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中的清華人 | 胡日查:何懼草原繁苦辛,塞上他鄉是故鄉

2020-12-24 澎湃新聞

牢記總書記的囑託▶▶

加強國際核安全體系,推進全球核安全治理。

——在華盛頓核安全峰會上的講話

當終於有空閒回應採訪的邀請,胡日查正從今天入戶的最後一個牧民家離開。時間已近夜晚,天色昏黃,廣袤的內蒙古大地上,無邊的草原向著歸來的道路延展,仿佛一位母親張開雙臂擁抱她回家的兒子。電話裡胡日查的聲音疲憊卻又熱情:「我個人事跡沒什麼好講的,但在嘎查的扶貧工作我們可以聊個三天三夜……」

自2019年10月起,胡日查作為基層選調生來到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紅格爾蘇木烏布力吾素嘎查(村)鍛鍊並成為駐村工作隊隊員。秉持「俯下身、沉下心」的原則,他一心撲在扶貧工作上,力求與群眾交心達意,了解群眾需求,解決群眾問題。在上級部門,幫扶單位以及駐村工作隊的不懈努力之下,烏布力吾素嘎查(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3戶34人已全部實現脫貧。安全飲水工程、舊屋改造等改善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的工作也已有條不紊地推進完成。時至今日,胡日查仍然奔波在基層工作的第一線,奔波在紅格爾廣闊的草原上。

胡日查與工作隊隊員合影

到家鄉去,到基層去,到群眾身邊去

紅格爾蘇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的中北部,東與查幹補力格蘇木接壤,西與江岸蘇木毗連,作為中國載人航天主著陸場所在地,紅格爾草原,這個蒙古語意為「溫柔之鄉」的小鎮,擁有著582萬畝豐美的草場,而難以勝數的蒙古族歷史文化古蹟便散布其間。

烏布力吾素嘎查就坐落在蘇木內的塔布河畔,這裡脫貧攻堅的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常住戶數 73 戶,常住人口 165 人的村莊裡,自2014年以來,共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13戶34人,幾乎是常駐人口的五分之一。

多年以前,當烏布力吾素還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名字,剛從清華大學社會科學院研究生畢業的胡日查,面對的已是中冶集團和SOFTBANK等國企和外企拋出的橄欖枝以及沿海地區優厚的工作機會。

「我想要回到家鄉去做一點自己的貢獻。」回憶起這段經歷,胡日查拒絕將其描述為一個糾結權衡的過程,沒有常人想像中激烈的思想鬥爭,也沒有所謂的徹夜不眠、輾轉反側,「對我來說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了解我的朋友也沒有人覺得驚訝,我是內蒙古人,我的家鄉需要我,我就回去了,僅此而已。」

成為一名基層鍛鍊選調生,來到烏布力吾素嘎查,胡日查面臨的是生活與工作上的諸多新挑戰:內蒙古遼闊的草原與荒漠,一眼望不到盡頭,而需要訪問調查的一戶戶牧民就如星點般散落其中,常常奔波一天也不能成功走完幾戶牧民家;嘎查瑣碎的日常工作,從低保申請、刷臉月檢、受災統計,到發放統計獸藥、鼠藥,合作醫療繳納、宅基地登記、證明等等,常常讓人頭昏腦脹,忙到深夜也難以理清頭緒;作為一名清華學子,群眾與同事都對他報以很高的期望,這也讓他在無形中感受到了肩上擔子的分量。

胡日查進行鼠疫防控培訓

壓力恆在,但胡日查選擇用切實、篤定的行動來面對挑戰。他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做到「幹最多、不怕辛苦、不挑活兒」。剛來到烏布力吾素的第二天早晨,胡日查便與幫扶單位領導一同入戶。用了整整兩周時間,他逐一走訪了當地的常住居民,了解脫貧攻堅工作的進度及問題,並一一存檔記錄。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胡日查主動出擊,與第一書記一起繼續入戶、排查問題、整改問題。正是在一次次走訪中,在與牧民深入親切的交談中,胡日查逐漸融入到了群眾當中,在牧民間擁有了良好的「口碑」,在幫扶單位及胡日查他們共同的努力下烏布力吾素嘎查日前榮獲內蒙古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嘎查稱號。

