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四個層次,你屬於第幾層,能做到第四層的都是厲害人

2020-12-16 華恩時間

羅振宇曾經說過:一個高手之所以是高手,不是因為他在享受更多的自由,而是他看到了更多的限制,成為高手的過程,不是一個更放鬆自己的過程,而是一個不斷受到約束的過程。

很多人都有個誤區,以為只有財務自由和時間自由了,才能活得更自律。但實際上恰恰相反,那些優秀的人只是因為極度的自律,才擁有了更多選擇的權利,想獲得真正的自由,就需要把自律做到極致,今天就分享自律的四層境界:

第一層:間歇性自律

絕大部分人的狀態是間歇性自律,兩天打魚,三天曬網。很多人非常喜歡給自己定計劃,比如每月閱讀三本書,每天運動四十分鐘,每周寫三篇2000字文章,但最終都沒有實現。為了凸顯認真的態度,邀請別人成為他的監督員。當然每次都堅持不了幾天就銷聲匿跡了,這似乎是絕大部分人的常態。

幾天的堅持,換幾個月的放縱,不僅沒法形成自律的習慣,還會產生挫敗感。如果長期這樣,只會讓你越來越頹廢,越來越不自信。自律不是靠多麼宏偉的目標,而是靠堅定的決心和永不放棄的意志。

第二層:過度依賴他律,沒有內在秩序

簡單來講就是自覺性不夠,需要別人幫忙監督才能勉強實現目標。這種需要他人的督促,才能暫時自律的表現極為普遍,與之相仿的是另一種人,當他們看到別人高度自律時,就開始模仿別人,最後仍沒有養成自律,因為他們只看到別人自律以後的結果,而沒有看到自律背後的努力。

一個人外在行為有序的表現,其實是他內在心靈有序的一個結果。很多人依靠激情和壓制欲望來進行自我管理,殊不知這更容易消耗意志力,堅持不了幾天就會放棄。有序的內心和極度的渴望才是自律的原動力。

第三層:能夠自我約束,有強烈的目標感。

自律的第三層境界就是能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為,克制自己的欲望,有強烈的目標感並付出行動,一旦有了強烈的目標感,就可以倒逼自己在行為和欲望上保持理性。阻擋我們自律,往往太多因素,這些因素可不會因為你有目標而憑空消失。

沒有長遠的目標,不能做到延遲滿足是很多人的通病,而這也正是優秀人與普通人的區別。李開復曾說:千萬不要放縱自己,給自己找藉口,對自己嚴格一點,時間長了自律便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你的人生和智慧也因此變得更加完美。

第四層:無需自律,是自律的最高境界

有一句話說:一個人是否自律,看他獨處的時候就知道了,真正自律的人不會把自己的日子當中苦行僧的日常,而是把好習慣融入生活裡。他們不會在任何一件小事上放鬆自己,那些我們覺得很難完成事情,不過是人家的日常事情。真正的自律就是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地做好每一件小事。

所有成功的人,他們不是因為成功以後再自律,而是自律了以後取得大的成就。如果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能夠做到高度自律。那是因為自律已經刻到了他的骨子裡,真正自律的人,無需自律,因為他們時時刻刻活在自己良好的節奏裡。

