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到歐洲,我是這樣帶著孩子看世界的

2020-12-16 老房的老房

Ciao Bella,我是老房。

世界這麼大,我不僅想自己去看看,我還想帶著家人一起去看看。雖然說不上是什麼旅行達人,但老房也遊走過一些國家,所以我非常贊成從小就帶著孩子一起出去多走走,多看看,這對其成長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但老房也經常聽到有朋友講起,別提帶娃旅遊了,收拾行李就跟搬家一樣,每天忙的比上班還累,神經緊繃的堪比打仗。本來原計劃美好的全家出行,就在生怕孩子出事兒或者有什麼遺漏的緊張氣氛中草率結束。

其實,親子旅行的意義,並不是換個地方照顧孩子,走馬觀花的看個景點拍照打卡。而是在於讓孩子能夠接觸到新環境、新事物,開闊眼界並培養他的適應能力。同時,還可以進一步的融洽家庭關係,畢竟現在白天大人們去上班,小朋友去上學,每天全家人相聚在一起的時間並不是非常多,而長時間的旅行,則給了我們最好的機會。

帶著焦慮的生活,換在哪裡都是焦慮,所以,並不是親子旅行勞累,而是你的姿勢不對。

1、出行方式

一定要自助遊,最好是自駕遊。跟團看上很美,但實際上挺累。它只不過省了咱們前期做行程攻略的時間,真正旅遊的時候自己就一點主動權就沒了。

如果都是成年人還好,但別忘了咱們還帶著寶寶,小朋友的突發情況比較多,如果跟團一旦大部隊必須要進行某項活動但孩子卻無法配合的時候,麻煩就來了。

而自由行則不用擔心這種問題,自己定的計劃,自己說了算。不過這就引出了如何安排行程的問題。

2、行程安排

既然帶著娃,行程就不能太緊張,必要時間要留好,要有彈性。而且一定要做好AB方案,也就是說萬一兒子不配合,揍一頓也不管用,A方案不成就立馬換B方案,不耽誤事兒。

在遊玩內容方面,其實在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或者說是上學前,老房並不太建議帶著孩子去看一些學術氣息比較濃的景點,比如歷史博物館、某名人故居等,去了也看不懂,還不能老老實實的配合大人們看,乾脆直接跳過。自然博物館、科技博物館等也基本不會去,國內的已經都做的不錯且看不過來了,何必要在國外看?

老房更建議的是首先是標誌性的「打卡」類景點,比如艾菲爾鐵塔,現在兒子只要看到類似的建築就會說「爸爸巴黎也有一個這樣的塔,我們去過」,這樣會讓他更快的對一個國家有個直觀的印象;其次是選取一條當地的街道慢悠悠溜達或者參加一個當地人都喜歡的活動,比如漫步列支敦斯登瓦杜茲的街頭、比如逛逛德國的菜市場;然後呢就是一些藝術類景點,比如羅浮宮,當然,更有可能去了以後會出現下面的場景…

自然風景類的當然更是首選,其實就老房本人而言,我出來旅遊更偏向於自然風景,就如上文所說,旅遊不是受罪,找個風景優美的地方躺著睡一天那才舒服。其實,小孩子們更喜歡這種地方,就比如兒子在瑞士格林沃德小鎮玩的都不想走了。

3、吃住交通

吃。在食品衛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隨意,其實西餐更適合低齡段的寶寶,因為西餐簡單,吃法也簡單,不論是小朋友自己吃還是餵小朋友吃都簡單。

住。帶著娃就別挑了,預算範圍內選擇最好最貴的就行,選擇一個好的酒店你會發現帶娃能輕鬆非常多。首選度假類酒店,服務設施都很齊全,不用操心;如果只是一家三口(二胎就四口)出遊,那並不推薦民宿,因為相當多的民宿條件其實無法和酒店比,尤其是服務,需要自理的更多,還得帶娃,哪裡還有時間自己做飯?

