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書櫃堆滿書,孩子翻都不翻,怎麼辦?老師說:課外閱讀缺動力

2020-12-13 劉老師教育研究工作室

#中小學語文閱讀#提到讀書,總會聽到一些家長的怨言:家裡放了一堆的書,上面落滿了灰塵,孩子從不去看,即使是看,也總是翻一翻, 一會兒就看完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究其原因,是孩子們沒有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孩子們就有了閱讀的動力。那麼,學生究竟什麼樣的書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呢?

為此,我特地在班級內開展了一次小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在多種類型的書籍中,最受學生歡迎的是動漫和故事書。但是,這些書內容淺顯,形式單一,對孩子們的幫助並不大。真正有用,有內涵,有思想的文學名著他們為什麼不願意去讀呢?

原因大都是:①、篇幅太長,情節太複雜;②、人名不好記(外國名著),③、語言太過於深奧,看不懂……閱讀「工程"剛開始,就遇到了難題。如何打破僵局呢?我陷人了思考之……慢慢地,我發現只要教師引導好了,孩子們還是願意去讀的。

於是,我決定先從中國作家,和孩子們的生活比較接近的,學生覺得有意思的書人手。通過反覆搜尋,篩選,酌量,最後鎖定了曹文軒的《草房子》。這是一本描寫孩子們的世界、展示孩子的生活、有趣、有愛的書。我決定以此為契機,打開一個突破口,讓孩子們真正去領略文學作品的風採,從而愛上閱讀。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最好的榜樣肯定是老師。一個愛閱讀的老師,一定 會帶出批愛閱讀的學生。 為了具有說服力,我自己先到書店裡買了一本《草房子》,並利用休息時間認真閱讀,反覆品味文章,真正走進了書中的世界裡。在把這本書認真閱讀三遍後,我開始向學生們推薦這本書了。

學生的閱讀,也只有不斷地尋找一個個激活點,才能產生一次次新的激勵,形成一個個新的臺階。最初,班上只有三分之一 的孩子在閱讀這本書,普及率並不高,怎麼辦呢?看來,孩子們的興趣還是沒激發出來。

於是,我利用每節語文課的前十分鐘,讓看過的孩子在班級交談今天所讀的內容,孩子們談得饒有興趣,特別是桑桑六月天披著棉襖在烈日下走來走去,把家裡的蚊帳拆掉做漁網,禿鶴在運動會上使壞,影響學校榮譽等有趣的情節。

其他的孩子聽得哈哈大笑,興趣無形中激活了。慢慢地,閱讀的孩子越來越多,最後.全班四十六名學生,每個人都開始了閱讀這本書。

古人云:預則立,不預則廢。為了克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指導學生制定閱讀計劃至關重要。一本厚厚的書籍,想讓學生下子讀懂,讀透是不可能的事情。針對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階梯性的閱讀任務:

第一階段,粗讀。每天閱讀兩個小節,了解文章內容;

第二階段,細讀。品讀精彩句段,積累優美語句;

第三階段,悟讀。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當然,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同,閱讀任務也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完成,都能完成得好。沒關係,只要學生願意讀書,無論收穫大小,我都給予大力的肯定。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閱讀,我合理利用「晨讀」、「午誦」、「暮省」的時間並在每周抽出1——2 節課作為閱讀課,讓學生自由閱讀,交流閱讀心得,做摘抄筆記。布置作業時淡化書面作業,以閱讀為主,讓學生有時間去閱讀。

有限的課堂,遠遠滿足不了學生對知識的渴求。葉聖陶老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 」為了真正做到舉一反三,學生每學一篇文章,我都會儘量地向他們介紹幾篇相關的文章或書籍。如上了《牧場之國》,學生對荷蘭的美景讚不絕口,對異域風情心馳神往。

於是,我向他們推薦了《荷蘭的花》、龍今的(荷蘭散記》和邢士嘉的《個性威尼斯》,進一步拓寬了他們的視野,激發了閱讀的興趣。學了《普羅米修斯》後,我引導孩子們多渠道收集古希臘的其他神話故事,並在班級內開展了-次故事會 ,評出小小故事……

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由一個點帶動個面,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越來越高,氛圍越來越濃厚,令我欣慰不已。閱讀,已漸漸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習慣。

