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鹿鼎記》口碑撲街,新麗傳媒懸了

2020-12-18 新浪科技

來源:第一財經周刊

一部由閱文集團旗下新麗傳媒出品的劇集,優酷和愛奇藝都買了網絡版權,騰訊卻沒播——果然事出有因。

記者 | 陶紫東、葉雨晨

近年來豆瓣評分低至2點幾的影視作品實在是不多,開播不到一周的新版《鹿鼎記》做到了。

11月15日,這部由新麗傳媒出品、張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記》在CCTV8、愛奇藝和優酷同步開播。截至發稿,近4萬名豆瓣網友最終打分2.6分,其中超過80%的觀眾只給了1星,口碑全面崩塌——可與之抗衡的恐怕只能是5年前由畢志飛導演的2.2分的《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了。

2020年度最低分。| 圖片來源:豆瓣

出演過《餘罪》的張一山一向被視為實力派青年演員,但在這版《鹿鼎記》中,他浮誇的面部表情、捏著嗓子的說話聲讓人一度魂穿《西遊記》。主演演技之外,片中劣質的服化道、低級的歷史錯誤和不連貫的劇情也招來了不少吐槽。

很難不出戲。

最有意思的是,儘管新麗傳媒屬於騰訊系閱文集團旗下,但騰訊視頻卻沒有播這部戲。

《鹿鼎記》屬於經典華語影視IP,在各種版本的前作中,無論張衛健、陳小春、梁朝偉還是周星馳版的韋小寶,各自在幾代觀眾中形成了口碑。任何產品,一旦市場有了預期,復刻就有風險,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翻拍版常常是影視化翻車的重災區。去年播出的《新白娘子傳奇》由愛奇藝和中文在線聯合出品,豆瓣評分4.4;光線傳媒2018年出品的《新笑傲江湖》口碑更差,評分只有2.8。

明知翻拍劇容易「撲街」,各大製片公司仍前赴後繼砸錢入局,因為翻拍劇是快速且相對穩定的變現路徑。除了《鹿鼎記》,新麗傳媒還有尚未播出的《天龍八部》。

首先,翻拍劇更容易招商,也更容易獲得播出平臺認可。這些經典IP早已經過市場檢驗,風險相對較小。與之相比,影視市場的不確定性導致原創劇集的口碑很難被預估,廣告主和平臺青睞翻拍劇在情理之中。

從製作難度看,國產劇原創劇本開發能力本身偏弱,流程又相對繁瑣。一般而言,製作方需要先向平臺提交大綱和前幾集劇本,平臺通過了才能繼續開發,項目周期長且極容易夭折。而翻拍劇有成型的劇本和人物作參考,改編難度相對較低。

此外,翻拍劇有著天然的群眾基礎,原著粉快速為新劇引流,可以節省一定的宣發成本。對旗下有藝人業務的影視公司來說,翻拍劇還是一個捧紅新人的機會。比如,《新笑傲江湖》中的三位主演丁冠森、薛昊婧和丁禹兮都是光線傳媒旗下藝人,雖然口碑撲街,但年輕演員們在翻拍劇裡露臉之後,很容易就接到了其他資源。

《新笑傲江湖》劇照。| 圖片來源:豆瓣

但翻拍劇的bug也大。在觀眾心中已有標杆的前提下,拍得好是水到渠成,拍得不好就容易被噴到全民皆知——觀眾本身對翻拍劇不需要任何認知成本,即便沒看過新劇,一個社交意見領袖隨手寫的一句吐槽就能讓人心領神會。

而當吐槽聲大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影響製片公司的整體口碑。

新麗傳媒曾出品過許多爆款劇,算是業內頗受認可的創作型公司。2011年前,新麗參與出品的作品多為《血色迷霧》等諜戰戲。此後,新麗開始由諜戰戲向情感戲轉型,讓陳思誠大火的《北京愛情故事》即誕生於這個時期。

2014年起,都市情感劇成了新麗的布局重點,《大丈夫》《虎媽貓爸》《我的前半生》等爆款作品頻現。很長一段時間內,新麗留給觀眾的印象都是正統且紮實的。但就在同行認識到現實題材的利好、紛紛轉型之時,新麗卻放棄了「正劇」路線,開始專攻流量和大IP。

