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針、電擊、扇耳光……特殊兒童康復騙局多,都怨父母見識少?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10月21日,「丁香醫生」旗下公眾號「偶爾治癒」推送長文,質疑河南鄭州某三甲醫院為腦癱兒提供的「封針療法」,稱其治療手段不僅過程殘忍,診斷也是「從寬錄取」,引發了全國媒體對於特殊兒童診療幹預騙局叢生的質疑。

在此事迅速發酵的背後,是中國特殊需要兒童,尤其是腦癱和自閉症等精神殘障兒童長期缺乏科學有效療育的現實。尤其是作為監護人的家長,其科學知識的匱乏,不但導致特殊需要兒童在成長中遭遇更多障礙,預後效果太差,也為各種騙術提供了市場。

因此,針對特殊需要兒童家長的科普和引導,將從根本上改善以上狀況,提升數千萬相關家庭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遺憾的是,投身這些工作的機構和個人微乎其微。

△「封針治腦癱」的相關報導

「神奇療法」為何頻頻盯上殘障兒童?

正如腦部腫瘤專家楊學軍所說,「難治的疾病,一定會成為偽科學的盛宴。」這句話在近幾年腦癱治療領域中得到了印證。

2017年,南方周末就報導過湖北某醫生採用「搖頭療法」治療腦癱,疑導致一腦癱兒「雙側大腦半球廣泛皮層壞死」。

2018年,澎湃新聞也曾報導過有腦癱患兒接受幹細胞移植,打肉毒素等未得實證,有潛在風險的治療方法。

不僅是腦癱治療,對於醫學定論無法治癒的自閉症,「神奇療法」更是層出不窮。自閉症圈知名自媒體「大米和小米」曾報導過,一名自閉症兒童在機構死亡的事件:

4歲的孩子嘉嘉接受了一種「體質訓練」的療法,每天被要求穿上厚重的棉衣外套,頂著近30度的高溫,在外拉練10-20公裡,還只被允許吃飯菜和少量水果,最終因熱射病搶救無效死亡。

嘉嘉的遭遇不是個例,類似「神經營養藥物」「經顱磁」 「幹細胞移植」「針麻技術」等缺乏循證醫學驗證的療法,每一天都招攬無數自閉症家庭入套。

「自閉症患兒父母很容易被花言巧語哄騙。」業內知名專家、廣東中山三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主任鄒小兵說,自閉症是一類嚴重的發育疾病,患兒父母背負著沉重的精神和經濟負擔,他們大都不知道什麼是循證醫學,很容易輕信坊間所謂「有效治癒」。

結果,這些家庭投入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後,非但無效,還傾家蕩產,耽擱了孩子的黃金幹預期,讓他們的困境雪上加霜。

一位資深媒體人要對抗偽科學騙局

2019年10月18日至20日,一場自閉症家長培訓講座在深圳南山科興科學館成功舉辦。該講座由自閉症兒童科普和康復平臺「大米和小米」主辦。

由鄒小兵與其他7位國際一線專家組成的講師隊伍,圍繞「自閉症兒童社交階梯」,從早期幹預、情緒管理、職能治療、社交故事、正向行為支持、言語治療等方面,做了乾貨滿滿的講座。

△由大米和小米主辦的自閉症家長培訓講座

每一場,可容納400名家長的會場都座無虛席。其中,有150位家長的孩子,都是在一年內被確診為自閉症,屬於「新家長」。

「新家長儘快掌握科學知識,往往事半功倍。」 在大米和小米創始人姜英爽看來,新家長基本上都迷茫無助,不知道幹預目標,更不知如何幹預。「周圍的訊息魚龍混雜,家長的每一個選擇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因為一場誤診,姜英爽也曾是一名自閉症孩子的家長。2014年,姜英爽從知名媒體南方都市報的首席記者,轉型創辦了大米和小米平臺。她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連接國內外權威專家對自閉症家庭進行科普和指導,以挽救更多的孩子。

在此過程中,姜英爽發現,自閉症領域不但信息蕪雜,騙局太多,而且專業幹預機構數量嚴重不足,針對家長的專業課程和培訓更是少之又少。而根據保守估計,中國兒童自閉症發病率已超過1%。

