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農大:精耕涉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試驗田」

2021-02-08 中國臺灣網

   新華網南京12月3日電(孫彬、許天穎)全國首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全國大學生沙盤模擬經營大賽一等獎、國際基因工程機械設計大賽銀獎.南京農業大學在全國乃至全球大學生實踐創新擂臺上捷報頻傳,除了和學子們一同分享收穫的喜悅,南農校長周光宏的腦袋裡一直盤旋著兩個問題:在「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與「三農」有著特殊親緣關係的農業高校應該擔負起什麼樣的責任?與工科類高校相比較,農業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這是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 12年聚焦「三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 年)》中明確提出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將支持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加強創業教育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

   10月13日,《南京農業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印發,同時成立了由一把手校長擔任組長,教務處、學工處、團委、研究生院、科研院等部門負責人共同參加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這是學校進一步從頂層設計上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融創新教育於人才培養全過程的的重要部署,也是在既往實踐創新教育的成果上,拉開了一幅涉農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圖」。

   「網際網路+動醫」:差異化培養理念讓學生勇做「弄潮兒」

   「給寵物看病也涉及到預約掛號接診、寫病歷、打處方這一系列的流程,我們就是基於這樣的需求,為寵物醫院量身定製了系列軟體,為提供更好的寵物診療服務搭建起網際網路和數據運用平臺。」南京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10屆畢業生、南京迅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經理費翔和記者說起了創業的初衷。

   如今,隨著「寵物市場」、「伴侶動物」理念的興起,動醫人才成了市場上槍手的「香餑餑」,南農大動物醫學專業一屆畢業生160人左右,但每年都有超過500家的企業來校招聘,畢業生幾乎人手2-3個offer,即便有這樣好的就業機會,不少畢業生依然選擇了自己創業。

   費翔告訴記者,自己的創業自信來源於在校時期參加的「虛擬班級」。在南農動醫學院動物醫學專業,美國寵物食品協會、法國皇家寵物食品公司等全球領先機構定期設立「虛擬班級」,通過遠程教學,與學生們分享小動物臨床病例庫。

   「國內目前的病例庫資源相對缺乏,大部分寵物醫院都沒有自己的病例庫,很多特殊寵物疾病診療就無從著手,通過學院的幫助,我們目前已經與相關機構達成合作意向,藉助自己開發的軟體平臺,共享寵物病例資源。」

   「不是所有的學生都立志要成為科學家,對於農業高校來說,很重要的職能是面向國家經濟社會,特別是『三農』發展需要,強化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南農大教務處處長王恬向記者介紹,自2010年開始,為尊重學生的不同興趣和個性發展,學校就開始設計多元課程體系,探索以「拔尖創新型人才」和「複合應用型人才」為不同標準的差異化分類培養方案。2014年,南京農業大學獲批成為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8個專業分別入圍「拔尖創新型」和「複合應用型」。

   王恬以入選「複合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的動物醫學為例,「作為農業高校的特色優勢專業,就是需要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協同育人』,對接社會需求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虛擬班級』是此類改革的嘗試,以強化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為重點,重構課程體系和教學案例資源,邀請到全球範圍內專業機構的科研專家、技術人員共同參與到人才培養工作中來。」

   從養雞到養無人機:校內協同促涉農創業落地「發芽」

   面農校長周光宏認為,農業高校的創業教育應該首先基於緩解「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農業產業現代化的需要,探索如何有效結合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新農村建設以形成創業實踐教學的特色。

   在帶動農民創業致富中,讓南農人一直以來引以為豪的,是現任江蘇鹽城市射陽縣委書記、動物科技學院06屆大學生村官郭碧玉。畢業後僅一年,郭碧玉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在當地出了名的經濟薄弱村建起了第一個農民養雞合作社,動員村裡的30個貧困戶入股。3年不到的時間,合作社養雞規模就突破10萬隻,單靠養雞,產值就突破120多萬元,村民們把這位大學生親切地喚作「雞司令」。

   在她的感召和激勵下,南京農業大學湧現出了一批涉農創業典型,而在新一代學子的身上,體現更多的是對接農業現代化、產業化的發展需求,將課堂內外收穫的農業科技創新成果受惠於農民的創業風潮。