《我的前半生》劇照。| 圖片來源:豆瓣

新麗做劇口味的這種改變離不開資本推動。2012年、2014年和2017年,新麗曾三次衝擊IPO但都告失敗,最終在2018年3月,新麗傳媒的大股東光線傳媒將持有的新麗股權轉手騰訊。同年8月,同屬「騰訊系」的閱文集團出手,以不超過人民幣155億元的價格收購新麗100%股權。這也意味著,新麗從此成了閱文生態體系中的一環。

作為中國最大的網絡文學閱讀平臺,閱文需要新麗為其補齊IP孵化能力,此後閱文的頂級IP《鬥破蒼穹》和《慶餘年》均由新麗傳媒負責影視化。但由於收購價較高,資本市場當時並不看好。宣布收購新麗的次日,閱文股價大跌了17%,市值縮水103億港元。

坊間傳聞肖戰的影視合約籤在新麗,但新麗曾表示否認。| 圖片來源:豆瓣

另一邊,新麗要解決的難題也不少。作為收購條件,新麗和閱文籤了一份「對賭協議」。約定新麗須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別實現不低於人民幣5億元、7億元和9億元的淨利潤。若新麗無法完成年度淨利潤指標,閱文會扣減應支付給新麗的分期金額。

然而,中國影視業的寒冬期差不多就是從2018年開始的。2018年和2019年,新麗的業績均未達標,今年受疫情影響更不樂觀。從閱文集團8月公布的半年報來看,2020年上半年新麗傳媒淨虧損為9710萬元,閱文集團也有33.1億元的淨虧損,同比下降941.9%,這是閱文上市以來的首次巨虧。

在當時的財報電話會議上,以騰訊副總裁身份進入閱文核心管理層的程武表示:「IP業務方面,與新麗傳媒的整合未能充分產生協同效應……與新麗傳媒的整合遠未取得全面成功,且進度不及預期,主要是因為我們缺乏一個既熟悉網絡文學業務、也熟悉影視製作的團隊來推動整個過程。」

對所有影視公司而言,2020年都相當難熬。相關數據顯示,在已發布半年報的影視上市公司中,絕大部分無論營收、淨利相比上年同期都出現明顯下降。與院線公司和電影公司相比,以電視劇為主營業務的公司受疫情影響其實還相對較小,今年播出的劇集中也不乏爆款存在,比如檸萌影業的《三十而已》。

今年的網紅劇。| 圖片來源:豆瓣

這版《鹿鼎記》製作完成於2019年,屬於新麗的庫存劇。在影視行業,每個公司都有不少這種庫存,通常選擇在年底前播出以回本。但這一次,新麗並沒有實現願望,今年利潤9億元的對賭基本又輸了。

