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工大獲批3項2016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西工大新聞網11月9日電(通訊員 肖鼎新 記者 王凡華)日前,2016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立項工作已經結束。據悉,2016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西北工業大學共獲批3項牽頭項目、17項牽頭課題,科研經費合計1.19億元。此外,學校科技成果轉化代表性企業——西安鉑力特雷射成形技術有限公司和陝西迪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也各獲批1項牽頭項目,經費合計3865萬元。
-
「海鬥一號」創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萬米海試意味著什麼
開發利用深海必然離不開深海裝載裝備,深潛技術是進行海洋開發的必要手段,它由深潛器、工作母(水面支援船)和陸上基地組成一個完整系統。深潛器則是該系統的關鍵部分,其民用、軍事領域的研發應用已是暗濤洶湧,多個國家都在競相投入。
-
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渾身都是極限技術
研製全海深的載人潛水器早已被列入我國的科研攻關計劃。但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是一個難度極高的工程裝備,涉及設計技術、材料技術、密封技術、工藝技術、通信技術、安全技術、集成技術、試驗技術等,每一項都是極限技術,並且必須高度安全可靠。
-
「海鬥一號」刷新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海鬥一號」布放過程。本航次中,「海鬥一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了4次萬米下潛,在高精度深度探測、機械手作業、聲學探測與定位、高清視頻傳輸等方面創造了我國潛水器領域多項第一。作為集探測與作業於一體的萬米深潛裝備,「海鬥一號」在國內首次利用全海深高精度聲學定位技術和機載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方法,完成了對「挑戰者深淵」最深區域的巡航探測與高精度深度測量,獲取了一系列數據資料。
-
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突破萬米海深
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是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支持的深海重大科技裝備。全海深載人潛水器項目2016年立項,由中國船舶集團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第七〇二研究所)「蛟龍」號、「深海勇士
-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完成萬米海試 勝利返航
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實現萬米載人深潛的國家。「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支持的深海重大科技裝備。如今,它探索萬米海底的奧秘,獲取了大量生物、地質等深淵海底樣品,載譽而歸。「奮鬥者」號給人們帶來了怎樣的海底世界?完成萬米深潛紀錄的過程中,攻克了哪些技術難題?
-
華僑大學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資助
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近日下達《關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港澳臺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項目立項的通知》,華僑大學化工學院陳愛政教授作為項目負責人申報的大陸與臺灣聯合資助研發項目《基於ICG複合納米顆粒的腫瘤診療一體化研究》獲得立項資助。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館藏文物一體化防震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組2020...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館藏文物一體化防震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組2020年度總結報告會暨技術交流會成功召開 2020-11-30 2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都中醫藥大學申報研究項目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支持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王玥)4月8日,記者從成都中醫藥大學獲悉,近日,科技部公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重點專項2017年度立項結果。成都中醫藥大學民族醫藥學院牽頭申報的「民族醫藥發掘整理與學術傳承研究」項目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支持。
-
上海交大海科院水下技術與裝備研究中心主任馬廈飛獲「上海工匠...
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交大海科院」)水下技術與裝備研究中心主任馬廈飛獲「上海工匠」榮譽稱號。此次海試的成功,標誌著我國全面掌握了大深度無人遙控潛水器的各項關鍵技術,並在關鍵技術國產化方面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實現了我國在大深度無人遙控潛水器自主研發領域「零的突破」。這一歷史時刻的背後,2020年上海工匠、上海交大海科院水下技術與裝備研究中心主任馬廈飛帶領團隊埋頭實驗、整整研發了6年。
-
「現代服務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示範」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
根據《國務院關於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國務院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4號)、《科技部 財政部關於印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科發資〔2017〕152號)等文件要求,現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新領域9個重點專項
-
海洋技術領域潛水器技術方向專題研討會舉行
11月28日,由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主辦、浙江大學承辦的海洋技術領域潛水器技術方向「十三五」規劃專題研討會在杭州舉行。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深海探測與作業技術主題專家組、海洋環境監測技術主題專家組、深海潛水器技術與裝備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國內潛水器相關單位代表等130多人參加會議。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柯兵副主任、科技部社發司和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有關人員出席會議。
-
國家電網公司2016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簡介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申報成功,對於強化公司基礎性、前瞻性問題研究,突破重大共性關鍵技術,提升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因此,在國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由國家電網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牽頭,聯合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等國內電力電子器件高水平研發機構,共同開展2016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柔性直流輸電裝備壓接型定製化超大功率IGBT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的研發工作,重點攻克晶片—器件—裝置聯合仿真方法與協同優化設計技術、定製化IGBT/FRD晶片設計與大規模晶片壓接並聯封裝壓力和電流均衡控制技術
-
走進疫情下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被譽為「水下機器人」搖籃的上海交大水下工程實驗室裡,科研人員正在爭分奪秒——可下探11000米深全海深無人潛水器,將於今年完成海上試驗並投入應用。與其同屬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深水試驗池、拖曳水池等實驗室都已恢復正常,30餘位科研人每天在實驗室裡奮戰。「依靠這些不起眼的小化石,我們或許可能找到石油、天然氣、煤炭、頁巖氣的大寶藏。」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萬米的海底,妙...
萬米深淵可謂是科研的「無人區」,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是「人無我無」的科考裝備。以深淵進入技術、深淵探測技術為代表的深海技術,代表了當前國際深海工程技術領域的頂級水平。放眼全球,到訪過萬米深淵的全海深潛水器屈指可數。
-
華東交大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立項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國家科技部、生物中心正式公示了2018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立項清單。由華東交通大學材料學院生物材料研究所作為承擔單位的「機械瓣表面梯度圖案化和抗蛋白非特異性粘附塗層的技術研發」項目獲得立項,研究經費300萬,實施周期3年。
-
合肥工業大學再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課題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2019年度立項項目,由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牽頭、合肥工業大學、中南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和大連理工大學聯合申報的「面向CFETR偏濾器材料和模塊的高熱負荷等性能的規範化測試與評價」獲批立項,國撥經費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於我國資源特性的海洋能高效利用創新技術...
8月14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重點專項2018年立項項目「基於我國資源特性的海洋能高效利用創新技術研發」項目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北京召開。項目牽頭單位領導,項目負責人、課題負責人和項目骨幹成員,實施方案論證專家以及專項辦成員等40餘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項目牽頭單位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李華軍院士在致辭中表示,項目研究不僅要在理論上創新,還要解決核心關鍵技術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希望各參與單位通力合作,圓滿完成項目工作。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項目在清華啟動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項目在清華啟動清華新聞網11月23日電 11月20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精準醫學大數據的有效挖掘與關鍵信息技術開發」的啟動會在清華大學信息大樓(FIT樓)召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濤、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李衍達院士、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張抒揚教授、國家精準醫學重點專項專家/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李亦學教授等多位領導專家出席會議。會議由項目首席科學家、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生物信息學部主任、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張學工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