫好,並盯著工作人員當天就把電報發出去,康輝的父親這才罷休。
等到多年以後,康輝才知道,當年河北的3名考生中,有一個女生的專業成績不好,害怕不能被錄取,於是就想把最大的競爭對手「康輝」拉下去,這才想出了頂替的辦法。而那個女生的父親就在報送成績的部門工作,所以利用職位之便,沒有報送康輝的成績。
如果不是父親的細心與堅持,沒有父親當年的奔走,康輝的人生就會被改寫。我們在《新聞聯播》裡也就看不到有名的國臉康輝了。
從「0」開始學說話。
康輝在《平均分》裡寫道,大一第一課就是學習漢語普通話的標準語音,每天對著解剖圖一般的「舌位圖」,擺弄著自己的舌頭在口腔裡的位置,念著「a o e i u ü……」
放假回家後,鄰居家的小朋友一臉崇拜地問「大學裡都學什麼?」知道答案後,一臉鄙夷地又說了一句「我們幼兒園裡都學過了。」
播音專業的學習內容,仍然被大家所質疑,覺得會說話為什麼還要去學。同時,康輝也覺得學習十分枯燥,天天練習基本功,簡直太無聊了。
後來,康輝回憶說:「每當想放棄的時候,我『十八歲時的廣院』會告訴我:再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
最後,康輝堅持了下來。而且,在第一次全班的語音測試裡拿到了唯一的滿分。
想要擁有好口才,基本功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而往往基本功都是枯燥而無聊的,唯有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才能戰勝惰性。
一直到現在,康輝都沒有放棄閱讀的習慣,他唯一覺得遺憾的,是自己的閱讀興趣太偏重於人文歷史,反而在自然科學等方面十分欠缺。以至於他主持和自然科學相關的節目時,自己的「文科腦袋就很頭疼」。
有一段時間,每天都會準時出現在屏幕前的康輝突然消失了。這讓很多觀眾議論紛紛,甚至一度把事件推上了熱搜:康輝去哪兒了?
最後,康輝終於出現,並對之前的神秘消失做了回應。由於疫情的出現,康輝因為工作的特殊性,一直宅在家中待命。
雖然因為疫情的關係,康輝被迫呆在家,但他也仍然沒忘記閱讀,充分利用閒暇的時間來強化自己的知識儲備量,提升邏輯思辨能力。
好笑的是,康輝因為這個習慣,被鄰居投訴了。康輝說,他過去背誦過的一些詩詞有些淡忘了,於是,為了重新鞏固,他趁機在家不斷朗誦,結果太忘我,導致聲音太大,被鄰居調侃。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就是康輝,一個熱愛閱讀,不斷學習的主播。
練就好口才,需要通過閱讀來不斷沉澱、豐富自己的大腦。只有如此,才能出口成章、在任何情況下應對自如。講話才能底氣十足,使人信服。這,就是閱讀所賦予的力量。
閱讀不應該是任務,而是一個愛好、一個習慣。
如果你沒時間陪孩子,就讓他愛上閱讀,讓書本陪伴他,書中的五彩世界會讓他感受到快樂;
如果你沒時間教孩子,就讓他愛上閱讀,只要翻開書頁,他就可以和不同的長者們進行深度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