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甘北
首發公眾號:甘北
上周老友聚會,定在小麗家。小麗父母親自下廚,滿滿一桌子菜餚。待到所有人都落座後,小麗爸打開一瓶紅酒,給大家杯子裡都倒上了一些,她媽則特別熱情的給在座的人夾菜,讓大家千萬別講客氣多吃點。
喝到微醺,一旁的阿薇突然有些淚目,她說,她已經很久沒有吃過住家飯了。
住家飯是粵語裡的一個詞彙,大意是在家做的飯。
阿薇和她的老公都在外企上班,一日三餐基本靠外賣解決,每天回到家都已經八九點鐘了。
住家飯?哪有功夫做飯呀,廚房都快淪落成雜物間了。
阿薇苦笑道,自己和老公就像是同居室友,哪怕下班早,也是各自吃各自的外賣,各自看各自的手機。每周請鐘點工搞一次衛生,家裡雖然乾淨,但是一點溫情都沒有。
小麗嘆了口氣,這就是為什麼她要把父母接來廣州同住的原因,父母在,就有住家飯吃,看到父母在廚房忙碌的樣子,房子裡才有了家的味道。
為什麼我會講這個故事,因為最近看了一個視頻。
視頻裡,爺爺正手把手教孫子寫毛筆字。我們走出的第一步,其實都是家給予的力量,家是人生的第一個學堂。
父親抱著孩子轉圈圈,孩子開心的尖叫,此時的家是沒有拘束的快樂天地。
母親對孩子的愛心「服務」超越世界上最好的酒店服務生。睡在自己家的床上,才是最安心的。此時的家是堅不可摧的安樂窩。
家裡的廚房總是能變出我最愛的味道。此時的家是治癒心靈的溫暖廚房。
家的價值在於,這裡不僅僅是一間房子,這裡更是構築家人情感的歸屬地。
但是,人往往要在離開家時,才知道家的溫暖,才會盼著回家。
Vivi是我的一個讀者,有天半夜,她給我發了很長一段話。
她本來計劃著和男朋友大年初一去泰國玩,想著如果在家過大年三十可能就趕不上第二天的飛機,索性就留在廣州過年。
提前一個禮拜,她收到一個超級無敵大的包裹。包裹裡全是她父母給她寄的食物:臘肉、燻魚、米粉、貢菜,還有兩罐用棉布細心裹好的玻璃瓶,裡頭是她最愛吃的、她媽媽親自做的酸蘿蔔。
她告訴我,她不是愛哭的人,可是當時她的眼淚「刷」地一下就流出來了,止都止不住……她從未那麼思念家,甚至腦海裡動了好幾次退掉機票的念頭。
世界這麼大,我要去看看。過年出遊成為潮流,家不在是唯一的目的地。
可是,外面的酒店再舒服,風景再美,食物再好吃,永遠沒有和父母在一起踏實……
最近在微博看到一個#世界上最好的地方#的話題,底下有幾個故事特別打動我。
2020年1月,重慶北碚有一位73歲的黃世榮老人與69歲的妻子用傳統石磨製作著糯米粉。今年他的三個兒女都會帶著小孩回來過年,老人家足足磨了30斤糯米粉,他說超市裡的湯圓肯定沒有自己磨的好吃,兒女們都愛吃自己手磨的湯圓,所以早早就準備著。
我相信他的兒女們,一定都盼著吃上一碗來自父母親自磨的湯圓。每回我思念家,最最想念的就是爸媽做的飯菜。餐廳的飯菜再好吃,也比不過自家飯桌上的一碗米飯。
因為這頓飯裡,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滋味。我們的骨血,我們的肌膚,之所以長成今天的健壯模樣,就是得益於這一頓頓家常飯的饋贈和滋養。
家的味道,是恩情的味道。
福建南平,一位媽媽獨自帶著雙胞胎兒子回湖南老家過年
她說,丈夫從事建築行業,過年期間還得做工賺錢,所以她得獨自帶娃回家。她計劃年後再回來繼續工作,她的願望是 「2020年,掙更多的錢,能夠給家人更好的生活」。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句樸素話的背後,藏著的是親人的牽絆和思念。哪怕條件再艱苦,哪怕生活再難,回家見一見親人,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在這條話題底下,我還看到了很多感人的留言:
@汴京茶寮鴨 :
我家的Super man爸爸,家裡的春聯,都是他寫的,會做飯,做衛生,沒有什麼事情是他不會的,我也希望他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張紅梅:
不知不覺即將在外度過第四個春節。前幾日回家和老媽交談才知道,17年第一個沒有我的春節,老媽哭了。不管我再神經病,再事兒,家才永遠是我最牽掛最軟弱最想念的地方。
@純情小馬馬:
回家過年是多麼美好的詞語啊 ~
@多少失落:
沒買到票!兩個方案,其一坐大年三十夜車;其二分段回家,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往家挪,走一步算一步離家近一步心裡有底一步……
小時候的夢想很多很大,想上九天,想下四海,想變成天上忽明忽暗的雲。
長大後,離開了那個溫暖的家,才發現,原來我最渴望的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團團圓圓」。
臺灣女詩人席慕蓉曾經寫過一首《鄉愁》的詩,其中有一句「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
年少時讀到這句,不理解為什麼「鄉愁」不會老去。後來,我離家去外地上班,才曉得,原來對家的想念是永遠都無法停止的。
不管你活得光鮮亮麗,還是身心疲憊,當那碗熟悉的家鄉味道襲來時,內心深處總是會升騰一種濃濃的思念。
因為家是團圓,家是力量,家是寄託,家是我們每一個遊子的根。
就像一隻風箏,之所以有方向,是因為有線牽著。線斷了,風箏飛得再高,都不過是漫無目的的漂泊。
家裡有我們期待的味道,家裡有我們的記憶和追思,家裡還有我們最愛的爹娘。
中國人的年,講究的是團圓。敲鑼打鼓,張燈結彩,這些都不過是年的點綴,唯有團圓,才是年的意義。
父母總會說,沒事沒事,你先忙。心裡卻比誰都盼著我們回家。
因為我們回家了,這年才有滋味。
不管你選擇任何地方,都能收穫不一樣的美好畫面。但東京、巴黎、土耳其都是可以替代的,唯獨那個叫家的地方,才是獨一無二的:
所有人關心你飛得高不高,只有家人關心你飛得遠不遠。
你有了新的喜好,有了新的朋友,唯有一口鄉音,此生不改。
你吃過了壽司,試過了韓料,嘗過了多國美食,但一口家鄉的臘肉,就能讓你淚流滿面。
世界很大,只此一家。
現在進入碧桂園鳳凰城小程序,即可參與「2020元回家基金抽獎活動」,2020年1月13日-1月22日,每天抽10名,天天都能抽,百份2020元現金大獎放送。
家圓,團圓,碧桂園,讓回家的路近在咫尺。
(點擊小程序卡片參與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