   工學院無人機創業團隊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在江蘇海安縣曲塘鎮的水稻高產田邊,由他們操控的旋翼式無人機騰空而起,在低空幾十米的高度沿著稻田來回巡航拍照,隊長鄧海嘯告訴記者,他們打算根據拍回的照片,結合曆年數據,計算預測今年這塊田的產量,「這不僅準確度比肉眼估算高得多,而且還能判斷肥水病害情況,可以為來年的栽培提供技術參考」。

   從剛入校時熱衷於玩航模到參加各種規模的創業計劃大賽,再到成立自己的公司,用設計的無人機在市場「接單」,再到如今,謀劃著對接農業機械化、現代化的發展需求,將小小無人機用在大稻田的監測上,鄧海嘯認為這一路走來,離不開學校在技術培訓、資金、場地等一系列的支持,「我們團隊有著不同的專業背景,彼此是在學校的『創客學堂』上結識的;最初的噴氣式無人機是我們幾個人在學校提供的『創意-創新-創業』工作室裡『倒騰』出來的,而目前開設的公司也是靠學校推薦,參加『創青春』創業計劃大賽獲得的風投作為啟動資金的。」

   據了解,從今年開始,南京農業大學將以特色涉農創業服務為重點,進一步整合校內資源,建立起由教務處、學工處、團委、研究生院、科研院等部門齊抓共管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機制。

   創新創業教育領導小組副組長、南京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盛邦躍告訴記者,「今年起,南農大科研院每年將遴選出50個適合大學生創業的科技轉化項目和60萬的創業經費,其中以涉農科技類轉化內項目為重點,與校團委、學工處等部門一起,共同培育優質大學生創業競賽團隊;而作為農業高校特色的新農村發展研究院,也將充分發揮其所具備的基地設施、技術優勢、資源網絡及合作機制,為推動大學生涉農創業項目的孵化和落地做好保障。」

