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呵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顧寶寶;剖腹產後傷口要多注意

2020-12-24 沫沫的靜好歲月
圖片源自全景視覺

前天帶小寶散步的時候,看見好久沒見的一位鄰居,臉色有些蠟黃,走路有些佝僂,看起來少氣無力的在我們前面走。

似乎上次見她,還是她即將要生產的時候,我們就在小公園裡聊得很是開心,她一副即將成為人母的幸福感滿滿,拽著我問了好多好多關於生產、關於產後恢復以及如何「伺候」寶寶的問題。

所以,我們走上前和她打招呼,她很是虛弱的對我笑笑,言談間一隻手不住地觸摸自己的小腹。

我看她很不舒服的樣子,就和她告別,約著改天再去看她和寶寶。

結果她又拉著我,和我一起坐在小公園的長凳上,問了一句:「你知道脂肪液化要怎麼辦嗎?」

圖片源自全景視覺

哦!脂肪液化!!

我雖未親歷,但也很是清楚的知道其中的痛苦。這大概就是剖腹產所帶來很麻煩的後遺症之一了吧!

早幾年的時候,我家大侄女剖腹產後,就遭遇了脂肪液化,全程都是我陪著她去治療的。無數次的奔波在醫院,一遍遍的清洗傷口,一次次的將裡面的膿腫抽出,再一次次被動的等待結果……

圖片源自全景視覺

侄女是在她的寶寶滿月的時候,帶著寶寶來見我,然後告訴我說,她感覺自己的剖腹產刀口沒有長好,似乎裡面還會流水或者是膿,而且隱隱作痛。只不過因為忙碌著照顧寶寶,而且疼的並非不可忍受,所以就堅持了下來。

可是見到我之後,忍不住想要告訴我。她媽媽忙著照顧她弟弟的一家,而她婆婆,則完全無從依賴,所以,我就是她最為依賴的長輩了吧!

我一聽就嚇了一跳。因為剖腹產的傷口雖然不那麼容易長好,但是一般情況下,產後一周就可以把傷口露出來,而且縫合的地方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問題。除了一些敏感肌的人,可能會在陰雨天氣覺得傷口會有些發癢之外,就剩下那道疤痕,隨時提醒自己曾經的一個手術罷了。

而且,有人的剖腹產疤痕恢復的特別好,就是隱隱約約的一道線而已;有人的剖腹產疤痕則很可怕,像一條歪歪扭扭的「蜈蚣」,不過不管怎樣,都不應該繼續往外滲透體液才對啊!

圖片源自全景視覺

我直接拉她到產科門診,果不其然,醫生有些嚴肅的說了一句:「脂肪液化」。

脂肪液化是什麼鬼?

說白了就是傷口沒有長好!

為什麼傷口長不好?

極大一部分原因是刀口附近的脂肪太多,在剖腹產手術之後發生了液化,造成傷口不能癒合。

怎麼辦?

根據情況,有的消毒處理,有的穿刺抽出,有的需要二次手術……

圖片源自全景視覺

唉!本以為剖腹產後身體的恢復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結果又遭遇脂肪液化更是難受。

那段時間,我定期陪著侄女,一次次的看她穿刺取液,可是結果卻不斷地糟糕。後來不得不通過二次手術,然後又是一段很長時間的門診消毒,觀察,差不多寶寶要1歲半了,她的傷口部分才算徹底好了。

其實,可以想像在門診沒有麻醉的狀態下,用手術刀一點一點把液化或者膿腫的部分刮下來是怎樣的感覺,我當時滿腦子都是「關公刮骨療傷」的故事,看著侄女彎著腰從門診室出來,我的小腹也是一陣陣的抽痛感。

後來,在生小寶的時候,我對剖腹產已經有了足夠的陰影,若非最終還是逼不得已,我是萬萬不願意選擇剖腹產的。

圖片源自網絡

鄰居嘆口氣,說自己正在經歷著這樣痛不欲生的悲慘。

孕期的時候,就想著吃好喝好,讓寶寶得到足夠的營養,健康成長。沒有想過,把自己吃的胖嘟嘟,滿腹肥肉,這下好了,要受罪了。

現在寶寶也沒有精力照顧,彎腰都疼。再加上夏天本身就熱,前面傷口沒有好,後面還腰疼背疼。真真是精神狀態差極了。

我只好勸她放寬心,所有的苦難都會過去,傷口總會長好,身體也會逐漸恢復。保持心態平和,精神狀態良好,才能更好地有助於傷口的癒合不是?

