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行為可以讓一個人更加堅定地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標

2020-10-19 孤傲的大漠
美國著名演說家波沙達有一本書叫《孩子,別急著吃棉花糖》,其中寫道,史丹福大學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給每一個孩子一顆棉花糖,並讓他們單獨待在房間裡。他們對孩子們說:「如果你能堅持15分鐘不吃的話,會再給你一顆棉花糖作為獎勵。」

10年後,那些孩子們都已經長大成人。但經調查研究人員發現:那些能夠堅持15分鐘不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以後不論是在事業上還是人際關係上,都比那些吃掉棉花糖的孩子要優秀。

棉花糖理論告訴我們:自律就是成功的秘訣。自律的人會更堅持,而堅持的人則更容易獲得成功。

自律一般會和不願做、懶於去做,但卻不得不做的事情相聯繫。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每天都要刷牙洗臉,如果你因為自己已經筋疲力盡,選擇回家後倒床就睡,就是在養成不好的習慣;如果你能夠克服身體上的疲憊,堅持洗漱,這就是你自律的表現。

自律的行為可以讓一個人更加堅定地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標,比如:

減肥10公斤;每天跑步鍛鍊;每個星期讀一本好書……

面對這些事情,自律,可以讓你約束自己的行為,堅持向目標前進。就像安意如說的:「真正的修行,是無言的堅持,尤其是在山中,無人督促,全靠自律。」

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就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

王石喜歡爬山,5年多時間,他把七大洲最高峰都爬完了,加上南極點、北極點。這樣的行動能力,對於當時已經四十七八歲的人來說,很不簡單。

那他是怎麼做到的呢?同伴發現,他和別人最大的區別就是他有超強的自律精神。

比如,他說幾點進帳篷就幾點進帳篷,從不拖延。爬山很消耗體力,遇到不好吃的食物,其他人可能覺得不好吃寧願選擇挨餓;而王石不會,為保持體力,食物再難吃他都往下咽。

王石在爬珠峰到7000多米的時候,不管別人再怎麼說風景好,他都克制自己不出帳篷,因為他知道,動一次,能量就損耗一次;當時跟他一起爬的一個朋友屬於興奮型,沒管理好自己的行為和情緒,結果到後來因體力跟不上,到8000米時就打退堂鼓了。王石當時則是以業餘運動員的身份爬上去的。

能夠管理好自己,就是自律,長此以往,很多類似的品德就有了。很多人之所以失敗,大多都是因為放縱自己的欲望。對於王石,作為朋友的馮侖說:「看著他,我明白了:偉大首先在於管理自己,而不在於領導別人。」

如今是一個信息共享程度非常高的社會,人們在獲取知識方面比歷史上任何時刻都要方便得多,因為如此,人也就顯得更加浮躁,能夠用心、用時間去學習的人越來越少。老話說,行百裡路者半九十,能善始至終的人寥寥無幾。

那麼,建立自己的自律習慣,我們需要做些什麼呢?

第一,認識到自律的重要性。

一個人,身體好不代表體力好,體力好不代表耐力好。在競爭中,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比的就是耐力。想要抓住成功的機遇,用合適的方式成就自己,堅持尤為重要。就像下棋,開局時若急於求勝,不堅持自覺運用棋局法則,必然會導致後面的棋路尤為困難,舉步維艱。

第二,養成定期反思的習慣。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日學日新,每日都讓自己站在新的起點上成長。學會梳理一天所做的事情,堅持日有所思,就會日有所得。保持定期的反思促進堅持自律的動力,在堅持自律的實踐中也能不斷出現好的結果。

第三,設定一個合理的目標。

根據自身的條件和愛好,給自己確定一個合理的目標,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效果,進而才能進一步提升目標。就像鍛鍊肌肉一樣,你鍛鍊它的時間越多,肌肉就會越強壯。這是一個內生動力不斷深化加強的過程,會對自律產生強大的心理支持。

第四,在適當的時候,勇於透漏下一個目標。

這是屬於外在的監督力量,它會逼迫我們堅持下去,而不輕易放棄。就像很多人從不輕易透漏自己的下一步計劃,害怕洩露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則是擔心沒有實現而造成不良後果。反之,適當的透露,為了不讓自己難以面對不可估計的外部評價,會逼著我們更加自律。而一旦成功,就會獲得更大的成就。