扶貧工作已達一年,烏布力吾素的草原上地廣人稀,對於胡日查而言,長時間不能回家已是常態,但他卻並不十分在意這些。「在基層工作必定會有一些犧牲,但與老百姓直接接觸的時間能達到最多,要是能為牧民做點實事,我一個人在烏布力吾素待上一年都沒有問題。」胡日查笑著和我們說道。

聽群眾所聽,見群眾所見,想群眾所想

在基層,脫貧攻堅工作大多數時候並非轟轟烈烈的戰天鬥地,而是群眾的家長裡短,雞毛蒜皮,需要扶貧工作者心細如髮、事事留意。如何真實了解群眾需求,了解群眾不為人知的難處,痛處,就需要扶貧前線的人們紮根基層,設身處地為群眾考慮,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在烏布力吾素嘎查,戶籍人口379人中蒙古族佔其中的77.9%,如何增進與當地少數民族的感情,攻好「語言關」是重要的一環。脫貧攻堅工作中,胡日查堅持使用蒙古語與當地牧民溝通交流,對年長的居民用「哥哥、姐姐」等尊稱,甚至在微信群裡做宣傳通知時,也一定要用漢蒙雙語告知。語言是溝通的橋梁,是情感的紐帶,胡日查要求自己不僅要掌握好地方語言,而且要了解熟知地方民俗文化,這種尊重與理解讓許多蒙古族牧民能夠放下隔閡,大膽地向胡日查傾訴,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解決了語言文化問題,胡日查在實地走訪的過程中,在與群眾面對面交流中,發現了扶貧工作中一些過去沒有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技術的更新換代使得以老年人為主的低保受助群體在適應新變化時遇到很大的困難,其中低保政策作為對貧困戶社會保障兜底的重要舉措,不可以出問題。

從5月份開始,內蒙古自治區開展了低保人員的手機APP月檢工作,低保戶需要下載相關APP,進行張嘴、閉眼等刷臉操作。獨居戶老人格日樂圖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他不太會操作手機,也不太會說漢語,更不會下載操作低保APP,胡日查便主動上門,協助老人解決困難。烏布力吾素嘎查許多老年人都面臨著類似情況,胡日查不辭辛勞,一個個登門拜訪,協助他們進行「刷臉」等操作,並製作了低保APP操作教程,培訓嘎查牧民,一來二去,嘎查的老年人也都會主動跟他聯繫,把他當成了自己人。有幾位年長的牧民為了表示對胡日查的感謝,好幾次邀請胡日查到自己家做客,胡日查都一一婉拒,他選擇自己花錢買酒,在入戶工作順便拜訪這幾位老人家,寒暄片刻便離開,胡日查說「作為一名黨員,基層扶貧幹部不應該吃喝拿要老百姓的東西。」

胡日查教老人使用手機

除了發現問題,胡日查還積極開動腦筋,主動思考如何將自己的IT專業與服務人民相結合,為牧民多做點實事。他經常關注圍繞牧區設計的各類交易平臺,但發現其大多數都是盈利性質,很少考慮服務牧民生活層面的功能。求醫、招工、租用、競賽、防災、牛羊走失尋找……這些事情並非都和農牧交易直接相關,卻是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於一般交易平臺的營利性,這些信息往往難以登上小程序,進行整合傳播。反覆衡量比較之後,胡日查自掏腰包製作上線了新的微信小程序「三牧車間」,平臺完全屬於公益性質,牧民使用該平臺自由發布關於牧區、牧民、牧業的信息,這對牧民生活改善與脫貧工作開展都有著極大的幫助,現在已經有牧民開始使用該平臺向呼和浩特、北京等地區銷售自家的牛羊肉及奶製品。為了使平臺能夠服務更多牧民,胡日查正在尋找專業化團隊委託管理運營平臺,以實現更加精細化的服務。

做實事,落實處,扶貧工作不僅僅是宏大的藍圖鋪展,更需要聚焦、集中於基層中一個個鮮活的個體,需要了解每一位貧困群眾的真實所需、真情實感,這也是胡日查工作的落腳所在。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

