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身體,大大的書包,窄窄的街道,昏暗的遊戲廳…這些是我們兒時最熟悉的的場景。躲著老師和班長的追殺,頂著父母暴揍的壓力,依然奮不顧身地溜進狹小的房間,花掉餓肚子節省下來的早餐錢,也要在遊戲中痛快戰一把!這就是街機曾經帶給我們的魅力,根本停不下來。
時過境遷,十多年過去耳邊依然有父母"當年要不是你偷玩這些遊戲,現在早在北大清華"的嘮叨,那些曾經在我眼前,卻又消失不見的街機帶給的快樂依然時時想起;看著現在被喜羊羊和芭芭拉小魔仙毒害的一代,會是多麼慶幸當初有那麼多好玩的作品。
一代人的記憶不應該只是記憶,它同樣是能衍生財富的寶庫,我們總在說手遊行業山寨成風,IP難尋,卻不知有這麼多值得發掘的寶藏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中。我們今天盤點的這些經典之作,或已開始被改變手遊,或依然等待發現,作為玩家,我們只希望經典能夠傳承,好的遊戲值得再一次帶給我們快樂。
一、三國戰紀
"大哥!你選諸葛亮!""打慢點,先賴下等級",那些熟悉的話語屬於我們85,90後一代兒時的回憶。幾乎在每一家遊戲廳裡,這款由臺灣鈊象電子公司根據三國演義改變的《三國戰紀》都是人氣最高,四人開黑必選的No1,一神帶三腿,全靠諸葛亮的玩法在那時起就是孩子王們稱霸小群體的殺手鐧。即使後面出了續作,增加了新角色,畫面精緻度提高,也改變不了它在我們心目中永恆的經典形象。
二、西遊施厄傳
同樣來自於鈊象電子公司的《西遊施厄傳》堪稱千年老二,在遊戲廳裡的受歡迎程度也僅次於三國,更加高的遊戲難度可能是稍稍阻礙它登頂的原因,畢竟那個一瓶可樂足以炫耀校園的年代,貧窮的小學生們實在承擔不起多一顆遊戲幣的投入。小編本人就屬於郭靖型選手,天賦太低,從未打通關也是畢生的遺憾。總的來說,西遊在法寶和技能方面的設計在我心目甚至優於三國戰紀,當然仁者見仁,不喜勿噴…
三、鐵拳
令小編感到慚愧的是,喊了十多年的"老電王"原來真名叫三島平八,那個外號"姜瘋子"(小時候正流行《山城棒棒軍》…)的原來不是在跳街舞而是巴西柔術…在深深地為年幼時的無知悔過之後,還是不得不稱讚這款由日本Namco發行的格鬥電玩遊戲在當時擁有幾乎是最華麗真實的畫面效果,打擊感。無論是街機還是主機上都是玩家的首選之作,超高的人氣使得《鐵拳》系列後作不斷,甚至還拍成了電影。日本人對於經典的傳承精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四、拳皇
與可憐巴巴的鐵拳比,《拳皇》系列往往是一排機器霸佔狹小的遊戲廳裡一整排的場景,從97到2000,到後來的01,02,03拳皇就像不遵守計劃生育的超生遊擊隊一樣無限增漲…SNK公司當初恐怕做夢也難以想像,一款格鬥遊戲能病毒般地統治大半個亞洲市場,影響整整一代人…為此小編還購買過幾套港版拳皇漫畫,學過草稚京,八神庵招式跟小夥伴打架(雖然被揍的很慘),要說對於遊戲外的影響,《拳皇》堪稱所有街機中的No1。
五、街霸
《街霸》是日本公司Capcom於1987年推出的格鬥經典遊戲,可以說是拳皇鐵拳等作品的老大哥,現在來看這款遊戲的畫面較為粗糙,但是不妨礙迅速打開玩家市場,成為許多粉絲心目中的第一代經典。雖然直到現在也有很多人叫不出"紅魔""白魔"的真名,但是"啊哆跟"的喊聲永遠響徹在每一名80,90後心中…
六、恐龍快打
這款來自於日本Capcom公司的經典街機遊戲最大的賣點恐怕就是"恐龍題材",對於那個嚮往奧特曼,怪獸的年代,這類題材的遊戲深受廣大玩家的喜愛。《恐龍快打》也幾乎是每家遊戲廳都能見到的人氣產品。
七、圓桌武士
《圓桌武士》是一款以中古歐洲為故事背景的冒險類遊戲,這款遊戲給小編當年的印象是人物動作很慢,但是"咔擦咔擦"砍在敵人身上的音效十分棒,也許人氣不及上面那些大神級作品,但是也稱得上良心之作,擁有一部分忠實簇擁。
八、棒球忍者
這款來自日本IREM公司出品的過關類遊戲曾經一度是小編最愛,Q版的人物造型,華麗的技能效果都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就像黑夜中的螢火蟲一樣那麼地迷人…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使得它較為冷門,小編城市裡只有很少的街機廳有這款遊戲,但是從可玩性來說,絲毫不遜於上面的那些。