圖片源自全景視覺

準備剖腹產的孕媽媽,遠離脂肪液化,還是要從這幾個方面多注意的:

1、孕期裡控制飲食,避免體重增加過快、過多

一般整個孕期,孕媽媽體重增加12.5公斤就足夠了,若是比較瘦的孕媽媽,為了寶寶著想,可以增重到15公斤;而本身就是超重或肥胖的孕媽媽,體重最好不要超過10公斤。

這樣,孕婦就不會由於體重過度增加使腹壁過厚,增加手術傷口脂肪液化的風險。

2、孕媽媽產前多關注孕期併發症

對肥胖、糖尿病、貧血等情況的孕媽媽,如果準備做剖宮產,儘可能和醫生溝通,在手術前努力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以減少手術傷口脂肪液化的可能。

3、產後要格外注意護理

剖腹產手術雖然不算是大手術,而且風險性相對比比較低,但是對於每個初為人母的媽媽來講,還是一定要自己加強注意的。

尤其是出院回家後,新手媽媽一定要認真注意手術傷口有無滲液流出,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就醫,防止手術傷口在液化的基礎上發生感染,而且手術傷口及時處理,癒合得也更快。

圖片源自全景視覺

經歷過剖腹產的媽媽們一定要切記:

只有自己身體好了,才是寶寶的福氣,因為媽媽有了更多的精力來照顧他們。

所以,為了寶寶,媽媽們也要好好的呵護自己,疼惜自己。在該休息的時候,儘量不要多操心,在需要靜養的時候,把一些瑣碎的事情交給爸爸們去做就好。

願所有的媽媽們都身體健康!

