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母校博洛尼亞大學

2020-12-13 環球人物網

本刊記者 餘馳疆

本刊駐義大利特約記者 王佳妮

博洛尼亞是義大利北部的歷史名城,老城區瀰漫著濃厚的中世紀氣息。紅色的老建築星羅棋布,造型樸素卻不失一種整體美。這座城市沒有羅馬的恢弘和佛羅倫斯的浪漫,但獨有一種氣質,自由、熱烈。文藝復興時,這裡是義大利唯一容許女性擔任專業職位的城市;二戰期間,這裡是義大利抵抗組織的中心,許多市民在和納粹鬥爭中獻出生命;之後,這座城市便一直是義大利左派勢力尤其是義大利共產黨的根據地。

如果問博洛尼亞人這種烈性的源頭,大多數人會提到城市的標誌——博洛尼亞大學。曾有當地媒體請市民評選「城市之寶」,這所學校名列第一。它的珍貴之處在於悠久的歷史,博洛尼亞大學始建於1088年(具體年份不詳,這是後來歷史學家象徵性為它擬定的),是世界上第一所具有現代意義的大學;在於其革命性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開放式的教育體製成為日後許多名校的模板;更在於它培養出的偉大學子,彼特拉克、伊拉斯謨、哥白尼等,都是以無畏前進的精神,最終影響人類歷史的人物。

這所大學的歷史,就是世界優秀大學的通史。

 

從被排擠對象變成了特權階級

從誕生起,博洛尼亞大學就一直帶著野蠻生長、披荊斬棘的氣息——沒有創始人,沒有固定場所,甚至沒有確切的年份,完全由一群學者自發組織形成。

11世紀末,歐洲中世紀進入尤為動蕩的歲月,基督教大分裂、十字軍東徵、城市經濟開始復甦。當時,歐洲的學校清一色是教會學校,普通百姓都是文盲。然而,隨著城市工商業的發展,出現了學習古代羅馬法的需求,博洛尼亞一批學者突破了教會的壟斷,以「遊擊戰」的形式在城市各個場所講授、學習古羅馬法,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歐洲其他城市的留學生,由此形成了協會式的大學。這便是博洛尼亞大學的前身,也是西方世界最早的大學。

在這個協會式大學中,學生成為主動權最大的群體。他們組成委員會,聘用老師,在教堂、市場等地授課。學生委員會支付老師薪酬,有權對老師進行罰款、解聘。12世紀初,人們常常能在博洛尼亞城看到老師帶著一群學生四處遊學,進行各種研究和討論。

這些學生的存在引起了兩類人的反感:教會與市民。教會以學生們「對上帝不敬」為由,將他們驅逐出教堂,封鎖他們的課堂;市民則認為學生佔用公共資源,是社會不安定元素。他們收取留學生高昂的房租,對學生進行毆打,擾亂教學秩序。千裡迢迢來博洛尼亞求學的熱血青年自然也不示弱,常常以暴制暴,流血衝突不斷。而對衝突進行仲裁的法官大多偏向市民,因此當時的學生幾乎是在鬥爭中學習。

最早有記載的兩位博洛尼亞大學講師名叫佩波內和依內裡奧,他們是幫助學生鬥爭取得勝利的大功臣。1158 年,剛剛登基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德意志腓特烈一世鎮壓了義大利北部的城邦起義,特地來博洛尼亞地區巡視新領土。佩波內和依內裡奧就趁機帶著學生「上訪」,向腓特烈一世提議給留學生穩定的居住權。

腓特烈一世可是位不折不扣的暴君。他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時,教皇哈德良四世要求他為其牽馬扶鐙,結果腓特烈一世大發雷霆,加冕禮變成了屠宰場,近千名教士喪命。跟這樣的暴君談條件,當時的博洛尼亞校友真為他們捏把汗。但依內裡奧也絕非只是逞匹夫之勇,事實上,腓特烈一世在義大利的勢力並不穩固,需要一批有影響力但又沒有戰鬥力的人物來平衡教廷、義大利城邦以及神聖羅馬帝國之間的關係。要知道,博洛尼亞的學生各個聰明能賺錢,這樣的人才怎能不籠絡?

