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出軌,女兒遠嫁,仨兒子早逝,第二位「蔣夫人」被逼成躁鬱症

2020-12-13 國史拾遺

蔣方良與蔣經國結婚時,並不知道他遠在中國的家庭,竟然如此顯赫。

蔣經國在十五歲來到蘇聯,先在莫斯科中山大學讀書,後來時局變動,被滯留在蘇聯,生活過得頗為艱辛。他種過田,掃過街,賣過苦力,窮到沒飯吃。後來到烏拉爾重型機械廠做工,和蔣方良是同一個工廠的工人。

當時蔣經國的名字叫尼古拉。而蔣方良的原名是芬娜。

兩個年輕人相愛了,兩年後結了婚。蔣方良生了一個兒子,取名愛倫,即蔣孝文。第二年又生了個女兒,取名愛理,即蔣孝章。

蔣經國告訴蔣方良,他的父親是中國的最高統帥。而蔣方良對此沒什麼概念,也決計想不到,幾年之後,自己將隨丈夫,來到那個完全陌生的國度。

轉折發生在1936年。西安事變後,周恩來赴西安調停,與蔣介石洽談期間,蔣介石提到有一子滯留蘇聯,周恩來當即答應相助他父子團聚。

史達林同意放蔣經國回國。西安事變這個歷史性的事件,給蔣經國個人的人生也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蔣經國忽然接到回國的通知後,驚喜無比,幾夜都難以入眠。

而蔣方良作為一個傳統的女性,自然是隨著丈夫和子女走的。

蔣方良隨夫來到上海,拜見蔣介石和宋美齡。隨後又來到奉化鄉間,拜會她的婆婆毛福梅,並在鄉下重新舉辦了中式的傳統婚禮。

當時蔣方良對中文一竅不通,完全不知道身邊這些人哄哄鬧鬧地在說什麼,只能像提線木偶一般,隨著丈夫行禮下拜。

蔣介石和毛福梅對這位身材高大,金髮藍眼的洋媳婦都有點不適應。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蔣方良性格溫婉,孝順公婆,體貼丈夫,照顧孩子,完全就是一個傳統的賢妻良母。蔣介石對她非常滿意,為她起了中國名字叫「芳娘」,又名「方良」。

蔣方良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她不懂中國話。她也不習慣吃中國菜。民國鄉下繁瑣的禮儀讓她一臉懵。除此之外,炎熱溼潤的氣候也非常讓她煩惱,每當這時,她就無比的懷念起寒冷乾燥的西伯利亞來。

只能慢慢入鄉隨俗。她請了個國文教師,學習非常刻苦,一年之後,已經可以流利地與身邊人對話。她還學會了做浙江菜。她甚至迷上了中國山水畫和書法。

蔣方良與宋美齡

蔣方良對於長輩也非常孝順。據蔣經國回憶,當年蔣方良來華時,曾說「我從小失去了父母,現在嫁給你,以後一定會將你的父母當做親生父母一樣來孝敬」。蔣經國聽了頗為動容。

她對於蔣介石和宋美齡都非常尊敬,蔣介石去世後,蔣方良非常悲傷,獨自一人坐在屋內,對著蔣介石留下的遺物,失聲痛哭。旁人聞之無不惻然。

蔣經國就任總統後,蔣方良出於對宋美齡的敬意,拒絕媒體稱呼她為「蔣夫人」。一次,中央社的記者發布了一個消息,提到蔣方良時稱「蔣夫人」,蔣方良要求將這篇報導刪除,以後「蔣夫人」一次,仍舊歸宋美齡專有。

蔣孝章、宋美齡、蔣方良

蔣方良並不是一位政治女性。蔣經國秉持「男主外,女主內」原則,非常厭惡夫人幹政,不希望蔣方良和官太太們走得太近。蔣方良對於政事於是絕口不提。也極少參加對外活動。

蔣方良自身也不適合政治。一是無興趣。二是性格所致。如果有重要活動,她前一晚上必定失眠,第二天早早起床穿戴整齊在沙發上坐著等候。連副官都說,「她就是一位容易緊張的家庭主婦,一點也不像是第一夫人」。

她曾經喜歡與幾位夫人一起打麻將,蔣經國一次對她講,不希望聽到別人說「夫人也打麻將」,就戒掉了。後來喜歡打球,因為一次乘坐新的座車去打球遭蔣經國指責,於是打球也不去了。生活圈子越來越窄,幾乎沒有什麼朋友。