相關焦點

  • 新手媽媽呵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顧寶寶;剖腹產後傷口要多注意
    本以為剖腹產後身體的恢復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結果又遭遇脂肪液化更是難受。那段時間,我定期陪著侄女,一次次的看她穿刺取液,可是結果卻不斷地糟糕。後來不得不通過二次手術,然後又是一段很長時間的門診消毒,觀察,差不多寶寶要1歲半了,她的傷口部分才算徹底好了。
  • 女性剖腹產後傷口需多久才能癒合?醫生說出了答案,很多人弄錯了
    愛美之心人之皆有,尤其是女性,對自己的外在形象尤其重視。但女性作為母親時又是偉大的,辛苦懷胎九個月,一朝分娩時還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期間可能會發胖,可能會留下妊娠紋,很有甚至可能還會留下去不掉的疤痕。到了懷孕晚期後,很多孕婦媽媽們都要面臨選擇分娩方式的情況。
  • 剖腹產刀口護理,產後做好這幾件事情,傷口恢復又好又快
    但是想要成為一個偉大的媽媽,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時候為了產婦的安全以及讓寶寶快速的來到世界,大部分的人都會以剖腹產的方式生下孩子。相比較於順產而言,剖腹產所要承擔的一些產後護理工作就會更加的複雜。
  • 剖腹產後傷口發硬 剖腹產後傷口發硬會麻
    剖腹產後傷口發硬剖腹產是現在比較普遍的生產方式,選擇剖腹產的媽媽們比順產的媽媽們身體恢復更慢,傷口護理的注意事項更多。就比如,很多媽媽們在剖腹產後,會出現傷口變硬的狀況是怎麼回事呢?傷口護理要點有哪些?
  • 剖腹產後傷口疼,注意這6點實現母乳餵養
    有些媽媽檢測出來不能順產,還有些媽媽怕疼選擇剖腹產,剖腹產媽媽第一次奶水的排出平均比自然分娩的媽媽晚將近10個小時。而且由於體內催乳素水平偏低,手術後傷口的疼痛等因素,造成剖腹產媽媽母乳餵養成功率普遍較低。那麼,如何才能成功的實現母乳餵養呢?這不,小編來給剖腹產媽媽們支招,注意這六點就可以實現母乳餵養啦!
  • 剖腹產後最全注意事項來了!過好產後第一周,減少疼痛更健康
    目前在國內有兩個分娩方式最為盛行:自然分娩和剖腹產。順產只需要三天左右即可恢復出院,但剖腹產相對來說就複雜得多。不僅是恢復得較慢,需要注意的方面也是很多,手術後傷口恢復得也會慢一些。有的孕媽在剖腹產後一周左右就能恢復得比較好,但是有的人卻會恢復得很慢。
  • 剖腹產媽媽抓住產後三天很重要,剖腹產術後傷口護理要點
    女性剖腹產後頭幾天,是不能像順產產婦一樣下地走動的,相對於順產來說,剖腹產的產婦需要更精心的照顧,因為剖腹產後留下傷口恢復是件麻煩的事情,護理不當很有可能會對傷口癒合帶來影響。那麼產婦剖腹產後需要怎樣調理身體呢?我們先來看看媽媽產後都會經歷什麼?
  • 順產VS剖腹產後如何護理,產後的媽媽們一定要注意這些了
    3.順產後第3天護理(1)讓嬰兒多吮吸奶水,避免漲奶,醫生會教擠奶的手法。(2)新媽媽可向醫生詢問各種新生兒餵養和護理的相關問題。(3)大多數新生兒會轉向兒科,新媽媽要做好心理準備。對於產媽來說,順產還是比剖腹產好。1、對寶寶來說,當然順產好,順產下來的孩子比剖腹產的健康。
  • 剖腹產後,媽媽要多補充這3類營養,最後1種能加快傷口癒合
    整個孕期,胎兒會從媽媽體內獲取大量的營養物質,以保證自己正常的生長需求。再加上生產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體力和元氣,媽媽的身體會變得非常虛弱。想要身體恢復更快,媽媽首先就要做好產後飲食規劃,保證營養的全面均衡,尤其是對於剖腹產的媽媽,要特別注意補充這3種營養素,身體恢復會更好。
  • 剖腹產後一周,媽媽注意這5點,可以幫助身體快速恢復
    同事倩倩上周剛剖腹產生完寶寶,因為缺乏經驗所以在生完寶寶後並沒有特別注意。但就在生完的第二天,倩倩因為和探病的朋友開玩笑時笑得幅度過大,導致腹部傷口受到了損傷。幸虧醫生護理的及時,並未出現大礙。那麼剖腹產後一周的媽媽們需要注意哪幾點呢?時刻保護腹部。剛剖腹產後不久的媽媽由於傷口還未完全恢復,如果動作幅度一旦過大容易崩開。所以在生完寶寶初期,媽媽一定要記得時刻注意保護腹部的傷口。尤其是在要咳嗽、打噴嚏,起身以及大笑之前,要先用手扶著腹部。再進行下一步動作。
  • 揭秘:剖腹產吃什麼對傷口好得快