於是,腓特烈一世以「對知識的研習有助於對上帝的認識」為理由,頒布了《完全居住法案》,規定「大學師生享有在其所在城市的居住權,城市必須為大學提供適合用於教學和生活的房屋……大學享有一定程度的司法自治權,與大學成員相關的商業案件,可以由大學自行審理。」

就這樣,博洛尼亞的學子聰明地在多方勢力的博弈中為自己爭取到了最大利益,瞬間從被排擠的對象變成了特權階級。

不務正業的校友改變了世界

自從有了神聖羅馬帝國君主當靠山,博洛尼亞大學在之後的100多年裡迅速發展,學生委員會制度成為歐洲教育的新模板。同時,有許多師生外遷,創辦新的大學,比如位於威尼託的帕多瓦大學、位於託斯卡納的比薩大學等等,都是其「後代」。

1200年,以法學見長的博洛尼亞大學又建立了醫學系和哲學系,1360年增設神學系,到14世紀末,博洛尼亞大學在校生已有1萬多人——那可是戰爭與瘟疫泛濫,人口增長緩慢的中世紀,一所大學的人口就能抵半座城了。博洛尼亞大學在城裡建立宿舍、食堂和各學院,如今這些建築依然分散在城市的各個角落。

學校規模越來越大,學生的膽子也越來越大,文藝復興時期,這所大學裡來了許多「不務正業」的學生,最出名的便是「文藝復興之父」弗蘭齊斯科·彼特拉克和「日心說」的創立者哥白尼。前者是來學法律的,結果變成大文豪;後者則是來學醫和神學,卻成了挑戰神學的天文學家。

彼特拉克進入博洛尼亞大學法學系是在14世紀初。他是佛羅倫斯名門之後,義大利著名法律公證人的兒子,他的父親與但丁等人為維護新興資產階級利益,反抗教會與王權而被流放。父親希望子承父業,彼特拉克只能半推半就地來到博洛尼亞學法。

然而,這所大學在彼特拉克心中早已不再是法學名校,而是一所充滿古典氣息、文化底蘊的殿堂。彼特拉克是好古之人,他將所有時間傾注在閱讀古書上,奧古斯丁的《懺悔錄》成為他在學校的精神支柱。

1326年,彼特拉克的父親去世,彼特拉克立刻放棄法律,一面在教廷擔任閒職,一面從事文學創作。教會生活使他親眼目睹了人性的黑暗和虛偽,他嘗試用古典文學作為反抗封建思想的武器。1342年,彼特拉克完成了敘事史詩《阿非利加》,他寫道:「遺忘的沉睡不會永遠延續。」作品中的人文主義深深影響了後世的文學家、藝術家,他因此被稱為「文藝復興之父」。

彼特拉克開啟了文藝復興的盛世,他的校友哥白尼則是復興完成階段最耀眼的一顆星。1496年,23歲的波蘭人哥白尼到博洛尼亞大學學習。他10歲喪父,從小被送到舅舅家撫養。舅舅崇尚人文主義,和當時波蘭進步的知識界、革命家交往甚密。耳濡目染下,哥白尼雖然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卻有了顆對舊思想不認同的心。

在博洛尼亞大學,哥白尼結識了天文學老師徳·諾瓦拉,從他那兒學到了天文觀測技術以及希臘的天文學理論。大學裡自由的校風讓哥白尼的知識體系通貫古今,橫跨文理。他仔細研究了託勒密的「地心說」,對此提出了質疑。

1514年,經過長達兩年的觀察與計算,哥白尼寫成了《天體運行論》,創立「日心說」。當時羅馬天主教廷認為他違反《聖經》,這本書直到1543年才得以出版。據說哥白尼收到成書時已重病纏身,只摸了摸封面便在兩天後去世了。