但是蔣經國在外卻風流軼事不斷。最出名的有兩次,一次是和章亞若,留下了一對雙胞胎男孩。一次和顧正秋,他甚至想離婚和顧結婚,因為蔣介石、宋美齡的反對而作罷。

作為一個善良而傳統的外國婦女(雖然她始終自認是中國人),蔣方良對此毫無辦法,只能默默忍氣吞聲,幸虧有蔣宋二人支持,否則蔣方良若是離婚,不論在臺灣還是回俄,都是處境尷尬,進退皆難。

長期的壓抑,導致蔣方良出現精神上的異常,她總是默默坐著,一天也說不到十句話。有時候又非常緊張,將所有東西都翻出來,搬得到處都是。經過醫生診斷,她患了躁鬱症。醫生給她開了些藥來緩解症狀。

蔣介石、宋美齡與曾孫女蔣友梅

可是悲慘的日子還在後面。1988年,蔣經國因心臟病發作而身亡。第二年,蔣孝文因鼻咽癌過世。外放新加坡的蔣孝武掛念年邁母親孤苦無依,請調回臺,誰知剛回臺灣沒多久,也突然病逝。1996年底,蔣孝勇也因食道癌去世。

短短幾年間。丈夫過世,還未從悲痛中緩過來,又接連三次白髮人送黑髮人,三個兒子均壯年早逝。只剩一個遠嫁異國的女兒。

蔣方良的長媳徐乃錦在外界詢問蔣方良現在的心情時候,曾經說,「她內心的痛苦到什麼程度,那你要再多四十歲才能明白」。

蔣方良後來不再哭泣,也不再說話,經常一個人痴痴地凝望著蔣經國和孩子們的照片,一看就是一天,讓人見之不忍。

2004年,蔣方良在臺北逝世。這位孤苦的白俄女性,在遠離家鄉的臺灣,結束了抑鬱的一生。

作者:檸檬

相關焦點

  • 第二位「蔣夫人」蔣方良:經歷丈夫出軌、兒子早逝,被逼出躁鬱症
    蔣家第一位蔣夫人宋美齡,雖然兄弟姐妹、丈夫都先她一步而去,晚年過得比較孤獨。但這位蔣夫人的一生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圓滿的,她曾手握過最大的權勢,曾享受過極致的榮華。少女時期被父母千寵萬寵,婚姻有一定原因起源於聯姻,可還是比較幸福的。她的丈夫婚後再也沒找過別的女人,兩人一輩子,也沒有怎麼吵過架。
  • 蔣經國:跨國戀愛修正果,原配3子卻早逝,而私生子仍然健在
    和蔣先生見面後,蔣經國又帶著蔣方良來見遠在寧波的蔣經國生母毛福梅,母子相見異常感動,十幾年沒有見到兒子,這次見面還帶著兒媳婦和孫子,所以無論蔣經國娶了哪國媳婦毛福梅都是高興的,畢竟被蔣先生拋棄後的毛福梅早已無欲無求,只要兒子幸福快樂便是她最大的福分了。
  • 4位已婚女人的忠告:丈夫出軌後,我是如何處理夫妻生活的
    王女士最近才發現,丈夫出軌了。丈夫出軌的對象竟然是他的高中同學,在獲得真相後王女士猶如晴天霹靂。她感到這一生都是失敗的。在丈夫出軌以後,王女士就再也沒有同房過,兩個人的關係漸漸地疏遠了。丈夫出軌後,王女士已經容不得丈夫的背叛了,娘家人勸阻仍無濟於事,王女士帶著女兒選擇了離婚。
  • 吉爾:曾經第二夫人,如今將成第一夫人,她是個什麼樣的女人?
    其實吉爾也是一個有頭有臉的人物,在歐巴馬時期就當了8年第二夫人,但那時也很少有人關注她,而吉爾也很低調地從事自己的工作,沒人了解這位第二夫人。 吉爾對丈夫的保護可以說很到位,有次拜登帶著口罩接受採訪,被吉爾拽到後面,要求拜登保持社交距離。 吉爾為了丈夫競選,也暫停教學工作,而且把日程排得很滿,而且參加公益活動,由於拜登兒子參過軍,吉爾有時也是軍隊家屬,吉爾還在農村做慈善活動,幫助那些弱勢群體,為拜登拉來很多支持者。
  • 爸爸帶一個女兒和仨兒子睡覺,五人的「睡姿」火了,兒子是意外吧
