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忙斷腸。做人,有福氣的人,往往事業興旺,財運亨通,做什麼事都很順,那麼,福氣從何而來呢?其實,人的福氣完全是靠自己積累的,即所謂「命由天定,福由己求」。具體而言,有福之人,身上往往有以下兩個特徵,你有嗎
一、高行言微
老子在《道德經》中講,「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意思就是說,君子之道應該高行言微,通俗理解就是我們常說的少說多做。我們都知道禍從口出的道理,多嘴多舌是最有損福氣的,一個人,如果管不住自己嘴,就容易給自己是惹來禍端,福氣自然會越來也少。
當然,說話是人的本能,也是生存的技能,話還是要說的,關鍵是看場合、對象和時機說話,要講究方式方法,要考慮後果,沒有把握的時候,還是少說為好。現實社會中,有些年輕人因為閱歷和經驗不足,往往敢說敢表現,這是正常的,但假如不注意控制自己的嘴巴,就更容易因話惹禍,而一旦養成多嘴多舌的壞習慣,那最終一定會害了自己。
具體而言,不負責任信口開河,不講證據的胡亂瞎說,不經調查的傳播謠言,不看後果的言語中傷,毫無意義的廢話連篇,都是要避免和杜絕的,這些話,於人於己都毫無益處,只會損傷福氣,甚至帶來惡報。
「喜時之言多失言,怒時之言多失禮。」我們老祖宗很早就認識到「禍從口出」的道理,所以,才指出說話一定要持謹慎態度,避免「言多必失」。所以,做人,一定要管住自己的舌頭,不要輕易說話,不該說話時永遠不要說,必須要說時,也一定要謹慎一些,最好是讓話在腦子裡多轉幾個圈,少一些脫口而出。
二、難得糊塗
世間之事,很多是不能較真的,如果事事都要弄個一清二楚、明明白白,非要把自己逼到一個死胡同裡,那就很難有退路了。與人相處也是一樣,「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有時候著揣著明白裝糊塗,忽略他人過失,人緣反倒越來也好,福氣也會越來越多。所以,才有「難得糊塗」這一條充滿大智慧的天規。
要說糊塗人做糊塗事,那是很正常的;而讓人好奇的是,那些聰明人、厲害人,也常常表現得很糊塗,不過,他們雖然看似糊塗,卻糊塗得有理,成了「難得糊塗」,反而成為有福氣的人。
難得糊塗,是一個人屢經世事滄桑之後的成熟和從容,這種糊塗與不明事理的真糊塗是完全不同的,它是人生大徹大悟之後的寧靜心態的寫照。
《紅樓夢》中寫薛寶釵無疑是一個有福之人,而她的做人原則之一就是「安分隨時,自雲守拙」,也就是表面上看似糊塗,實際上一點兒也不糊塗,只是不喜歡與人計較,能夠忽略他人的小毛病。事實上,小說中的種種描寫,都證明了她的「糊塗」是裝出來的,是假象而非本真,這也成了她能深受大觀園裡各色人等尊重和喜愛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她能收穫一個好結局的關鍵。
真正的智者,講求難得糊塗,實際上是過程可以糊塗一些,結果絕不糊塗;外表可以裝糊塗,但內心必須清清楚楚;小事可以糊塗,大事絕不糊塗。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在面對名利、地位、金錢等東西時,往往太過計較,太過精明,在待人上過於苛刻,在處事也過於尖銳,這樣的人,或許能得到一些東西,但其實是有傷福氣的,還容易招來災禍,倒不如適時地糊塗一些,人生反而會有豁然開朗的局面。(百家號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