《天體運行論》的出版揭開了現代天文學的序幕,半個世紀後,布魯諾因為支持「日心說」被燒死,伽利略因論證哥白尼理論被判終身監禁;1687年,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問世,哥白尼體系被全面接受;又過了300多年,1992年,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正式為伽利略平反。

在整個文藝復興時期,自由、強大的博洛尼亞大學走出了無數富有人文關懷的學者。如同彼特拉克、哥白尼一樣 ,他們追求真理和復興的道路都異常曲折。但也正是這些人一步步的努力,最終成就了文藝的復興以及現代科學的誕生。

正如博洛尼亞大學校訓所言:因為有挫折,人生的美好才變得充實起來。

寬進嚴出,提倡自由

17世紀中期,博洛尼亞大學建起世界上第一間解剖教室,成為歐洲醫學的典範;18世紀,醫學家蘿拉·巴斯成為該校教授,她是歐洲第一位女教授;19世紀,博洛尼亞大學學生伽利爾摩·馬可尼用電磁波進行約2公裡距離的無線電通訊實驗獲得成功,開創實用無線電報通信……直到今天,博洛尼亞大學依然是義大利最高學府:圖書館直接隸屬教育部,館內藏書92萬冊;每個學科都配有相應的博物館,教育資源堪稱義大利之最;學風自由,上不上課、上什麼課完全取決於學生自己。

然而,博洛尼亞大學又被稱為義大利最難畢業的大學之一,是典型寬進嚴出的教育模式,考試不合格,論文不過關,都有可能面臨被勸退的風險。

輟學校友中也不乏佼佼者,喬治·阿瑪尼就是最著名的案例。上世紀50年代,喬治·阿瑪尼進入博洛尼亞大學醫學系。他自認是個文藝青年,在學校整天看電影度日。作為醫學生,阿瑪尼發現自己竟然暈血,以後根本當不了醫生。當時父母要求他堅持到畢業,他卻覺得不能在無用之事上浪費時間,毅然決然輟學參軍。

退役後,阿瑪尼從服裝銷售做起,白手起家、自學成材,終於在1975年成立同名品牌,開創了屬於自己的時代,成為繼迪奧之後第二位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設計師。正因為有了阿瑪尼的故事,義大利人戲稱:即便是輟學生,博洛尼亞大學的也是最好的。

不論是900年前爭取權益的學子,文藝復興時追求真理的大師,還是勇敢輟學尋夢的年輕人,在博洛尼亞大學,自由選擇和堅持個性獨立始終是立校之本,也是這所最古老大學傳遞給歐洲乃至世界其他大學最寶貴的精神。1988年,歐洲430個大學校長共同籤署《歐洲大學憲章》,確定博洛尼亞大學是歐洲所有大學的母校。

蔡元培先生說過,所謂教育,就是「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劃一,毋寧展個性」。而用這句話來形容博洛尼亞大學,再合適不過了。

