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樸求真——瀘沽湖生物與民族多樣性之人文考察與藝術創作展12日...

2020-12-19 湘湘愛旅行

雲南網訊(融媒體記者 陳大衡 文)2020年11月12日,返樸求真——瀘沽湖生物與民族多樣性之人文考察與藝術創作展開幕式在瀘沽湖摩梭小鎮尋雲度假酒店圓滿舉行。此次展覽由瀘沽湖管理局、麗江瀘沽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麗江龍騰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主辦,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雲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委員會、寧蒗縣委宣傳部、寧蒗縣文化和旅遊局共同承辦,並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與援助。

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油畫博士、雲南省油畫學會副會長高翔和摩梭藝術家博瓦·公高共同組織策劃,主要呈現了藝術家們在瀘沽湖周邊進行為期考察近20天的寫生創作作品。

德國駐成都總領事館領事楊佩(Petra Mann),法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文化專員(Flora Boillit)白洛華,瀘沽湖管理局局長和振,麗江瀘沽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白合軍,麗江龍騰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代普森,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雲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委員會副主席楊春芳,中國共產黨寧蒗彝族自治縣委員會宣傳部部長李聯鴻,寧蒗彝族自治縣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阿媛嵐,中國油畫學會理事、雲南省油畫學會會長唐志岡,中央美術學院碩士張鑫和27位青年藝術家以及社會各界愛好藝術的朋友們均出席了本次開幕式。

展覽開幕式上,瀘沽湖管理局局長和振,德國駐成都總領事館領事楊佩,法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文化專員白洛華、此次展覽策劃人博瓦·公高和高翔先後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並致辭。博瓦·公高在展覽開幕式上說道:「此次展覽得益於我的摯友高翔先生,十年以來的辛勤付出以及對摩梭文化的熱愛。感謝所有參與的藝術家和一直關心支持此次項目的各界人士。我們將繼續用繪畫的方式描繪瀘沽湖地區特有的風俗人文,不忘初心,走入生活,返樸歸真」。

據悉,此次展覽有四個展區:竹地摩梭小鎮尋雲度假酒店、瀘沽湖門票站遊客服務中心、大落水旅遊服務中心和摩梭風俗博物館。共有中國、法國、德國、瑞士、荷蘭五個國家的藝術家作品參展,計有80餘件油畫、紙本、綜合材料和小型裝置作品,展覽將持續開放至2021年6月11日。

「返樸求真」國際藝術家駐地人文考察與藝術創作項目從2010年開始,到今年已經舉辦了七次,該項目從開始的5位藝術家逐漸擴展到每屆都有20至30位國內外知名藝術家、青年藝術家和研究生參與的知名藝術駐地項目,並逐步在瀘沽湖、麗江、昆明以及雲南省和國外藝術界享有盛名。

這次「返樸求真——瀘沽湖生物與民族多樣性之人文考察與藝術創作」是在之前六次活動的基礎上,聯合國內外藝術界和學術界的又一次創作與展覽活動。同時,也是一次對瀘沽湖地區人文和自然生態的集中介紹和推廣。通過以美術為主,結合人類學、民族學和博物館學等學科進行一個深入持久的文化藝術考察與研究。向外界展示瀘沽湖地區豐富的傳統文化、自然魅力和新藝術的創造力。

為了多角度、多方位展現人與環境的關係和發展態勢,突出瀘沽湖地區民族多樣性,除摩梭人以外,還增設了彝族、普米族、納西族等民族為本次項目的考察創作對象,力求藝術學與人類學的交叉呈現,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瀘沽湖,熱愛瀘沽湖。通過本次的駐地與創作展覽活動,進一步將「返樸求真」項目推進為一個獨具魅力的國際藝術家駐地和創作的藝術項目。