九、合金彈頭
《合金彈頭》的最初版本其實來自於一家很小的遊戲公司Nazca,其後由SNK公司撿到了這塊香餑餑,一款2D的橫版射擊過關遊戲能跨越數代玩家,從九十年代的主機街機風靡至如今的PC端,絕對堪稱奇蹟和經典。多變的彈藥造型,滑稽的BOSS戰,流暢的動作設計都是這款遊戲脫穎而出的原因,而這種有趣的玩法在後來多數的射擊遊戲中都能看得到影子,主機的《魂鬥羅》,街機的《合金彈頭》一起構織成了眾多玩家兒時的槍戰夢想。
十、三國志
又是一款日本開發者借用中國三國題材設計的經典遊戲,《三國志》也許不及《三國戰紀》那麼人人酷愛,但是也聚集了一批忠實的玩家。實際上,這款遊戲的角色在動作方面的操作性優於《三國戰紀》,各類武器的拾取也是趣味十足,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款遊戲與《恐龍快打》十分接近,也許是來自同一家公司Capcom的緣故吧。
十一、龍與地下城
這也許是歐美魔幻風格遊戲出現在中國玩家世界的先行者,劍士魔法師弓箭手的角色分配完全顛覆了亞洲玩家們對於遊戲世界的理解,不誇張地講,完全帶來了一個新的世界觀,從那時起,這類職業分布的觀念就深深地烙印在玩家腦中,現在的魔獸等歐美遊戲能風靡全球,少不了《龍與地下城》的功勞。
十二、豪血寺一族
我估計絕大部分在街機廳裡玩過這款遊戲的人以為它的名字叫《十二生肖》,而不知道本名《豪血寺一族》,這款來自阿特拉斯(Atlus)公司的格鬥遊戲在當年被《街霸》《侍魂》統治的遊戲市場上也贏取了一席之地,其可玩度獲得了大量玩家認可,將十二生肖動物與人能力的結合是這款遊戲最大的特色,設計者天才般的想法又一次令我們汗顏。
十三、雷龍
小編一直把什麼雷龍雷電等飛機設計遊戲傻傻分不清楚,但由NMK公司出品的這款《雷龍》的確是豐富了街機多格鬥和闖關類的玩法。這款遊戲放到現在,一個程式設計師用不了多久就能做出來,但是它的偉大性在於超越性,在一個遊戲貧乏的年代,一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晶片上,刻畫出了這樣令玩家迷戀不已的經典遊戲,再次品味它時,就會發現它的身上,散發著設計者超越時代的技術光輝…
十四、戰國傳承
《戰國傳承》是日本SNK公司在1991年製作的一款動作類遊戲,雖然出的早,但是畫面和動作設計卻屬於相當驚豔的水平,小編小時候城市裡只有少數幾家遊戲廳擁有這款遊戲,每次為了玩上都要跋山涉水,這款遊戲在我看來最大亮點是幾名忍者角色華麗的技能特效和連擊,操作好的玩家一套連招打下來也是賞心悅目,總的來說,這款遊戲的可玩度非常高。
十五、快打旋風
在Technos的《雙截龍》開創了輕版動作遊戲的先河之後,Capcom公司緊接著推出的《快打旋風》成為了該流派真正標誌性的作品,直到今天仍然被認為是同類遊戲中的最佳代言人。《快打旋風》最早是作為《街頭霸王》的續作而開發的,但由於沒有採用同樣的1V1格鬥模式,而陰錯陽差地成為另一個受歡迎的新品牌。
十六、月華劍士
在眾多格鬥類遊戲中,《月華劍士》帶有濃鬱的日本本土風格,由於發布日期屬於晚期的一款,由SNK公司於1997年推出,因而在同類擁有出色的畫面效果和技能搭配,一群日本武士在不同場景下的廝殺,也是令很多人開始對日本文化的深入研究,不黑不吹,日本人藉由遊戲進行的國家文化宣傳值得我們學習。
寫在最後
2014年中國解禁了長達13年之久的遊戲機禁售規定,主機遊戲在中國迎來的新的發展機遇,已經將業務重心轉移到主機遊戲市場的昔日街機品牌,街機或許可藉此契機創造第二春。但能否成功,還需觀望。
與此同時,迅猛發展的手遊市場也成為了街機品牌的目標,截至2014年底中國手遊用戶已達到3.8億,這要遠比街機和主機遊戲市場龐大得多,目前《拳皇》、《三國戰紀》、《侍魂》、《合金彈頭》等經典街機已宣布將徵戰手遊市場。街機品牌能否在新的戰場上開創新的輝煌,而昔日經典改編成手機遊戲後又能否保留原汁原味,還需讓市場和用戶來驗證。(文章參考來源:傲搜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