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推薦,疫情期間讀《霍亂時期的愛情》

2020-12-19 偶識春風

花了兩天時間,不錯過一個字地閱讀完這本書,期間,越讀越覺得這是一本只有人生的智者才能寫出來的書。

愛情是一種世界語言,不論古今中外,不論是在戀愛中、失戀中或者婚姻中,它的情感震動都是一樣的。所以,閱讀《霍亂時期的愛情》時,會覺得除了語言表達習慣稍有不同外,其他情感上的共振並無不同,所以儘管加西亞·馬爾克斯很智慧,水平很高,可故事情節依舊是俗套的。

男主角是一個膽小怯懦,長相醜陋,還一眼望過去有點可憐的人,而女主角卻是一個雖然家庭階級地位普通,但家境富裕的美麗姑娘,天生驕傲倔強,所以雖然一開始兩人有一段海市蜃樓一般夢幻的初戀愛情,但當愛情即將著陸進入現實時,女主角果斷拒絕了,毫不留情,然後最終選擇嫁給了階級顯赫、家境殷實、留洋回歸又極具紳士風度的所有人心目中的白馬王子。

雖然故事框架是一個老套的故事,但每個人物的塑造卻都是有靈魂的。如同書中寫的一樣,「智慧往往在已無用武之地時才來到我們身邊」,如果不是一位已經獲得人生智慧的智者,怎麼會將每個人物每個階段的心理洞察得如此透徹,以致好像裡面每種愛情都能照進現實,而整本書都散發著智慧之光。

費爾明娜·達薩是幸運的,初戀是夢幻而死去活來的愛情,婚姻是翩翩風度又彬彬有禮的愛情,而最終在離死亡越來越近時又跟初戀一起直達愛情的核心,超越激情的陷阱,越過夫妻生活的漫長瑣碎,收穫愛情只是愛情的純粹和濃鬱。

弗洛倫蒂諾·阿里薩的肉體情人之一薩拉·諾列加說:「靈魂之愛在腰部以上,肉體之愛在腰部以下。」

世上絕大部分人的愛情都是靈魂之愛和肉體之愛的混合。

就像費爾明娜·達薩跟胡維納爾·烏爾比諾醫生的愛情一樣,從男子對女子漂亮、高傲的好奇與徵服開始,然後墮入熱戀的幸福,但終會被婆媳、姑嫂的矛盾弄得痛苦不堪。當女子終於熬成徹徹底底的女主人後又會為生活的瑣事所困,夫妻兩必須學會從世俗的生活裡體驗幸福,學會控制厭惡。因為在漫長的日子裡可能會因為一塊肥皂爭鬥不休,以致將往事的傷疤都揭開變成新傷口,將往日居家愛情裡的危險性快樂都變成仇恨,可能還要面對丈夫的某次出軌,然後再在冷靜中修復彼此的關係,最終,在走過人生漫長歲月後,互相習慣,互相依賴。就像烏爾比諾醫生所說:「你要永遠記住,對於一對恩愛夫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穩定。」

然而,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將靈魂之愛和肉體之愛完全割裂。

從愛上費爾明娜·達薩起,他就不斷用自己的浪漫主義詩情為他們兩築起夢幻的愛情海市蜃樓,他可以在小旅館裡那麼多唾手可得的誘惑之中始終為費爾明娜保持自己的童貞。

但當徹底失戀後,弗洛倫蒂諾·阿里薩為了抵抗跟霍亂一樣症狀的相思病,讓自己滑入極端的肉體之愛中,到處獵豔,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他的25個名為《她們》的本子上記錄了622條較長戀情,這還不包括那無數次的短暫豔遇,這裡面有拿撒勒的寡婦、辦公室女員工、花會上的女詩人、雨天裡偶遇的鴿子女和還保留著嬰兒肌膚香味的少女等等,但這都不妨礙他保留靈魂上的童貞,因為在這些肉體之愛裡,他就是一個過客似的男人,只索取不付出。

這是他抵抗思念費爾明娜的方式,肉體上不忠,但心靈上卻死心塌地。從失戀起,支持他活下去的唯一動力就是要等烏爾比諾醫生死去,然後再重獲自己的愛情。所以在苦熬了一場長達五十三年七個月零十一天的相思後!他終於重新跟費爾明娜走到一起,並且直達愛情的中心。

作者用他神奇的筆觸,極細微生動地描繪了這個極具現實感的愛情故事,所以閱讀起來才會如此具有生命力。

可當我閱讀到最後,看到弗洛倫蒂諾跟費爾明娜第一次坦誠相見時,我幾乎是不敢看下去,希望他們不要發生肉體上的聯繫,在最後的歲月裡保持彼此的靈魂之愛,所以當弗洛倫蒂諾失敗地回到自己艙室後,我心裡無比慶幸,然而最終他們還是有了肉體之愛。也許只有這樣,這份愛才是真正純粹完整的,也是符合現實的,讀到最後也會發現它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其實當弗洛倫蒂諾將他穿了五十年的像參加葬禮似的衣服和帽子換下來後,這份愛就已經重新復甦,他得的這場曠日持久的「霍亂」也終於痊癒。

