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寺一塔尖被摸成包漿壽桃,導遊稱能去病消災?房頂被扔滿硬幣

2020-12-23 北晚新視覺網

10月6日,河南洛陽白馬寺景區一個外形酷似桃子的石頭被遊客摸得油光發亮,大家稱其為「壽桃」。導遊稱摸了它能去病消災。據悉,景區並無明文規定禁止觸摸,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這是東漢時期的一個塔的塔尖,後因戰亂塔身被毀。也有導遊建議大家不要摸,疫情防控時期,有交叉感染病毒風險。據悉,許多遊客還往蓄水池、房頂扔錢幣祈福。

不文明旅遊行為何時停

而在甘肅蘭州的五泉山景區公園內,每天都有大批遊客為了祛病祈福,不惜排長隊去摸歷史人物霍去病雕像下方刻的字,借「霍去病」的名號,保佑一生健康。很多網友對遊客們摸霍去病雕像刻字的行為嘲諷不已,認為這些人完全是在「亂迷信」。對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會知道,霍去病年少時就體弱多病,最後也是感染了某種病不治而亡的。

此外,幾年前陝西西安華清池景區內的楊貴妃雕像也曾多次遭遊客摸胸抱大腿,被工作人員譴責後,遊客還振振有詞,「花錢進來為什麼不能摸」。這樣不文明的旅遊行為經常見諸公眾的視野,讓人汗顏。

作為遊客來說,如何做到文明出遊?除了要自覺遵守《中國公民國內旅遊文明行為公約》,還要服從疫情防控期管理規定,佩戴口罩,主動接受體溫檢測,做到文明、安全、綠色旅遊。要講究社會公德,愛護公物,特別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蹟,不亂刻亂畫,不得攀爬觸摸文物;拍照攝像遵守規定。不隨地吐痰,不踐踏草坪,不聚集扎堆,讓文明旅遊成為一種新風尚。

延伸閱讀: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景區回應:增加安保引導遊客

紅星新聞記者7日上午聯繫到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會),對方表示,「10月2日已經引起注意,當天就增加了保護。」管委會還說,後續研究院會對相關佛像進行修復。

據沸點拍客6日回訪看到,該景區確實已焊裝了幾十個鐵網,將遊客與佛像隔離,並且新增了不少警示牌。保安人員也表示,為了防止遊客觸摸佛像,增加了不少人手。

千年石窟遭遇不文明遊客,摸佛頭能帶來好運?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裡,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2009年,龍門石窟被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中國現存窟龕最多的石窟,創造了現存窟龕數量中國之最。

這次國慶假期,如同國內其他很多著名景區一樣,這裡也迎來了大量遊客。原本出於保護目的,景區設置了相關護欄將佛像和遊客分隔開來。但有人發現,由於一些佛像緊鄰過道,仍有不少遊客在隔著護欄的情況下,依舊將手伸進內部撫摸。

通過國慶龍門石窟現場的畫面可以看到,在遊客行走到靠近棧道的兩尊佛像面前時,很多人都會停下腳步伸手去摸一摸。即使旁邊有高高的防護欄,也阻擋不了他們的手。更有人把自己的孩子直接抱起來,讓孩子伸手去摸,還有一個小男孩兒直接從防護欄下邊鑽進去,近距離觸摸佛像,他的家長則負責在外邊給他拍照。

據景區保潔阿姨說,這兩個佛像雖然並不是很大,但是已經有差不多1000年的歷史了,跟遊客說過很多次,一定不要伸手去摸,但是總有人不聽。大家都覺得摸摸佛頭會給自己帶來好運氣,但其實這樣是對佛像最大的不尊重。

景區管委會:設置固定崗位保護文物的安全

此事也在網上引發熱議,「洛陽龍門石窟佛像被遊客摸出包漿」的話題也衝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都在譴責這種不文明行為。