「這些年我們牧區牧民享受到了很多國家的好政策,從交通、電力、飲水、棚圈等各個方面都真真切切地獲得了恩惠,近幾年紅格爾草原水草豐美,牧民幹事創業的鬥志非常高昂,貸款購買牛羊增加數量,草場不夠的家庭租用草場,我堅定地相信跟著共產黨走,我們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富裕。」桑吉扎布老人飽含感情,這樣描述近兩年來紅格爾的變化。胡日查說:「黨的好政策的落實、草原生態的逐漸恢復,激發著牧民們幹事創業昂揚鬥志,草原牧民們實現了增收,綠水青山變成了更多的金山銀山,草原人民以高昂的鬥志迎接著新起點。」

隨著駐村工作的開展,烏布力吾素嘎查的面貌也悄然發生著改變,貧困戶收入、「兩不愁三保障」等扶貧的基本工作已基本實現;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飲水安全成為胡日查他們在烏布力吾素嘎查工作的重點,通過入戶排查,他發現離水井較遠的牧民取水很不方便,不僅取水過程困難,而且水質也達不到標準。為了解決此問題,村上推進了蓄水池項目,現在嘎查的49戶人家已在自家門口有了大型蓄水池,單個儲水量10t,用大車一次性取水回來直接灌入蓄水池可用半個月或一個月,也可直接打開水龍頭從蓄水池裡抽水引入到家中水缸裡使用,同時包括貧苦戶在內的28戶牧民安裝了淨水器,這使他們再也不用因用水問題而發愁。

胡日查入戶進行飲水安全排查

不僅在這個方面,黨自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基層推進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興邊富民等多維度的利民政策,使得草原牧區的人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飲水問題的解決,高壓電輸入、危房改造等一系列具體的扶貧工作也在穩步落實,烏布力吾素嘎查人民臉上的笑顏已成為草原上一道日常的風景。

在採訪過程中,胡日查一再強調,扶貧工作的成果並非特定個體的功勞,不應當成為一種個人英雄主義式的讚歌,這是黨和國家與人民緊密相連的結果,是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通過艱苦奮鬥的汗水與血淚而譜寫成就的偉大、壯麗的詩篇。他認為,從危房改造、修建蓄水池,到新建草棚、飼草料補貼,他所經歷的一次次脫貧攻堅任務,都是上級部門和各個單位共同努力的結果。上級部門給予他的支持,是扶貧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堅實基礎。

談及自己未來的發展,胡日查滿懷情感地說:「我想把自身命運同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在鄉村振興、西部大開發進程中努力工作。」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在內蒙古,基層工作的下一個重點便是鄉村振興。今年5月中共中央發布《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後,胡日查感到振奮而又激動,他已經摩拳擦掌,做好準備,為推動脫貧摘帽地區走向全面振興、共同富裕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這是胡日查的日常,也是一個普通基層扶貧幹部的奔波日常。它或許看起來無關宏大而光輝的敘事,相反,卻可能充斥著化肥,羔羊,馬糞的味道,甚至是貌似瑣屑的,微小的,無關緊要的,但這卻是基層扶貧工作的真實日常,它是真正貼近了群眾的,因而也是真正堅實的,真正崇高的。

在中華大地上,有著無數如胡日查一般紮根基層,貼近群眾的人們,真正的偉大的歷史篇章正由他們書寫,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藍圖正隨著他們堅實的腳印逐漸升起,紅格爾草原各族人民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跟緊時代的步伐攜手走上全面小康的康莊大道。

當被問到對清華大學的學弟學妹們有著何種寄語,胡日查沉思片刻,如此說道:「我在清華大學學習,使我感到自己的精神境界有很大的提高。我們的老前輩胡顯章老師曾說過「清華人應該有鮮明的國情觀念和大局意識,了解自己的國家,自覺適應國家的需求,進而能夠發揮引領作用。」 入主流,上大舞臺,有家國情懷與天下責任,方才是清華人的本色。

來源:清華職業發展中心

你喜歡的都在這裡

●奮進新時代 開啟新徵程—訪烏蘭察布市委書記、市長費東斌

-------------------------------------------

●快看!不一樣的「主題黨日活動」!


-------------------------------------------

●來吧,展示!四子王旗春晚海選火熱開啟!