圖片由活動主辦方提供

見習編輯 邢夢芸 責編 龔怡丹

審核 陳大衡

【來源:文旅頭條】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雲南瀘沽湖生物與民族多樣性之人文考察與藝術創作展開幕
    11月12日,返樸求真——瀘沽湖生物與民族多樣性之人文考察與藝術創作展開幕式在雲南省麗江市瀘沽湖摩梭小鎮舉行。「返樸求真」國際藝術家駐地人文考察與藝術創作項目從2010年開始,到今年已經舉辦了七次,該項目從開始的5位藝術家逐漸擴展到每屆都有20至30位國內外知名藝術家、青年藝術家和研究生參與的知名藝術駐地項目,並逐步在瀘沽湖、麗江
  • 瀘沽湖生物與民族多樣性之人文考察與藝術創作展12日開幕
    2020年11月12日下午,返樸求真——瀘沽湖生物與民族多樣性之人文考察與藝術創作展開幕式在瀘沽湖摩梭小鎮尋雲度假酒店舉行,此次展覽由麗江瀘沽湖管理局、麗江瀘沽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麗江龍騰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主辦,寧蒗縣政協、寧蒗縣委宣傳部、寧蒗縣文化和旅遊局共同承辦,並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
  • 雲紡博物館:萬物有靈 保護生物多樣性藝術作品展
    2020年11月29日萬物有靈-保護生物多樣性藝術作品展在雲南省昆明市雲紡博物館美術廳正式開展,本次展覽由雲紡集團主辦,雲南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北京中外視覺藝術院、中國美術研究院、自然與藝術全球藝術家工作站協辦,雲紡博物館承辦。據悉本次展覽策展為雲紡博物館陳嵐館長,展覽為期一個月。
  • 萬物有靈—保護生物多樣性藝術作品展在昆明開展
    雲南網訊(記者 李悅春)11月29日,萬物有靈—保護生物多樣性藝術作品展在昆明市雲紡博物館美術廳開展。萬物有靈—保護生物多樣性藝術作品展在昆明市雲紡博物館美術廳開展。記者 李悅春 供圖  雲南大學昌新國際藝術學院作為受邀參展單位,展出作品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由昌新國際藝術學院的師生創作了約50件藝術作品。內容涵蓋了動物、植物的各種形態及生存狀態,形象生動地展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現實意義。其中,教師作品20幅,學生作品30幅。
  • 蕃茄田藝術參與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
    2021年5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在雲南昆明召開。本屆COP15大會包括正式會議、邊會和展覽三個部分,正式會議包括3個締約方會議以及8個平行會議,「自然‧而然」兒童繪畫作品展為性別倡議主題中的重要宣傳活動之一。
  • COP15保護生物多樣性三大主題影展昆明開展
    本報訊(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孫貴升)12月28日,由昆明市委宣傳部主辦的COP15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系列攝影展在昆明市博物館正式開展,帶給市民一場擁抱自然的視覺盛宴。雲南作為我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生態系統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類型,享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物種基因庫」等美譽,一直肩負著維護區域、國家乃至國際生態安全的重大職責。與此同時,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是公認的生物多樣性重要分類群分布最為集中、具有全球意義的生物多樣性關鍵區。
  • 2019美院畢業展|藝術人文學院
    這所中國最早的國立高等藝術學府,自創立伊始,就在蔡元培先生的倡導下,確立了藝術與人文相互激蕩、彼此交匯的理想和風骨。近百年來,中國美術學院一直抱持「學院是為研究學術而設,是為追求一種純粹嚴格的獨立學術而設」的理念,同時以成為藝術創作的發動機與思想庫,也以「改造民心,藉以真正完成人們的生活」為現實目標。
  • 「2019兩岸青年版畫藝術創作展」在廣州開幕
    」在廣州開幕 郭軍 攝   中新網廣州11月12日電 (記者 郭軍)11月12日,「2019兩岸青年版畫藝術創作展」在廣州大新美術館開幕。  廣州市臺辦主任曾衛東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舉辦兩岸青年版畫藝術創作展,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現版畫創作和版畫教育的多樣性、豐富性及實驗性,就是讓兩岸青年藝術家們更加直觀、全面深刻地認識到,大家有共同的創作激情和文化源流,並在交流交往中加深相互理解,增進互信認同,從而達到心靈契合。
  • 中法環境月生物多樣性展今日在昆明正式開展 總領事Bruno BISSON...
    &nbsp&nbsp&nbsp&nbsp10月17日,中法環境月生物多樣性展——《海洋,一場奇妙的深海探索》主題展覽在昆明恒隆廣場五樓大象好在正式開展,本次展覽由法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主辦,《秘境PHOTO》雜誌、大象好在承辦,大犟酒業全程贊助支持。
  • BCAF國際藝術駐留計劃 | 創作共生@四川老河溝自然保護區
    去中國最美自然保護區之一的老河溝進行一場藝術創作吧!秉承著發掘與支持年輕創作者的使命,BCAF國際藝術駐留計劃將自然保護和藝術文化結合到一起,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藝術家到中國多元的自然、人文、社區內居住並思考環保議題相關的藝術創作,為藝術家提供嶄新的文化碰撞、社會平臺、機遇挑戰、創作動力,並通過創新文化合作對駐地社區產生長遠貢獻和社會價值。
  • COP15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系列攝影展:用鏡頭發現自然之美