    剖腹產吃什麼對傷口好得快,剖腹產後,傷口的愈 合很關鍵,月子期間吃什麼傷口好得快也比較重要。剖腹產產婦可以吃含有蛋白質高的食物,對傷口恢復有幫助,還能減少傷口感 染的可能性。蛋白質比較高的食物有雞蛋、鴨蛋、牛肉、羊肉、雞肉等。豆製品也可以適當吃,比如黑豆、黃豆、青豆等等。產後飲食要做到葷素搭配,各方面的營養都可以適當增加點。
  • 剖腹產後應該注意什麼?拿筆記下這3點就行
    一般第一次有寶寶的新手爸媽,總是十分緊張,沒有任何經驗,從網上或者是育兒書籍上,趕緊查閱相關母嬰知識,因為生產的過程聽起來比較可怕,所以總是害怕出現任何閃失,新手媽媽們總是在順產和剖腹產上猶豫不決,不知道選擇哪一種分娩方式才是對寶寶和產婦是身體最好的。順產的優勢就是時間短,癒合快,但是生產過程十分疼痛,而且對於孕媽身體要求比較高。
  • 剖宮產後傷口如何正確護理?新手媽媽不要忽視,以免感染引發疼痛
    剖腹產手術傷口較大,創面比較廣,和自然分娩相比承受的風險更多,所以剖腹產的媽媽在產後護理注意的事項也比較多,以免一個不注意傷口感染,引發不必要的疼痛和意外。剖腹產雖然暫時減輕了自然分娩時的痛楚,但是媽媽們在清醒後睜開眼的那一刻是非常疼痛的,因此正確的產後護理顯得極其重要。
  • 剖腹產後傷口護理貼士
    剖腹產是在腹部重新做一切口,一般有縱切、橫切、腹膜外等幾種術式,現代一般採取下腹橫切式剖宮產,相對損傷小,瘢痕好看等。不管何種術式都要切七層縫七層,只有層次對和整齊,傷口才能癒合良好。   一、完全癒合需要多久   由於剖腹產傷口範圍比較大,表皮的傷口在手術後5-7日就可以癒合,但是,完全恢復的時間大約需要4-6周。
  • 剖腹產護理五步走,產後媽媽少受罪,傷口恢復快,可知哪五步?
    一、注意休息雖然剖腹產不像順產那樣,要在產房奮力十多個小時,但是剖腹產後一樣也感到疲憊,特別是麻醉藥過後,來自傷口的疼痛會讓孕婦沒辦法好好休息。但是也要儘量讓自己好好休息,這個時候不要去想太多,自己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寶媽剛剛生完孩子,會非常牽掛孩子,導致自己沒辦法安心睡覺,其實醫生護士和家人會照顧好寶寶的,寶媽最重要的是儘快恢復過來,這樣才能更好地親自照顧寶寶。
  • 剖腹產媽媽應多吃這5類食物,增進食慾又利傷口癒合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女性生產的風險大大降低,在生產的方式上,主要有順產和剖腹產兩種。但是大多數孕媽媽,還是會傾向於自然分娩,因為剖腹產畢竟是要在肚子上挨上一刀,比起順產,剖腹產媽媽恢復的時間,也會更長一些。所以,在產後飲食的選擇上,媽媽們要有所注意,應多吃一些利於傷口癒合的食物。
  • 剖腹產10天後傷口崩開,醫生勸產婦儘早離婚:以後你不會幸福
    產婦做剖腹產,需要用手術刀劃破肚皮、脂肪、子宮,把寶寶取出來之後,再一層一層縫上,雖然會打麻藥,但是麻藥勁過了之後,會感到特別疼。平時我們的皮膚受傷了,都需要小心翼翼呵護,否則可能會再次崩開,更何況是在肚皮上割開那麼長的一道傷口。
  • 順產、剖腹產後多久可以啪啪啪?看看這位媽媽怎麼說
    家裡突然添了一個小寶貝,寶爸寶媽有些時候真的是忙不過來,之前浪漫的二人世界也只好擱淺,把全部的精力都轉移到寶寶的身上,但是只要寶爸寶媽適應好了父母的角色,那麼如何過好性生活便成了生活中不可忽視的問題。雖然很多新手麻麻會由於身體不適、精力不足而排斥性生活,但只要粑粑給予麻麻多一點的關心與呵護,比如時不時的製造一些小驚喜,相信一切就會回歸正常。但是話說 回來,產後多久才能啪啪啪呢?這時候,主要從順產及剖腹產兩方面來講:順產麻麻多久可以同房呢?
  • 新手媽媽坐月子注意這幾點,身體才能恢復得更快,快來看看
    編 輯:泡麵審 核:許百萬產婦一般的坐月子時間是30天左右,生寶寶的方式不同,恢復的時間也不同。在月子的恢復期間,產婦要合理安排休息時間和飲食習慣,保證自己身體的恢復,才能更好的照顧寶寶。欣欣剛剛生完寶寶沒多久,想要出去工作,因為一位外國的同事生完寶寶,沒幾天就回去上班了,她覺得自己的身體可以扛住,和家裡人說要回去上班。婆婆得知這件事後,開始勸說她,月子期間不好好休息,到老了會有很多病找上來的。經過婆婆的一番勸說,欣欣同意在家養好身子再去工作。
  • 不滿三個月的新生兒,寶媽護理時要注意四點,讓寶寶更好的發育
    第一胎是個兒子,孩子也比較好帶,沒吃多少苦,現在的閨女反而淘得不行,自己一個人太累。六月底最後產檢時醫生說血小板低,再加上孩子太胖需要剖腹產,當時覺得孩子最胖也就八斤左右,結果沒想到剖出來的是九斤二兩,刷新了我的認知,第一次見到新生兒九斤二兩,雖然以前也聽說過生出來的新生兒是九斤重的,但是親眼看見還是有點震撼,看上去更像是兩三個月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