行。首選自駕遊,有輛車就是有個移動的行李存放處甚至臨時休息室。特別是低齡段的寶寶換個尿布、睡個午覺啥的,方便的不得了。

4、隨身行李

這也是好多家長最心累的地方,每次出門旅遊,恨不得把家都搬過去。其實,仔細想想,有必要嗎?在家的時候不也是經常在戶外、公園一玩一天,不也沒帶多少東西,不也沒塗防曬乳?而且好多專門給寶寶帶的物品都是海淘回來的,想想你要去的目的地,在當地買不更方便?比如在兒子一歲半的時候我們去日本,隨身只帶了十片紙尿褲,因為本來用的就是日本的牌子,下了飛機到處都有賣的,何必隨身帶?

但最重要的,還是家長們的心態,說白了,就是焦慮。

5、心態問題

這也是親子旅行最重要的一點,一定要清楚,咱們是帶著娃出去玩、出去休息的,不是去受罪的。行程安排輕鬆、時間要有彈性、租輛車想去哪兒去哪兒,只要孩子玩的開心不就行了?

所以,帶著證件帶著錢,帶著娃就行了,難得的親子時間,還想那麼多幹什麼呢?

所以,兒子半歲我們就帶著他江浙滬周邊遊,一歲半就去了趟日本,兩歲的時候就帶著他登上了少女峰,現在臭小子只要出行就乖的很,尤其是在乘坐長途交通工具上,真正做到了「上車睡覺、下車尿尿」,難得的老實。

但問題來了,畢竟孩子年齡小,時間久了,難免會忘記旅遊的經歷。那麼,如何才能鞏固孩子的記憶,加深對旅行的印象呢?

首先,當然是回顧當時的影像記錄,看照片、看視頻,最好是出現他自己或者家人的場景,通過咱們大人們的講解來引導他想起當時的情形。這種形式最直觀,最簡單,但略微缺乏互動,而且是以大人講解為主,且場景有限。其實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換個方式來帶著孩子看世界。

TOI環遊世界探險家兒童桌遊,就是這麼一款遊戲,寓教於樂,在遊戲互動中了解地理知識,重溫環球旅行的樂趣。

TOI環遊世界探險家兒童桌遊的配件非常豐富,包括六片世界地圖拼圖、四本環遊世界護照、角色卡、骰子以及136張知識卡(遊戲卡)。

遊戲就是在這副世界地圖上進行的,其實對於小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拼搭還原世界地圖的過程也是一個了解世界的過程。

拼搭好的世界地圖尺寸為80*55cm,就是要大,才能展示出更多的細節。

TOI世界地圖上的細節豐富,描繪生動,許多國家和地區都配有當地的標誌性建築或者代表物。比如,兒子認識熊貓,很快就找到了其所在位置,正好能讓他加深印象,熊貓位於中國,是咱們的國寶,也是代表中國的動物。

鏡頭移動到歐洲,如果你單純的問孩子「德國在哪裡?」小朋友在沒學過地理的情況下肯定是一頭霧水,但在TOI桌遊中咱們就可以根據圖例來引導孩子。就如下圖,我問兒子咱們是不是去過新天鵝堡啊,兒子說是;那新天鵝堡在那個國家呢?兒子回答在德國;然後我再讓他在歐洲區域內的地圖上找新天鵝堡的圖案,兒子就能直觀的認識到原來德國在這裡。再結合熊貓的位置,讓他理解下在地圖上中國和德國的距離雖然只有這麼一點,但是代表在現實中真的好遠啊。

TOI環遊世界探險家兒童桌遊的規則不是很難,選擇角色,擲骰子,走到相應的位置,根據位置上所標註的數字,選擇所在大洲的遊戲卡,執行遊戲卡描述的事件同時將卡片收入自己的護照中。首先收集齊五大洲且每大洲都有三張卡片的玩家獲得勝利。

遊戲中還設置了不同的交通工具,讓小朋友們更有代入感。

規則簡單,但細節豐富,變化多端。這其中的136張遊戲知識卡功不可沒。

按照大洲分類,其中亞洲20張、歐洲19張、非洲15張、大洋洲20張、南極洲13張、南美洲17張、北美洲19張以及神秘事件卡13張。

每個大洲的卡片中都含有當地的代表性建築、人文、風景以及動物甚至美食,總之知識點相當豐富,涉及面廣,單單把這套知識卡給學完就能對世界的主要面貌有個大致的了解。

同時,在部分遊戲卡下方還會出發特殊事件,比如北美洲3號卡好萊塢,「與明星合影,錯過了下次擲骰子的機會,暫停一輪」;北美洲4號卡帝國大廈,「受到金剛的驚嚇,丟掉一張卡片」。當然增益卡也是不少,比如咱們的大熊貓,亞洲13號卡,「中國國寶,可吸引全世界任意2張卡牌」。所以,運氣是有,策略也是關鍵。