    都說女兒是爸爸前世的情人,似乎每個爸爸對女兒都有天生的喜愛感,無論爸爸們的心情多麼不好,只要看到女兒,不開心的情緒就會立刻煙消雲散,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爸爸喜歡女兒的原因。前段時間,一位寶媽拍下了一張爸爸帶著一個女兒和仨兒子一起睡覺的照片,沒想到照片中的五個人睡姿火了。
  • 遠嫁的女兒,保重自己,記得常回家看看牽掛你的人!
    有道是:父母在,不遠遊,現在是:父母在,不遠嫁。對於遠嫁這件事情,相信每個姑娘都聽爸媽念叨過:「千萬不要嫁太遠了,不然以後我們想你了要去看看你也難」。我也是這樣,但奈何以前年少,不懂爸媽的用心,後來目睹過太多遠嫁姑娘的遭遇和自己的體會,才終於明白:父母在,不遠嫁。
  • 正妻生女兒被嫌棄,妾室生4子受寵,女兒家喻戶曉,兒子默默無聞
    因此說,對比一些「滿清遺老」,林長民的思想是相當先進的,但是在婚姻這件事上他仍然保留著封建傳統,為了生兒育女,為林家傳宗接代,他先後娶了三位夫人。那位夫人姓葉,因為過早去世,也沒有留下一個孩子,林長民要做一個續弦,續弦的要求比原配要低一些,他娶了一個不認識名字的商人女,後來生下林徽因的何雪媛。
  • 為什麼總有人喜歡生兒子?這3位老人道出真相,答案並非重男輕女
    在聽完幾位老人的回答後,我才知道真相併非如此。 為什麼總有人執著生兒子?這3位農村老人道出真相,答案並非重男輕女 張大爺 65歲 理由:沒兒子會遭人欺負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我本人也是非常喜歡女兒的,但是在老伴給我生了兩個丫頭之後,我們還是決定繼續要孩子,直到生出兒子為止。
  • 委員長的倆替身:一個蔣夫人不喜被調離,一個太流氓被孔二小姐殺
    要說像到何種地步,就連委員長的夫人蔣夫人都曾認錯過,在公開場合蔣夫人以為何雲就是委員長,她便如同往常一樣稱呼丈夫為「達令」,這親密的一聲招呼可嚇壞了何雲。何雲蔣夫人見「委員長」一愣,才反應過來原來是自己認錯了人。
  • 女兒是「遠嫁好」還是「近嫁好」?六旬大爺的現身說法令人意外
    家有女兒的,女兒長大成人之後,必定要面臨結婚生子的問題,而就我國的現狀而言,女孩子一般是嫁人,男孩子一般是娶妻。也就是說,家有女兒,將來很可能要面臨孩子「遠嫁」還是「近嫁」的問題。關於女兒「遠嫁」和「近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 泰國歷史上「花環夫人」原型拉媼真的存在,一生傳奇如戲
    泰國一部很出名的電視劇「花環夫人」講述了主人公拉媼的一生,其實泰國真的存在著這樣一個傳奇女子。她出生在泰國的一個貴族家庭,她的母親因為父親納妾而早逝。十七歲嫁給第一任老公,留學歸來的小時候的玩伴,後來老公出軌,她離婚。
  • 同是第一夫人,為何蔣方良不像宋美齡那樣被稱為「蔣夫人」?
    在稱謂方面,蔣方良不習慣被人稱為「蔣夫人」,即便是後來宋美齡離臺赴美,蔣經國當選為總統時,她還是堅持不要稱呼她為「蔣夫人」。據說,當蔣經國當選為總統後,國民黨文工會曾詳細研究如何稱呼蔣經國,後來文工會接受秦孝儀的建議,稱他為「蔣總統經國先生」,蔣方良為「蔣總統經國夫人」,簡稱為「蔣夫人」,當時文工會主任楚崧秋馬上下令通知各大新聞媒體,吩咐以後就按照上述稱呼報導。
  • 女兒遠嫁,母親半夜夢見閨女哭,連夜趕過去,推開門拉著女兒就走
    女兒遠嫁,母親半夜夢見閨女哭,連夜趕過去,推開門拉著女兒就走做母親的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如果是兒子以後還有見面,可女兒嫁出去之後見面的機會就很少了,特別是遠嫁,萬一遇到什麼委屈母親不在身邊都無法幫忙。
