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士兵帶9名日本女戰俘入深山,19年生73個孩子卻回國自首

2020-12-22 初九筆記

歷史和哲學負有多種永恆的責任,同時也是簡單的責任。——雨果(法)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860字,閱讀約2分鐘

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全球近61個國家和地區捲入戰爭,使得全球25億人口陷入火熱的生活,到1945年日本投降,近70年的二戰得以結束,但對於戰爭遺留人口、戰俘待遇各國卻有著不同的有趣故事。

而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一個蘇聯對待日本戰俘的有趣故事。1945年二戰結束時,蘇聯在押送日軍戰俘的途中,由於蘇聯境內正值冬季,大量道路被深厚的積雪覆蓋,車輛無法通行。更不幸的是隊伍還壓到了地雷,部隊中有7人受傷。這名軍官決定尋求讓一名未受傷的年輕士兵看守日本戰俘,等待救援到來,其他人則返回部隊進行救援,而車上有9名日本護士戰俘,這名名叫勃列日涅科夫的士兵在單獨與女戰俘相處的過程中,對女戰俘的美貌生出了別的想法

對於勃列日涅科夫來說,其實剛接受押送任務時,看到戰俘中眾多的日本女俘虜心裡就蠢蠢欲動,而這次單獨關押更是讓他覺得是個機會,可以為所欲為,於是他就等著其他部隊發現大部隊離開後,把車上最漂亮的女戰俘單獨拉進駕駛室,然後進行蹂躪。

一次體驗讓他立刻上癮,隨後兩名女戰俘進行了同男同女的行為,而對於關押多日的女戰俘來說看到這種情況,其他人都開始投懷送抱,紛紛討好勃列日涅科夫,三天後如此有趣而美好的生活讓勃列日涅科夫立刻生出了一個可怕的念頭,就是偷偷帶走九名女戰俘,一起逃入無人區,開始了他的帝王生活。

勃列日涅科夫因為是唯一的男性,而且手裡又有一把槍,強迫這9名女戰俘每天白天幹活找吃的,晚上輪流伺候他,而在這無人區的時間裡,他是不允許做任何事情的。9名女戰俘還為他生了73個孩子,但隨著孩子的出生,除了最初的女戰俘,他每天被迫無所事事,如種地、挑水、換尿布等

經過了19年的時間,勃列日涅科夫從皇帝慢慢變成了奴隸,每天高強度的工作,還經常吃不飽飯,對於這種巨大的反差,勃列日涅科夫終於跑出了無人區決定去國降,寧願接受國降的懲罰也不願意留在這9名女戰俘中。最終,勃列日涅科夫被蘇聯判處12年監禁。