因此,在轉型創業後不久,姜英爽在大米和小米自媒體矩陣平臺科普的基礎上,更以普惠的方式,鼓勵更多家長線下親身體驗、學習專業靠譜的專家講座。

從2010至今,大米和小米已舉辦了114場純公益形式的講座,其中有專家講壇,也有家長培訓,惠及近8000餘人。

△大米和小米創始人姜英爽(大米)

隨著對行業現狀以及國外情況了解的越來越深入,姜英爽也更加意識到,真正科學的康復訓練一定要有完善的專業人員的評估、和家庭一起指定的訓練計劃、在專業人員指導下的每日訓練組成。

2016年,發端於微信公眾號的大米和小米,開始試水線下康復機構。短短三年,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鄭州等城市設立了10餘所線下機構及多所融合幼兒園,為近3000多名自閉症、發育遲緩兒童提供服務。

「目前康復中心供不應求,來的都是全國各地的孩子,但由於目前康復中心不能迅速推廣到患兒家庭身邊,也因為這個領域科普不夠,所以全國各地尤其是一些偏遠地區,騙局仍然存在市場。」姜英爽略顯無奈。

教育家長,才能挽救孩子

根據《中國孤獨症家庭需求藍皮書》調查,有近一半的中國(孤獨症)自閉症家庭父母需要有一人放棄工作,且康復費用普遍高於家庭收入,經濟壓力非常大。同時,一些知名的康復機構往往需要排隊輪候幹預,時限常常超過一年。

但自閉症的特點,決定了對其的幹預和幫助是終生的,而且家長便是最好的幹預師。因此,他們能掌握多少專業知識和技能,直接決定了孩子康復的效果和成長的空間。

據英國嬰兒同胞自閉症研究團隊(BASIS)論文《父母介入幹預與不幹預孤獨症高危嬰兒:一項平行、單盲、隨機試驗》顯示,父母積極參與主導的幹預措施有利於降低自閉症高危嬰兒的自閉症症狀的嚴重程度。

在國內知名專家鄒小兵的診室裡,他每次都會對確診的孩子家長建議,要求他們立即開始大量學習,並投入居家幹預。

△鄒小兵在自閉症家長培訓講座普及幹預方法

不過,居家幹預聽上去簡單,但其涉及的知識和方法卻相當複雜,一般的大型講座滿足不了孩子個性化幹預的具體需求。對家長培訓進行專題研究、規劃,建立系統的培訓體系變得至關重要。

2018年9月起,大米和小米就陸續推出了小班制的家長培訓項目,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老師手把手地教家長在自然環境中,對孩子進行以社交為核心的結構化教學。

事實證明,這樣的方式對更多的自閉症家庭來說是更經濟和有效的策略。

對於姜英爽來說,這樣的公益講座並不能帶來經濟收益。但她表示,只要自閉症的醫學研究沒有取得最終突破,科學界跟各種「神奇療法」的戰鬥就不會結束。「多教育一個家長,很可能就能挽救一個孩子。」

