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福之人不必忙,無福之人跑斷腸,老祖宗的話飽含深意
每到春節時期,人們都會在家中貼上福字,祈求新的一年福氣到來。關於福,古人對其的解釋是「佑也」為保佑之意。我國先賢古籍還曾給出不同的解釋,例如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韓非子曾認為「全壽富貴謂之福」。
在古籍《禮·祭統》中記載:「福者,備也。」等等。古人常說的五福更是包含了長壽、富裕、康寧、修好品德、考終命盡享天命這五大方面。但不論是何種解釋,福所承載與寄託的是人們對一種美好安康生活的一種嚮往,從古至今,人們都希望自己能夠福運滿滿。
在我國漫長的歷史中形成了諸多關於福氣的俗語,其中:有福之人不必忙,無福之人跑斷腸。這句話廣為流傳。意思通俗易懂,它主要講述了一個人有福與無福之間的區別,有福氣的人完全不必為了生活四處奔忙,福氣會自己找上門來,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好運,使之順暢無阻。而沒有福氣的人哪怕他們為此東奔西跑福氣也不會出現,所做的都是徒勞。
的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好似上天的寵兒,諸事順利,他們不必經歷人生的起起伏伏便能夠擁有令人羨慕的美好生活,那些令普通人們望之莫及的事物,他們唾手可得。
而與之相反的還有一類人,他們為了生活不停的奔忙,可得到的回報卻與付出不成正比。如此差距令人感慨。
這樣看來,這句俗語好似充滿了: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的蘊意。告訴人們要聽天由命,接受命運的安排。如果我們這樣理解,可以說是大錯特錯了。
很多人都認為福氣只能通過祈求獲得,能否身具福氣完全是運氣使然。雖說福氣是縹緲之物,但並不是說它完全無法改變,是生來註定。關於如何能夠身具福氣,老子曾言:君子有造命之學,命由我立、福自己求。
意思是指人們的命運並不是固定的,君子有將命運握在自己手中的能力,這是造命之學。人們能夠自己立命,也能夠自己來求得福氣。如果一個人修福那麼就會有福,主要看人們自身是否有良好品德,有德也會有福。福禍無門,它並不是想要擁有就有的,好和壞都是自身招來的。
與其說我們能夠掌控命運,不如說我們能夠掌控自己的心態,積極向上又樂觀豁達的人,他們的生活充滿希望,前面我們提到五福中,長壽、康寧與修好品德都與積極的心態有關,假若人們整天消極低沉或暴躁煩悶,不停的向身邊好友親人發洩心中不滿,這樣不僅自己的身體容易生病,更是影響他們的家庭安寧。
有福之人並非都是生活大富大貴,他們看似順暢無阻的人生坦途,其背後或許付出了人們難以想像的艱辛努力。或許又有的人嫉妒他們生活快活,殊不知快樂是相對而言的,有人家田萬畝卻整日思索萬千惶惶度日,有的人居窮巷陋室但每天逍遙快活。
我們認為這些懂得享受當下人生經歷的人是有福氣的,而那些前瞻後顧缺少一個積極的心態的人,哪怕他們位高權重但生活並不快樂,自然是無福的。
老祖宗的這句話可以說是飽含深意,我們是否正確理解的關鍵是對福氣有個正確的認識,正如現今人們常說的: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差一樣,人們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用心去擁抱世間萬物,這個世界才會反過來擁抱我們,這時福氣自然也會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