編 輯:張智超

審 核:額日和木

供稿郵箱:szwqwxb@126.com

原標題:《脫貧攻堅中的清華人 | 胡日查:何懼草原繁苦辛,塞上他鄉是故鄉》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 | 草原深處的烏拉嘎查變化大
    ——在上海考察時強調草原深處的烏拉嘎查變化大——節選自《決不掉隊—四子王旗脫貧攻堅紀實》四子王旗江岸蘇木烏拉嘎查,靜靜地躺在杜爾伯特草原的懷抱中。全嘎查共有266戶63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戶。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江岸蘇木派駐烏拉嘎查的第一書記帶領大家因地制宜,想辦法擺脫貧困。
  • 「脫貧攻堅」旺牧:擔當之責輝耀星光草原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分內職責,加強對本部門本行業脫貧攻堅的組織領導,運用部門職能和行業資源做好工作,做到扶貧項目優先安排、扶貧資金優先保障、扶貧工作優先對接、扶貧措施優先落實。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結合本部門工作和扶貧聯繫點情況深入調研,改進本部門扶貧工作。
  • 【脫貧攻堅】田家莊:我的第二故鄉
    雖說如今已實現了村民全部脫貧,但這只是一個起點,更加美好的前程,是我們永遠的嚮往和追求。精準扶貧,對於非直接參與者,也許並不十分瞭然。如果你問我,我會如數家珍地告訴你。我的第二故鄉田家莊是個平原村,往西不遠就是連綿不斷的太行餘脈。全村300餘戶,千餘畝土地,貧困戶41戶,113人。
  • 李明深入環縣楊胡套子村開展「六查三講一鞏固」行動
    李明深入環縣楊胡套子村開展「六查三講一鞏固」行動 2020-12-23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縷清風漫草原 ——北京掛職幹部助力呼倫貝爾市脫貧攻堅紀實
    經過8年的持續奮鬥,我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在這場舉世矚目的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國家任務中,湧現出許許多多的先鋒人物與事跡。今天,我們把目光聚焦呼倫貝爾市,講講京蒙扶貧協作那些掛職幹部的故事。
  • 績溪板橋頭鄉:脫貧攻堅 五彩斑斕
    「十三五」期間,板橋頭鄉始終堅持精準識別、精準退出、精準幫扶基本方略,堅決落實十大工程政策措施,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各項目標任務。到2020年,全鄉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9.57%,降低到0%,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均實現脫貧目標,玉臺村、下溪村、  廟山村、龍叢村、校頭村五個貧困村均實現村出列目標。五年時光,匆匆流逝。
  • 瀚墨飄香助力扈陽脫貧攻堅
    2020年1月17日上午,國禮書畫藝術家胡中堂老先生攜鈞州影視公司胡玉銘、婚禮主持人姚紅、胡老徒孫楠琪不辭辛苦,為宣傳貫徹黨的政策方針、倡導扶貧攻堅、人人有責的新風尚驅車來到省定貧困村禹州市磨街鄉扈陽村。開展「新春送福進村入戶」書法文化義務送福送春聯助推精神扶貧活動,為貧困戶送去溫暖和祝福,以書法文化助推脫貧攻堅工作。
  • 寧德以「滴水穿石」精神推進脫貧攻堅
    近30年來,寧德人積極踐行「滴水穿石,久久為功,弱鳥先飛」精神,不斷轉變觀念、開拓思路,走出了扶貧開發的「寧德模式」。2017年,寧德新一屆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接過脫貧攻堅接力棒,努力與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當地紀委主動融入,攻堅克難,聚焦扶貧領域,重心下沉到一線,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紀律保障。
  • 縣委常委、組織部長于闐鎮到芝麻窪鄉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10月21日上午,縣委常委、組織部長于闐鎮到芝麻窪鄉調研脫貧攻堅工作。在皮箱楊行政村貧困戶朱鳳勤家中,於部長現場查看「兩不愁三保障」情況,鼓勵她力所能及地發展產業,信心滿滿的靠產業勤勞致富;在皮箱楊村電商平臺直播間,於部長仔細詢問電商平臺直播銷售、收益和帶貧等情況,對電商平臺積極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助力脫貧攻堅的做法給予高度讚揚。
  • 新莊集鄉:疫情防控不鬆勁 脫貧攻堅不停步
    今年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之年,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脫貧攻堅帶來了嚴峻挑戰。新莊集鄉科學謀劃,精準施策,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堅決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收官戰「雙勝利」。雨水節氣農事忙,抗疫春耕兩不誤。
