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T前處長:川普根本不在乎臺灣,他要的是跟大陸達成經貿協議

2021-03-02 致理名言

感謝大家的閱讀!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

據臺媒報導 「美國在臺協會(AIT)」前臺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昨出席臺灣安保協會舉辦的座談會時說,拜登政府上任至今,對臺灣「發展都是好的」。談到川普(川普)政府時,他說,川普本身不在乎臺灣,對他最重要的是跟中國大陸達成貿易協議,川普時期所有美臺關係的進步,多半是來自前國務卿龐皮歐。臺灣民間組織昨天共同舉辦「拜登時代下的臺美關係展望」座談會,邀請司徒文於會中發表專題演講。司徒文會前受訪時,針對臺積電等臺灣晶片廠成全球晶片短缺下各地的求助對象一事表示,臺灣重要的原因之一,即在於臺灣在許多現代科技上是重要中心,可以有許多貢獻;司徒文強調,若臺灣在這方面(晶片)能幫助美國,希望美國也能在其他領域(疫苗)幫助臺灣,積極正向作法對雙邊都有幫助,這是好事。對於拜登政府是否延續川普政府的對臺政策,司徒文指出,很多拜登政府的官員已表示要幫助臺灣,兩政府間的對臺政策沒有那麼大的區別。司徒文也說,川普本身不在乎臺灣,對他最重要的是跟中國大陸達成貿易協議,川普時期所有美臺關係的進步,多半是來自前國務卿龐皮歐。至於應否提升「AIT」至大使館地位,司徒文認為,名字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合作的情況,防務、貿易、科技這種才是最重要的,若合作愉快,名字叫什麼他不在乎。

