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血濃於水」,背後蘊含的含義是親人的地位要比普通人更高,其實從國人的價值觀來看,為親人奮不顧身者大有人在,這便詮釋了「血濃於水」。實際上在其他行動中也能看出「血濃於水」,比如春節探親,大多會發生在有血緣的人之中。能夠看到中國人對於血緣尤為重視,但是關於血統確實和國外有著不同的認知。
血統觀念
就有一位英國教授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中國與世界格格不入,只有中國人從不提自己的血統。所謂的血統其實和血緣存在著差別,血統指的是家族當中不斷繼承的一種關係,通常是以姓氏繼承來表現。很多人接觸血統這個詞語,是通過寵物,一些人比較注重動物品種,因此對於寵物的繁殖有極高的要求。不難發現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於細枝末節處的事情變得更講究。
在人類身上講究血統究竟是好是壞呢?在英國專家看來,世界範圍內的很多國家都非常講究血統,通過血統能夠體現出一個家族的凝聚力,歐洲的很多國家就十分重視血統。為了能夠讓家族變得富強,很多家族都會通過維護血統,來提升家族間的影響力,擴大一個家族的知名度。自古以來,歐洲貴族都沒有消失,靠的正是血統維持。
但是英國教授提出的:中國與世界格格不入,很多國家的人都講究血統的純正性,只有中國人從不提及自己的血統,這帶來的影響究竟是好是壞?其實從過往的發展歷程來看,我們確實不會在意血統。生活當中人們並不會直接詢問對方是哪一家族的人,這其實給發展提供了一種更加平等的氛圍,意味著社會當中很多享受,其實是可以通過自己努力獲得的,而並非會因為血統阻隔普通人向上的道路。
重視家庭觀念
我們不重視血統,並不意味著我國在家庭觀念上就很淡漠,實際上從國內的家庭關係中能夠看到,我們的家庭氛圍尤為深厚,很多家庭保持著比較傳統的觀念。一個大家庭能夠充斥著比較溫馨的局面,兒女繞膝、三世同堂的局面,都能展現出家庭的凝聚力。雖然並不是以家族為單位,但是這種家庭氛圍對於個人的成長而言大有裨益。
如果太過重視血統,一些沒有血統的人,可能會對於自己的家庭產生厭煩。由此可知,中國不重視血統,並不是一件落後的處境,在環境的影響下,我國已然建立起一種更加適合普通人發展的氛圍。在相對客觀公正的環境中,普通人可以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拼搏苦幹為自己築基,爭取到更好的收穫,賦予人生更加深刻的意義。
結語
其實糾結血統並非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血統可能會讓代表著人人平等的天平有所傾斜,因此過分注重血統,不能夠建立一種公正的社會氛圍,對於普通人的發展並無益處。其實專家的說法也有另外一層含義,那就是中國人不信命,不會按照所謂的血統給自己的生活設限,因此我們要積極生活,在拼搏中追求更輝煌的人生,拔高生命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