相關焦點

  • 時間管理的四個層次,你在第幾層?做到第四層才能擁有從容的人生
    比如:明天每天工作12個小時,當還是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完;老闆吩咐的任務,一拖再拖,終於趕到deadline才勉強做完;每天都在忙於應付同事、上級、客戶、下屬;老婆小孩一直抱怨沒有陪她們;網上報名的課程一直都沒有時間上;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忙到一整天也不知道在忙什麼……
  • 工作的三個層次,你在第幾層?
    我們每天都忙忙碌碌地工作,努力地經營。有的人提起工作,愁眉苦臉,老是抱怨黑色星期一;有的人提起自己的職業,驕傲得不得了;那麼我們的工作有什麼區別呢?工作分三層,你在第幾層?第一層:謀生型知乎上有個北京名校碩士畢業的女生吐槽,不喜歡自己現在的工作。
  • 人生的四個層次,大部分人都在第二層,快來看你在幾層?
    看待事情的層次不同,看到的事情本質也會不同,從而也導致處理事情的方式不同。一個人看待事情的層次,決定了這個人在社會上的層次。第一層:現象層;所有人從出生開始就進入了這一層,這一層的人看事情只能看到事情引發的表面現象。
  • 學習知識的四個層次,你在哪一層?做到第四層,突破職場
    當你能夠掌握一門知識,運用自如,那就可以成為核心員工了。這個時候可以帶著新手一起做事,這樣可以支撐起團隊的主要工作。有一個段子,有一家機械公司,他們的家的機器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重啟,不知道為什麼,找了好多人來修,都沒有搞定。
  • 「每日微學·心理」現在的你掙扎在馬斯諾需求層次的第幾層?
    掙扎在馬斯諾需求層次的第幾層?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認為,可把人的需要分成5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需要的這五個層次是一個由低到高逐級形成並逐級得以滿足的。
  • 自律有三個層次,你在哪一個層次?
    有這樣一句話,所有優秀的背後,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而這個世界上百分之99的自律,我們都看不到,自律也是可以分層次的,主要分三層,你看看你屬於哪個層次吧?第一層:身體上的自律,也是最基本的一層。第二層:心靈的自律,開始懂得,真正的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第三層:把自律當成一種習慣,當你把自律當成了一種習慣,讓它融入到你的血液和生活。如此,無需任何的提醒,你就會成為那個高度自覺的人。
  • 認知的四大層次,看看你已經到了第幾層?
    人的認知,分有四個不同的層次:第一層: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小的時候,我們都學過坐井觀天的寓言故事,井底之蛙只能看到頭頂的一片天,於是它就以為天只有一口井那麼大,殊不知,更廣闊的天空不是不存在,而是不知道它的存在。想當然認為自己無所不知,其實一無所知,發表的言論不是照搬別人的就是充滿狹隘偏見。眼界決定出路,拓寬你的眼界比什麼都重要。
  • 思維的四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因此,提升我們的思維層次,站在更高的認知維度上理解一件事情,感知周圍的變化,人生才能加速升級。 長曝光出來的美麗時光,沒有夜景工程的美麗時光 思維層次分四4層, 你在哪一層?
  • 《天道》:看懂做人的四個階層,讓你少走十年彎路,你在第幾層?
    第二層境界:本分人當然也有能夠很好地認識自己的,比如肖亞文和歐陽雪,以及馮世傑屬於看清了自己,充分明白自己是什麼人,能夠用自己的認知邊界拓展生存空間,做好自己最有把握的事情。第三層境界:明白人明白人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僅有聰明,而且有智慧這個層次出現的人物有:丁元英和幕後老大周總。他們都屬於能看到全局,能夠預判和引導事情走向的人。
  • 你在夢境第幾層?
    或許每個看完《盜夢空間》的人走出影院,都會問自己:我在做夢嗎?我在夢境的第幾層?這部長達142分鐘的作品已在歐美、東南亞以及中國港臺等地公映,內地的首映日則是9月21日。眾多歐美媒體評價,克里斯多福·諾蘭這次創造的是一部「神作」。但它究竟神在哪兒?羊城晚報記者在香港看片後發現,其實大部分觀眾都很難真正讀懂它。
  • 家庭收入的四個層次 你屬於哪一層?
    舉例四:1、製造業百元人工成本利潤為61元,簡單理解就是給工人100元工資,企業平均能賺61元。2、醫藥製造業是277元。……知道爸媽為什麼讓你考公務員了吧!第二層次(固定收益)大林早前文章《財務自由的三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 溝通能力分4層,你在第幾層?