對,其實這款桌遊還能鍛鍊孩子的簡單推理能力。因為在交叉路口的位置,遊戲並沒有限定方向,玩家可以隨意選擇。這個時候孩子就可以根據自己手中已經收集到的卡牌來調整自己的前進策略,選擇權在自己手上。

怎麼樣,聽著就好玩。其實除了遊戲本身的規則,TOI世界地圖桌遊的其他玩法也有很多。比如上文講到的咱們可以直接把遊戲卡給拿出來作為學習閃卡來直接教給孩子。也可以像老房這樣在區域內擺上幾張不同的卡片,來讓孩子指出自己都去過哪些地方,再分別說出它們的名字和所屬的國家,間接的使孩子回憶以前的旅遊場景,鍛鍊記憶力。

旅行不是目的,而是享受親子時光的過程,是享受和孩子一同成長的過程,以及享受回來以後和孩子一起回憶的過程。帶著孩子去旅行,去看世界,其實是一件最幸福的事。

所以,你還在猶豫什麼?帶著證件帶著錢,帶著娃就出發吧!

相關焦點

  • 帶著孩子看世界!旅行,給孩子最浪漫的教養
    「我們要帶孩子感受一個怎樣的世界?」羅伯特·M·波西格讓他11歲的兒子克裡斯坐到自己的1964年本田超級鷹的後座上,寫下了《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韓國的吳善珠、金東昱帶著好奇心旺盛的小女兒,橫穿了整個美國大陸。一路上風景宜人,趣事不斷,親情濃濃,在旅途中給孩子最浪漫的教養。
  • 帶著女兒看世界|走進貝聿銘最美作品美秀美術館,走進日本京都
    從丫頭很小的時候,我就喜歡帶著她出門旅遊看世界~這過程有多累,我想經歷過的麻麻們一定都感同身受~。我知道有人會說「孩子還那麼小,長大後大概全都忘了,何必搞得自己那麼辛苦」。但我認為,「記得」絕對不是目的——旅途中她看到、聽到、經歷和感受到的一切,會慢慢滋養她,即便忘記了沿途的風景,眼界和個性會在這過程慢慢形成。孩子,希望你最終可以成長為一個寬容、溫暖又有力量的人。
  • 《我與世界》系列 · 陳丹燕|「人生在世,一定要去看世界」
    我小時候讀了很多歐洲小說,當時就覺得以後一定要去那裡。傅雷翻譯過大量巴爾扎克的作品,所以我小時候看過很多巴爾扎克的書。巴爾扎克小說有一個好的地方,他沒有把西方世界講得像神話一樣。他們家的沙發肯定是有味道的、爛爛的,房間裡的老太太是像鬼魂一樣的,地毯都是被蟲子蛀了的。我覺得那個世界很有意思,想去看那個世界。
  • 旅行主題世界地圖磁力貼,超美顏值,你可以這樣陪孩子看世界
    Jo媽個人微信:mabaobang234最近我家裡經常有小客人到訪,最受小朋友們喜歡的玩具就是一套Mideer彌鹿的世界地圖磁力貼。孩子們之所以被吸引,就是因為它的美和趣味——配色有美感、畫風萌萌的,可以把動物、人物、建築貼到相應的國家處。
  • 世界中心是如何從亞洲之海轉移到歐洲的?看完這些,您更該恨誰
    在16——18世紀,世界中心慢慢地從亞洲轉移到了歐洲。而此時的亞洲,不但佔著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口,還擁有著瓷器、絲綢、茶葉、香料、棉紡織品等等歐洲根本沒有的大宗商品。直到乾隆年間,英國還拿不出與清朝進行對等貿易的商品。相比富饒的亞洲,歐洲就是一個窮光蛋。
  • 親子遊之帶著寶寶坐郵輪遊日本(實用船上資料)
    兒子6歲了,一直想帶他去旅行,正好看到勞動節天津港發的到日本福岡的郵輪時間不錯,價格也美麗,就定了內艙四人間,帶著赫寶,姥姥和姥爺出發了。說說前言,我是上班族。平時只有六日才有時間陪孩子玩。我覺得小孩的成長過程是無價的,能陪伴著他、看著他長大,比很多東西都珍貴。在他上幼兒園後,我就找機會帶他去周邊短途旅行,去大連看海,去江蘇看油菜花,為的就是能帶他多經歷些不同的城市。我覺得在路上學習到的,經歷到的東西,比課堂上更珍貴。言歸正傳,出發前在網上做了大量工作,包括看前輩們的親子遊遊記和攻略。
