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月經,女性顯得很無奈,內心深處渴望每個月月經按時到來,尤其是年輕女性,有了伴侶之後,一旦久久不來月經,十分擔心是不是懷孕了。與此同時,每次來月經時,不能太痛苦,畢竟痛經是很多女性面臨的難題。即使親切地稱作「大姨媽」,月經也會顯現出任性的一面,來的時候,月經周期短、月經量少,這樣的情況,可不太好,暗示身體處於不太健康狀態下,那麼周期短、量少,暗示哪裡出了問題呢?希望大家提前關注,不能掉以輕心。
所謂行經周期短,是比正常行經時間短一些,正常情況下,來月經的時候,是3—5天,但是有的人,今天剛來月經,明天就結束了,就屬於月經周期短。至於月經量少,是每次來月經時,低於正常的30—50ml,有些人甚至少於20ml,這樣的月經量就屬於偏少狀態了。
健康的身體,內分泌調節應該處於十分順暢狀態下,如果內分泌失調、失衡,會影響到來月經,受到身體激素的影響,處於偏低狀態,也會導致行經周期短暫,每次來月經的量很少等,這些情況,都折射出內分泌異常,需要調節。
當女性面臨氣血不足,也應該引起關注,氣血不足、氣血虧虛,對女性身體影響也非常大,沒有足夠多的血液濡養身體,對於經血不能起到供應。本身就容易血虛的女性,或者出現貧血的女性,更容易有這異常。促使血液流動受到影響,甚至還會產生瘀血。出現這個異常,補血補氣,顯得很關鍵,藉助於這樣滋補,改善氣血不足,促使更多氣血濡養身體。
子宮發育過程中出現了異常,面臨發育不全的情況,對月經是有影響的,會導致月經量減少,或者導致月經周期縮短等。也有一些女性會面臨這個部位生病了,一些病症影響到了該部位健康,導致不能正常行經,出現了行經時間短暫、月經量少。
有過流產經歷的女性,會因為在流產過程中,對宮腔有損傷,或者在術後,促使該部位有粘連物,都會影響到經血的流出,導致女性月經減少,行經周期短等。這樣的情況,建議大家科學合理避孕。
伴隨著身體重要部位面臨著細菌增多,帶來的隱患,也是非常大的,細菌傳播過程中,對該部位有很強的刺激,例如,會導致不利於健康的贅生物出現,也會導致該部位有疼痛感、腫脹感。細菌增多,會促使月經量減少、來月經的時間縮短。這就要求大家在平時注意清潔衛生,例如來月經的時候,衛生巾及時更換。平時要注意內褲的清洗。
受到情緒的影響,也會影響到月經,女性本身就難以控制好情緒,這樣的話,會處於情緒波動,或者情緒緊張,不能保持愉悅的心情。一直以來都鬱鬱寡歡,也是不利於健康的,也會影響到月經,導致月經波動異常,行經時間短暫,月經量少等。
每次來大姨媽的時候,發現月經量少、時間短暫,要注意了,一次兩次倒也沒有什麼,但是每次都這樣,或暗示身體出現了這些問題,一定不能大意了,要特別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