相關焦點

  • 妄圖跟大陸脫鉤,臺灣對外貿易正走入死胡同
    加入RCEP無門,臺灣另外在尋求加入CPTPP,但目前來看也難以達成。一方面,要加入CPTPP,臺灣首先要面對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的門檻,另一方面,日本核災食品、臺灣本身資質等議題也很難談攏。再往回看,如果兩大地區自貿協定如果都無法參加,民進黨主張的「新南向」政策也就成了空談。
  • AIT處長若升格為大使將改變臺海現狀
    1日,USCC向美國國會遞交近600頁年度報告,聚焦中美戰略競爭、中國大陸所推廣之替代性全球規範與標準、中國大陸兵力投送與遠徵能力,以及臺灣與香港等多項議題。    在臺灣專章部分,USCC提出四項對臺灣的建議,首先是建議提升AIT處長位階,報告中提到,國會可考慮通過立法手段,讓AIT處長人選經總統提名、參議院同意。根據美國憲法,這是美國總統決定駐外大使人選的標準程序。目前AIT處長一職由美國國務卿任命,任命案也無須獲得參議院同意。
  • 臺陸軍前副命令:拜登把大陸定為「非敵手」,蔡英文還敢抗陸?
    那臺灣當局就該警醒,如果還是按照川普時代,死命跟大陸對抗,「逢中必反」,還有條件嗎?拜登日前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闡明,「最佳的對中國戰略,理應是我們所有的盟邦,或至少過去曾是我們的盟邦,均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修補與盟邦的關係進而達成共識,將是我上任後頭幾周的重點工作。」
  • 中方深夜發布會實錄|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
    中方認為,中美兩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處理兩國經貿關係必須從大局出發,達成經貿協議有利於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將在經貿、投資、金融市場等方面產生積極效應。本協議總體上符合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方向,以及自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
  • 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初步達成一致
    歷時22個月的談判,雙方終於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文本達成一致,並且約定,下一步雙方將各自儘快完成法律審核、翻譯校對等必要的程序,並就正式籤署協議的具體安排進行協商。這是在12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釋放的消息。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宣讀了中方關於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聲明。
  • 臨下臺,川普坑了一把蔡英文!邱毅:臺灣要成為「亞細亞孤兒」
    但臺灣社會最關心的貿易協議和美豬進口問題呢?臺行政機構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表示:並沒有把「臺美雙邊自由貿易協定」「BTA」這個題目涵蓋在內。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表示:一定要非常慎重,(民進黨當局)做「大內宣」,沒有辦法達到真正的貿易目的,只能達到政治效果。
  • 臺灣與大陸,到底誰「不在乎」?
    具體說來,一是大陸在國際上的力量已非2000年時所可比擬,二是臺灣經濟已脫離不了大陸,三是臺灣內部永遠吵吵鬧鬧。  是的,正如這篇文章所說,大陸的自信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強大展現在世界面前。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民革臺盟臺聯委員時即強調:從根本上說,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
  • 溫家寶:大陸將繼續擴大同臺灣經貿交流的範圍
    新華社北京3月18日電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8日在北京表示,大陸將繼續擴大同臺灣經貿交流的範圍,包括投資、貿易、旅遊、金融,提高合作的層次。「在這些問題上,我們都可以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進行協商」。    溫家寶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回答臺灣《工商時報》記者的提問時,作上述表示。
  • 川普顧不上臺灣 AIT新館低調
    美國還是有所忌憚的,而低調的場面,反映的是臺灣真實的處境。   今天剛好是「特金會」的日子,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新加坡。除了兩岸之外,國際上恐怕沒有多少人關注AIT新館落成。   川普顯然是顧不上臺灣了,一方面他要顧及中美關係;另方面他要會見金正恩、要處理與其他西方國家的貿易戰、要應付國內政敵的攻擊,等等,到處是火頭,如坐針氈。
  • 川普當選「棄臺論」再起 蔡英文要抱大腿沒了?
    蔡英文9日下午發表聲明稱,期待與川普新執政團隊合作,使臺美關係能持續增進,成為維護亞太區域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基石。蔡英文還請「外交部門」轉交祝賀函,她在函中重申臺灣將持續做美國緊密且可靠的夥伴。美國在臺協會處長梅健華9日下午表示,美國對臺政策會維持高度一致性,他有信心美臺關係持續往正面發展。  但上述表態並不能撫平島內對川普的擔憂。
  • 敏感時刻,蔡英文還想跟大陸「對抗」?
    導讀:拜登將於明年一月正式上任,外界紛紛猜測,拜登上臺之後的對華政策會與川普有何不同?在中美關係上,拜登又會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對此,國民黨「民代」、臺軍退役陸軍中將吳斯懷認為,從拜登對中國政策的態度可以看出,目前中美關係開始發生改變,拜登不再把中國當成敵人,在這種情況下,蔡英文應該認識到,自己是否還有條件跟大陸進行對抗。
  • 黎建南:川普絕對想來臺灣 但蔡英文不敢請他來
    臨下臺的川普政府則繼續狂打「臺灣牌」,蓬佩奧妄稱「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又釋放出要與臺灣開展「經濟對話」的信號,目的是什麼?島內擔憂的「川普卸任前突訪臺灣」有可能成行嗎?為此,直新聞專訪了臺灣時事評論員黎建南,帶來獨家解讀。
  • 黎建南:川普絕對想來臺灣,但蔡英文不敢請他來
    臨下臺的川普政府則繼續狂打「臺灣牌」,蓬佩奧妄稱「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又釋放出要與臺灣開展「經濟對話」的信號,目的是什麼?島內擔憂的「川普卸任前突訪臺灣」有可能成行嗎?為此,直新聞專訪了臺灣時事評論員黎建南,帶來獨家解讀。
  • 川普當選「棄臺論」再起 蔡英文要抱的大腿沒了?
    蔡英文9日下午發表聲明稱,期待與川普新執政團隊合作,使臺美關係能持續增進,成為維護亞太區域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基石。蔡英文還請「外交部門」轉交祝賀函,她在函中重申臺灣將持續做美國緊密且可靠的夥伴。美國在臺協會處長梅健華9日下午表示,美國對臺政策會維持高度一致性,他有信心美臺關係持續往正面發展。  但上述表態並不能撫平島內對川普的擔憂。
  • 大陸與美國打貿易戰,臺灣怎麼辦
    國臺辦在今年首場記者會公布,2017年兩岸貿易額達1993.9億美元,年增11.3%,佔大陸外貿總值4.9%,依舊是大陸的第七大貿易夥伴。兩岸來往人次達878萬,其中臺灣民眾赴陸人次587萬,年增2.49%,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數字顯示,儘管兩岸官方趨冷,民間來往卻持續升溫,臺灣對大陸在經貿上的依賴,不減反增。
  • 2020臺灣這一年|「經貿孤兒」隱憂逐漸呈現
    今年累計前10個月,臺灣地區對大陸、東協、日本的出口佔比達65.95%。而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完成籤署後,前述國家未來將透過RCEP的自由貿易區(FTA)設計,完成亞太地區的經濟整合,臺灣被排除在外。而臺灣對RCEP地區有那麼高的貿易依存,使臺灣未來經濟發展潛藏著高度隱憂。
  • 港媒:拜登上臺前,蔡英文當局竟然還在配合川普 升高兩岸對抗
    陸委會3日突然在記者會表示,「『政府』支持合於規範的兩岸經貿交流,但提醒與會臺灣民眾要注意兩岸條例相關規範。」兩岸企業家峰會成員都是兩岸重量級商界人士,臺灣頂尖的上市公司負責人多數都在內。蔡當局的說法已讓峰會臺灣方和企業家產生強大的寒蟬效應。蔡當局上述動作似乎和美國大選結果,以及外界對未來陸美臺關係發展的預測有些違和感。
  • 美國會報告揚言提升AIT級別,國民黨「立委」:將給臺灣帶來風險
    12月1日, USCC發布長達587頁的年度報告,聚焦美中戰略競爭、大陸兵力投送與遠徵能力以及臺灣與香港等多項議題。臺灣部分提出4項建議,第一項就是建議提升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位階。報告稱,美國國會可考慮通過立法手段,讓AIT處長人選經總統提名、參議院同意。「中央社」2日稱,根據美國憲法,這是美國總統決定駐外大使人選的標準程序。
  • 蔡英文指責大陸「金援外交」 巴拿馬總統講述與臺灣斷交幕後
    七年前就想同中國建交的巴拿馬為何等到今天?同臺灣斷交幕後有哪些不得不說的故事?臺灣方面指責大陸「金援外交」有無根據?據央視新聞客戶端9月17日消息,近日,巴拿馬總統巴雷拉直面回應了這些問題,並向央視首席記者王冠透露建交背後鮮為人知的內幕。
  • 美前高官博爾頓鼓動駐衝繩美軍改派臺灣 學者:臺灣不是美國的
    不過,中國大陸學者對此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臺灣是中國的臺灣,不是美國的臺灣」,大陸在最核心、最敏感的領土問題上,絕不會妥協和讓步。 據臺灣風傳媒網站18日報導,現年68歲的博爾頓(John Bolton)在2005至2006年間,出任前總統小布希(George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