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春天和好消息如約而至。被譽為全球新聞設計界奧斯卡的第41屆世界新聞設計大賽(SND - The 41st Edition Creative Competition: Best of Digital Design)結果揭曉。浙江新聞客戶端憑藉動畫短片《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正在舉行,有個「新生」來報到》獲得最佳數字設計銀獎,這是中國大陸媒體首次獲得該項目銀獎。此外,H5作品《小浙年畫丨追夢致敬前行的你》獲得最佳數字設計卓越獎。據了解,參賽作品均以浙江日報全媒體編輯中心設計研發室為主要設計、製作部門,而部門的核心成員,大部分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
作為最具權威的新聞設計領域全球性賽事,世界新聞設計大賽由國際新聞設計協會發起。在國際新聞界,它與「普利茲」新聞獎、國際攝影獎「荷賽」齊名。可以說,這個獎「含金量」十足。今年的比賽更是吸引了來自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的眾多媒體參與。最終來自全球的專業評委們在1315件參賽作品中僅評選出3個金獎、36個銀獎、92個銅獎。
這裡匯聚了去年全球各大主流媒體的年度新聞大作,可以說每一件參賽作品都代表了國家和地區的最高水平。
我們妥妥的進入了全球新聞設計第一梯隊,與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路透社、SCIENCE、今日美國等一流媒體同框在金銀獎牌榜出現。
獲獎作品長啥樣,先來看看——
獲獎作品連結:
(請用手機橫屏打開播放)
浙江新聞客戶端自2016年以來,連續5年衝擊這個極富「含金量」的獎項且連續5年獲獎,共計獲得16塊獎牌。連續獲獎的「硬核」實力從哪來?
2014年團隊開創了「話圖俠」欄目,致力於輸出新鮮有趣的優質新媒體可視化新聞產品。目前團隊在崗人員22人,包含:設計總監、報紙設計、平面設計、UI設計、插畫設計、動畫設計、影視製作、前端開發等各類設計技術崗位,絕大部分人員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各個學院、各個專業。
學院派的系統學習和審美把握奠定了團隊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使得團隊多年來對於重大主題報導、新聞可視化產品的生產都有著豐富的經驗。對於新聞產品策劃、設計、製作,團隊搭建了科學的生產流程和項目把控體系。
這個團隊,正一步步默默探索、踏實成長。
這次,我們邀請了項目的主創成員們聊一聊,揭秘項目誕生的臺前幕後。
黃昕,中國美術學院影視與動畫藝術2006屆動畫專業
浙江日報編輯中心設計研發室主任、項目總調度
作為2019年的中國文化大事件——良渚申遺成功,讓世界目光投向良渚。
早在去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時,浙江新聞客戶端就已經開始提前策劃、精心構思,為良渚申遺成功準備了一系列原創新媒體產品,銀獎獲獎作品「新生報到」正是其中最為新穎別致的一款視頻化H5。
良渚古城遺址魅力獨特、歷史文化內涵厚重,如何用可視化的方式將其一一展示?
我們嘗試將良渚「神徽」的形象予以擬人化、劇本化,讓它以一名「新生」的身份出現在世界文化遺產這個大班級裡,在與世界幾大古老文明的文化遺產的代表形象的對話中展示自我、交流互鑑,生動詮釋出它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重大意義。
動畫角色設計稿
潘培,中國美術學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2014屆動畫專業
浙江日報編輯中心設計研發室設計師、作品動畫部分負責人
前往良渚古城遺址、良渚博物館等地進行實地調研
在美院動畫系學習時期的思維方式和所學教會我,實地考察在一個產品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性。產品策劃的前期,我們策劃設計人員就前往良渚古城遺址、良渚博物館等地進行實地採訪和素材的拍攝。實地的感受相對於憑空想像來說,會對產品注入很多新鮮的血液。
良渚遺產動畫產品,為了能在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當日發表,可是提前下了不少苦工(如果申遺不成功這個項目就白做了哈哈),可以說每天都在緊張趕工,策劃、設計、技術小夥伴之間來來回回地交接、修改,為它操碎了心。
產品製作前期畫了大量的分鏡,在角色處理上又收到來自項目策劃同事們的意見,將各具特色的世界遺產擬人化處理,幸虧有好幾位畫插畫的小夥伴。
設計細緻化提升了動畫的流暢度,甚至為了讓後期做動畫更加方便,將人物要動的關節與面部表情也一一進行分割,最後的動畫效果好得完全出乎意料!
因為角色造型的關係,除了良渚神徽,很多角色都沒有四肢,動畫的表現力就聚集到表情這一塊。我們使用了智能軟體匹配角色五官,通過錄音生成口型與表情動畫,最後再合成到我們的角色設計當中去,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表情動畫的效果也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角色表情設計稿
胡祥宇 中國美術學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2015屆多媒體網頁設計專業
浙江日報編輯中心設計研發室設計師、作品設計部分負責人
我在這個項目裡,主要負責了產品的平面包裝,插畫師設定好人物形象,我這裡再根據腳本的設定使畫面更加飽滿和符合場景:比如有些背景視頻是俯視角度,天空露出比較多,所以在前面的卡通形象上我就加入了一些白雲,營造一種騰雲駕霧講述的感覺,使畫面更和諧;在設計元素的選擇上也儘量用一些比較可愛的元素,符合產品調性;有些畫面前的卡通形象我還加了投影,這樣就使得各個形象更加飽滿立體,不是漂浮在畫面的狀態。
其實在設計上我主要考慮了如何讓這些元素更好的融合在同一畫面,使得它們存在更有意義,而不是簡單的元素拼合,學會思考,使得整個產品靜態稿的細節得到了提升。
此外,這個產品的生產涉及到了編輯、插畫、設計、動畫製作、配音等不同領域,每個人都發揮了自己的特長和潛能。我本人是美院網頁設計系的,雖說與新聞設計不完全對口,但學生時期的學習方法,耳濡目染的審美高度和發散式的思維方式,都在每一次的產品製作中發揮著作用,仿佛是學生階段的一種落地和升華。
這個由美院人和各方優秀人才組成的小團體,正一步步地豐滿自己的翅膀往更高的舞臺邁進。希望能夠繼續為大家呈現出更多高質量的有趣的新產品!
附團隊美院畢業生名單:
黃 昕 中國美術學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2006屆動畫專業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學院2015屆研究生
潘 培 中國美術學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2014屆動畫專業
胡祥宇 中國美術學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2015屆多媒體網頁設計專業
勞思雯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2013屆平面設計系多維工作室,原學生會主席
林 琳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2014屆平面設計系多維工作室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2017屆視覺傳達設計系研究生
王汝吉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2014屆平面設計系書籍工作室
李靈伊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2014屆平面設計系書籍工作室
彭 瓊 中國美術學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2007屆網路遊戲專業
謝丹陽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2011屆平面設計系研究生
來源 |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輯 |胡心雲 史哲萌 沙馨然
原標題:《首獲世界新聞設計大賽銀獎! 這個從美院走出的團隊「硬核」實力從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