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授提出疑惑:為何中國人從不提起自己的血統?

2020-12-27 清諾晗history

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黑人事件"是一場種族歧視,在以白人群體為主的歐美國家,其他膚色的人種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曾感受到過歧視。可在中國因血統受到歧視的情況卻並不常見,因此有英國教授就提出困惑,為何中國人從來不提起自己的血統?

文化的不同帶來觀念上的差異

血統就是指由血緣區分的親屬關係,而廣義上來說它就是指人種、國籍以及家族的高低貴賤,前段時間美國和其他歐洲各國爆發的反對種族歧視的遊行,究其根本也是血統的階級化帶來的社會矛盾。

中西方的文化觀念不同,中國文化發展到如今已經沒有血統高貴和低賤之分了,而英美等君權分立的國家,依然保留有皇室血統。正因如此,相關英國學者才會提出這一疑問。

早期的中國是有血統之分的,在古代的中國社會上人是最低劣的存在,他們的後代不能夠參加科舉,以致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從商都被世人所瞧不起。

而皇室血統是最尊貴的存在,皇家的後代能夠享有一切的特權。但到了近代,中國的傳統文化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傳統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被開明的學者大力抨擊,滿清皇室的覆滅也意味著中國封建社會的終結。自此中國走上了與世界絕大多數國家不同的路,探索真正的人人平等。

而歐洲從一開始就信仰"君權神授",君王是被上天選中的,其血統生來比普通民眾高,對宗教盛行的西方國家來說,把君王跟神聯繫在一起更容易加強其權利的掌控。而後來殖民狂潮的捲起,從本國的血統上升到整個歐洲的種族劃分,統治者是來自英格蘭的白人,而被統治的是黑皮膚的亞非等地的民眾,因此西方社會的血統劃分從血緣劃分階級擴大到了血緣區分種族,作為統治階級存在的白人顯得更加高貴。

二戰期間法西斯的最高指揮官就是一個狂熱地搞種族對立的人,他大肆地屠殺猶太人就是因為血統的原因,荒謬的是,他自己本身就有四分之一的猶太人血統。令人驚訝的是二戰已經結束了近百年,可希特勒仇視猶太人的這種情況,在現代依然普遍存在著。不止是猶太人,一些亞非地帶皮膚黝黑的人也時常受到不公的對待,而這些不公的對待正是來自一些所謂的人人平等的發達國家。

在歐洲普遍的階級劃分種族歧視卻在中國這片土地難以看見,究其根本是兩者的文化不同,在中國古代還能見到的血統劃分,現代已經消失不見了,人人都有機會實現階層的跨越,靠血統形成的階級並不分明,靠努力和勤奮就能夠改變自己的出身,這是中國人的高明之處。

而盛行資本主義的歐洲大陸,階級劃分只會越加的分明,這一定程度上固化了他們眼中的血統劃分。

血統的劃分造成社會矛盾的加劇

歐美推翻君王制時,保留了貴族階級,王室依然是一個國家尊嚴的象徵,他們的革命是不徹底的,雖然剝奪了王室的政治權利,但其對後來社會還是造成了一定的苦惱。

那時步入資本社會的歐美等國家,貴族雖然不再享受特權,但一部分人還是想方設法期盼成為貴族,而政府也給予王室很多人上人的體驗,至今的歐洲國家依然保留有貴族的爵位,這也是他們看重血統的原因之一。而貴族階級為了保證自身血統的純正性,更青睞近親婚姻。

後來英國開始瘋狂在世界各地進行殖民運動,從別的國家擄走大量的人口發展本國的經濟,那時候揮舞鞭子的是白種人,而辛苦勞作的卻是黃種人和黑人。也從那個時候開始,僅是歐洲社會的血統劃分階級,擴大到了整個世界,形成了如今的以膚色劃分血統的種族歧視。

種族歧視在如今的歐美國家非常的普遍,甚至許多的社會矛盾就是這種以人種劃分的血統階級帶來的。在諸多歐美民眾的眼中,黑人就是懶惰和骯髒的代名詞,甚至一些影視作品中黑人也常常作為反派角色出現。黑人在歐美人的眼中是最低劣的民族,通常不會受到重視。

歐美社會為了緩解這種血統之間的衝突,出臺了一系列保障黑人權益的措施,但血統代表階級的劃分在歐美國家已經傳承了幾代,深入人心,僅靠一兩項措施法律來扭轉深入人心的觀點是非常不易的。即使有許多的大V明星公開為黑人發聲,在普通民眾心裡依然保有自己的看法。