  • 世界藏在地圖裡,看明白了地圖,孩子看世界的眼界和格局就大了
    從小,我就特別愛帶孩子看世界,為什麼?因為我想讓她知道世界很大,不只是她腳下的方寸土地。比起上各種昂貴的輔導班,我更願意帶兩個孩子去旅行,為什麼?我認為旅行,是一種見識世界最好的、最直觀的方式,旅行會讓孩子知道,很多時候我們習以為常、司空見慣的東西,其實並不是天然就該如此的。
  • 我是一個自閉症患者的母親,想帶著兒子環遊世界
    或許當下的年輕人很難體會,在我個年代,能夠走出國門看世界是一件多麼難得的事。不光是我,就連我的家人聽到這個消息後都歡欣鼓舞不已。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機會。  就在家裡的一片歡騰聲中,我瞥到了嬰兒床裡的弢弢。他正四腳朝天地躺在那兒,臉上帶著傻傻的笑意,一雙眼睛亮晶晶。
  • 世界上最好的幼兒園什麼樣?在日本,我找到了答案
    這家幼兒園,名氣非常大,大到很多人認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幼兒園」,其中也包括我。 為什麼有那麼多家長追捧它?作為一個新手爸爸,家裡也剛好有孩子上幼兒園,它打動我的秘密,又是什麼?
  • 日本不想成為被英語「淹沒」的又一個國家 | 看世界
    日本不想成為被英語「淹沒」的又一個國家 | 看世界 作者:阿宅 發布時間:
  • 帶著寶寶去旅行 與子相伴不同視角看世界(圖)
    帶著寶寶出遊,讓馮櫻用不同的視角看事物看世界。今年的5月13日,也就是5月的第二個周日是母親節。不知大家有沒有打算用什麼特別的旅行計劃給親愛的媽媽們一個驚喜呢?不過,今天我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另一類的潮流媽咪,她們不僅本身是旅遊達人,在有了寶寶之後旅遊的熱情也依然絲毫不減;而且還能瀟灑地帶著寶寶一起踏上旅途,享受作為媽咪才能專享的幸福親子旅程。
  • 「帶著敬意命名」:愛上自己,不管世界怎麼看你
    我很想把這篇動人的故事,分享給各位朋友,於是把它一字一句錄入電腦。(哈,在學習敘事這件事上,我也是一個很認真、很愛分享的人呢~為自己點讚)讓我們一起愛上自己,不管世界怎麼看你。彰化師大諮商輔導博士、美國馬裡蘭大學生涯諮商碩士。1969年生於臺灣臺中。)錦敦的《她只是失望了》這篇文章,最敲到我的心的,是「堅持度高的孩子」這個詞。從小,常常聽到長輩這樣說:「我這個老大很乖,奇怪,老二就脾氣很拗……」「我兒子實在很愛哭……」這樣的語言,描述出一個孩子的問題狀態與父母的難受,可惜的是,失去了帶著祝福的心去好好看待一個孩子的珍貴特質。
  • 我喜歡帶著孩子,玩不花錢的活動
    ,你注意觀察她確實有這個實力,她可以帶著2個孩子,一邊參加考試還能考第一,我很喜歡和她聊天,她無論是對生活或者感情我覺得都是比較上進派,對於自己孩子除了比較激進,其餘我還是比較認同的。嫂子說每天都窩在家裡都不出門,孩子都沒有鍛鍊,以後體育成績就堪憂,雙胞胎侄女現在讀一年級,周末天晴嫂子也會帶著她們去散步,我哥哥也去,大街上你要是看到她們會覺得真的是幸福一家,高顏值熱愛運動,真的會讓人很喜歡。我和女兒也跟著一起蹭熱點,爸爸來到娘家就比較少出門。嫂子和女兒說你們有好的顏值,但是你們要好的成績愛鍛鍊,這樣你才能不是一個花瓶。
  • 孩子,我帶你去看世界,你知道嗎?