相關焦點

  • 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培育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
    三、加快培養農村二三產業發展人才(六)培育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深入實施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培育行動,不斷改善農村創業創新生態,穩妥引導金融機構開發農村創業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加快建設農村創業創新孵化實訓基地,組建農村創業創新導師隊伍。
  • 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
    原標題: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  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六項重點任務   ●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推進協同育人   ●強化創新創業實踐   ●改革教學管理制度   ●提升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
  • 以浦東新區為「試驗田」 上海面向全球發出人才「英雄帖」
    以浦東新區為「試驗田」 上海面向全球發出人才「英雄帖」   新華社上海12月25日電 題:以浦東新區為「試驗田」 上海面向全球發出人才
  • 教育部: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央廣網北京7月31日消息(記者安紅麗)記者從教育部獲悉,近日,教育部印發《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管理辦法》(簡稱《辦法》),積極引導各地各高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 院士領銜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深圳技術大學聚龍學院成立
    1月9日,深圳技術大學聚龍學院(創新創業學院)揭牌成立,聚龍學院院長由前不久剛加盟深技大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劉清俠擔任。深圳市政府副市長吳以環出席活動。吳以環表示,創新創業是深圳技術大學與生俱來的使命,成立聚龍學院,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是推進一流應用型技術大學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希望學校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為深圳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添磚加瓦,為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強大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撐。
  • 創新型學術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
    創新型學術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 2014-04-04 來源:高教司 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 姚期智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科技創新人才培養
  • 雲南省新農人創新創業學院掛牌成立
    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自建麗 通訊員 楊筱瑩)日前,雲南省新農人創新創業學院掛牌儀式在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行。學院將為青年農業農村人才培養搭建一個嶄新的平臺,為服務農村地區產業發展和服務青年創新創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 創新創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而在新的發展環境下,應該強調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創新型人才。知識經濟背景下,創新的重要性越發凸顯,加強對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不斷提升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不僅能夠幫助其更好地走向社會,也可以為社會和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因此,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
  • 厲害了 南農大連雲港東海校區真的來了 校地共建框架協議籤署
    大將在東海匯聚力量,優先把條件適合的科技項目放在東海實施,優先把最新的成果放在東海轉化,優先為東海培育新型人才,優先把南農龐大的校友企業和「朋友圈」引向東海,讓東海成為創新創業的沃土、投資興業的熱土,將「南農力量」作為帶動東海經濟、社會、文化、教育跨越發展的「助推器」,造福東海人民。
  • 培養乖孩子教不出創新人才 我們需要怎樣的創業教育?
    3月23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開展啟發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學方法改革試點,弘揚科學精神,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
  • 校長說丨浙理工校長陳文興: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創意創業人才
    在人才培養中強化創新創業創意教育,是學校的傳統和特色,也是我們今後一直要堅持的方向。新時期,在圍繞培養什麼人這個問題上,我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指引,學習宣傳全省教育大會精神,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轉化為加快學校改革發展的具體實踐,紮實推進教育教學綜合改革,不斷創新優化人才培養機制,著力培養高素質創新創意創業「三創」卓越人才。
  • 電院創新人才培養團隊:大電類人才培養的徵程 我們「E路同行」
    特別是近幾年,電院在堅持「寬口徑、厚基礎、強專業」大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同時,將人才培養目標聚焦在「國際化視野、創新實踐能力和未來行業領軍人才」三個方面,並以此為導引,設計和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探索,在電子信息領域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
  • 西安翻譯學院創新創業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架構研討會順利召開
    「創新創業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架構」研討會在該校創業咖啡廳召開。教育部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高校創新創業產業投資聯盟副理事長張強,西安翻譯學院副校長兼教務長齊玉水,副校長張恆以及校內相關處室相關領導、商學院專職教師及創新創業教育專兼職教師代表共計40人參加本次研討會。會議由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孫曉輝主持。  研討會上,張強、齊玉水、張恆等專家學者圍繞「創新創業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架構」進行了深度研討。
  • 南農大研究生培養「蓄能」鄉村振興 搬進大山裡的研究生工作站
    原標題:南農大研究生培養「蓄能」鄉村振興 搬進大山裡的研究生工作站「我們熟悉了這裡大山的氣息,熟悉了酸湯魚的味道,難忘這段駐足麻江的時光,希望我們的研究能讓麻江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7月21日,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碩士研究生劉淑敏和趙晨曉,在南農大貴州麻江研究生工作站待了45天,就要啟程回家。
  • 湖南首個學歷繼續教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實驗班開班
    12月12日,湖南農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舉辦首屆「佳和創新班」開班式。學生前往佳和農牧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實地考察。紅網時刻12月12日訊(記者 吳公然 通訊員 李方一 裴昌勝 )12月12日,湖南農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首屆「佳和創新班」正式開班,拉開湖南第一個學歷繼續教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實驗班創辦序幕。該實驗班由湖南農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與佳和農牧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立。
  • 「2019高校國際財經項目運營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研討會」圓滿落幕
    12月12日—12月14日,由中國高校財經類人才國際化培養協作聯盟主辦,雲南大學協辦,楷博財經教育承辦的 「2019高校國際財經項目運營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研討會」在昆明成功舉辦。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應用型、複合型、外向型和創新型會計學專業專門人才。創新創業教育,賦能高校財經類人才培養新發展創新創業是當下國家及政府極力倡導、全民熱議的話題,作為國家戰略人才培養的搖籃基地,高校承擔著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重要職責。
  • 培養更多具有創新創業素質的優秀人才--訪重慶城市職業學院副院長...
    "學校設置了創業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我在參與創業項目展覽、比賽和活動中,不用擔心與課程衝突的問題了。"一位正在創業的重慶城市職業學院學生這樣說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呼喚更多具有創新創業素質的人才,高校作為培養這類人才的基地,承擔著重要作用,高校如何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如何保障學生創業成功率,如何教導和指引學生創新創業等問題都值得深思。
  • 蘇州科技大學:電子信息類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成效顯著
    當前,我國高校不斷深化創新創業教育,積極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存在大學生創業「兩低」(低創業率和低創業成功率)的問題。蘇州科技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依託2項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課題和14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以省重點專業和一流專業建設(電子信息工程)為基礎,深化產教融合,以「目標導向、深度融合和多維協同」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為指導,構建了「專業教育、思政教育、雙創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養體系,通過探索與實踐,重點解決電子信息類專業學生科技創業能力差、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
  • 華工今年開設5大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教改班
    近年來,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華工模式」得到了教育界和社會的高度認可。這一模式堅持因材施教,積極整合優化校內外辦學資源,不斷深化科教協同、校企協同、學科協同、國際協同等協同育人機制,通過組建教改班加快推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據了解,華南理工大學每屆教改班的學生1000多人,覆蓋面近17%。
  • 樂山職業技術學院 舉辦「服務鄉村振興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研討會
    本報訊(記者張波)昨(26)日,樂山職業技術學院舉辦「服務鄉村振興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研討會,進一步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更緊密結合,著力加強課程體系和實踐平臺建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