責任編輯:王瑋

聲明: 版權作品,未經《環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博洛尼亞大學:世界最古老大學,與牛津並列「歐洲四大文化中心」
    博洛尼亞大學坐落於義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首府博洛尼亞,坐落著人類歷史上第一所現代大學,博洛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Bologna),成立於1088年,至今已超過900年歷史。博洛尼亞大學主校區並沒有明顯的圍牆,使用面積大約有35萬平方米,與歐洲其他古老大學一樣,各個學院分布在市區的各處,與城市融為一體。大學位於義大利最宜居的城市之一,風景秀美,建築極具格調,外牆色彩猶如莫蘭迪油畫色彩的調子,各種顏色邪乎協調,既鮮明又淡雅。
  • 帶你了解不一樣的博洛尼亞大學
    博洛尼亞大學Università di Bologna博洛尼亞大學是公認的西方最古老大學,由依內裡奧設立於1088年神聖羅馬帝國時期,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是歐洲第一個擁有自由和獨立教學的教會學校,被譽為歐洲「大學之母」。
  • 博洛尼亞大學 - 學校介紹
    博洛尼亞大學 - 學校介紹博洛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Bologna)是西方最古老的大學、歐洲四大文化中心之首,被譽為歐洲「大學之母」,是全世界第一所大學。建立於1088年,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
  • 歐洲最古老大學博洛尼亞大學學術剽竊成風?
    義大利著名學府博洛尼亞大學的一名教授竟然公然「教唆」學生抄襲,這件事引起不小轟動。博洛尼亞大學成立於1088年,是歐洲第一所大學,然而,根據法新社27日的報導,在這座古老的校園內,教師學術剽竊現象比比皆是,校方卻對此熟視無睹。
  • 博洛尼亞大學-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網申攻略
    1088年:博洛尼亞學堂誕生於學生和為學生而生。它是西方世界最古老的大學。1988年9月18日,博洛尼亞大學九百年校慶之際,歐洲430位大學校長在博洛尼亞著名的大廣場上共同籤署了歐洲大學憲章,正式承認與宣布博洛尼亞大學為「大學之母」(拉丁文:Alma mater studiorum),即世上所有大學的母校。
  • 義大利|博洛尼亞,尋找最古老大學
    睡醒睜眼,方才考慮在博洛尼亞的大半日,究竟要去哪裡。博洛尼亞的標籤不少,什麼「紅色之城」「拱廊之城」「美食之都」和「大學之母」等等。最後一個標籤深得我心,我於是找啊找,在網上搜出一個地址——via Zamboni, 33,帶妹頭鑽進停在酒店外的一輛計程車。
  • 博洛尼亞大學——世界最古老的大學
    博洛尼亞大學是世界範圍內廣泛公認的、擁有完整大學體系並發展至今的第一所大學,與法國巴黎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和西班牙薩拉曼卡大學並稱歐洲四大名校,被譽為"大學之母",由依內裡奧始建立於1088年,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
  • 南開與博洛尼亞大學籤約合作
    本報訊(記者張國  通訊員冀寧)近日,南開大學與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籤署校級合作備忘錄以及商學院間合作備忘錄,將在學生交換、教師互訪、學術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博洛尼亞大學校長特別代表、義大利前總理普羅迪與南開大學校長龔克共同籤字。
  • 義大利留學:博洛尼亞大學最新招生簡章介紹
    博洛尼亞大學在2018年的計劃生預註冊高居榜首,在2019年的預註冊也排名第三,僅次於米蘭理工大學和都靈理工兩個工科類大學,同樣其實可以負責的說!博洛尼亞在全科綜合類大學裡,預註冊人數仍然是最高的!那麼根據兩張圖片!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詳細的解析一下今年博洛尼亞大學各個專業招生的 馬可波羅計劃生名額以及國際生專業。
  • 義大利古城「大學之祖」博洛尼亞 圍繞大學轉型
    博洛尼亞:大學城的千年契約  為了讓「大學之祖」保持優勢,博洛尼亞,這座聲名顯赫的義大利古城,在無可避免的「都市病」面前,一切戰略轉型和城市經營都圍繞著大學來進行。  博洛尼亞大學的前身原本是一所法律學校,成為近代意義的「大學」,則是因為1158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雷德裡克一世所頒布的法令。  來博洛尼亞的學生主要是學習《民法》和《教會法》等羅馬法律,並大多以此作為終生的職業。到13世紀初,這裡的學生已經多達5000多名,許多來自義大利以外的歐洲國家。  大學成立之初,學生喜歡叫它「聯合組織」。
  • 遊記:進入博洛尼亞大學校區範圍
