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一直都有著存款的好習慣,今年早些時候,央行發布數據顯示,截止到一季度,我國的人民幣存款增加了8.07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76萬億元。今年一季度的時候,全國人正處在疫情防控階段中,很多家庭花著積蓄「宅在家」。沒想到,這段時間內的存款,竟然要比去年還要多,也是讓人感到非常震驚。
說起來,雖然網際網路金融發展快速,不少國人更是喜歡將錢存在網際網路理財平臺中,來謀取較高的收益。但是,去銀行存款依舊還是國人沒有拋棄的存款理財渠道之一。
當我們手裡有點餘錢的時候,都喜歡將存款拿去銀行存起來。一般人會覺得,銀行的安全性更高,利息雖然會上下浮動,但是有時候的利息也是可以接受的。再說了,對老人們而言,將錢存在銀行是最靠譜的,存在網際網路上反而是隱患多多!
不過,就算是這樣,我們能發現,餘額寶等理財平臺的出現,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擠壓著銀行的生意。
銀行對國人們來說,還是具有一定威信力的,中國工商銀行更是有著「宇宙第一行」的稱號,非常的霸氣。但是,無論怎麼說,銀行依舊是一家需要盈利的金融企業,而它們絕對是不能「缺錢」的。
流動性不足的話,「問題」也就接二連三的來了。為此,當年輕儲戶開始去「投靠」網際網路理財平臺的時候,銀行當然也要抓緊攬儲了!
可以發現,當國人的儲蓄率漸漸降低的時候,銀行為了「攬儲」可是花樣百出,直接提高了存款利率不說,還推出了不少高利率的理財項目,例如智能存款等。
這時候,「最受罪」的就是銀行職員了。為了吸引儲戶來存款,每個人幾乎都有著攬儲目標,如果達不成目標的話,工資可就「大縮水」了。銀行職員攬儲急不可耐,可是身邊有銀行工作人員的人卻表示,他們幾乎不將錢存銀行!
銀行人員忙著拉存款,為什麼卻不將自己的存款存在銀行?銀行職員在銀行待久了,自然是了解銀行業的各項政策,而他們將存款不存在銀行,其實也沒有什麼「內幕」。
對這類人而言,他們懂得怎麼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為此,才不會心甘情願讓存款「躺在」銀行不動。對一部分銀行人員來說,天天和錢打交道,為此這群人就更懂得理財,追求更多的財富。說是不將錢存在銀行,準確的說應該是他們更喜歡讓錢「動起來」。
銀行人員會通過自己的渠道和知識「錢生錢」,他們往往能看清楚一個理財產品的本質,天天盯著這些理財產品研究,怎麼說也有著敏銳的嗅覺了,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理財投資的風險。
為此,銀行員工不將錢存進銀行的原因之一,大多也是為了理財。這群人和我們一樣都是打工者,肯定會選擇利息更多的理財方式了!
除了上面的一點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絕大多數普通員工不是不存錢,而是不喜歡將錢存在自己工作的銀行。每家銀行各有利弊,俗話說,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好孩子,銀行職工自然也有著這樣的想法。
另外,將錢存在別人家的銀行,就是尊貴的客戶,還能享受服務。再說了,銀行內部關於員工資金問題的排查也比較多。種種因素下,很多銀行員工在發了工資外,就儘快轉走了。
不過,以上說的也是個別現象。現在,依舊是有不少銀行職員會將存款存在自己工作的銀行,因為這樣辦理業務等都更方便。有時候,在自己的攬儲任務不達標的時候,還會張羅著親朋好友來「幫忙」。為此,求同存異,還是看個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