    (當然,這種甲方會被統稱為傻逼甲方)第四級是最高級別,溝通能把事情說全,而且要點齊全,有節點有確認,也能站在對方考慮。這種就是俗稱的情商高,既能表達清楚,又能照顧對方情況,一般來說屬於珍稀動物,遇到的話,務必珍惜。
  • 【秘密吸引力法則-四個層次】寫給有緣人
    如果世面上的秘密吸引力是作業系統的界面,紫雨老師的便是作業系統的底層編碼(硬體結構屬於另一個層次-第四層)又如,很多人會開車,但並不一定懂車的原理(車的各個部件的分子材料屬於另一個領域-第四層) 所以對想要相信吸引力法則,但還沒有自己驗證或者找到客觀證據的,或許在這裡你能找到答案。總結: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你不一定需要追求極致。
  • 運動有個金字塔 你在第幾層?
    原標題:運動有個金字塔 你在第幾層?   大家對「膳食金字塔」並不陌生,它將我們日常飲食的數量、種類按金字塔的形狀排列,該吃什麼,吃多少,一目了然。可你知道嗎,運動其實也有個金字塔。
  • 河南高校分為七層金字塔,你的學校排在第幾層?
    鄭州大學、河大肯定是第一、二層次,即將升格為大學的信陽師範學院只能排在第四層,新鄉醫學院、河南科技學院、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只能往後靠。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的層次排名!鄭州大學第一層:鄭州大學全國有39所985高校,河南省一所都沒有。
  • 家長層次論,最底層是捨得為孩子花錢,看看你在第幾層?
    可閨女不幹了,回到家生了好幾天的悶氣,說「你根本不是個合格的家長」,同事可委屈了,「我不敢說我多優秀,但我這麼辛苦不都是為了這個家嗎?我這算不合格,要做到什麼程度才算合格?」我們經常看見許多父母跟風「逼」著孩子學這學那,金錢、時間都用盡了,看似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了許多,卻從來沒有替孩子想過,孩子是否真的願意學這些嗎?讓這麼小的孩子一口氣學那麼多,能成功嗎?孩子學習的目標到底是什麼,父母有真的思考過嗎?父母到底把孩子當作學習的機器還是有血有肉的人來對待呢?
  • 樓房不管有多少層,這幾層才是黃金樓層,有錢都未必買得到
    樓房不管有多少層,這幾層才是黃金樓層,有錢都未必買得到人們生活無非就是「衣食住行」四個字,其中裡面的「住」就是指的房子。買房子對於人們有多重要,相信就不用小編再次來強調了。大多數人買的房子都是自己用來居住,而不是用來投資。
  • 18層電梯房,加壓供水是幾層開始?設備層在哪裡?
    現在很多朋友都關心家裡的自來水,擔心自來水的水質不好,擔心自己家裡的自來水水壓不夠。現在有朋友問這樣一個問題:18層的電梯商品房,幾層是設備層?二次供水是從幾樓開始的?為什麼是我進行設計?高層樓房的二次供水設計因為我們知道自來水都是通過自來水廠,把水處理完以後,通過管道輸送到各個小區,然後到每家每戶的。這樣就由於自來水廠送的距離過遠,它所能保持的壓力也就很低。常規的市政自來水供水的壓力到我們家庭之內,基本上是3公斤左右,也就是0.3 兆帕左右。
  • 孝順父母的四個層次,做到第三層,已經很難得了!
    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四個層次,能夠做到第三層,往往已經很難得了!第一、管好自己《孝經》上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的身體是從父母那裡來的,我們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骨肉,這個世界上最心疼、最牽掛我們的人,就是父母。所以,要想做到孝順父母,首先就要保護好自己,保養好自己的身體,自己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不讓父母操心,不讓父母著急,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這是孝道的開始。
  • 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的三個層次,你能做到哪一層?
    這和家長的文化層次無關。我們經常在網絡上看見種地的父母培養出多個清華北大的學子,無知無識的父母培養出哈佛的高才生。這些都是孩子自發的,從內心中想要學習,想要出人頭地,才能做到刻苦用功,積極上進,出人頭地。我們多麼希望有這樣的畫面,我們家長們忙著自己的事業,為提升家庭生活幸福水平而奮鬥,孩子自己為學業,刻苦學習而奮鬥,家庭和睦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