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人都知道,在來月經的時候,看一看量有多少,就能知道自己的月經是否正常。女性的健康問題,大多數情況下,都能通過月經異常給出提醒信號。要知道月經量多不是好事,少了也代表有問題,符合一個標準才算是正常,若是不正常,就要儘早調理。
那在經期來多少量屬於正常情況?
因為有的人只需要3天就排乾淨經血,也有人是5到6天才幹淨,一般來說,不管有多少天的經期,只要加起來的經血量有超過二十毫升,就算是正常。經期前1到3天是排出的量最多的時候,後面幾天幾乎沒有,或者是只有一點。若是前幾天的量不多,後面量多起來了,就代表身體出問題了。尤其是經血總是排不乾淨,每天就一點點,連續七八天都存在這個問題,要注意子宮的健康。
從每天的排血量上來看,經期剛開始的那兩天,一天的量應該在5毫升以上,才能保證經期結束後,排出的量超過二十毫升。按照女性每次換衛生棉的頻率,若是頻繁的更換,還總感覺滿的快溢出來了,然後量是一天比一天少,直到排得乾乾淨淨。但女性每次換衛生棉的是,上面的血都不多,一半都沒有佔到,就代表量少要儘早查明原因。很多人都是知道月經量太多會有哪些問題發生,卻不清楚月經量少說明了什麼?
月經量少是在暗示女性什麼問題,從中西醫角度看待情況,得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中醫認為月經量少是體內的氣循環不暢,也有地方的血液淤堵在一起,影響到機能運作,導致經血不能順利地排出,看著量好像減少了。對於這樣的情況,調理方式是提高睡眠質量,加上調經化瘀的藥材,改善體質,加快經血排出,量就會恢復正常。例如,可以用的中藥材有乾薑,益母草,紅花等,平時要注意小腹部位的保暖,以免寒氣太重導致血塊增多,讓量變少了,影響到懷孕成功率。
現代醫學認為年紀小的女性,發現自己月經量少,多半是激素分泌少的問題,還有子宮受損嚴重,導致內膜太薄,量也會越來越少。這種情況下,自己通過飲食調理,效果不是很好,通常是要內服一些藥物,調整激素水平,去調理內膜的厚度,子宮厚度恢復正常了,經血量也會和以前一樣多。女性若是身體有此情況,也要定期做子宮檢查,根據恢復情況,適當調整劑量,減少副作用發生。
女性在過了44歲後,才出現量變少的情況,不是代表身體有問題,只是正常的器官衰老,激素水平低引起的。不是嚴重影響到女性正常生活,就不需要調理治療。在生活中注意一下,儘可能讓自己休息好,豆類做的食物可以多吃,營養更要均衡補充。沒有醫生的建議,就不要亂吃一些補品,很容易補出疾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