這裡是《初九筆記》,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

相關焦點

  • 一小兵帶著9名日本女兵隱藏深山,19年生73個小孩,最終獲刑12年
    眾所周知,在二戰法西斯國家中,日本是最晚投降的一個,如果不是美國的原子彈投下去,使得日本統治階級感受到亡國的危機,或許日本還會將這場戰爭拉得更長。事實上,在德意兩國接連投降之後,蘇聯也對日本宣戰了。早前在蘇聯就發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當時蘇聯軍隊裡的一個小兵,擄走了9名女俘虜,藏在深山裡面,19年生73個小孩,最終獲刑12年 。我們很難想像這樣的人對待生命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事情是這樣發生的,當時,蘇軍已經抓住了一些日本戰俘,而勃日涅科夫,也就是這個小兵,被派遣與戰友們共同押送俘虜。
  • 小兵押送俘虜,迷路後帶9個日本女兵躲入深山,19年後生了73孩子
    02 戰爭以日軍投降結束,無恥的侵略者成了戰俘,當時很多日本士兵偷渡回到了日本,這僅是一部分,大多的日軍戰俘都被蘇聯押運送回了蘇聯,接受積極改造,實質是做一些苦活。
  • 性饑渴的蘇聯女兵看上日本戰俘,提出一個讓人臉紅的要求,喜煞日本...
    1945年秋,日本投降後,幾十萬日本戰俘陸續被從中國東北押解到蘇聯境內。俄羅斯媒體曾刊文《日本武士的俄國墳墓》說,日本戰俘隨身攜帶的行李裡藏有橡膠女娃,用於自慰,解決本能需求。 這是被押解往蘇聯的日軍。
  • 1男9女與1女32男的荒島生存,直擊赤裸裸的人性
    只不過,唯一的男豬腳,換成了蘇俄士兵勃日涅科夫;9名女人,則是日本女戰俘。1945年年底,勃日涅科夫所在連隊接到上級指令,要求押送一批日本戰俘返回營地。出發那日,飛雪飄飄。行至半路,在白茫茫的雪野裡,車隊迷路了。
  • 老照片:拿糖哄孩子「笑」的日軍,圖9被德軍俘虜的女紅軍
    歷史上難得一見的照片:拿糖哄孩子「笑」的日軍,被德軍俘虜的女紅軍這張最為諷刺,一名日軍在被遣送回國後,抱著自己的孩子笑得很開心,殊不知在前線有多少這樣的孩子倒在他們的手裡。日本鬼子畫的漫畫,內容真是想不到,原來他們眼中的八路軍是這樣。【拿糖哄孩子「笑」的日軍】這是一張日軍隨軍記者拍攝的照片,照片上寫道:「在歸化城,喜歡小孩的我軍士兵把牛奶糖分給她們。」然而,仔細看後,似有貓膩。照片中那位拿牛奶糖的日本兵,大嘴張張著,大牙呲呲著,鬍子炸炸著,眼睛眯眯著,一臉的淫笑。
  • 溥儀在蘇聯戰俘營很悽慘?輕鬆愜意,每天四餐,結果溥儀不願回國
    末代皇帝溥儀充滿爭議的一生,被人們一遍又一遍的訴說,在人們印象中溥儀在蘇聯俘虜生活應該是水深火熱中,事實卻不是如此。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傀儡皇帝溥儀預感到自己的末日即將來臨。10天後,溥儀在日本人的安排下,拋下婉容、李玉琴等人,乘坐小型飛機飛往瀋陽,準備在這裡換乘大型飛機逃亡日本。
  • 日本最怕2個國家,1個殺18萬戰俘,1個佔日本領土不還,不是美國
    第一個是澳大利亞,當年日軍偷襲珍珠港時,順帶連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也給炸了,最後美澳不得不聯盟向日本宣的戰。不過二戰期間,澳大利亞也沒對日本投放過原子彈,為何成了日本二戰後最怕的國家之一呢?原因在於,澳大利亞屠戮了18萬日軍戰俘。二戰那會,日本不止對我國覬覦,對礦產資源豐富的澳大利亞也是垂涎已久。為了染指澳大利亞,他們不惜將戰線擴張到了南太平洋。
  • 澳大利亞在二戰中也肆意虐殺日本戰俘
    2001年4月,一名澳大利亞退役將領對媒體公開承認,在二戰的紐幾內亞戰役期間,他指揮的澳大利亞第21步兵營就曾發生過屠殺日本戰俘的情況。「一個排在戰鬥中俘虜了5-7名日本士兵,此後該部隊奉命參加下一場戰鬥,接替他們的另一個排來了,用刺刀殺死了這些日本俘虜。」但他以日本曾殺害澳軍戰俘為由,拒絕提供澳軍屠殺日本戰俘的相關證據。
  • 日本發動侵略,中國善待日本戰俘,為何日本人看不起中國人?
    那麼中國做為這場戰爭的勝利者,日本為何瞧不起中國呢? 在戰爭期間,日本簡直把中國的戰俘和平民當做「玩具」犯下了多少滔天罪行,造成了多少慘案。然而與之對比,中國對待日本俘虜卻是優待了,甚至還會給挑事的戰俘療傷,,當時我國俘虜了有200多萬的日本戰俘,全都好吃好喝的善待著,在戰爭勝利後,還把戰俘們送回,甚至不要求日本賠償損失,結果日本在戰敗後還對中國不屑一顧,到現在還在挑釁企圖「搞事情」。
  • 愚蠢與瘋狂,1944年澳大利亞考拉戰俘營日本戰俘越獄事件
    43年1月,考拉戰俘營接收了第一批日本戰俘,由飛龍號航母零式戰鬥機飛行員豐島一1飛兵為首的7名日本海軍飛行員。豐島一是42年2月19日空襲達爾文港時被打下來的,是澳大利亞在本土抓住的第一個日本戰俘。由於資歷最老,並且在拘押期間掌握了熟練的英語,可以和管理方自由交流,因此始終居於戰俘高層。