接受過現代教育的人類,已然知道血統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一生,歐美社會的這種現象是不健康的,是社會畸形產物。每個人都是媽媽懷胎十月生下的生命,憑什麼從出生就規定了這個人屬於哪個階級的呢?這對那些被歧視者是不公平的。

疫情以來因黑人弗洛伊德爆發的反種族歧視示威遊行,就是普通歐美黑人民眾心底深處真正的聲音。他們所渴望的不過就是真正的人人平等,而不是歐美媒體所宣揚的"人人平等",可在現實社會中卻處處充滿著歧視,處處有著對他們這個群體的惡意。

很顯然血統的劃分是君主制時期遺留下的產物,這是對社會發展有害的。部分西方國家應該學習當今的中國,減少這種歧視,以免發展到後來各階層之間的衝突加劇,矛盾增加,社會動蕩。

中國文化有強大的包容性,較強的民族凝聚力

細細品味中國的歷史可以發現,從陳勝吳廣的起義開始,他們吼出的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後的中國悄然發生轉變。在中國社會,出生對一個人不再有決定性作用,後天的努力才是衡量一個人的標準,而中國文化的包容力更是賦予了其巨大的變化空間。

雖然中國的人口眾多,共有五十六個民族,但中國人同根同源,皆是炎黃子孫華夏後裔,比一些曾經被殖民的國家凝聚力更強。在中國個人的能力是被允許超越一個人的出生的,且後天的充分努力甚至可以扭轉命運。雖然少數民族因為人口少,從自然獲得的社會資源也較少,但是相關政策給予他們改變命運的門檻更低,用以補充少數民族人口少的劣勢。

近代的中國出現了許多的寒門貴子,在清政府末期甚至有專門的寒門學子出國接受教育的留學班,他們是具有才能的普通人,他們大部分出生是貧困的,但政府願意給予他們改變命運的機會。當代的中國已經看不見封建階級的殘餘,取而代之的人人平等的共產文化。這與部分國外的國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大部分的西方國家喜歡在公開媒體上強調自己的國家"平等、自由",但他們所謂的平等是高貴血統的平等,是底層民眾的被歧視。而他們的自由是富人階級的自由,底層的民眾卻被每月需要還的帳單逼迫得不敢休息。而中國所進行的素質教育改革,期盼的就是在國外資本主義衝擊之下,中國還能維護這份教育公平。

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沒有什麼血統之分,只要誠心誠意喜歡腳下的這片土地,尊重中國人民的文化,不觸碰中國人民的底線,雙方就能夠成為朋友。

西方國家看到校園中的外國人可能會想他是什麼人種,如果膚色是黑色,他們可能會對他敬而遠之。而中國校園中大家看到留學的學子,第一個反應是他來自哪個國家,那個國家有什麼文化。

大部分的中國人與人交往時可能更看重這個人的人品,而不是他的血統。中國古代儒家傳授給大家的是"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只要不是觸及到了中國人的底線,大部分的人都是十分友好的。而西方國家卻不一樣,他們頑固的血統區分階級的觀念,讓他們中的大部分永遠沒有辦法做到平等看待各個國家的人。

抨擊中國似乎已經成了國外的政治正確,外國學者總會以他們的制度、模式和觀念來硬套入中國,一旦有哪裡跟他們有所差異,這一點就會成為他們抨擊中國的武器。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中國人民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以及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各方面取得的成績,都是支撐這個民族強大下去的動力。誠然在發展中無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問題,但這些問題都不觸及根本,而中國也一直在完善。

中國的平等才是真正的人人平等,團結的中國人民有著一致對外的齊心,也有著包容世界文化的胸襟。中國接下來應該強化自己的民族自信,無論國外的聲音如何抨擊中國的制度和體制,都應該相信目前中國走的路是絕對正確的,就跟他們疑惑中國人不注重血統一樣,其實這是中國的先進,是中國人值得自豪的方面。