於是,我乘勝追擊,又向他們推薦了一些的書籍:林海音的(城南舊事》.高爾基的《童年》,法布爾的《昆蟲記》,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記》等。範圍越來越廣,內容越來越豐富。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應100萬字以上。要完成這樣一項巨大的任務,必須要讓他們愛上閱讀,變「要我讀」為「我要讀」,廣泛涉獵,不斷進步。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一如既往 ,和學生們共同閱讀,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作者:耿玉楓)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愛讀課外書怎麼辦
    孩子不愛讀課外書怎麼辦好像大家的脾氣都跟著天氣一起,變得燥熱起來。前幾日,接到一位爸爸的控訴:孩子在學校聽課也從來不吵不鬧,該做的作業也做了,成績就是提不上去。苦口婆心和孩子說了好多次,多看書多看報,就是不聽。每天嚷嚷著作業已經做完了,可以出去玩了。
  • 課外閱讀益處多,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教給你5種簡單有效的方法
    孩子小時候一般都喜愛聽父母讀書,即使成年人,聽電視裡《朗讀者》的朗讀,也會沉醉其中。父母聲情並茂的朗讀,蘊含著父母的情感,孩子會喜愛聽。慢慢地,隨著識字量的增加,孩子會漸漸自己去閱讀,去感受課外書的神奇與美好。
  • 孩子不愛閱讀?巧用蔡戈尼效應,讓孩子對課外書念念不忘
    原來是關於小雨閱讀的事情。小雨不愛閱讀,從小就不喜歡看書。自從上了小學,老師要求每天閱讀打卡。從此,她家就沒有安生過。讓她最無奈的就是每日閱讀打卡這件事。為了讓小雨喜歡上看書,小雨媽媽買了不下100本的書了,也想盡了一切威逼利誘的辦法,卻絲毫沒有效果。反而一提到閱讀,小雨就開始抗拒,就算偶爾拿起書本,也就是翻兩頁意思意思了。為此,她非常苦惱而且無奈。小雨媽媽並不是一個人!
  • 家裡的書快堆不下了 愛書的人要怎麼辦呢?
    「我在霍萊肖維採二樓的住所裡到處都是書,貯藏室和雜物間已容納不下,廚房裡也放滿了,食品間和廁所也不例外,只剩下通往窗戶和爐臺的兩條狹窄過道,廁所裡留下的空間僅夠我坐在馬桶上,洗面盆上一米五處已搭起架子和擱板,堆滿了書,直頂到天花板……」這個例子雖然很極致,但對於許多愛讀書也愛買書的人來說,越來越多的藏書和有限的家居空間,
  • 我們欠孩子真正的數學閱讀!(附小學數學課外書單)
    有的一本也說不上,偶爾有同學能夠說上幾本,我已經十分開心了。同時,我幾乎詢問過身邊家長朋友,知道有數學課外讀物嗎?孩子讀過數學課外書嗎?要麼是一臉的茫然,要麼是很疑惑的說「不知道還有這一塊需要關注的地方」。之後在我的引導下,才倉促之下「找米下鍋」。從中可以看出:我們對小學數學課外閱讀是十分忽視。
  • 寒假閱讀習慣養成實用攻略(附小學1-6年級語文課外閱讀書電子版)
    許老師說,他教了14年的書,發現近年來學生的閱讀水平直線下降,很多初中不鼓勵學生閱讀。很可怕!當然家裡還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最重要的地方。當孩子玩累了或是坐下來安靜的時候都會很容易地從書架上拿出一本愛看的書翻上幾頁,慢慢就會喜歡上閱讀了。
  • 小學數學課外書單,暑期給孩子真正的數學閱讀!
    溫故知新回頭式閱讀:初中時,根據需要可以翻一翻小學教材;高中時,根據需要可以翻一翻初中教材,發現新舊知識的聯繫,建立起新的更穩定的知識結構。講述自己的故事 指導學生讀書時,我總要給同學們講自己小時候讀數學課外書的故事,引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記得我上小學時,數學老師說,只要你們考到100分,就獎勵你給我們數學課外書一個星期。我通過努力,先後得到兩本,一本是《算得快》,一本是《趣味數學100題》,數學故事中的問題至今記憶猶新。
  • 孩子總愛亂翻亂撕亂咬書,就是不認真看,問題出在了哪裡呢
    因為這種感覺,從我懷孕開始,我就給蘇寶屯了很多繪本,五顏六色的擺了一個書櫃。蘇寶出生後,我才發現,她新媽媽的真實世界,基本都圍繞著這九個字:餵奶、打嗝、睡覺+拉屎。如果能和父母孩子一起讀,真的很神奇。懷孕8個月的時候,肚子裡已經在給蘇寶讀書了。當時腦子裡滿滿的都是出生後依偎在我懷裡,靜靜聽我說話的寶寶。多甜蜜啊。一起讀書的時候可以做簡單的問答,和父母交流。
  • 小學數學課外書單,給孩子真正的數學閱讀!快收藏!