相關焦點

  • 自律,一個人最高級的素養
    每個人都在受著方方面面的束縛和制約,想要達到自己的目標,首先要克服和擺脫不利因素,才能有突破,有發展,有創新,從而接近或達到自己的成功。自律即自我管理,自我規劃,自我實施。不被他人約束,不因環境改變,是根植到血液中的自覺。是成功的必備條件,是人的最高級素養。
  • 養育自律的孩子,「行為契約法」來助力,給孩子終生受益的好習慣
    在這個特殊時期,男孩每天一個人在家,雖然沒有父母在身旁作伴和管束,但不管學習還是生活,他自己都安排得井井有條。外出購物都是硬核的全副武裝。每天一家人最開心的時間就是午飯時用三方視頻通話。爸爸媽媽看到懂事的兒子都很欣慰,可以更安心地去工作了。看到「父母奮戰一線兒子獨自照顧自己」的消息,不禁為孩子的懂事和自律點讚。
  • 教會孩子自律,讓自律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人的本性難移,要做自己心的主人,只能靠自律。自律的前提是自覺。自律就是自覺去做能實現自己目標的,符合客觀規律的事情。所以自律的前提是自覺。而自我意識的覺醒必然來自心靈最深處的渴望。而這個渴望,每個人只要回到自己的內心,都可以找到。
  • 掌握這4個科學自律的方法,輕鬆完成目標無壓力
    生活中我們常常設立很多目標,新年目標,年終總結,年中總結。我最怕寫總結了,怕回憶過去的表現,讓自己清楚地看到,自己沒有長進。怕總結的時候,就是打臉時刻。更不願意去總結,為什麼沒有完成任務,因為總結是很累人的一件事。
  • 一個人在家如何做到高度自律?
    今天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些,即學即用的自律小技巧,不論是在家,在學校,何時何地都能用起來。相信我,花5分鐘看完,絕對可以改變你消極的人生。事實上,看一個人是否自律,並非看他一兩次、一兩天的作為,而是看一個長期動態的過程。因此,我們在自律的過程中,不要期待得太高,想得太滿,一定要留出時間,給自己偷偷懶。就像考研一樣,做錯題,不要自責也不要鑽牛角尖,記住你的目標不是考滿分,通過考試就行了。
  • 當一個人高度自律,就預示著他將要飛黃騰達了
    一個人若是不懂得自律,掃清自己前進道路上的霧霾,又怎能清楚的看清楚前方的路呢?當一個人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就自律的以這件事情為中心,去展開自己行動,前方的路就會越走越順,越來越清晰明了。當一個人在這四個方面,變得高度自律,那麼,也就預示著他將要飛黃騰達了。
  • 極度自律,目標性強的三大星座,耐得住寂寞,亦能守得住繁華
    有人說,自律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素養。有自律的人生,才是自由的人生。確實如此,有自律性的人會對自己嚴格要求,努力進步,而沒有自律的人,則容易活得像一盤散沙。一個人,只有設定了目標,並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去踐行,才有可能會成功。
  • 緊盯任務 狠抓落實 全力以赴 不折不扣完成各項既定的目標任務
    緊盯任務 狠抓落實 全力以赴 不折不扣完成各項既定的目標任務 2020-12-02 2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堅定自己的信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當你迷茫時,可以停停匆忙的腳步,回頭望望身後走過的路,為自己加把勁,自己的路還得自己走。,堅定信念。現在好多年輕人,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看到自己身邊的朋友同事業績突出或者工作輕鬆。自己的工作有髒又累,不安心工作。好高騖遠,這山望著那山高。不能擺正自己的心態,不知道自己的方向而迷茫。要堅定自己的信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 不自律,是怎樣慢慢摧毀一個人的?
    及時享樂,放縱自己的欲望,看上去活得隨心所欲。但她卻不知道:每一個不自律的行為,都會給她帶來更大的痛苦。腹黑邪魅的霸道總裁談戀愛,還有溫柔深情的男二號為她默默付出;她可以不停歇地重生為霸者、仙人、隱士......
  • 做到自律並不難,自律是一種每個人都可以養成的行為!
    一名叫山田本一的馬拉松運動員的奪冠經驗告訴我們:想要更好地堅持一個行為,達成目標,不能一股腦的衝或者咬牙堅持,要學會設置裡程碑。也就是把大目標拆分成合適的小目標,這樣你才不至於疲憊不堪,被前面遙遠的路程給嚇倒。(在1984年的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奪得了世界冠軍。