相關焦點

  • 3歲殘疾女童,在康復中心被男老師扇耳光,家長報警,老師被停職
    導語:3歲殘疾女童,在康復中心被男老師扇耳光,家長報警,老師被停職有人會認為教師與康復治療師兩風馬牛不相及,現階段康復治療師在醫院更只屬於技師範疇。但別忘了,大部分患者稱呼康復治療師不是叫醫生、護士,而是叫老師!
  • 英國自閉症兒童父母身陷「海豚療法」騙局!此外還有這些坑
    從不可思議的難以置信,到「認命般」的逐漸接受,相信每一個自閉症家庭都經歷過剛確診時的至暗時刻。而更讓人憤怒的是,有些商家就抓住了這些「父母的弱點」,打出各種可以「治癒」自閉症的吸金騙局,讓一些星兒家庭人財兩失、雪上加霜。0110天數萬花費!
  • 被扇耳光就跳樓,論父母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有多重要
    文/婷媽武漢一名初三男生,被母親扇耳光後,趁人不注意,跳下教學樓,因傷勢嚴重宣告不治。有人說:孩子也需要尊嚴,其母親當眾扇其耳光,讓孩子自尊受損,所以才有這樣的舉動。有人說:現在當父母不容易,一方面要辛苦養家,一方面對孩子的教育還要講究方法。
  • 初三男生被家長扇耳光跳樓身亡:這是中國家庭教育的悲哀
    微博刷到一則這樣的新聞:17日,武漢江夏區一中,初三男生張某銳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身亡。這名學生當天在教室與另兩名同學玩撲克牌,班主任請三名學生家長到校配合管教。張某銳在五樓走廊被母親扇了兩耳光後跳樓。既為孩子這麼美好的生命感到惋惜,也為父母感到悲痛。孩子縱身跳下的時候,不知道心裡是何想法。有沒有想過自己的父母呢?還是心裡只有被母親扇耳光後的恥辱,不得而知。但是可以預想得到父母該會多麼的傷心痛苦。
  • 兩10歲女孩被同學粗暴虐待:扇耳光舔腳趾(圖)
    小雅耳邊傳來一聲呵斥,她剛一扭頭,一記響亮的耳光已經打在臉上,打她的是同班學生兼她們的寢室長小可,在旁邊助威的,還有同學小瓊。未及理論,又被小可接連打了十幾個耳光,小雅捂著臉,一陣生疼,想哭,又被對方勒令停止,否則會繼續挨打。睡在小雅下鋪的小燕聽到了動靜,但不敢看,只是調整一下姿勢蜷縮著身子。可是,這個細微的動作還是引起了小可的注意,隨即,她也被對方扇了幾記耳光。
  • 俄羅斯的扇耳光大賽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俄羅斯的戰鬥民族經常舉辦扇耳光大賽,該遊戲的規則是看誰的臉有持久的抗擊打力和擁有最強的手掌力。類似於中國武俠小說中的「文鬥」。兩個人依次互相扇耳光,看看誰先認輸或是被打昏。只有一張桌子,兩個強壯的男人,一巴掌一巴掌的,拍打著對方的臉。
  • 10秒被扇10餘次耳光!14歲女孩被打視頻曝光:養女兒,就該不好惹
    視頻裡,這名初中女生關某被多人推倒在地,不停地被猛踹。當關某好不容易爬起來時,一個女孩跑上前去,揪住她的頭髮,狠狠地打了一巴掌。隨後,其他人也蜂擁而至,雨點般的拳腳落在關某一個人的身上。現場畫面令人髮指!究竟什麼仇什麼怨?
  • 「讓員工互扇耳光」打造的是團隊離散力
    近日,一段多名女子跪在地上互扇耳光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的內容是這樣的:在江西南昌某美容機構的周年慶典上,公司聲稱為了打造團隊凝聚力,對於沒有完成業績的女員工,讓她們跪在臺上,兩人一組互扇耳光,而舞臺背景牆寫著醒目的「狼性團隊」四個大字。(12月19日中國江西網)   讓女員工互扇耳光,這是一種什麼行為?
  • 10歲留守女童向同學施暴 扇耳光強迫舔腳趾(圖)
    小燕(左)和小雅的傷都還清晰可見  核心提示|被扇耳光、對著嘴吐痰,被迫舔腳趾,就連睡覺時也不準說話、不準眨眼和翻身……20天內,周口商水縣外國語學校三年級學生9歲的小雅和10歲的小燕等同學遭受了粗暴虐待,而實施這一行為的竟是她們的同學、同為10歲的女生小可和小瓊
  • 武漢初三男生被母親扇耳光,縱身跳樓身亡: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
    今天看了一個新聞,是武漢的一個初三男生,因為課間打牌,被老師叫家長,母親來到,在走廊裡看到兒子就是扇耳光。從視頻裡可以看到這位母親不僅扇耳光,還用手指戳男生的腦袋,除此之外應該還有一些語言上的教訓。在這位母親訓斥完之後,這位男生還站了幾分鐘,然後就是。翻上走廊圍牆,然後縱身跳下,最後不治身亡。
  • 廈門市金蓮陞高甲劇團走進校園 助特殊兒童康復