包漿是古玩行業專業術語,指文物表面由於長時間氧化形成的氧化層。「包漿」,其實就是「光澤」。一位名為「成為你的歌_」的洛陽網友表示,「景區一直都廣播提醒請勿觸摸佛像,之前還在被摸得特別嚴重的區域設置了明顯的提示牌,後面全被人撕壞了。去的時候看到景區工作人員一直都在提醒不要摸佛像,但依然有人我行我素,等工作人員走了繼續摸甚至進入洞窟拍攝,完全不聽勸告。保護文物不是哪一個工作人員的事情,這應該是全民都應該做的!」

龍門石窟管委會向紅星新聞記者透露,10月2日發現情況後,當地旅遊局向文物保護的責任單位,即龍門石窟研究院匯報了情況,「研究院當天下午採取措施,在可以接觸到的石刻文物處增加安保人員到現場引導遊客,並且製作提示標牌。在3號晚上遊客離開之後,還增設了高密度防護網。」

管委會還表示,「今後會常態化地設置固定的崗位,保護文物的安全,並且還會有志願者在現場勸導遊客文明旅遊。」龍門石窟研究院會對相關佛像進行保護性修復,但是不會考慮挪動佛像或者棧道,使其遠離遊客的觸摸。

(原標題:白馬寺漢代塔尖被摸到發亮 導遊:摸了它能去病消災)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沸點視頻 梨視頻 澎湃新聞 紅星新聞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上千年的塔尖被摸成包漿「壽桃」,一小時20人排隊,有人說能治病
    在河南洛陽白馬寺景區,有一個外形酷似桃子的塔尖,每天都會有大量的遊客排隊觸摸。如今,這個被稱為「壽桃」的塔尖,早已被摸得油光鋥亮。據一名導遊介紹,之所以有這麼多人來摸這個塔尖,主要是為了祛病消災。據傳,只要先摸一下石頭,然後再摸一下身上不舒服的位置,就可以治好各種病痛。
  • 困惑:為什麼牙齒掉了要扔房頂?
    困惑:為什麼牙齒掉了要扔房頂?時間:2017-06-20 12:22   來源: 河馬牙醫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困惑:為什麼牙齒掉了要扔房頂? 河馬牙醫,聊聊牙齒的那些問題俗話說:民間有民俗,節日有節俗,那你知道,牙齒也有牙俗嗎?
  • 難得一見的5角硬幣,一枚翻了好幾倍,誰能找到?
    難得一見的5角硬幣,一枚翻了幾倍,誰能找到? 5角硬幣,更是少見又少,難得一見,那麼,包漿荷花5角硬幣的價值怎麼樣? 據錢幣專家介紹,包漿荷花5角硬幣的收藏價值隨包漿品相的不同,包漿顏色的不同以及年份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其中05年包漿荷花5角硬幣,特別是05年包漿綠荷花5角硬幣,因存世量極其稀少
  • 飛機不是許願池,別扔硬幣了
    導讀飛機不是許願池,向飛機扔硬幣也不能增加福氣。向飛機扔硬幣是件很危險的事,輕則造成航班延誤,給乘客帶來不便;重則引發安全事故。近日,兩名女乘客向飛機扔硬幣祈福引發熱議。3月10日,計劃從濟南飛成都的8L9616次航班在濟南遙牆機場過站登機時,兩名20多歲的女旅客向廊橋外扔硬幣被發現,據稱是出於祈福目的。最終航班延誤兩個小時,260名旅客受影響,二人已被移交公安處理。
  • 「上牙扔土裡,下牙扔房頂」孩子掉牙的規矩很科學,不是迷信
    文|秘籍君民間有傳言,上牙扔土裡,下牙扔房頂。說的正是孩子掉牙後的牙齒歸處,作為從那一代過來的孩子,我小時候也沒少被老人家威脅,都說扔錯了地方牙齒可就不長了,做人必須要守規矩才行。於是,每掉一顆牙,我都要拼命找地方處理它。
  • 孩子牙掉了為什麼要扔「房頂」?老一輩人做法,蘊含「育兒智慧」