這是一個有著完美大結局的故事,男二的故事是完滿的,男一的結局也是幸福的。

不過如果作者只寫了這些,那這本書就不會如此具有魅力了。

裡面還有那麼多個既奇妙又現實的故事,比如開篇赫雷米亞·德聖阿莫爾與沼澤區那個黑白混血女人彼此理解的愛情,比如中間段萊昂納·卡西亞尼那位堅持尋找強姦自己的男人的愛情,比如結束時十五歲的阿美利加·維庫尼亞為愛自殺的愛情。

它也是一本記錄了哥倫比亞跨越半個多世紀史實的歷史故事,保守黨和自由黨第一次和平握手、古老顯赫家族不斷破敗腐朽、城市醫療、藝術、交通不斷發展……雖然沒有歷史書上某年某月某件事的時間記載,但卻有血有肉地生動地記錄了這段時期的歷史樣貌。

最後,作者還向我們揭露了環境破壞的嚴重性,人類對動植物的殘忍,自然終將會報復到人類身上。

……

總之,《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處處都閃耀著打動讀者的光芒,開始時會讓人越來越想快點讀下去,結束時會讓人捨不得將最後幾頁看完。

相關焦點

  • 張偉劼讀《霍亂時期的愛情》︱烏爾比諾醫生抗疫記
    《霍亂時期的愛情》,[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著,楊玲譯,南海出版公司,2012年9月第一版,401頁,49.50元張文宏醫生在一次訪談中提到,他會在差旅途中讀一些和自己專業相關的文學作品,比如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
  • 《霍亂時期的愛情》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發自內心的創作。03如果你不再相信愛情,不妨讀一讀《霍亂時期的愛情》如果你不再相信愛情,不妨讀一讀《霍亂時期的愛情》如果你不再相信愛情,不妨讀一讀《霍亂時期的愛情》點擊下方可直接下單購買。
  • 再讀《霍亂時期的愛情》:婚姻沒有想像中美,卻遠比想像中更美好
    於是,我在數不清的日夜,無數次讀這本書——有時候,從頭至尾讀;有時候,單讀書中最喜歡的幾章或者幾段;有時候,隨意翻到一頁就開始讀……很多文學大師在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就再沒能寫出過偉大的作品,但加西亞·馬爾克斯打破了這個定律,在《百年孤獨》之後,他又寫出了曠世名著《霍亂時期的愛情》。當時,這本書也被稱為是「我們時代的愛情大全」。
  • 馬爾克斯授權版《霍亂時期的愛情》月底首出
    昨天早報記者從北京新經典公司(以下簡稱新經典)得知,得到授權的正版《霍亂時期的愛情》中文版將於月底正式出版,譯者是北師大年輕教師楊玲。《霍亂時期的愛情》描寫了種種不可思議的愛情和愛情的不可思議的傳說,小說窮盡世間愛情,洞穿愛情真相,充滿了對生活的知識淵博的思考。這部小說,一個如畫般的沒有回報的愛情故事,深刻地剖析了一個觀念,即經歷愛情的折磨是一種尊嚴。
  • 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原來這並不是愛情
    李健曾說《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裡可以看到愛情的所有模樣,於是我對這本書產生了興趣。看這本書之前請大家思考這樣這樣一些問題:如果一個的男生說他十分愛你,但是卻和不同的女人有床第之歡,請問你還相信他愛你嗎?
  • 《霍亂時期的愛情》:用一生愛一人,是愛情最美的樣子!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哥倫比亞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爾克斯的代表作,這部作品展現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被譽為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這本書不難懂,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出身卑微的二十二歲青年阿里薩,對富家千金費爾明娜一見鍾情,於是他開始了瘋狂的追求。
  • 「天舒陪伴」愛是沒有終點的——讀《霍亂時期的愛情》有感
    宅在家中刷新聞,經常刷著刷著就會看到一些不經讓你落淚的照片,醫護夫妻隔著玻璃兩眼相望,丈夫送護士妻子坐上去武漢支援的大巴……▲有網友評論說:這真是《霍亂時期的愛情》。懷著好奇,我打開了這本書。▲《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沒錯,就是那個寫出《百年孤獨》,還獲得史上最無爭議的諾貝爾文學獎的加西亞·馬爾克斯。
  • 《霍亂時期的愛情》原著精彩片段
    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一幕就是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在劇中反覆出現,給了很多特寫,包括秋水與小紅的「帽沿殺」,在這一幕裡,秋水面對小紅的主動,慌亂逃走時將隨身帶著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塞到了小紅的手裡。導演的有意為之,由此引發了我內心的文學細胞大爆發,一直惦記著這本書,直到最近才入手。開始閱讀後就像有強大磁鐵一樣,我被深深吸引,難以自拔。
  • ...書單丨長寧縣聖雅齋書城店長陳敏:《竹石林》《霍亂時期的愛情》
    來自宜賓市長寧縣聖雅齋書城的店長陳敏,為大家推薦了兩本書:《竹石林》、《霍亂時期的愛情》。《竹石林》作者:劉龍泉這是一本由長寧縣本土作家劉龍泉著作的圖書。本書關於竹石林地質景觀的介紹,在書中還原了地質學名叫「喀斯特」的長寧石林。