  • 梳子鋪鄉:「一戶一策」解難題 脫貧攻堅不漏人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27日訊(通訊員 謝靖)2月26日下午,梳子鋪鄉黨委班子召開「未脫貧戶『一戶一策』研討會」,根據近日摸排上來的未脫貧戶家庭情況清查臺帳,研討制定「一戶一策」幫扶措施,確保全鄉未脫貧的66戶155人貧困人口順利實現脫貧。
  • 脫貧攻堅 殘疾人自強奮進
    海外網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葉子、陳勁松)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1日上午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自強脫貧的殘疾人和助殘扶貧的工作者等基層代表圍繞「殘疾人脫貧攻堅中的奮進力量」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路上發揮主人翁意識丨江口縣官和鄉脫貧攻堅...
    我叫尹傑,今年5月,我被江口縣委組織部派到官和鄉擔任脫貧攻堅特派員。擔任該鄉脫貧攻堅特派員以來,我始終堅持主人翁意識,不當看客、不當旁觀者,積極主動作為,紮實做好脫貧攻堅鞏固提升,著力破解道路交通發展難題,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貢獻力量。
  • 平塘縣:「一查二督三補」抓實脫貧攻堅普查
    國家組織開展脫貧攻堅普查工作,是一件政治大事,對促進全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在脫貧攻堅衝刺90天的最後時刻,距脫貧攻堅普查只有不到1個月的時間,時間緊、任務重,平塘縣各級各部門深刻認識開展脫貧攻堅普查的重要意義,通過「一查二督三補」抓實脫貧攻堅普查工作。
  • 雲南脫貧攻堅一線共產黨員群像素描:「初心」寫在脫貧攻堅主戰場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 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省舉非常之力推進脫貧攻堅。
  • 2020年吉林省脫貧攻堅獎獲獎名單發布
    省委省政府關於表彰2020年全省脫貧攻堅獎的決定(2020年11月26日)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收官之年。在2019年底實現1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48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國家年度成效考核取得「好」的成績基礎上,今年我省脫貧攻堅又取得了新的成效,有把握、有信心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在攻克貧困堡壘、鞏固脫貧成果過程中,廣大幹部群眾凝心聚力、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湧現出了一批勇挑重擔、事跡突出、群眾公認的先進典型。
  • 決勝脫貧攻堅 中國十九冶鋪就川西草原幸福路
    在位於四川省甘孜州色達縣美麗的金馬草原上,牧民們唱著悠揚的牧歌,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意氣風發地邁步在通往小康的大道上。 讓高寒牧區色達縣的農牧民群眾過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來自中國十九冶的建設者致力脫貧攻堅的步伐永不停息。
  • 【興轉促】雲霧土家族鄉:脫貧攻堅助鄉村換新顏
    6月10日上午陰雨綿綿,雲霧土家族鄉屏峰村五組貧困戶萬崇謙走出家門,沿著鋪築的水泥人行便道到地裡幹活。 對62歲的萬崇謙來說,這兩年經歷的生活變化實在太大,讓他感到日子越過越有奔頭了。此前,萬崇謙住在兩間已有幾十年歷史的土坯房中,大雨天房頂更是時常漏雨。「以前都是外頭下大雨,屋裡下小雨,要拿好多個盆盆桶桶接雨。」萬崇謙回憶著說。
  • 懷安縣西灣堡鄉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
    懷安縣西灣堡鄉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 2020-03-09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攻堅,文學在記錄在鼓勁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階段,廣大作家深入脫貧攻堅一線,或主動投身於脫貧攻堅,或用心記錄、用情書寫脫貧歷程,發揮了文學的鼓勁和記錄作用。本期聚焦脫貧攻堅題材文學作品,敬請關注。   朱朝敏的《百裡洲紀事:一線脫貧攻堅實錄》(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0年5月出版)講述了湖北枝江百裡洲的十二個脫貧故事,從扶貧幹部和扶貧對象的日常生活中探究鄉村和農民命運的變遷,在展現巨大扶貧成果的同時,重點聚焦鄉村的精神現場和心理現場,這是當下鄉村敘事的重要收穫。  百裡洲是朱朝敏的故鄉,也是她文學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