    文/忒咪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發)小時候,大家可能都有過這樣的回憶,當自己的牙掉了的時候,父母總會把牙齒包好,然後告訴我們說:上牙掉了,要扔在房頂,下牙掉了,要放在床底下,這樣你就能快快的長出牙齒了……
  • 孩子的上牙掉了,到底是扔房頂,還是扔床下?這可不是迷信!
    收藏牙齒說到這裡,大家可能都會有這樣的一個回憶,就是牙掉的時候,會注重一個細節,就是把牙扔哪裡,有的說上牙要扔到房頂,下牙扔床下;也會有人說上牙要扔到床下,下牙要扔房頂;為了就是脫落的牙齒能快快的長出新牙齒,對於這樣的說法可以說是重說紛紜,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說法呢?
  • 兒童牙掉了為何要扔房頂、丟床下?不是迷信,真實原因很暖心
    「上牙扔床底,下牙扔房頂」,到底蘊藏著什麼秘密呢?「上牙扔床底,下牙扔房頂」,到底蘊藏著什麼秘密?時至今日,我國部分農村地區依舊保留著這樣的習俗,老話說:「上牙扔床底,下牙扔房頂」,舊齒沒扔對地方真的會影響新牙的發育嗎?
  • 舊硬幣反而更值錢,這種髒兮兮的五角、一元你有嗎?一枚上百元
    原光的硬幣,市場價也能秒殺流通品。品相對價格的影響非常大,往往能讓錢幣產生幾倍的價差。但是有一種現象非常神奇,品相極差,又髒兮兮的硬幣,反而比一般硬幣要貴很多。它就是包漿幣。「包漿」其實只是一種比較口語的說法,玩銀元的應該比較了解,指的是文玩藏品表面的氧化層。這裡我們要講的是硬幣上的包漿。
  • 初六紮堆過壽 飯店包房「客滿」壽桃蛋糕熱賣
    昨日是大年初六,沈城不少人選擇提前預訂在餐館酒店辦「66壽宴」,這也促使沈城眾多家飯店生意紅火,出現包房「客滿」情況。一些蛋糕店在大年初六當日,壽桃、壽星老、66等造型的蛋糕日銷量創新高。李女士告訴記者,為了能在初六找到合適的飯店慶生,她和家人提前兩個多月約定選的是888元套餐,其中包括4道涼菜、12道熱菜和兩份主食,海鮮全家福、黃金滿地、滿園春色等一些寓意吉祥的菜品也為她的壽宴增添了喜慶氣氛。
  • 兩熊孩子玩了個新遊戲:互相往對方嘴裡扔硬幣
    浙江在線08月19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侯明明)東陽有兩個6歲的萌娃,玩起了輪流往對方嘴巴裡扔硬幣的遊戲,誰扔進的多誰就贏了。  可能是玩得太high的緣故,還沒分出勝負呢,其中一個不小心吞下去了。  這可把家裡人急壞了。幸虧送醫及時,把硬幣取出來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 硬幣收藏評級代碼解讀和幣別小知識
    一、評級幣上的評級代碼評級幣簡單來說就是一些專業的錢幣收藏評估機構根據錢幣的品相、真偽等通過專家級的鑑別,按照相應的評分標準,給出相對準確的,客觀的分數,並且用評級盒封裝的硬幣。AU:大約或幾乎沒有流通,但是在錢幣最高點允許有一絲磨損或劃痕;評定的分數通常表示為50、53、55、58XF或EF:代表錢幣狀態極好,僅允許在錢幣的最高點可見一點磨損或劃痕;評定的分數通常表示為40、45VF:
  • 這種「變色」的5角硬幣,已成為收藏黑馬,碰到請留下收好!
    據了解,這種幣面顏色發生自然改變的荷花5角硬幣被稱之為包漿荷花5角硬幣。那麼,它的收藏價值怎麼樣?一起來看看。 其中包漿品相越好的,存世量越少的,其收藏價值就越高,反之包漿品相越差的,存世量越多的,其收藏價值就越低,甚至沒有收藏價值。那麼,包漿荷花5角硬幣的收藏價值到底怎麼樣?一起來瞧瞧圖中這樣的包漿荷花5角硬幣。
