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導讀
當前我國醫院管事中普遍實行院、科兩級負責制和分層次管理的模式,在這種管理模式下,科室主任既是醫院管理的執行人,又是醫院核心領導與全體員工之間的信息溝通的橋梁,科室主任對醫院發展戰略、決策、缺席及工作任務的執行力直接影響著醫院發展戰略的實施,決定了醫院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和市場競爭力,因此,科室主任在提升醫院管理執行力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也因此,在科室主任的和任用和替換上,需要三思而行,謀定而後動。
案例分享
某大學附屬醫院的李院長一直為一件事而苦苦思索。神經內科專家、省級學科帶頭人趙博士向他遞交了請調報告,儘管他向趙博士懇切地表示了誠心挽留的意願,但是他深知其去心已定,此時挽留已經無濟於事。一個重量級中青年專家馬上就要離開,讓他非常失望,聯想到幾個月前,先後有三位年輕的博士調離,他愈加感到問題的嚴重性,如果不再採取根本性措施,可能還會有人離開。中青年專家的流失,不僅影響人才梯隊建設,更會給醫院的學科發展帶來危機,這可是關係到醫院發展的大事!
李院長是去年接任院長的,他上任後,在第一次院會上就提出,要強化科室管理、加強科室間的協調,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醫院平均住院天數和人均住院費用,時間已經過了一年,這兩項指標非但沒有下降,反而還略有抬高。他趕忙召開專家座談會,提出了從崗位管理入手,進一步強化科室管理的思路及一系列配套的管理措施。雖然大家沒有直接表示反對,但從一些老專家的神情中,他感到這些人對此並不完全贊同。針對現在科室的主任長於臨床、教學和科研,卻對醫院管理不感興趣的情況,他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提拔一批中青年專家擔任科室主任,現任主任的老專家從科室主任的崗位上退下來專心從事教學、科研和臨床工作,不再幹預醫院的管理,但遭到了書記的反對。向左還是向右,科室主任要不要調整?李院長一時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
綜合分析
香港艾力彼諮詢團隊進駐醫院之後調查之後,看到了問題的癥結:醫院的困難局面,歸根結底在於醫院決策遇阻,中層管理者的觀念和執行力出了問題。院長的理念在天上飄,但主任們的行為在地上爬;好的戰略構想難以落地,正確的決策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小團隊主義與諸侯意識橫行,組織績效難以推進;各層級員工不願承擔績效責任,達不成業績找藉口。儘管醫院注意中層領導和專家的待遇和獎金,但是強力的利益激勵不但沒有起到激勵作用,反而使其創新激情衰減,中青年專家工作動力不足,優秀人才留不住,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從中層管理者入手:不換思想就換人!
既然問題已經找準,為保證醫院管理執行力的暢通,在此背景下,醫院:
首先要確立發展願景,建立良好的醫院文化,形成員工對醫院價值觀的認同、提升滿意度和忠誠度,以此來吸引人才。
其次醫院領導要轉變工作作風,堅持推行院務公開,增強透明度,讓員工享有充分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從思想意識上理解醫院管理改革,從行動上支持院領導的決策。
再次是引進競爭機制,增強科室主任的危機意識,建立和完善選拔機制、績效評價制度,在此基礎上,根據科室不同情況,分清緩急,理順關係,採取逐漸調整、穩步推出的方式,開展業務醫院科室主任的調整工作。
最後是充分體現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完善管理機制,建立一套手段先進、運轉有效、注重結果和效率、科學有序的管理與考核程序,形成有章有可循、責任到人的評價和獎懲工作規範。
落實措施
針對艾力彼諮詢團隊提出的建議,李院長實施了以下的措施:對於年滿60歲的專家,一律讓出行政職務。對於在國內外著名的專家,經過層層選拔,由醫院以首席專家和特聘專家的名義繼續留在醫院工作,在專科領域發揮作用。醫院對於這些資深望重的專家給予優厚待遇,但也明確規定他們不再參政議政。通過這種方式,醫院從退休專家中選出一部分有真才實學,有很高名望的專家繼續為醫院工作,保證醫院的的醫療水平與質量,避免醫院影響力和資源的流失。同時也為新一代中層領導創造發揮作用的平臺與空間。此外,醫院還建立科室主任競聘及任期目標制、科主任輪流執行和科主任助理制,為更多能人志士提供鍛鍊和展示的平臺。
實施結果
由於注重了複雜性,分清了主次,以中庸的方式不向任何一邊倒的處理方式,使得醫院各方都感受到自己得到醫院的重視,經過實施上述措施,這家醫院半年多以來沒有一位骨幹離開醫院。
專家點評
科主任是「橋」還是「牆」?對於專家型的科主任,認同和被認同一樣重要,所以,醫院必須首先做好柔性管理,推動文化價值觀的認同,提高他們對醫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變「牆」為「橋」;其次在執行力的提升上,實現4R管理(1R___Result執行的目標驅動系統,2R___Responsibility執行人的職責系統,3R___Review執行效果的檢查系統,4R____Reward執行結果的考核系統),推動實現「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花樣」的執行文化。
(點評人: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中心主任王興琳)
來源: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