  • 《包法利夫人》:悲傷的婚外愛情故事,讓人不忍心再讀第二遍
    很遺憾,最近看的名著類文學作品大多都是悲劇,而今天看完的《包法利夫人》是最悲慘的了。書中主角愛瑪死了,她的丈夫無法走出失去她的悲傷中,也死了,而愛瑪的婆婆也在包法利先生死去之後的一年內死去,留下愛瑪可憐的女兒,小小年紀去紡織廠做了工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 女子得知丈夫出軌自殺,曾當面寫2份遺書,丈夫目睹後仍執意外出
    如果出現婚內出軌的情況,那麼必將會遭到眾人的譴責。更有甚者,可能會發生不可挽回的後果。近日,武漢女子肖某因丈夫出軌自殺一事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據悉,這名女子得知丈夫出軌後曾規勸過他,但是丈夫卻無情的離她而去,女子一時想不開,寫下兩封遺書後在家自縊。
  • 二女共侍一夫,丈夫出軌成癮,皇室混亂私生活下,公爵夫人有多慘
    名叫喬治亞娜·卡文迪許,她是英國人所喜愛的,只有德文郡公爵夫人丈夫不喜歡她。十八世紀的英國,德文郡公爵在莊園裡觀看喬治亞娜·斯賓塞與其他貴族小姐嬉戲的神態。喬治亞娜已經到了結婚生子的年齡,但是在全倫敦所有女人中,只有17歲的喬治亞娜是唯一一個年齡尚小的處女。這位公爵仍然猶豫不決,但喬治亞娜母親的一句話使他最終決定結婚。
  • 一個遠嫁女人的悔恨:為了遠嫁,我不應該與父母斷絕關係
    喬喬喜極而泣,父母還是愛她的,不放心她,喬喬母親說,雖然她轉變不了女兒的心思,但是她一定得為她撐腰,不要讓別人以為她沒有依靠,就能任人欺負,退一萬步講,如果喬喬不幸福,家裡的大門永遠為她敞開,但她希望女兒能被珍惜,永遠沒有受委屈的那一天。
  • 女兒遠嫁,我每天夢到女兒流淚,坐車到女婿家,進門後我勃然大怒
    導讀:女兒遠嫁,我每天夢到女兒流淚,坐車到女婿家,進門後我勃然大怒文/新晴01>我和女兒都是北方農村人,女兒小芯是我一輩子的心肝寶貝,妻子因為生女兒而早逝,女兒常常被同學嘲笑沒媽媽的孩子,我就轟走那幫嘲笑女兒的孩子,抱著哭泣又弱小的女兒,對她說:「媽媽一直在,在遠方,等到女兒長大了,媽媽就回來了!
  • 一位農村單親媽媽,獨生女兒遠嫁,要彩禮50萬養老,兒子爸爸咋說
    有句話說,「娘心在兒身上,兒心在石頭上」不管兒子,還是女兒都是母親身上掉下的肉,兒女的遠行父母都是不舍的,何況獨生女兒遠嫁,天遠地遠的,作為父母怎能捨得和放心?我完全理解母親的心情。女兒單親媽媽說:「懷著非常複雜的心情說這個話題,農村獨女戶,女兒遠嫁,不能去女兒城市生活,肩上還有責任,女兒的外婆需要照顧」,該怎麼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是將來社會面臨的一大問題。
  • 我是婆婆,想讓遠嫁的女兒回娘家過年,卻被兒媳婦拒絕了
    假如你是個兒媳婦,丈夫有個妹妹,遠嫁他鄉。如果婆婆和你商量,你小姑子想今年回家來過春節,你怎麼辦。某視頻裡有位女士說「我直接否決了」,評論裡沸騰了。其實就算是租房子,那也是老人的家,結婚後的女兒想住多久父母說了算,但如果是哥嫂的家,勢必需要哥嫂尤其是嫂子的同意。有人給自己生二胎的解釋是:給女兒留個娘家。其實想要兒女雙全很正常,何必找一個站不住腳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