    ­  非遺高甲戲進校園關愛特殊兒童­  金蓮陞高甲劇團宣傳傳統文化,助力特殊兒童融合教育­  金蓮陞高甲劇團副團長陳炳聰告訴記者,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播者,他們經常組織進校園活動,他們了解到廈門有這樣一所特殊的幼兒園,便組織志願者參與融合教育活動,希望能夠通過非遺高甲這種戲劇表演為特殊兒童提供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助力他們的健康成長。­  「小孩子比較好動,加上我們今天要表演的對象是特殊兒童,我們做了一些細的調整。」
  • 扇自己耳光怎麼還犯罪了呢?
    懂法的同學都知道,如果只是吵吵架,一般不會有什麼後果。而且,罵罵人,甚至推搡、扇幾個耳光,只要不是「點兒背」到造成輕傷以上後果(故意傷害他人身體,造成輕傷以上的,構成故意傷害罪),就不可能構成犯罪。那麼,有沒有隻要扇個耳光,甚至是扇自己耳光,就構成犯罪的呢?有的!
  • 被老師請家長扇耳光男孩跳樓報復,能少一點請家長和打罵教育嗎?
    他不滿意為什麼家長要當眾扇自己耳光。他不理解為什麼這點事動不動就要請家長。他不明白為什麼這點事情家長就要扇自己耳光。打罵教育不可取,老師和家長都需要呵護孩子的自尊心。打罵這樣簡單粗暴可以解決問題,那麼世界都是天天戰爭了,哪裡還有文明的洗禮。老師請家長來學校,這就是一種逼迫了,家長還當眾扇耳光,這真是踐踏了孩子的自尊。打人不打臉,還要當眾打罵,不論孩子有什麼錯,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就大錯特錯了。孩子跳樓就是告訴你,什麼叫你讓我疼,我讓你痛!
  • 幼兒園小朋友排隊扇耳光,老師稱沒控制好情緒,家長:誤人子弟
    幾個幼兒園的小朋友排著隊,輪扇自己的耳光,而他們的老師就站在旁邊觀看。期間有孩子扇了4、5下之後,停下來和老師說了些什麼,疑似是在詢問老師"夠了嗎",隨後又繼續扇自己的耳光。孩子有多怕疼,做父母的都知道。有時候不小心踩了孩子一腳,孩子都會疼得哇哇大叫;手上劃了一條小口,她都可以哭很久。更何況是自扇耳光呢?
  • 周蓬安:發明酷刑「電擊療法」,怎享國務院特殊津貼?
    「電擊療法」在2016年被曝光純屬騙局前,很多地方都在使用,比如我在《大學生「被精神病」遭灌藥電擊,太可怕了》一文中所說的洛陽師範學院一名學生,被強行送至洛陽市精神衛生中心呆了134天,經歷被灌藥、電擊治療、毆打等事件,最終在護士站撥通電話自救。
  • 保姆遭訓斥後連扇男嬰5個耳光 父母查看視頻後報警
    保姆遭訓斥後連扇男嬰5個耳光 父母查看視頻後報警 2020-08-26 09:17:51  來源:梨視頻
  • 初三男生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身亡:家庭教育何去何從?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武漢江夏區一中,初三男生張某銳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身亡。據了解,張某銳今年14歲,當天在教室與另兩名同學玩撲克牌,班主任請三名學生家長到校配合管教。張某銳在五樓走廊被母親扇了兩耳光後跳樓。這則新聞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說是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能力差,也有網友指出父母不應大庭廣眾之下打孩子,這樣很傷自尊。其實反觀近年的新聞報導,此類事件層出不求,早就不是個例。
  • 初三男生被家長扇耳光後跳樓身亡,中國父母永遠學不會這一點
    對於一個人,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自尊心都尤為重要。 自尊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綜合覺知,即自我評價。我是怎樣一個人,在別人眼中我是怎樣一個人,都是通過自尊是否被滿足獲得。 這不是矯情,人的自尊心就有這麼脆弱。
  • 看著都疼!俄羅斯舉辦男子業餘扇耳光大賽
    參賽選手要一直互扇耳光,扇到一方受不了退出為止……第一名最終拿到了3萬盧布(3138.76元)獎金。參賽選手之間只隔著一個高高的箱子,選手被對方扇耳光後可以扶著箱子保持平衡。和拳擊等類似體育項目不同的是,選手不能躲避對方的攻擊 ,必須實實在在感受對方每一巴掌的力量。
  • 12歲女孩奶茶店遭陌生男子扇耳光!警方通報
    「啪」奶茶店內 一名陌生成年男子 猛地扇了一名小女孩一記耳光小女孩因此連退兩步 如此暴力 這是什麼仇什麼怨?強烈建議大家把他找出來嚴懲……」據成都商報消息 女孩被扇耳光一事 是發生在四川德陽廣漢一家奶茶店內 事發當天 一名女孩和一個穿著白色T恤的成年男子 並排站立在店內的銷售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