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果農西安種31畝草莓,因大棚外膜質量問題恐將損失近百萬

2020-12-22 不正經蜀黍

許多喜歡吃草莓的人可能會發現,每年春節前後西安各大市場超市等,都能見到剛上市的草莓,它們不但好吃而且便宜,可以說是物美價廉。其實有很多人不知道這些草莓是哪裡產的,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在我國南方運來的。但其實不是,在西安市場上的草莓,都是在西安當地種的。它們不僅供應西安本地人的消費,而且還供應周邊地區。最近在西安長安區種植草莓的曾先生,遇到了揪心事。

曾先生今年52歲,貴州省畢節市人,種植草莓已經有10多年了,之前一直在杭州那邊種,2015年來西安發展,在西安種草莓已經有四年多了。經過在西安這幾年的發展,他感到這邊種草莓比在杭州成本更低,賺得更多。所以在今年年初將弟弟也帶過和他一起種。在7月份的時候曾先生和弟弟在西安豐實農資有限公司訂購了一批塑料大棚外棚膜,到貨後,他發現今年訂購的外棚膜比往年的要薄,稍微用力一撕就破。

可是讓曾先生不解的是,和他同一批送來的外棚膜,弟弟的質量卻比他的好,顏色看著都不一樣,摸著感覺也厚。於是他立即聯繫塑料膜上列印的廠家電話,廠家給他的回答是他們只負責生產,這是經銷商的事。之後他立即聯繫了經銷商,但經銷商的答覆是,你先用,如果出現問題,我賠付你一個億。曾先生對廠家和經銷商給他的答覆表示很失望,但由於近期天氣原因,他不得不先拉上最外面的一層膜,裡面還有兩層沒有拉。

曾先生一共種了33畝草莓,其中9畝用的是去年用過的外棚膜,剩下的22畝打算用新的。但是發現今年買的外棚膜質量很差,很擔心能否抵擋住今年的霜凍,更不用說明年接著用。他一共搭建了12個大棚,每個成本4萬多,而且給大棚套膜每個人一天的人工就150元,雖然目前因天氣原因,套上了最外面的一層,但曾先生擔心要是重新換膜的話,自己要損失好幾萬,這個損失也可能沒人承擔。

曾先生表示如果自己種的31畝草莓中的22畝用這種膜,萬一出現霜凍,草莓苗可能全部要被凍死,那他可能要損失近100萬。因為離草莓上市還要3個月,這3個月每天要有人除草,蓋地膜等,人工一天都在150元左右。還有前期成本投資以及買大棚膜的近5萬元。

曾先生說因為覺得在西安這幾年種草莓收益比較好,所以今年加大了投入,但沒想到會出現這種事。他希望經銷商要麼給他換貨,要麼以籤訂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比如出現因霜凍而導致的草莓減產減量,經銷商應該給他相應的賠償,而不是說一句讓他先用,如果出現問題給他賠付一個億,這種不負責的話。

