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水聲奇幻魅力 哈工程水聲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開放日活動啟幕

2020-12-19 東北網

東北網5月24日訊(金聲 許菁 記者 姜姍姍)24日,「實驗室開放日」——「走進水聲」科普宣傳活動於哈爾濱工程大學啟動。

老師為學生們介紹水聲技術。

學生代表參加活動。

據介紹,開放日共持續三天,系列活動包括水聲實驗室參觀、產學研交流座談會、水聲科普講座等環節,並針對中學生特別組織了聲學實驗演示及實踐、水聲工程專業高考諮詢等活動。水聲水池實驗室、水聲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樸勝春教授是本次活動的首場主講人,他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跟大家分享一些水聲工程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讓大家認識水聲這門學科,領略水聲的奇幻魅力,培養自己愛科學、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據悉,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博物館、海洋紀念館、軍工紀念館將在開放日期間同步免費向公眾開放。

相關焦點

  • 水聲通信技術的發展及特性分析
    到了20世紀70年代,隨著軍事和民用對水聲通信技術需求的提高,並且電子信息技術也迅速發展,數字調製技術開始應用在水聲通信系統中,而在此之前水聲通信系統主要使用模擬調製技術。數字通信技術的優點提高了水聲通信系統的傳輸速率和可靠性。
  • 信息內容分析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開放日活動通知
    時間:2020年11月28日9:30~11:30地點:綜合實驗樓2號樓5層(近學校東大門,網絡安全技術研究院樓)一一為增強本科同學對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各專業科研方向的深入了解,促進學生科技創新工作開展。網絡空間安全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定於2020年11月28日(周六)舉辦信息內容分析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開放日活動。本次活動同時邀請了國家工程實驗室各主要研究方向的知名教授,以及實驗室各課題組的研究生、博士生共同參加,並在活動期間準備了精美茶點,讓同學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與各位教授、研究生師兄師姐們一起交流、分享科研工作與生活。歡迎各位同學前來參觀、諮詢和交流。
  • 第二屆中巴海洋信息技術研討會在哈工程召開
    央廣網哈爾濱12月14日消息(記者遲嵩 通訊員孟宇)12日,第二屆中巴海洋信息技術研討會(CPMI)在哈爾濱工程大學成功召開。中巴兩國海洋、信息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和青年學者近200人齊聚雲端,旨在為海洋信息技術研究人員搭建學術交流和成果展示平臺,促進海洋信息研究人才培養、為「一帶一路」建設蓄力新動能。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工程學院院長喬鋼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在當今世界逐漸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的趨勢下,科學項目研究將在推動中巴國際合作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 黑龍江重點大學、強勢專業解析!哈工程是被張雪峰老師帶起來了
    專業當然是主打工科,王牌專業:航天、焊接、飛行器設計和製造、機械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哈爾濱工程大學:211強校,造船技術過硬。和哈工大一樣,也是國防7子,不過好專業就很局限了,如果你喜歡船舶與海洋工程這類專業,哈工程當然是很好的選擇。其它如:水聲工程、自動化、核工程與和技術、動力與能源工程也很牛。
  • 哈工程「全海深無人潛水器AUV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獲國家重點研發...
    人民網哈爾濱6月13日電 近日,科技部公示了2017年度部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情況,由哈爾濱工程大學水下機器人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李曄教授作為項目負責人和首席科學家牽頭申報的「全海深無人潛水器AUV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獲批立項。
  • 高考新選擇:四大「理工」大學的船舶海洋工程升溫,哈工程領航
    值此文發布之際,林瑜伽老師攜手教育部團隊,誠摯歡迎同學們點擊上方「關注」,觸控科學教育的前沿動態,把握高等教育的時代脈搏,著重探知四所船舶與海洋工程強校(哈工程、上海交大、大連理工、天津大學)的專業發展實力,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頂尖專業高校。
  • 哈工程科研團隊成功研發「三合一」 海底探測「神器」
    想要「看看海底有什麼」進行海底資源的勘探、開發和利用為海底繪製地圖更好地經略海洋就要探明海底地形、地貌與淺地層剖面近日哈工程水聲學院李海森教授科研團隊成功研發國際首創的「三合一」海底探測神器讓神奇莫測的海底變得更加「透明」哈工程水聲學院李海森教授團隊在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儀器專項支持下,聯合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726研究所歷經12年的共同技術攻關,取得了多元海底特性共點同步多波束一體化聲學探測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
  • 今年哈工大哈工程兩教授當選院士
    其中,我省哈爾濱工業大學韓傑才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程大學楊德森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記者從省科技廳了解到,至此,籍貫為我省的院士有41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40名,哈工大劉永坦教授為中科院、工程院雙院士。
