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克斯曾說:有兩部書寫完後使人像整個兒被掏空了一般,一是《百年孤獨》,一是《霍亂時期的愛情》
「心靈的愛情在腰部以上,肉體的愛情在腰部往下」,這句話,就是《霍亂時期的愛情》中,男主的愛情觀。
雖說男主的愛情觀確實遭到很多人的不屑,其實一開始,我也覺得匪夷所思,甚至在一些情節裡面,讓我覺得厭惡,可是馬爾克斯的文筆確實好,這也是讓我看下去的動力之一。
書中寫了什麼呢?
男主阿里薩在第一次見到女主費爾明娜·達薩之後,便情根深種,難以自拔。情竇初開的費爾明娜承受不住男主的熱情攻勢,於是兩人墜入愛河。
但兩個人身份差距實在太過懸殊,迫於家庭的壓力,費爾明娜便殘忍的對阿里薩說「忘了吧」。
男主阿里薩被拒絕後,有一段時間極度難過,然而在自己破了處子之身之後,阿里薩搖身一變,從一個失戀者瞬間變成了情場老油條。
他似乎嘗到了甜頭,開始在其他女人身上尋找費爾明娜的身影。
在後來的51年裡,阿里薩尋花問柳、捕香獵豔、夜夜纏綿,與622個女人發生了關係,裡面有各種角色的女子,寡婦、妓女、下屬、女僕、精神病人,甚至是未成年的少女。
女主也嫁給了一個能給他穩定生活的醫生,她與醫生之間,像極了我們現實中平凡的夫妻,有爭吵,又不和,也有出軌,但是最後還是攜手共度了大半輩子。
直到有一天,醫生丈夫從樹上摔下來導致死亡,並對女主說:「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愛你」。
這時候的女主與男主都已是古稀之年。
一般的小說,寫到這裡,大抵就到了結局了。但是這本《霍亂時期的愛情》之所以能被稱為傳世經典,就是因為它的故事情節並不是那樣的爛俗老套。
古稀之年的男主很快找到了女主,這時候他們都已兩鬢斑白,不再年輕,男主躺在床上對她說:「我還為你保持著童身」。
儘管在別人的反對下,他們依然坐船旅行,並標上了霍亂的黃旗,永不靠岸。
男主這裡的童身,當然是指「腰部以上」的。
這本書被稱作「愛情百科全書」,在我看來是當之無愧的:裡面有暗戀、忘年戀、知已戀、露水戀、婚外戀、婚姻戀以及身心分離之柏拉圖式戀等各種類型的愛情都在裡面。
用一本書,用最簡單也最複雜的主線故事,囊括幾乎愛情的所有可能性。我想,這也就是馬爾克斯說,寫完這本書後身體被掏空的原因。
我不知道是馬爾克斯本身的文筆好,還是書本的翻譯好,這本書一翻開就讓人很有好感,句子非常優美,對愛情的理解也足夠深刻,埋下的伏筆也很多,幾乎是只要打開這本書,就沒有停下來的欲望。
因此,我慶幸自己看了這部名作,可以說在這之前,從來沒有一本書給我帶來如此複雜的感受。
曾經我們都如十八九歲的阿里薩,一個人偷偷寫情書,迎著風流著眼淚訴說愛情,想像中愛情的樣子就應該是王子和公主最後幸福的在一起。
但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馬爾克斯告訴我們:愛情的形式是多樣的,愛情的狀態也是數不盡的。
少年時期懵懂浪漫的愛,愛而不得輾轉反側依然相信愛情的愛,夫妻雞毛蒜皮生活中依然堅守的愛,隱藏在地下的愛,私通的愛,霸道的愛,痛苦的愛遠走高飛的愛,理智的愛……原來人生有多少種,愛就有多少種,沒辦法界定,更無法具體去分類。
為什麼書名是《霍亂時期的愛情》,因為「愛情終究是一場病。」
人的一生漫長又戲劇,愛與不愛、以及愛多久這些話題永遠是我們付之一生要追尋的。
《霍亂時期的愛情》裡這句話再貼切不過了:
愛始終是愛情,只不過距離死亡越近,愛就越濃鬱。
文學作品的價值就在於,你看過的故事,會刻在你的骨子裡,它帶你遊歷時空,你帶它走過五湖四海。
「如果我送你一本《霍亂時期的愛情》,那一定說明我愛你。如果我們終生不再相遇,那也沒有關係,賦予愛情以意義的是生命,我只要你的一生都溫暖豐盈。」
只需要45元,一張電影票的價錢讓你看到愛情真正的樣子。點擊下方連結就能購買:
除此之外,這本獲封諾獎的《百年孤獨》名氣更大,書中每一個家族成員都滲透著孤獨感,只是各自孤獨的方式不同,這種孤獨感並不是來源於無人陪伴,而是來源於家族命運使然而導致的根深蒂固的孤獨。
我們每個人都經歷著孤獨,並且永遠經歷著孤獨,但我們要做的不是被孤獨打敗,而是享受孤獨,我們只需要保持人性只最最單純的一面,最樂觀的一面,不要被孤獨抽離了整個身體,保持心靈的暢通。
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部巨著,也非常推薦你看一下。
現在618期間,店鋪做活動,原價128的兩本巨著僅需72元,也就是一頓飯的價格,卻可以讓我們體悟名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