相關焦點

  • 西安高新區慶鎮村:500畝草莓基地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央廣網西安9月17日消息 近日,走進位於西安高新區東大街道慶鎮村的草莓種植基地,青山白雲掩映下,田間地頭上,皆是一片農忙景象,500畝草莓秧苗的栽種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今年育的草莓苗都很成功,現在進入大棚栽苗,預計元旦時節就會成熟上市。」慶鎮村黨支部書記楊軍善告訴記者。
  • 虞根華:「圍裙書記」與800畝草莓大棚
    一天,他一大早找到村治保主任,要去看村裡的草莓地。「我第一次見到的草莓基地,實際面積有60畝,地裡雜草叢生,因為剛下過雨,一部分草莓就爛在了地裡。」虞根華經過了解得知,「露天草莓種植的成功與否,取決於氣候和天氣。這些草莓在成熟期遭到夏季暴雨天氣,整個基地的灌溉及排水設施又不好,導致成熟的草莓全被大水浸泡,損失慘重。」
  • 貴州:噠啦仙谷60畝大棚草莓上市
    日前,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兩河街道噠啦仙谷景區草莓園的大棚內一派生機,60畝無土栽培的草莓開始陸續上市,為當地農民增收開闢了新路子。噠啦仙谷種植草莓已經多年,但一直沿用傳統的種植方式。來自雲南的技術員非勇有十多年種植草莓的經驗,2016年,在草莓園老闆的邀請下,來到噠啦仙谷景區,在考察了當地的土壤、氣候都適宜栽種草莓後,他決定打破常規,突破傳統的種植模式,以無土栽培的方式建起了佔地60畝的草莓園。走進草莓園內,鮮嫩的草莓猶如紅寶石般鑲嵌在綠油油的枝葉間,格外惹人喜愛,鮮紅的草莓不僅長得顆粒飽滿,而且還有多種口味可以選擇。
  • 從4畝到40畝,大棚妙用,他把草莓賣到25/斤!
    讓人眼花繚亂的農業果蔬大棚面積範圍達40畝年產值4萬/畝山莊內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那一片粉紅點綴著綠葉的草莓。也就是在那時,他心裡就萌生了種草莓的想法。經過多番自己對自己的心理對比,年底毅然辭去了工作轉業回家,用自家土地流轉了幾畝地就開啟了種植草莓之路。從4畝到40畝高性能專業農業果蔬種植大棚,從只有5萬投資額到60萬投資大棚建設。4多年間,李進發的大棚不斷發展壯大。
  • 草莓採摘可以預約啦!臨沂郯城萬畝大棚草莓迎來收穫期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4日訊 「今天約一下,有去花園草莓基地摘草莓的嗎?」「什麼時候去?」「下午兩點鐘走唄!」春暖花開時節,臨沂市郯城縣花園鄉萬畝大棚草莓基地迎來收穫期,基地採取預約採摘、錯峰採摘和限定人數採摘的方式,每個大棚外邊放置口罩、消毒用品等疫情防控物資,採摘人員需測量體溫,佩戴口罩方可進入大棚,在嚴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一解種植戶銷售之憂,同時滿足了當地群眾對春天甜美味道的渴望。郯城縣花園鄉草莓種植面積達上萬畝,是名副其實的「草莓之鄉」。
  • 陝西西安:十畝果園毀於一旦,果農損失慘重!何人所為?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眼看著果園裡的樹木已經逐步開花就等著結果了,可西安市滻灞有幾戶果農卻看不到這一幕了。3月6日,西安市東郊滻灞生態區謝一村的田間地頭,有好幾戶村民的果園就在這裡,而現在原本的果園卻被推出了一條長度五六百米,寬度近十米的平地。原本種植的果樹,眼看著就要開花結果,但是卻遭遇這樣的飛來橫禍,幾戶村民損失巨大。一位果農說:3月6日晚上,鄰居告訴她說她家的果園被推了,她趕緊跑過去看。
  • 西安家庭婦女各種團購群火了!已「吃掉」 25萬斤草莓
    一天送下來,師傅累得都不想動了,但他們覺得這樣既解決了自己的銷路問題,也解決了城裡人吃蛋問題,雖然累點,但在特殊時期很有意義。很多住在南郊的市民都買過她家的草莓,現在她家的草莓已經是供不應求,但提起疫情時期的草莓銷售,賈女士講出了背後的故事。當初貸款20萬種了13畝草莓,正面臨草莓大量上市卻遇到了疫情爆發,草莓陷入滯銷境地,擺在賈女士面前只有兩條路:一、揭開大棚阻止草莓生長等待疫情結束;二、剷除草莓種植其他農作物來降低損失。
  • 80後女醫生種草莓,35畝大棚變親子樂園,採摘園扭虧為盈
    可是不久看到一篇報導,說全國不同城市的農產品使用膨大素,化肥農藥殘留,甲醛保鮮劑等等,造成嬰幼兒各種身體疾病,發育問題。越了解越可怕,就和老公商量:「我去種草莓吧,再種點菜。」老公回答:「好啊!我幫你諮詢諮詢。」那一年我28歲。
  • 種大棚草莓一年能收入多少錢?
    大家都知道草莓現在一般都用大棚來種植而且草莓的價格也都高,尤其是到反季節更高,有時候貴的我們都買不起,那麼種大棚草莓效益怎麼樣,一年能收入多少錢呢?草莓價格高但成本也不低,一般情況下種植一畝地的草莓需要5000元左右的大棚設備,地租的話1000元左右,肥料500左右,買苗一畝地大概8000多株,每株0.3元左右,大概需要2500元左右,滴管系統得500左右,農藥和人工費用大概得7000元左右,種植一畝草莓的總成本大概為1.5萬元左右。
  • 紹興養殖大棚骨架報價、蔬菜大棚多少錢一個