  • 2020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聲場聲信息國家重點實驗室部分崗位招聘...
    為貫徹落實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推進聲學所科技發展,吸引和凝聚優秀人才,本著「按需設崗,按崗聘任,競爭擇優」及「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現就聲場聲信息國家重點實驗室部分崗位進行公開招聘。一、招聘崗位及招聘人數(一) 水聲物理類崗位:2人(二) 信號處理類崗位:3人(三) 水聲工程類崗位:2人(四) 軟體工程類崗位:5人(五) 機械設計類崗位:1人二、崗位職責及任職資格基本任職資格:1. 水聲物理、信號處理、水聲工程等專業;2.
  • "蛟龍"靠什麼千裡傳音—解密蛟龍號水聲通信系統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記者 羅沙)6月24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第一次潛入7000多米深的海底,在海底徜徉的近3個小時裡,3名潛航員向遨遊太空的「神舟九號」航天員送去祝福,又與遠在北京的國家海洋局相關領導「千裡傳音」。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身處7000多米的海底,「蛟龍」號是怎麼把聲音和信息傳回海面的呢?
  • 上海交大,70年水聲工程畢業,畢業貴州挖煤,生平令人唏噓感嘆
    上海交通大學現在自稱國內「第三校」,上海交通大學是首批16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是首批全國重點大學。當年隸屬於船舶工業部,王牌專業是船舶相關專業,比如船舶製造,水聲工程等。因為當年交通大學分家,上海部分主要專業就是造船類專業,所以船舶專業層次是上海交通大學的看家學科。
  •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聲場聲信息國家重點實驗室部分崗位招聘14人...
    為貫徹落實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推進聲學所科技發展,吸引和凝聚優秀人才,本著「按需設崗,按崗聘任,競爭擇優」及「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現就聲場聲信息國家重點實驗室部分崗位進行公開招聘。水聲物理、信號處理、水聲工程等專業;2. 碩士及以上學歷;211或985工程院校畢業;有工作經驗者優先;熟悉海洋聲學與海洋技術者優先。同時,歡迎上述專業的博士畢業生到本單位開展博士後科研工作。
  • 哈爾濱工程大學在全國的排位如何,有哪些比較厲害的學科專業?
    一、黑龍江排名前十的高校名單這個圖就很清楚的說明了哈工程的實力,不僅在黑龍江省,就全國的工程類大學中,哈工程都是首屈一指的高校。實力是非常強勁的,老牌的211工程院校,現在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四、哈工程的學科優勢1.國家級特色專業:船舶與海洋工程、輪機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自動化、核工程與核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信息對抗技術;2.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船舶與海洋工程、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
  • 專攻「水聲數字通信」81歲廈大退休教授出版全英文專著
    ­  堅持自己翻譯專著­  愛思唯爾在世界科學界頗具地位,有非常嚴格的出版物審定門檻,出版社曾要求許天增通過橫向比較同類競爭對手的書籍、網站和其他資料來證明自己作品的領先性,對此,許天增給出的答覆是:「目前沒有任何與水聲數字通信相關的系統報告或專著面世。」
  • 通信抗幹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有多牛?
    通信抗幹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是我國「八五」期間建設的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一九九七年投入運行,是國家在無線與移動通信、抗幹擾通信領域從事自主創新研究與工程科學實驗、培養高層次人才、開展高水平學術技術交流的重要基地。在20多年的發展中,實驗室始終堅持作為技術領域發展的引領者,原始創新的倡導者,關鍵核心技術的提供者。
  • 採用AD9833 DDS晶片實現水聲遙控信號的合成
    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81661.htm  水聲信號發射器是水聲通信技術中的重要部分,它的性能直接影響到水聲通信質量。而作為水聲信號發射器的信號產生單元,更是整個通信系統信源的核心部件。
  • 黑龍江省高校(二)哈爾濱工程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簡稱「哈工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並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 去北京天文館仰望星空,在國家重點實驗室領略前沿科學魅力
    本次雲遊之旅由主持人鄭洋與北京天文館講解員趙紅碩牽頭,從望遠鏡開篇,經過月球隕石廳,了解雙星知識,認識太陽家族,最後以星座顯形(黃道十三星座)結束,讓孩子們感受宇宙的奇妙,體驗天文的魅力。
  • 吉林大學開放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開展科技活動周
    5月18日,吉網、吉刻APP記者通過吉林大學了解到,根據科技部、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關於舉辦2017年科技活動周的通知》(國科發政〔2017〕64號)、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於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基地在2017年科技活動周期間開展公眾開放活動的通知(國科基函〔2017〕7號)要求,今年,吉林大學集成光電子學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