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表達能力差,「聽不懂、說不出」怎麼辦?
大家好,我是綿綿姐,最近有一位寶媽說自己的兒子的表達能力比較差,現在已經3歲了,說出來的話總是不完整,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只是覺得孩子說話晚,應該是正常的,但是後來發現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都不是很好,去檢查之後才知道是孩子的語言發育遲緩!
什麼是語言遲緩呢?
語言發育遲緩一般有三種:接收型遲緩、輸出型遲緩和混合型遲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聽不懂、說不出來和兩個都有,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出現問題,一定要去諮詢醫生。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語言發育遲緩呢?
這個就分為先天和後天了,先天一般都是因為中樞神經或者面部出現缺陷,比如自閉症或者智力障礙等。後天的原因就是孩子生長的家庭環境,比如有聽力障礙或者是不利於語言發育的。
出現語言發育遲緩都有哪些特徵呢?
1:孩子說話時間比較晚
2:孩子表達不清晰,說話中有很多的「這個」和「那個」
3:邏輯混亂,表達不出自己想表達的意思
4:聽不太懂家長想表達的意思。
孩子出現語言發育遲緩之後,應該怎麼改善呢?
1:找出原因,首先我們要知道孩子語言發育遲緩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找對「症」才知道怎麼去消除這個症狀。
2:眼神交流,要鍛鍊和孩子的眼神交流,眼神交流可以增強孩子的語言理解的能力,如果孩子做到了和家長的眼神溝通,家長一定要表揚。
3:和孩子建立回應,學會等待孩子的回應,這個建立回應是和孩子的對話中,孩子說的話,我們要回應他們,我們說的話,要給孩子反應的時間,基本上可以等待10秒鐘的時間,等孩子做出回應之後,你可以做出點頭或者其他的回應,一定不要催孩子。
4:提示,我們平常在和孩子對話的時候,孩子沒有做出回應,那家長就要提示一下孩子,比如說「寶貝,和媽媽說再見」如果這個時候孩子還沒有反應,寶媽可以用行動來提示孩子,比如揮手。
5:引導,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不要有太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東西,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會「說話」的玩具,或者可以他說話,我們就可以給他玩具玩耍,不想說話可以用肢體動作來表達。
6:觀察孩子,了解孩子。家長要學會觀察孩子的面部表情,肢體動作,這些都是孩子的「語言」,通過觀察去更加了解孩子。家長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不要說太多的孩子聽不懂的,說話一定要適宜,根據孩子的年齡再決定自己的用詞和語速語氣。
7:參與,不管孩子在做什麼,家長有時間了一定要參與到孩子的遊戲中,在和孩子玩遊戲的時候,我們可以說「媽媽做的漂亮嗎?」或者誇獎孩子「你的小鴨子畫的真漂亮」,有的時候只有我們先模仿他們,他們才會模仿我們。
好了今天的內容孩子表達能力差,「聽不懂、說不出」怎麼辦?到這裡就結束了,歡迎點評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