  • 15天內14名黑惡逃犯回國自首
    9月22日至10月7日,全省通過「長纓」行動共從菲律賓、緬甸、柬埔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勸投14名黑惡逃犯,其中「六清」行動目標逃犯13名。隨著贛州警方從緬甸成功勸投2名「六清」行動目標逃犯,我省九江、景德鎮、新餘、萍鄉、鷹潭、吉安七個設區市已完成境內境外目標逃犯全部清零。
  • 前蘇聯是如何佔領日本北方四島的?
    千島群島位於俄羅斯堪察加半島與日本北海道之間,全長1300千米,由56個島組成。而北方四島是千島群島最南部的四個島嶼,包括擇捉島、國後島、色丹島和齒舞群島,總面積約有5000平方公裡。
  • 與日本共產黨創辦戰俘工農學校
    來自延安黨政軍的2000多人和許多日本人歡聚一堂,在這裡共同慶祝日本工農學校首批學員的開學典禮。延安工農學校與日本解放聯盟旗幟大會在國際歌中開始,日軍戰俘、工農學校首批學員代表森健首先致辭。1940年4月,日本共產黨領導人野坂參三從蘇聯到了延安,他與中共中央、總政治部敵工部領導商談了日軍戰俘的教育管理問題。他親自找在延安的日軍俘虜中反戰進步分子談話,了解俘虜的教育情況。他認為「那些離開日本軍隊、放下武器、脫掉軍裝的日本工人和農民,只不過是帝國主義戰爭的犧牲品,只有喚醒他們的階級覺悟,使他們認識到侵略戰爭的本質,他們遲早會成為反戰的和平戰士,這是他們的必由之路。」
  • 江西:10名潛逃境外的涉黑涉惡逃犯回國自首
    7名主要成員從菲律賓回國投案自首;9月22日,于都縣涉黑逃犯蒙某及南昌市涉嫌詐騙罪逃犯鄧某分別從緬甸和越南回國投案;9月26日,永豐縣涉惡犯罪團夥成員康某群從柬埔寨回國投案自首。在全面分析研判每一名逃犯的基本情況和潛逃去向,擠壓逃犯生存空間的同時,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入在逃人員家中,幫助家屬算清法律帳、親情帳、經濟帳,宣傳法律政策,敦促境外逃犯回國自首。
  • 大風如刀//蘇聯的《鄉村女教師》與日本的《二十四隻眼睛》
    事實上,就真實性而言,日本的女教師遠遠超過蘇聯的女教師,兩者之間恐怕都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差距。蘇聯的鄉村女教師瓦爾瓦拉的故事雖然令人無比感動,但在可信度方面卻存在著很多硬傷。譬如一方面要揭露沙俄時代的統治者,為了奴役人民而剝奪窮人家孩子受教育的權利,另一方面又對女教師瓦爾瓦拉毅然奔赴西伯利亞的原因諱莫如深。根據電影的邏輯,她既然都已經中學畢業了,顯然出身於條件比較優越的家庭。
  • 戰俘是如何管理的?
    除了武裝人員和攜帶武器的敵對人員比較容易確定外,很多情況下平民或者傳教士等敵對國家人員通常也會被懷疑為戰爭間諜或者戰爭相關人員而被關押受審,受到與戰俘相似的待遇。韓戰爆發的第二天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駐紮日本的美國遠東空軍協助韓國作戰,之後在蘇聯缺席的情況下安理會通過了由 16 國成立「聯合國軍」前往朝鮮支持韓國作戰的決議。
  • 中國老兵娶了日本女戰俘,晚年嶽父讓他住日本,他又為何拒絕?
    下一步,我們將講述一名老兵和一名日本女戰俘結婚後繼承了萬貫家產的故事,但他為何拒絕居住日本?這位老軍人叫劉運達,抗戰期間他救了一位日本女戰俘大宮靜子,兩人就這樣相識,並在軍中結為夫妻,戰後,他帶著妻子回到了家鄉,不久又生了自己的孩子。
  • 抗日戰爭期間鮮為人知的延安日本戰俘學校
    首先是召開入學大會,歡迎日軍戰俘入校學習;接下來就是張榜公布禁止傷害或侮辱戰俘,嚴禁沒收或損壞戰俘的私人物品,對傷病戰俘給予特別照顧和適當醫療等管理規定;最後再通過談心了解情況,逐個解除他們精神上的緊張不安,消除他們心理上的敵對情緒。香川孝志感慨地說:「當時,促使我們情緒和感情上發生變化的主要因素,是我們接觸到了八路軍戰士的誠實與親切的態度。如果光靠道理說服,就會引起反感。」
  • 孫立人活埋一千多名日本戰俘?親歷者道出真相,原來是這樣
    孫立人9歲時,某天在海邊玩耍,發現了一顆極為漂亮的石頭,於是高興地將這顆石頭拿在手裡玩耍。這時,來了幾個德國小孩,他們看見了孫立人手上的石頭,於是聯手欺負孫立人,搶走了石頭,並且打了孫立人兩記耳光,還辱罵了中國人。日後這次事件對於孫立人的影響極大,他認為「自己的國家一定要強盛,才能夠讓人民都活著有尊嚴」,也成為他日後投身軍旅的重要觸媒。
  • 有四名志願軍戰俘從臺灣跑回大陸定居
    1953年至1954年間,朝鮮停戰前後,雙方遣返各自關押的戰俘  志願軍共俘獲「聯合國軍」戰俘14866「名(戰爭初期志願軍在火線釋放回到對方的未計)  進入志願軍戰俘營的  「聯合國軍」戰俘共5000餘名,其中美軍戰俘3500餘名,(二次戰役一次38軍就俘虜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