相關焦點

  • 英國教授:完全看不懂中國人,為何中國人從來不提起自己的血統?
    有誰了解自己是什麼血統嗎?之前有英國的教授提出疑問:看不懂中國人,為什麼中國人從來不提起自己的血統呢?尼古拉二世夫妻攜女去英國皇室探親,左起:沙皇皇后及幼女,尼古拉二世,維多利亞女皇,愛德華七世聽到這個問題,估計很多人都會有點摸不著頭腦,其實中國並不是沒有血統,只是不太注重。其實,血統的意義廣義來說,就是家族、人種、國籍的劃分。若用國籍來劃分,中國不承認雙國籍,也就是說,無論是不是中外結合家庭、單雙血統只能選擇一種。
  • 為何中國人從不提自己的血統?英國教授直言:看不懂他們
    早前曾有一位西方的漢學家在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時,他曾經提出過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這位英國教授表示:自己有點看不懂中國人,為何中國人從來不提起自己的血統呢?在聽到這個問題以後,想必所有中國人都會一時間摸不著頭腦,仿佛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血統真的不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 英國教授:中國與世界格格不入,中國人從不提自己的血統
    能夠看到中國人對於血緣尤為重視,但是關於血統確實和國外有著不同的認知。血統觀念就有一位英國教授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中國與世界格格不入,只有中國人從不提自己的血統。所謂的血統其實和血緣存在著差別,血統指的是家族當中不斷繼承的一種關係,通常是以姓氏繼承來表現。
  • 英國學者:不明白中國人,為何他們從來不提起自己的血統?
    於是近來一位英國教授發出疑問:「看不懂中國人,為何中國人從來不提起自己的血統?」中國沒有歐洲的「君權神授」信仰歐洲大陸的「君權神授」,神賦予了君主及其後代不可改變的權力和身份,所以一旦授予便再無翻身之地,所以當時的歐洲格外看重血統,只有這樣才可以維繫君主的絕對統治。
  • 外國教授:搞不懂,為什麼很少有中國人提自己的血統
    我們都知道在外國人眼裡,他們十分介意自己和他人的出身,特別關注自己的血統,尤其在英國這個國家是最有明顯特徵的。在英國,如果你的血統是很高貴的,那麼你的地位肯定不會低,英國人對血統的重視程度到什麼地步了呢?他們把小貓小狗都要劃分血統。
  • 為什麼中國人不在意自己的血統?英國專家直言:看不懂他們
    隨著中國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很多西方國家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國,紛紛對中國文化進行了研究,其中一位來自英國的專家,在研究過中國的歷史之後,提出了一個讓人感到非常有趣的問題,中國人讓他感到非常的疑惑,因為他們從來都不在乎自己的血統,相信大家在看到這個問題之後,也是感到非常的迷惑,因為我們在生活中從來都沒有注重過血統
  • 為何中國人從不提自己的血統,外國人卻很看重,外國血統更高貴?
    眾所周知,西方人很注重血統。其實血統這一概念,涵蓋了相當大的範圍,這其中既包括人種的劃分,也包括國籍的劃分,還包括家族的劃分。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西方人很注重血統。沒錯,古埃及文化中,歷代王室或者法老往往為了保證自己的血統,從而選擇近親結婚,當然這與古埃及的眾神通婚也有一定的淵源。
  • 外國人為何很重視自己血統,中國人卻從不提,難道血統不高貴?
    從生物學意義上來說,任何一個個體的父母、父母的父母、父母的父母的父母……」 中華歷史悠久,皆是「炎黃後裔」 眾所周知,很多國家的人民對於血統有很大的迷信,認為皇室或是貴族血統是值得讓人的驕傲的。
  • 英國教授:看不懂中國人,為什麼從來不提自己的血統?中國人:誰家祖上沒闊過!
    一位英國的漢學家就曾經觀察到了這個明顯的差別:為什麼在中國,人們從來不提自己的血統?現在世界上依然有大量國家保留了國王或者王室,比如歐洲的英國、挪威、瑞典、丹麥、荷蘭、西班牙、比利時、盧森堡等,亞洲也有日本、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科威特、約旦等,更別提美洲和大洋洲還有一大票國家以英國女王為自己的女王。