  • 蘭可琪乾貨:17個方法,教孩子把自律變成習慣
    認識自我會帶來成功的機會,因為「認識自我」意味著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興趣,會使一個人意識到抵制玩樂的誘惑,意識到把時間白白浪費掉的可惜;這種興趣,也會使一個人願意制定計劃,願意堅定執行,因為他知道,這會讓自己離自己熱愛的未來越來越近。
  • 為什麼說自律是一種生活態度?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一定要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康熙一生兢兢業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創造了豐功偉業,他對自已更是嚴格自律,也許生活中我們身邊就有很多人,每天早睡早起,堅持讀書運動,長期保持樂觀的心態和積極的學習態度,雖然他們也很優秀,甚至比有些名人更加自律,但他們並沒有被大眾認識,只是在他們的圈子裡被大多數人認可,節制飲食,嚴格起居,實在是消除病痛的良方,意思,是節制飲食,嚴格起居,實在是消除病痛的良方
  • 別讓不自律毀了你:自律的人,才能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一個人自律與否,對他的人生有多大的影響呢?01 自律的人,不會迷茫焦慮最近刷新聞的時候看見了娛樂圈這樣一條八卦:大家應該都認識何炅和韓雪,這件事就發生在他倆身上。自律的人,在別人隨波逐流、迷茫焦慮的時候,永遠都是按照自己的步伐走下去,可能很慢卻很堅定。沒有一點的猶豫和動搖,因為他們心裡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02 自律的人,每天都在為成功做鋪墊在學生時代看過一部狗血的電視劇,時間久到不記得名字,但內容我記得很清楚。
  • 自律的內涵與載體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自由意志」」,通俗地說,指的是一個人是否相信自己的意志是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如果一個人根本不相信自由意志,即根本不相信自己的主觀想法是可以改變的話,那麼他更沒有可能相信自己可以變得「自律」了。很多人都誤以為自律只與後天因素有關,會把不自律的過錯怪在人主觀上的不努力上。實際上,自律的背後是由許多「小能力」共同組成的。
  • 保持自律太難了!心理學:從小事做起,你也可以走向高度自律
    於是我們花費了大量的金錢,試圖買到他人的寶貴經驗,讓自己在改變的道路上更加輕鬆。健身卡辦完的一剎那,焦慮減輕了許多,似乎體重馬上就減掉了一半變成排骨精了;線上課買完的那一天,似乎見到了無限光明,覺得自己已經飽讀詩書了;運動手錶、跑鞋、壓縮衣等等購置到手,感覺自己棒棒噠,似乎剛剛跑完了一個全馬。
  • 「清華學霸計劃表」再次點亮自律:但很多孩子誤解了自律這個詞
    的確,從學霸的計劃表上可以看出,清晨6點開始到凌晨1點這個時間段,排滿了密密麻麻的學習任務!這樣自律的學習計劃表,引發了眾多網友的側目、點讚、轉發。可是,雖然現在很多家長和孩子都已經意識到自律對一個人的重要:認為自律的人最容易成功、自律的孩子能夠考上名校。
  • 心理學:去他的自律,活在自律的假象裡,讓一個人變成積極廢人
    自律這個詞這幾年尤其流行,很多人開始學著真正把控自己,但更多的不過是「偽自律」。所謂「偽自律」,就是做不到為了清晰明確的目標而持之以恆,過分追求形式感和儀式感,用表面上的自律,來迴避績效的追問。每天當做任務來發,假裝自律,麻痺自己,好像打了卡,你就會了,你就成功了。
  • 自律的四個層次,你屬於第幾層,能做到第四層的都是厲害人
    幾天的堅持,換幾個月的放縱,不僅沒法形成自律的習慣,還會產生挫敗感。如果長期這樣,只會讓你越來越頹廢,越來越不自信。自律不是靠多麼宏偉的目標,而是靠堅定的決心和永不放棄的意志。第二層:過度依賴他律,沒有內在秩序簡單來講就是自覺性不夠,需要別人幫忙監督才能勉強實現目標。
  • 自律,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人的一生怎麼樣,不是靠出身,也不是靠家庭,而是自己。 努力,能讓生活更幸福。自律,能讓人生更加穩定。我們沒有辦法阻止時間的推移,也無法永遠保持心態純真,真正能做的只有自律。 何為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