相關焦點

  • 《鹿鼎記》撲街,新麗傳媒又完不成對賭了
    近年來豆瓣評分低至2點幾的影視作品實在是不多,新版《鹿鼎記》做到了。 11月15日,這部由新麗傳媒出品、張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記》在CCTV8、愛奇藝和優酷同步開播。截至目前,8萬名豆瓣網友最終打分2.9分,其中超過70%的觀眾只給了1星,口碑全面崩塌。
  • 新《鹿鼎記》口碑「撲街」 新麗傳媒9億淨利對賭堪憂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周報記者 塗夢瑩曾出品過多部爆款影視劇的新麗傳媒,在新版《鹿鼎記》開播後,成為眾矢之的。截至11月19日,新版《鹿鼎記》的豆瓣評分為2.6分,超過4萬人打分,其中差評佔比高達93%,此前評分更一度低至2.5分。
  • 新鹿鼎記遭群嘲爛片:出品方新麗傳媒還有更大壓力 21億「賭約」
    「人設」由「童星」轉換成「演技派年輕男演員」的張一山,卻在新版《鹿鼎記》上翻了車。《鹿鼎記》是否是新麗傳媒今年的重點作品?口碑不佳是否會影響新麗下半年的業績?11月17日,紅星資本局以上述問題採訪閱文傳媒,至截稿時暫無回復。此外,記者注意到,作為騰訊系公司出品的電影,《鹿鼎記》並未在騰訊視頻播出,而是在愛奇藝、優酷2大平臺網播。
  • 新版《鹿鼎記》口碑崩盤 新麗傳媒業績不達標拖累閱文集團丨資訊焦點
    15日晚,新版《鹿鼎記》在央視八套首播。出品方則是出品了《如懿傳》《我的前半生》《慶餘年》等爆款劇集的新麗傳媒。然而開播第二天豆瓣評分便一路下跌到2.5分,成為今年國產劇的最低。豪華陣容為何救不了口碑 ?2018年,閱文集團155億元收購新麗傳媒。
  • 黃渤談《鹿鼎記》:口碑撲街只因劇情爛刪減過多,這鍋張一山要背
    近日備受大家關注的張一山版《鹿鼎記》也收官了,這部劇真的令原著粉感到失望,也傷了那些喜愛張一山的粉絲們,對於張一山版《鹿鼎記》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導演和編劇的不懈努力讓其他版本的豆瓣分數都漲了,也讓部分新的00後開始看起了原著。
  • 新版《鹿鼎記》被吐槽到熱搜 新麗傳媒業績對賭又要黃了?
    新版《鹿鼎記》被吐槽到熱搜!新麗傳媒業績對賭又要黃了?正式開播才三天,張一山版《鹿鼎記》已經因演技頻頻上熱搜。來源:微博截至11月17日晚間,該劇的豆瓣評分為2.6分,此前曾跌至2.5分,在一眾《鹿鼎記》版本中創下最低分。超過2.46萬人打分,其中82%的人打出了1分。
  • 比起張一山,新麗傳媒更像「韋小寶」
    可能最適合拍新《鹿鼎記》的演員是楊超越。 因為越是經典,越需要超越。 張一山到底行不行? 這是最近社交圈熱議的話題,因為一部評分創年度新低的金庸劇的「熱播」,主演張一山被連番群嘲。 先不管張一山到底行不行,出品新《鹿鼎記》的新麗傳媒恐怕已經先行涼涼了。
  • 《鹿鼎記》口碑崩塌背後:張一山涉足5公司 新麗傳媒上半年虧近億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鹿鼎記》口碑崩塌背後:張一山涉足5公司,出品方上半年虧近億 新版《鹿鼎記》(2020)熱播以來,熱度與差評齊飛。而口碑坍塌背後,是近年來焦頭爛額的新麗傳媒,今年上半年虧損已達9710萬元。2018年收購新麗傳媒的閱文集團在今年半年報中表示,公司與新麗傳媒的整合未能充分產生協同效應。收購後,閱文集團嘗試將頭部IP系統化地改編為電視劇和電影,但與新麗傳媒的整合遠未取得全面成功且進度不及預期。
  • 新麗傳媒21億賭約僅達4成 騰訊為其最大股東
    據《證券日報》報導,11月15日晚,新《鹿鼎記》開播,隨後豆瓣評分一路走低。截至11月16日記者截稿,已經有10273人在豆瓣參與評價,有78.3%的人打了一星,目前該劇評分僅為2.7分。據了解,新《鹿鼎記》的出品方為閱文集團全資子公司新麗傳媒。
  • 新《鹿鼎記》滑鐵盧 新麗傳媒能否完成9億元業績承諾?
    來源:證券日報最近幾天,一部新翻拍的電視劇《鹿鼎記》成為大家茶餘飯後討論的熱點話題。這部劇由閱文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新麗傳媒出品,人氣演員領銜主演,再加上《鹿鼎記》大IP本身自帶流量,新劇翻拍怎麼看都是優勢滿滿。
  • 張一山用力過猛 新版《鹿鼎記》被批「猴鼎記」
    原標題:張一山用力過猛 新版《鹿鼎記》被批「猴鼎記」   15日晚,新版《鹿鼎記》在央視八套首播。