  • 為何外國人總喜歡秀自己的血統,中國人卻閉口不提自己的血統呢?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所有人都是炎黃子女,在中國眾多的家族中,幾乎每個家族在歷史上都有過一番的作為,因為我國的姓氏僅有幾個百,算上歷朝歷代的皇帝,還有王公大臣等,幾乎每個人的血統都是非常高貴的,所以在我們國內根本沒有人拿血統來作為自己炫耀的資本,與之相反的是外國人卻經常拿自己的血統來炫耀自己的出身是多麼的高貴
  • 為何中國人從不提血統,外國人卻很看重,難道中國血統不高貴?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一些疑慮,因為我們都知道外國很多國家都是很注重血統的,而在我們中國卻不是這樣的,今天小編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有關外國的血統和中國為什麼不看重血統的內容。
  • 英國貴族:最看不懂的,就是中國人已經喪失了百年的貴族血統
    在如今的世界各國當中,基本上都在講究著人人平等,而確實生而為人,人從一生下來就被賦予應有的使命,如今世界上的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應該得到尊重與平等,但是曾經有英國貴族表示:最看不懂的,就是中國人已經喪失了數百年的貴族血統。貴族血統是什麼?
  • 德國專家:看不懂中國人,為什麼中國人從來都不提自己的血統
    每個國家的發展歷史不同,就必然會造成每個國家的人思維差異是很大的,所以很多在我們看來很簡單的事情,明明都不需要思考的事情,但是在外國人看來,卻很難以理解,甚至覺得中國人很奇怪,就像我們也不能理解國外很多迷惑操作是一樣的。
  • 中印人民智商對比,英國教授:中國人平均智商105,印度人只有82
    二戰之後,英國從印度撤離,但殖民期間,也給印度創下了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這點看來,印度也有著不低的起點。可如今,印度的現狀卻有點不盡人意,這又是為何呢?現在的印度,總給人們一種髒亂差,摳門的感覺,在人們看來,相比於中國印度可以說是有點失敗。
  • 早期日本天皇可能是中國人? 血統問題一直是公案
    最近關於日本天皇的祖先是朝鮮人還是中國人的爭論再度出現。爭議出現的背景是,日本皇室一直不願意對外公開對於皇室古墳的考古挖掘,而在日本學術界卻強烈要求儘快對外公布古墳真相。並由此推斷皇室古墳的確隱藏著秘密。
  • 荷蘭人:中國人為什麼不在乎自己的血統,簡直和世界融入不進去
    中國人一直都是一個非常包容的民族,尤其是全球化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們越來越喜歡跟別人交流,而在中國古代的時候,我們也是一個外交大國,從張騫出使西域就能看的出來,他開創了中國的絲綢之路,形成了一條古老的經商通道,我們把中國的貨物源源不斷地運到外國去,也從外國帶回來了不少特產和文明。
  • 英國留學生納悶:為何中國人捨得花大價錢買衣服,卻不捨得花運費
    而中國和外國其實是有很多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這些往往都是外國人所疑惑的點。:為何中國人捨得花大價錢買衣服,卻不捨得花運費。這個英國留學生在中國呆了半年,還是很難以理解,因為中國的快遞其實是相當的便捷的,而且還能送上門,如果不是中國沒有給小費的習慣,其實她就很想給快遞小哥小費。
  • 英國遊客來華很疑惑:為何這個到處都有?英國大城市也應該引進
    時代在飛速發展,由於我們黨的英明領導,中國正以震驚世界的速度快速發展,這種快速的發展使得出生僅幾年的人有可能變成兩代人,今天說的是英國遊客來華很疑惑:為何這個到處都有?英國大城市也應該引進。回顧過去,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比如90年吃肉是奢侈品,00年後吃肉逐漸變得普遍,想想就忍不住感嘆中國發展得真快,在中國我們仍然有這種感覺,外國遊客對中國的一些東西更加驚訝,前段時間,一個英國的大叔來中國旅行,發現了一件很神奇的事情,讓他覺得挺疑惑的,這樣的事情我們很常見,但是這個英國人很不解:為什麼到處都是這個中國?
  • 老外疑惑:為何多數中國人都不愛吃蔬菜沙拉?得知真相後無話可說
    老外疑惑:為何多數中國人都不愛吃蔬菜沙拉?得知真相後無話可說對於蔬菜的食用方式,中國和西方國家是非常不同的,比如老外們都特別愛吃蔬菜沙拉,來的中國以後發現,大多數中國人是都不愛吃蔬菜沙拉的,幾乎少有中國人吃。老外們就特別疑惑,這是為什麼呢?
  • 緬甸人疑惑:我們的玉石這麼便宜,為何中國人不愛買?
    緬甸人疑惑:我們的玉石這麼便宜,為何中國人不愛買? 現代社會,旅遊已經成了國人生活的一部分,人們在閒暇時,都會選擇去旅遊,放空自己,給自己一個休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