    攝影展由三個展覽組成:一是國際野生生物(WPY)攝影年賽獲獎作品展覽,由野生動植物攝影師,國際自然保護攝影師聯盟(ILCP)成員,野性中國工作室創始人,奚志農擔任策展人,展出圖片80幅;二是《當你看見自然》攝影展,由北京798映藝術中心/映畫廊藝術總監、《像素》雜誌主編、著名策展人那日松擔任策展人,展出圖片60幅;三是雲南生物多樣性主題圖片展,由雲南省攝影家協會名譽副主席,昆明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徐晉燕擔任策展人
  • 第二屆「生命之美」中國美術學院&西湖大學聯合藝術創作展順利開幕
    第二屆「生命之美」中國美術學院&西湖大學聯合藝術創作展順利開幕 2020-12-24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昆明宣傳周活動本周六啟動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於2021年5月在昆明召開。COP15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性大會,對展示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宣傳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具有重要意義。這將是昆明首次使用百架無人機技術,高空展示昆明典型歷史人文景觀,城市建設發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
  • 2020國美畢業展:藝術人文學院博士畢業創作——無牆的學院
    學術者,天下之公器。我們將在校內外舉行畢業論文報告會,分享大家的最新研究成果,開啟藝術人文學院獨有的畢業季展示模式。我們還會遴選優秀論文結集成冊,並在線展示畢業生的論文概要,同時進行線下的櫥窗展示,時間甚至長達一個學年。
  • 昆明孩子眼中的生物多樣性!太有溫度了!
    昆明孩子眼中的生物多樣性!太有溫度了!畫展將持續兩天,昆明市民可到現場免費觀展,通過孩子們的視角,感受COP15大會精神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從籤到、現場布置到打卡裝置,活動現場的每一個環節都充分體現了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與呼籲。本次畫展以「覓物 孤獨星球——自然物語」為主題,參展作品由412位年齡介於3—14歲的少兒選手精心創作,分為植物主題畫展、兒童雕塑作品展和動物主題畫展三大展區。
  • 大自然保護協會在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
    上世紀50年代初中國在廣州設立了第一個保護區,到現在已經有2600多個保護區,這2600多個保護區是做生物多樣性保護唯一有效的工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保護區就是為了所有的人把這些生物多樣性資源保留下來。2600多個保護區,已經劃定了中國最好的地方,和中國最好的資源。
  • 民族翰骨 巨匠歸來 | 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先睹為快
    「民族翰骨: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在浙江美術館舉行新聞發布會展覽現場2017年11月29日下午2:00,「民族翰骨: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本次新聞發布會嘉賓有:浙江美術館主持副館長應金飛,潘天壽紀念館常務副館長、中國美術學院教授陳永怡,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孔令偉。發布會由中國美術學院宣傳部副部長王益主持。
  • COP15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系列攝影展開展
    COP15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系列攝影展開展大美自然視覺盛宴圖為市民觀看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系列攝影展。記者 王俊星 攝  12月28日,COP15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系列攝影展在昆明市博物館開展。  此次攝影展由3個展覽組成:第55屆國際野生生物(WPY)攝影年賽獲獎作品展,由野生動物攝影師、國際自然保護攝影師聯盟(ILCP)成員、野性中國工作室創始人奚志農擔任策展人,展出圖片80幅;雲南生物多樣性主題圖片展,由雲南省攝影家協會名譽副主席徐晉燕擔任策展人,展出圖片100幅;《當你看見自然》攝影展,由北京798映藝術中心/映畫廊藝術總監、《像素》雜誌主編那日松擔任策展人,展出圖片
  • 蕭四五人文作品巡迴展(臺灣站)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辦
    7月22日下午,中國國家畫院畫家蕭四五"境象——人文書畫作品巡迴展(臺灣站)」在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館盛大啟幕。據蕭四五人文書畫作品巡迴展總策展人羅坡雨介紹,此次臺灣展是蕭四五人文書畫作品全球巡迴展的第二站,首站己於2018年1月28日在香港饒宗頤文化館成功舉辦並收到良好效果。
  • 展覽預告|「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系列攝影展」即將開展
    恰逢《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即COP15大會將於2021年5月在雲南昆明舉辦,我館將陸續推出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系列展,由中共昆明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系列攝影展」將成為此次系列展的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