    現如今,許多家長喜歡帶著孩子出去玩,短途的長途的,國內的國外的,好像不讓孩子出去看看就是對孩子人生的褻瀆,一直讓孩子待在自己生活的城市就是對不起孩子成長的大好年華,反正就是不能天天的待在家裡。這些家長們是出於什麼目的呢,首先當然是對孩子的愛,我去旅遊出去玩,我也希望孩子一起去,分享我旅遊的快樂,也同時給孩子的童年帶來歡樂,並留下美好的回憶。
  • 如果真到了世界末日,我希望是日本的樣子
    小C 大陸留學生、親曆日本巨震原題:「如果真到了世界末日,我希望是日本的樣子」:困的很,瞎寫一點去睡覺。 我一直覺得日本像是世界末日的樣子,但是真到了世界末日,我希望是日本的樣子。國內網絡輿論什麼的真不想說了,安慰的是無論微博還是人人,我的朋友我關注的人,沒有幸災樂禍的。不過國內網絡上怎麼說都無關了,只是沒想到要不要幸災樂禍在國內都需要討論一下。真讓人心涼。大概敘述一下經過。原本晚上是去看灰也敬二的演出,由於我容易迷路,下午就先去了高圓寺的high livehouse,我到的時候樂隊正在把樂器搬下車。
  • 陳丹燕:人生在世,一定要去看世界|專訪
    7歲讀凡爾納的《地心遊記》《海底兩萬裡》,後來又讀到歐洲文學,陳丹燕知道在自己目力之外,有一個遼闊的世界,「人生在世,一定要去看世界」,是陳丹燕很小就有的理想。田川: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想去旅行的想法的?陳丹燕:大概是少年時代。
  • 《鏡子裡的馬戲團》:鏡子投射美妙故事,帶著孩子解鎖奇妙世界
    日本作者渡邊千夏就做出了這樣有趣又能讓孩子們發現鏡子奇妙的繪本,而且故事從孩子們喜歡的馬戲團開始,打造了一個栩栩如生又恢弘有趣的《3D鏡面繪本 鏡子裡的馬戲團》。別看《3D鏡面繪本 鏡子裡的馬戲團》小小一本,裡面展現的故事能量可是大大的,讓人一邊驚嘆一邊驚豔,直呼「太奇妙了!太有趣了!還能有這樣奇妙又好玩的繪本!」
  • 帶著兩個孩子,生不如死,這樣的日子我是怎麼熬過來的?
    2年前的我,活的非常糟糕,全職寶媽,每天生活看不到希望,很多次都活不下去了,帶孩子的日子看不到盡頭,最可悲的是,因為自己不賺錢,還要看老公的臉色,讓我對生活產生絕望。因為我是兩個孩子的全職寶媽,我也沒有辦法出去工作,我只能在家裡用手機賺錢,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想用手機賺錢,門路還是有的。我做過刷單,一單就幾塊錢,還幫別人刷人氣,錢沒有賺到,還被人騙去1000多塊錢,賺錢對我這個全職帶孩子的寶媽,真的不容易。
  • 如果日本是一個歐洲國家,其綜合國力,能夠在歐洲排第幾?
    如果撇開俄羅斯這個歐亞國家不算,日本在歐洲,紙面實力應該能排到第一,成為歐洲老大,將歐洲傳統的三駕馬車,英國、法國以及德國甩在身後。首先日本的國土面積在歐洲絕對是有著極強競爭力的,37.8萬平方公裡的面積,可以排到歐洲各國的第7位。超過德國的35.7萬平方公裡和英國的24.5萬平方公裡。所以,日本絕對不是什麼彈丸小國。
  • 歐陽豔:日本為什麼孩子上學不用家長接送?日本孩子為什麼胖子少?
    日本人口近1.3億,排名世界第十一位,日本的人均GDP四萬多美元,世界排名前20位,屬於高度發達國家。日本國名取「日出之國」之意,領土由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四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我這次主要在本州島,從名古屋開始,經奈良到大阪再到京都,然後上富士山,最後一站是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