  • 翻拍經典遭遇口碑崩塌 新麗傳媒製片能力或受質疑
    據了解,新《鹿鼎記》的出品方為閱文集團全資子公司新麗傳媒。上半年,受新麗傳媒拖累,閱文集團淨虧損33.1億元。而新《鹿鼎記》口碑崩塌後,是否會進一步影響閱文集團業績?再拍經典不及預期新麗傳媒目前的日子並不好過,有影視行業分析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新《鹿鼎記》是新麗傳媒下半年的重點項目之一,給的資源和渠道都是頂級的,管理層對其抱有很高的期望。」
  • 《鹿鼎記》《燕雲臺》等「糊」劇滿天飛,誰之過?
    牛牛君查閱了這幾部戲的出品製作方,《燕雲臺》、《鹿鼎記》、《狼殿下》均屬騰訊系,前者由企鵝影業直接出品,而後兩部是新麗傳媒。需要指出的是,2018年,閱文集團斥資155億元收購新麗傳媒,後者承諾在2018年、2019年、2020年淨利潤分別達到5億元、7億元和9億元,而從實際完成度來看,新麗傳媒在2018年、2019年分別實現3.24億元、5.49億元淨利潤,均未達到承諾的業績數字。
  • 不管你們怎麼說,新版《鹿鼎記》我覺得挺好
    還記得新版《鹿鼎記》剛開播時,第一眼還真不太適應張一山的清裝造型,綠帽綠靴,鋥亮的大腦門兒,外加略顯誇張的表情管理,這跟痞酷的餘罪也差忒遠了。但誰承想,本來是抱著跟姐妹聊天積累點談資的心態追的劇,結果看著看著,竟然還就上癮了。隨著韋小寶入宮後智商屢屢上線,劇情步步驚心,看到最後,竟然覺得「真香」了。
  • 《鹿鼎記》口碑崩盤,韋小寶被演成了猴,網友呼籲向黃曉明道歉!
    作為金庸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鹿鼎記》的人氣一直都居高不下,也因此成了被翻拍的熱門選擇。而在近日,由張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記》在央視開播,雖然該劇一直非常低調,基本上沒有進行過什麼宣發,但在定檔的當天,卻迅速登上了熱搜,這足以證明張一山和這部IP的巨大市場影響力。
  • 《鹿鼎記》口碑崩塌,張一山演技被嘲,汪海林力挺:他是個好演員
    作者|傑兒 審核|芳芳提要:近日,張一山版《鹿鼎記》的口碑全面崩塌,汪海林表示:張一山是一個好演員,這與他演過多少爛片沒關係,一個演員的核心是他的演技。相信大家對前段時間受嘲嚴重的張一山版《鹿鼎記》還有印象。截至12月8日為止,這部劇的評分僅有2.9分,「突破」了歷屆《鹿鼎記》的最低評分。這部劇一經播出,瞬間點爆了網友的「雷點」,網友紛紛吐槽這部劇太難看。
  • 掙脫套路的新版《鹿鼎記》到底怎麼樣?
    可以說,你要是最近沒吐槽過新版《鹿鼎記》,都不算是個合格的網際網路人。更加不可思議的是,這劇竟然一路頂著吐槽,一度成為11月的熱播劇中的「劇寵」。有人說這是當下觀眾的審美崩塌,也有人說老了老了跟不上時代了。但在小編看來,這一切的一切其實都在意料之中,因為新版《鹿鼎記》不僅交出了一版大膽到包天的答卷,更獻上了一次顛覆性的另類解構。
  • 《鹿鼎記》《大秦賦》接連撲街?「最美面孔」朱珠的臺詞功底絕了
    由張魯一、段奕宏主演的古裝歷史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中,收視率與網播量仍然居高不下,不過口碑卻一直在下滑,目前只有6.9分了。《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翻拍的第四部影視劇,剛開播的時候口碑高達8.9分,播出了兩周之後,劇情進展到了44集的內容,卻還在「嫪毐之亂」的事件中徘徊不前。故事從嬴政小時候說起,本應該將全劇的重心放在嬴政身上,如今卻儼然變成了「趙姬傳」,實在是本末倒置。
  • 新版《地獄男爵》撲街,《生化危機》米拉回應:我演的都成了經典
    作為一部比較特別的英雄電影,新版《地獄男爵》應該受到了相當一部分人的期待,魔幻的畫風,個性的英雄,略顯黑暗的設定,劇版兩部《地獄男爵》雖然票房成績一般,但是也培養了一部分地獄男爵粉絲,這個重啟版沒有延續之前的陣容,不過依然備受期待,影片已經在北美上映,從票房和口碑上來看,可以說雙雙撲街
  • 新版《鹿鼎記》相形見絀,觀眾究竟在生誰的氣?
    要說近期熱度最高的電視劇,那就非張一山出演的新版《鹿鼎記》了,而伴隨高漲的熱度,與之而來的是無數的質疑和嘲諷,使得這部劇在開播之後,多次登上熱搜,成為了網友們議論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