  • 女學生機坪丟硬幣,稱表姐孩子生病為避災祈福,剛從醫科大學畢業
    她稱,表姐的小孩在飛機上出現了生病拉肚子,想著老家有扔硬幣可以避災祈福的說法,於是向機坪內拋撒硬幣,不知道這是一種違法行為。」鑑於王某某的行為未對飛機造成影響,也未造成航班晚點起飛,違法情節輕微。」9月19日,記者從當地機場警方獲悉,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對王某某予以行政罰款200元。
  • 在泰國餐館吃飯,結帳時要記得給小費,導遊:千萬別給硬幣
    來到泰國,除了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大吃一頓,當地特色的海鮮成為許多中國遊客的最愛,而在泰國餐館吃飯,結帳時要記得給小費,導遊:千萬別給硬幣。結帳的時候給小費這是西方國家較為紳士的一種做法,可很多中國人並沒有這個習慣,而泰國就不同了,他們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影響,服務行業收取小費自然也就成為一種習俗。
  • 小時候掉的牙,你是「扔房頂」還是「丟床下」亦或是「丟水溝」?
    在中國人的民間習俗中,小孩子脫落的乳牙是不可以隨便處置的,而是要根據牙齒的位置「扔」到不同的地方去:當然因為所處地域不同「扔」的方式也不同。
  • 老字號重陽壽桃、花糕熱賣,壽桃有提籃還有單個賣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10月7日就是重陽節了,老字號的壽桃已經供不應求,今年護國寺小吃起源店不僅推出了壽桃提籃,還有單枚銷售的壽桃。同時熱賣的,還有九九重陽花糕。護國寺小吃起源店推出的九九重陽花糕。圖/通訊員 孔祥新今年重陽節正值國慶期間,從10月初,護國寺小吃起源店便接到絡繹不絕的壽桃訂單,目前銷量已經超過7000份,遠超往年。「今年壽桃銷售太火了,」護國寺小吃起源店經理王新梅說,70周年大慶,不少年輕人專門為在國慶期間過生日的老人來買壽桃。「這兩天的預訂電話都打爆了。」
  • 歷史故事:梁元帝魂斷白馬寺
    由於梁元帝蕭繹在軍事上一竅不通,戰略上犯了一系列的錯誤後,戰場上節節敗退,西魏大軍基本上沒有遇到有效地抵抗,便很快地兵臨江陵城下。在強大的軍事威脅下,梁元帝選擇投降。據《資治通鑑》165卷記載:「于謹徵太子為質,帝使王褒送之。······帝遂去羽儀文物,白馬素衣出東門,抽劍擊闔曰:『蕭世誠一至此乎?』
  • 醉漢搶手機扔上房頂:我一喝酒就失控……
    近日,連雲港東海縣警方處理了一起 " 特殊 " 的警情:一名男子酒後闖入一奶茶店中,搶奪女子手機,然後將手機扔到房頂上。民警問他為何這麼做時,男子竟稱為了 " 好玩 ",自己一喝酒就控制不住。趙某搶手機後逃跑的畫面趙某稱這麼做純屬 " 好玩 ",自己一時衝動搶走了手機,並沒有想把手機據為己有,自己搶完手機跑出來後,就隨手把手機扔到路邊的房頂上了。民警在房頂上找回了王女士的手機。民警進一步核查發現,趙某多次因尋釁滋事、妨礙公務被處罰。"
  • 導遊自曝普吉島低價遊內幕 遊客購物人均兩千才賺錢
    營業員說,這些佛牌請回去後可以「健康長壽、消災去病、添福添壽」。   寺廟出來之後,導遊又推介起當地的燕窩。導遊說,燕窩適合女性,對於中老年女性可以洗肝洗肺,延長壽命,保養身體。在一家叫做皇燕的燕窩店參觀一般之後,工作人員讓遊客們每人品嘗一碗燕窩,隨即就開始了推銷。這裡的燕窩不是按盒賣,而是按克賣,大概400-500泰銖一克,一片燕窩大概有五六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