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兩天時間,不錯過一個字地閱讀完這本書,期間,越讀越覺得這是一本只有人生的智者才能寫出來的書。
愛情是一種世界語言,不論古今中外,不論是在戀愛中、失戀中或者婚姻中,它的情感震動都是一樣的。所以,閱讀《霍亂時期的愛情》時,會覺得除了語言表達習慣稍有不同外,其他情感上的共振並無不同,所以儘管加西亞·馬爾克斯很智慧,水平很高,可故事情節依舊是俗套的。
男主角是一個膽小怯懦,長相醜陋,還一眼望過去有點可憐的人,而女主角卻是一個雖然家庭階級地位普通,但家境富裕的美麗姑娘,天生驕傲倔強,所以雖然一開始兩人有一段海市蜃樓一般夢幻的初戀愛情,但當愛情即將著陸進入現實時,女主角果斷拒絕了,毫不留情,然後最終選擇嫁給了階級顯赫、家境殷實、留洋回歸又極具紳士風度的所有人心目中的白馬王子。
雖然故事框架是一個老套的故事,但每個人物的塑造卻都是有靈魂的。如同書中寫的一樣,「智慧往往在已無用武之地時才來到我們身邊」,如果不是一位已經獲得人生智慧的智者,怎麼會將每個人物每個階段的心理洞察得如此透徹,以致好像裡面每種愛情都能照進現實,而整本書都散發著智慧之光。
費爾明娜·達薩是幸運的,初戀是夢幻而死去活來的愛情,婚姻是翩翩風度又彬彬有禮的愛情,而最終在離死亡越來越近時又跟初戀一起直達愛情的核心,超越激情的陷阱,越過夫妻生活的漫長瑣碎,收穫愛情只是愛情的純粹和濃鬱。
弗洛倫蒂諾·阿里薩的肉體情人之一薩拉·諾列加說:「靈魂之愛在腰部以上,肉體之愛在腰部以下。」
世上絕大部分人的愛情都是靈魂之愛和肉體之愛的混合。
就像費爾明娜·達薩跟胡維納爾·烏爾比諾醫生的愛情一樣,從男子對女子漂亮、高傲的好奇與徵服開始,然後墮入熱戀的幸福,但終會被婆媳、姑嫂的矛盾弄得痛苦不堪。當女子終於熬成徹徹底底的女主人後又會為生活的瑣事所困,夫妻兩必須學會從世俗的生活裡體驗幸福,學會控制厭惡。因為在漫長的日子裡可能會因為一塊肥皂爭鬥不休,以致將往事的傷疤都揭開變成新傷口,將往日居家愛情裡的危險性快樂都變成仇恨,可能還要面對丈夫的某次出軌,然後再在冷靜中修復彼此的關係,最終,在走過人生漫長歲月後,互相習慣,互相依賴。就像烏爾比諾醫生所說:「你要永遠記住,對於一對恩愛夫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穩定。」
然而,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將靈魂之愛和肉體之愛完全割裂。
從愛上費爾明娜·達薩起,他就不斷用自己的浪漫主義詩情為他們兩築起夢幻的愛情海市蜃樓,他可以在小旅館裡那麼多唾手可得的誘惑之中始終為費爾明娜保持自己的童貞。
但當徹底失戀後,弗洛倫蒂諾·阿里薩為了抵抗跟霍亂一樣症狀的相思病,讓自己滑入極端的肉體之愛中,到處獵豔,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他的25個名為《她們》的本子上記錄了622條較長戀情,這還不包括那無數次的短暫豔遇,這裡面有拿撒勒的寡婦、辦公室女員工、花會上的女詩人、雨天裡偶遇的鴿子女和還保留著嬰兒肌膚香味的少女等等,但這都不妨礙他保留靈魂上的童貞,因為在這些肉體之愛裡,他就是一個過客似的男人,只索取不付出。
這是他抵抗思念費爾明娜的方式,肉體上不忠,但心靈上卻死心塌地。從失戀起,支持他活下去的唯一動力就是要等烏爾比諾醫生死去,然後再重獲自己的愛情。所以在苦熬了一場長達五十三年七個月零十一天的相思後!他終於重新跟費爾明娜走到一起,並且直達愛情的中心。
作者用他神奇的筆觸,極細微生動地描繪了這個極具現實感的愛情故事,所以閱讀起來才會如此具有生命力。
可當我閱讀到最後,看到弗洛倫蒂諾跟費爾明娜第一次坦誠相見時,我幾乎是不敢看下去,希望他們不要發生肉體上的聯繫,在最後的歲月裡保持彼此的靈魂之愛,所以當弗洛倫蒂諾失敗地回到自己艙室後,我心裡無比慶幸,然而最終他們還是有了肉體之愛。也許只有這樣,這份愛才是真正純粹完整的,也是符合現實的,讀到最後也會發現它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其實當弗洛倫蒂諾將他穿了五十年的像參加葬禮似的衣服和帽子換下來後,這份愛就已經重新復甦,他得的這場曠日持久的「霍亂」也終於痊癒。
這是一個有著完美大結局的故事,男二的故事是完滿的,男一的結局也是幸福的。
不過如果作者只寫了這些,那這本書就不會如此具有魅力了。
裡面還有那麼多個既奇妙又現實的故事,比如開篇赫雷米亞·德聖阿莫爾與沼澤區那個黑白混血女人彼此理解的愛情,比如中間段萊昂納·卡西亞尼那位堅持尋找強姦自己的男人的愛情,比如結束時十五歲的阿美利加·維庫尼亞為愛自殺的愛情。
它也是一本記錄了哥倫比亞跨越半個多世紀史實的歷史故事,保守黨和自由黨第一次和平握手、古老顯赫家族不斷破敗腐朽、城市醫療、藝術、交通不斷發展……雖然沒有歷史書上某年某月某件事的時間記載,但卻有血有肉地生動地記錄了這段時期的歷史樣貌。
最後,作者還向我們揭露了環境破壞的嚴重性,人類對動植物的殘忍,自然終將會報復到人類身上。
……
總之,《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處處都閃耀著打動讀者的光芒,開始時會讓人越來越想快點讀下去,結束時會讓人捨不得將最後幾頁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