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80、90的遊戲老玩家們來說,街機廳就是我們小時候經常去的地方,無論是學生,還是成年人,只要進入了街機廳,大家便有了一個統一的身份--玩家。
但當年的街機廳裡可不像我們今天這樣「規矩」,玩家們各種花式玩法更是層出不窮。「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很難想像,當時的街機遊戲玩家們居然憑藉著自己的毅力,將一些自訂的街機遊戲規則口口相傳了下來,而其中比較出名的您還記得嗎?
《西遊釋厄傳》不準用血滴子
在當年的街機廳裡,玩法最多,最受玩家歡迎的應該就是《西遊釋厄傳》了,得益於遊戲中千奇百怪的道具和招式,遊戲的玩法也變得愈發多種多樣:幻境、道具,合體技,能量槽等,並且加入了五行相生相剋的元素。
而其中玩家們最常用的便是【道具+五行克制】的組合了,只要在面對不同的敵人時用出合適的道具,打出五行克制,往往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像是用照妖鏡打牛神、玄冰斧克制紅孩兒、葫蘆打蜘蛛王……但要說其中用法最廣的,還得是血滴子(也有不少人叫吸血珠)!
其實剛開始跟朋友玩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道具的作用,還以為是一個簡單的補血道具,直到後來我才知道,這個道具能補血不假,但消耗的卻是隊友的血量!因此當年玩家們也留下了「不準用血滴子」的規定。
《三國志2》不準吃包子、懲罰者不準搖紅人
在《三國志2》中,當我們擊敗第二關BOSS夏侯惇之後,就會進入玩家們都喜聞樂見的彩蛋環節——吃包子。
這個彩蛋環節究竟有多火爆?當年光是慕名而來的玩家幾乎就佔了街機廳一半的人。但在街機廳老闆的眼中,這個小彩蛋卻成了他們最不想見到的東西,不為別的,就因為玩家們在吃包子的時候喜歡亂按、狂拍、搖杆晃得叮噹作響,可以說光是倒在吃包子下的機器就不計其數,可能賺的那些遊戲幣前還不夠修機器用的呢~
因此,雖然吃包子能吸引不少玩家,但為了街機廳的長遠發展,老闆只好忍痛割愛,設定了「不準吃包子」這一規矩。
而之後在《懲罰者》中也是如此,自從玩家們發現了「搖紅人」玩法之後,《懲罰者》的機器就沒停過,每天都是玩家們瘋狂搓搖杆的聲音,就這樣,「不準搖紅人」誕生了。
《拳皇》不準嘲諷?
如果說要在國內找出一款最有代表性的街機遊戲,那相信大多數玩家都會脫口而出《拳皇》的名字,但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與其自身玩法的多樣性是分不開的。除了自身的BUG較多之外,《拳皇》也同樣存在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禁令。今天咱們要聊的便是其中的嘲諷!
可能有不少《拳皇》玩家還記得,嘲諷這個設定從94至98版本是能夠減少對方的能量,但在97以後的版本中除了羞辱對手之外毫無作用!試想,對手是東丈時,放完必殺嘲諷脫褲子,你看到這一幕會不會瞬間血壓暴增,如果遇到高年級學長或者社會青年,那他可能就要不講武德了,很有可能引發一場「真人格鬥」。所以說街機廳還是要以和為貴,不要搞窩裡鬥。
《三國戰紀》不準搶隱身衣
在經歷了《拳皇》、《街霸》的爆火之後,街機遊戲的接力棒最終又交還到了清版過關遊戲手中,90年代末,《三國戰紀》的橫空出世,也相當於直接取代了格鬥遊戲在街機廳的熱度。
而在當時的《三國戰紀》中,諸葛亮無疑是整個遊戲中最熱門的角色,炫酷的全屏幕必殺、超強的集氣速度,也令諸葛亮一經登場便成為了整個《三國戰紀》中最靚的仔。
因此,在早期遊戲中基本上不管什麼資源,都是要優先考慮諸葛亮的!
其中最典型的便是人人都想要的隱身衣(魚鬣衣)了,因為諸葛亮要拿四劍的緣故,遊戲中的所有隱身衣都是默認給他的,但後來就有老哥反對,說這樣非常破壞非諸葛亮玩家的遊戲體驗,因此後來才就改成了「前三關的隱身衣不準搶」。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了,不知道當年街機遊戲中的這些約定禁令,大家有沒有遇到過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