    阿庫希奧宮,在2008年以前曾是博洛尼亞的市政廳,現在是博物館。阿庫希奧是12-13世紀博洛尼亞的一位著名的法學家,這座建築的前身可能是他的宅邸。市政廳。博洛尼亞城市象徵,規模較比薩斜塔還要大的多。兩座塔都建於中世紀1169年,是當時兩家實力相當的貴族加裡森達家族和阿西內利家族為爭奪對城市的領導權而建造的。
  • 高等教育學教材裡博洛尼亞大學和波隆那大學是同一所大學嗎?
    在江蘇崗前培訓考試教材《高等教育學》(2017年版)第二章"高等教育發展"(P21)提到,[義大利的波隆那大學、法國的巴黎大學
  • 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校長來訪人民大學並籤署兩校學生交換項目諒解...
    義大利是「一帶一路」沿線上重要的歐洲國家,中國政府的「一帶一路」倡議為中意兩國教育領域合作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中國人民大學願同博洛尼亞大學在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等方面繼續深化合作。烏伯蒂尼校長表示,博洛尼亞大學在學生流動性方面是國際化程度最高的歐洲大學之一,該校目前正在加快教學改革,已有三分之一的課程實現英文授課,在兩校現有交流的基礎上,期待進一步促進兩校在優勢學科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 王利明副書記兼副校長訪問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
    10月4日,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王利明應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邀請,在人民大學75周年校慶之際,對博洛尼亞大學法學院和博洛尼亞大學孔子學院進行了首次訪問,進一步促進了兩校的合作與交流。博洛尼亞大學法學院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法學院已經積澱了近十個世紀,歷代學者在這裡參與並見證了中世紀《羅馬法》的復興發展與二十世紀至今歐洲一體化的法律進程。
  • #Online Italian High Education Week 29:博洛尼亞大學
    自公元1088年建校至今,作為全球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博洛尼亞大學一直將國際教育視為其核心任務之一。· 歐洲大學聯盟UNAEUROPA成員·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設有分校區,在紐約、布魯塞爾和上海設有新辦事處。
  • 【視聽】博洛尼亞大學(Alma Mater Studiorum)校長新學年致辭
    【視聽】博洛尼亞大學(Alma Mater Studiorum)校長新學年致辭 2020-12-14 15: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世紀大學兩種模式是博洛尼亞大學和巴黎大學,成為很多大學藍本
    博洛尼亞大學和巴黎大學是中世紀大學兩種模式,很多大學都以兩者的模式為藍本建立的。博洛尼亞大學是一種學生型大學,是學生們的自治組織,由他們支付老師的工資,所以很多時候老師要遵守他們定下來的規定。這是因為博洛尼亞大學的學生具有較大的年齡和較高的生活地位,能夠管理自己的事務,許多學生已經是政府官員或者律師,可以支付自己的學習費用。而且由於公民權利是義大利的傳統,地位很高,而當時大學招生不限制地域,很多外地的學生來到此地,他們不具備當地的公民權利,所以需要組成團體來保護自己的利益。
  • 駐義大利大使訪問博洛尼亞大學談中意教育合作
    駐義大利大使訪問博洛尼亞大學談中意教育合作   中新網3月20日電 據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3月15日,中國駐義大利大使李瑞宇訪問了博洛尼亞大學,會見了大學校長迪奧尼吉 (Ivano Dionigi)並與該校孔子學院中、外方院長座談。
  • 歐洲四大文化中心 建校近千年的四所大學
    英國的牛津大學、法國的巴黎大學、義大利的帕多瓦大學和博洛尼亞大學並稱為歐洲四大文化中心,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自中世紀起,這四所大學就是世界很多的青年學子們夢寐以求的理想深造場所。無數的學者名人都出自這些學校,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這些大學,近距離感受一下這裡的人文學風。
  • 博洛尼亞美術學院丨來歐洲最古老的藝術學院讀設計
    有不少學生將義大利作為自己的第一選擇,除了其本身濃厚的藝術歷史與氛圍,這裡的公立大學免收學費、生活費用低廉,且學制短都是非常吸引人的要素。今天大菲哥想跟大家來介紹一下的,也正是義大利,同時也是世界頂尖的美術學院—— 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