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某一天健康的你腳趾突發劇痛,發現腳趾根部顯示出紅腫的跡象時,你可能會猜到這可能是痛風發作了。但因為對痛風的不了解,四處詢問,最後得到的建議是,去醫院做一個詳細檢查,測一測尿酸值就知道。但是,檢查是否患有痛風,只是測尿酸值就可以了嗎?你對痛風的檢查了解多少呢?
今天咱們就來了解一下。
對於痛風一般的體檢,主要是查腎功能的各項指標,最主要的是會對肌酐、胱抑素C、尿素、尿蛋白、尿酸這五項進行檢查。但很多時候患者由於對醫療知識不夠了解,面對體檢報告時總是有各種疑問。
這些檢查指標中,哪些是痛風的的信號呢?
1、肌酐
所謂的肌酐其實就是肌肉在體內代謝後的產物。
根據臨床研究發現,人體內每20g的肌肉代謝就可產生1mg的肌酐,而這種成分排出體外就是依靠腎臟來完成的。
當腎實質受到損傷之後,腎小球過濾功能也會因此下降,從而導致血肌酐濃度迅速升高;
一般情況下,血肌酐濃度可作為腎小球過濾受損的診斷指標。如果血肌酐水平值明顯超標,基本就能判斷腎功能異常了。
2、胱抑素C
正常情況下,胱抑素C(Cys C)在血清和血漿中的濃度為0.6-1.2mg/L(參考範圍)。當腎功能受損時,Cys C在血液中的濃度隨腎小球濾過率變化而變化,腎衰時,腎小球濾過率下降,Cys C在血液中濃度可增加10多倍。對於慢性腎臟病人,在還未出現血肌酐升高時,其血清胱抑素C就可能已經升高。
3、血尿素
尿素其實就是人體內蛋白質代謝的最終產物,而尿素的排出,也是需要經過腎小球過濾的。
在正常情況下,體內產生的尿素有30~40%左右會被腎小管重新吸收。
而當腎臟受到損傷後,腎小球過濾功能下降,就會導致血濃度增加,因此臨床上測定尿素氮顯示的數值,可粗略觀察腎小球的過濾功能。
但血尿素有異常可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單純這一項內容升高,並不一定是腎功能減退的信號。
比如在生活中攝入含蛋白質的食物過多,又或者是出現了嚴重脫水、腹水、肝腎症候群、甲亢等,都會導致血尿素水平上升,但是血肌酐一般都沒有升高。
以上三種情況出現異常,基本可以判斷腎小球過濾是否受損,如果受損,尿酸就難以從體內排出,沉積在體內,就會導致尿酸濃度升高,從而誘發痛風。
4、尿蛋白
尿蛋白測量分為兩項,分別是定量和定性。正常情況下尿定性呈現陰性,一天中定量在20~80毫克,若超過150毫克,這說明是蛋白尿。痛風性腎病患者會伴有尿蛋白升高的跡象。
5、血尿酸
尿酸是體內核酸中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人體每日產生和代謝的尿酸成正比。尿酸升高是導致痛風發作的罪魁禍首,如果在檢查出尿酸超標的情況下,出現身體紅腫劇痛的症狀,那就基本可以斷定患者已經罹患痛風性關節炎了。
一般血尿酸升高主要是和高嘌呤飲食、內源性嘌呤產生過多、腎清除血尿酸減少有關係。當出現慢性腎病後可導致其排洩功能減弱,從而影響到尿酸值升高。持續升高的血尿酸水平,不僅會增加腎臟的代謝負擔,同時尿酸鹽結晶還會損傷腎臟。
結尾
以上五項,是檢查腎功必需的五項,通過分析這些指標,可以判斷患者的腎到底有沒有出現問題,從而判斷患者是否確實患上痛風,這對於檢查結果的影響是100%的。在後續治療過程中,也是以此為依據,為患者開具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