    不管是普通大棚還是連棟大棚,一般都需要埋設地錨,對整個大棚起到良好的穩固作用。在埋設地錨之前,首先要選用質量好的產品,其次才是它的埋設和使用,各方面都是講究技巧的。在大棚建造中,地錨應該是一次埋設,多年使用的一種材料,由於地錨鋼筋是埋入土中一段,在外面暴露一段。需要注意些什麼?智能化的蔬菜大棚中,通風窗就相當於之前的通風口,所以它的控制也與通風口的控制原理類似,需要進行分級控制。
  • 一斤「草莓」賣五十元,很多果農說不敢種,背後原因很揪心
    一斤「草莓」賣五十元,很多果農說不敢種,背後原因很揪心水果的酸酸甜甜的口味被大家所喜愛,並且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家每戶都會買水果吃,越來越多的水果品種充斥了市場。很多小孩子們都喜歡吃草莓,而小編我也很喜歡吃。
  • 莆田:40萬斤青棗被「困」大棚,果農「壓梨山大」……
    ▲東南網莆田融媒體中心出品 在仙遊縣大濟鎮坑北村 果農鄭文燦的種植大棚裡
  • 草莓大棚帶來「莓」好生活
    我拿出多年打工的積蓄,又借貸幾十萬元,總共投資100多萬元,流轉了56畝土地,建起了雙膜覆蓋鋼質大棚,開始種植生態草莓。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種出純天然無公害的草莓。婁莊鎮農技站的技術人員幫我請來姜堰農業農村局的果蔬專家,並建議我去浙江「取經」。就這樣,我從浙江農科院果蔬站購回新品草莓苗,並自培種苗。
  • 草莓不洗可以直接吃嗎?先來聽下草莓果農怎麼說再吃也不遲!
    草莓不洗可以直接吃嗎?先來聽下草莓果農怎麼說再吃也不遲!在文章的開頭,小編想問大家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你知道冬天什麼水果銷量最好嗎?當然肯定是草沒了,然後呢,在我的家鄉山東這邊老家農村就直接是種草莓的,然而一畝地的草莓收入真的是非常的好,如果年景好的話,那麼一畝地可以收入到2萬元的,當然要種植草莓也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情,每天都要去大棚裡面掀帘子,然後呢,一定要給草莓提供一個舒適的溫度和生長環境,讓草莓非常健康的成長,然後呢,年前年後的時候,草莓的價格真的是最貴的,超市裡面最貴的可以賣到25元一斤了,然後他過了正月15之後,那草莓的價格又會降下來了
  • 脫貧後的日子是「草莓味的」
    「天雖寒、人心熱;種大棚、蓋新房,摘掉『窮帽』,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走進藍田縣安村鎮府君寨村,正在村頭草莓大棚裡勞作的幾位脫貧村民喜滋滋地告訴記者,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關懷指導下,經過西安報業傳媒集團(西安日報社)的精準扶持和產業引導,村裡55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共181人已經全部脫貧。
  • 守著大棚過年的第十二年,浙江草莓夫妻:在農科院種草莓的日子有點甜
    夫妻倆堅守的6個草莓科研大棚裡,藏著浙江最新育成的草莓品種,以及上千種草莓育種材料。一年365天,全年無休,草莓地裡永遠有幹不完的農活。為什麼能有這份執著的堅守,夫妻倆的回答很簡單:因為我們喜歡這份工作。他們是真的喜歡。
  • 昌平草莓:「硬標準」產出的甜蜜蜜
    為了使種植草莓的土壤條件達到「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在15g/公斤」的標準,昌平的果農都掌握了一套改良土壤的操作規範。  43歲的宋俊次種植草莓已有七八個年頭,每年5月份草莓的生長季告一段落,宋俊次一家便要開始一場「攻堅戰」。在十幾個大棚裡種上玉米,一個月後,將齊膝的秸稈打碎,把雞糞和蚯蚓糞配比好的農家肥連同玉米秸稈一起施入土壤,深翻,灌水,再將灌透水的土壤覆膜扣棚進行「悶棚」。
  • 「葲葒草莓」即將上架盒馬鮮生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王媚)近日,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化)與盒馬鮮生共同宣布「葲葒草莓」上市,並將在盒馬全國門店陸續開售。記者了解到,「葲葒」寓意為「全紅」,要求草莓在9成熟時採摘上市,目前,盒馬和中化在全國12個城市鎖定了14個草莓基地,西安就是其中之一。
  • 何通:我要把種草莓的技術無償教給村民
    這時候,在浙江務工的朋友建議我種植草莓,同時告訴我,近年來,涼都旅遊業迅速崛起,建設生態草莓採摘園無疑是條好出路。  2016年6月,我在大用鎮大用村灣寨組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流轉了16畝土地建設大棚,引進日本章姬、紅顏等優良草莓品種種植。
  • 未來五年,大棚種植最值得投資?那一畝能賺多少錢?
    一畝地的大棚蔬菜一般能收穫大約5000斤左右的蔬菜,蔬菜大棚一年常規可以收穫三到四季的蔬菜,也就是大約近2萬斤蔬菜,按照1.5元每斤,大約可以獲利3萬元左右。 兩個大棚一年下來,差不多能帶來7萬元的收益。 大棚草莓,20畝地賺到100萬高中畢業的小劉,先後做過保安、流水線裝配工,待遇非常低,一直在想其他出路,偶爾和朋友聊天,說起草莓種植,他覺得這事有前景,於是就回到老家成都郊縣租了20畝地種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