  • 正版《霍亂時期的愛情》將出
    加西亞·馬爾克斯深圳特區報訊 據北京新經典公司(以下簡稱新經典)透露,拉美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百年孤獨》的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另一部名作——《霍亂時期的愛情》的中文版將於8月底正式出版,譯者是北京師範大學的年輕教師楊玲
  • 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裡講述的「愛情」到底是什麼?
    作者:梅荷一、愛情是一場身體上的霍亂,也是一場心靈裡的動蕩當我拿到《霍亂時期的愛情》時,被裡面的第一句話吸引,「不可避免,苦杏仁的氣味總是讓他想起愛情受阻後的命運。」這種倒敘式的敘事方法,吸引讀者一步一步進入作者事先設置好的故事套路。
  • 老房子著火般的愛情童話——《霍亂時期的愛情》書評
    這是許多年前,我讀到的《霍亂時期的愛情》的開頭。我曾一度對這個句子無比迷戀,並在一篇習作中嘗試過拙劣的模仿。馬爾克斯是個寫開頭的大師。如你所知,《百年孤獨》誕生之前,曾有過上百個開頭,但都被作者拋棄了,直至他邂逅《佩德羅·巴勒莫》。胡安·魯爾福為一個年輕而絕望的哥倫比亞作家開啟了一道門,在馬爾克斯由作家向大師進發的關鍵節點上,後者推了他至關重要的一把。
  • 《霍亂時期的愛情》這部曠世巨著的情節是怎樣的呢?
    01如果要列出人生必讀的十部愛情小說,前三一定會給《霍亂時期的愛情》留上一個位置。上兩期給大家介紹了推薦《霍亂時期的愛情》的理由,馬爾克斯的這部不得不看的愛情百科全書,無論從文學造詣,還是內容中對人性的描寫,還是讀後對人生的感悟,還是全篇那些充滿魔幻色彩的情節。
  • 「處方」之七:孤獨指數,霍亂時期的愛情
    「處方」之七:孤獨指數,霍亂時期的愛情 2020-02-07 15: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分享:霍亂時期的愛情-馬爾克斯
    ——霍亂時期的愛情 ertert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5年。 該小說講述了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在二十歲的時候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年輕了;經過各種人生曲折之後,到了八十歲,他們還是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老了。在五十年的時間跨度中,作者展示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所有的愛情方式。 該小說不僅表達了「經歷愛情的折磨是一種尊嚴」,更重要的是展現了哥倫比亞的歷史。
  • 《霍亂時期的愛情》:任何年齡的愛情,都合情合理
    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說道:"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之間擁有純潔無瑕的友情是不可思議的",一語道出異性之間感情的曖昧之處。《霍亂時期的愛情》是馬爾克斯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後出版的第一部小說,小說中作者從不同的角度描寫愛情在現實之中的樣子,在作者的筆下,愛情的隱秘、忠貞、純潔、粗暴,甚至是轉瞬即逝以及轟轟烈烈等特點。這樣的愛情如同一朵朵盛開的鮮花,吸引著無數墜入情網的男男女女如同蜜蜂般痴迷、靠近。
  • 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中那些精彩絕倫的句子,你讀過嗎!
    1、不可避免,苦杏仁的氣味總是讓他想起愛情受阻後的命運。這是《霍亂時期的愛情》中開篇第一句,堪稱經典。馬爾克斯的語言有多詩意呢,這樣說吧,小編從前最喜歡中國文學,外國文學讀的極少,但自從讀了《百年孤獨》後,才發現自己的狹隘。可以說,馬爾克斯是小編外國文學閱讀的領路人。
  • 《霍亂時期的愛情》啟示:愛情是一場修行
    《百年孤獨》的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另一部大作《霍亂時期的愛情》被稱為「愛情教科書」。小說以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哥倫比亞的戰亂和霍亂時期為背景,講述了一對男女跨越半個世紀,經歷各自的生活沉淪,最終走到一起的愛情故事。
  • 《一本好書》王洛勇演繹《霍亂時期的愛情》動情落淚
    有人說愛情是幻影,是水中月亮,只能遠遠的看,而今晚王洛勇就將化身為經典愛情百科《霍亂時期的愛情》的男主角阿里薩,串演這樣一個愛而不得的「情種」。在歲月中間,痴心追愛,匍匐掙扎50年,剝下電視劇裡男主角虛假的「傑克蘇」光環,為觀眾展現愛情真實的模樣。
  • 《霍亂時期的愛情》翻譯:馬爾克斯原文充滿音樂感
    騰訊文化專訪了《霍亂時期的愛情》翻譯楊玲,如下是經過整理的口述:馬爾克斯原文充滿音樂感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先後翻譯成漢語,但兩本書文字風格迥異,前者短句多,比較流暢,後者長句多,中國讀者相對吃力。馬爾克斯的寫作風格究竟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