    溫故知新回頭式閱讀:初中時,根據需要可以翻一翻小學教材;高中時,根據需要可以翻一翻初中教材,發現新舊知識的聯繫,建立起新的更穩定的知識結構。講述自己的故事 指導學生讀書時,我總要給同學們講自己小時候讀數學課外書的故事,引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記得我上小學時,數學老師說,只要你們考到100分,就獎勵你給我們數學課外書一個星期。我通過努力,先後得到兩本,一本是《算得快》,一本是《趣味數學100題》,數學故事中的問題至今記憶猶新。
  • 小學數學課外書單,給孩子真正的數學閱讀!快收藏
    溫故知新回頭式閱讀:初中時,根據需要可以翻一翻小學教材;高中時,根據需要可以翻一翻初中教材,發現新舊知識的聯繫,建立起新的更穩定的知識結構。講述自己的故事指導學生讀書時,我總要給同學們講自己小時候讀數學課外書的故事,引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記得我上小學時,數學老師說,只要你們考到100分,就獎勵你給我們數學課外書一個星期。我通過努力,先後得到兩本,一本是《算得快》,一本是《趣味數學100題》,數學故事中的問題至今記憶猶新。
  • 小學數學課外書單,給孩子真正的數學閱讀!建議收藏
    溫故知新回頭式閱讀:初中時,根據需要可以翻一翻小學教材;高中時,根據需要可以翻一翻初中教材,發現新舊知識的聯繫,建立起新的更穩定的知識結構。講述自己的故事指導學生讀書時,我總要給同學們講自己小時候讀數學課外書的故事,引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記得我上小學時,數學老師說,只要你們考到100分,就獎勵你給我們數學課外書一個星期。我通過努力,先後得到兩本,一本是《算得快》,一本是《趣味數學100題》,數學故事中的問題至今記憶猶新。比如,《聰明的園丁》:公園中心有九棵小樹排成整齊的三行三列。
  • 實用的書櫃設計,為孩子打造一個舒適的閱讀空間吧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都想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養成一個良好的讀書習慣。許多的父母在孩子還不會說話,就開始透過親子讀物或者睡前故事來增進彼此的情感,但是如果家裡不夠大,無法打造一個書房怎麼辦?下面張老師給大家提供一點思路,來助你打造家裡的多功能閱讀空間吧!
  • 家裡無電視,所及之處都是書!一年級牛娃讀完2000冊書!
    媽媽給他朗讀《鼠小弟的小背心》,一整頁畫加上幾個簡單的字,在念了幾遍之後,他就能複述鼠小弟反覆說的一句話,這讓他很有成就感。那段時間,他整天在翻著這本書,嘴裡嘰裡咕嚕有一句沒一句地念叨。   媽媽很欣喜,清空了家裡一個比較大的書櫃,用來放兒子的書,一直到今天家裡大部分地方都是書櫃,裡面有滿滿的兒童讀物。
  • 為什麼孩子晚上總是翻來翻去趴著睡 老人的說法五花八門
    第一,翻來翻去。有的人說缺鈣、有的人說缺鋅、有的人說脾胃虛弱、有的人說肚子有蟲……鄰居、阿姨、老人的說法五花八門,每一個說法都讓新手媽媽深信不疑:「啊,原來這樣,那怎麼辦呢?」接著別人就會說出各種偏方、妙招。
  • 本末倒置的課外閱讀
    怎麼辦啊??那麼多我看不完!明天回答不上來老師罰我怎麼辦? 」哥哥說著說著,眼淚就要下來了。我第101次拒絕幫忙,真無能為力,哪個家務和二寶纏身的老母親能在一晚上看完100多頁書呢?事情源於小長假第二天的一個通知,要求孩子們假期裡看完《四世同堂》第一章(207頁)。放假前如果按照老師每天布置的頁數,應該看到100頁左右了。
  • 為什麼孩子厭學但喜歡課外書?一個媽媽給老師的建議
    比如,我家最喜歡的一些書讀了有幾十遍如《我愛我的幼兒園》,《牙蟲大搬家》等等,要是圖書館借的,她特別喜歡我就幫她買回來,所以孩子特別喜歡的書一定要和孩子一起沒完沒了地讀。其實閱讀課外書,也是孩子獲取知識的途徑,不一定非得讀課內的教材。
  • 孩子不喜歡閱讀怎麼辦?讓孩子喜歡上閱讀,家長有辦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興趣的方式很多。如果大人能陪孩子親子閱讀的話,非常好,尤其是孩子認字不夠多的情況。我家的一套羅爾德達爾的書基本上都是我給大寶讀下來的,那時孩子上大班,我正好在家待產,每天早上孩子該起床了,我就拿書過去給讀半小時醒腦。晚上睡前再給讀兩章,讀的口乾舌燥的。後來,我也不傻乎乎的了,哈哈,因為現在有很多人可以替我們做這件事。
  • 小學生「可愛絕交書」走紅,友誼小船說翻就翻,網友:還挺正式
    就像是小學生的友誼一樣,那真的是友誼的小船書說翻就翻,猝不及防的,而且還整的非常的正式,絕交書是不能少的。雖然在我們看來非常的幼稚,但是在他們的世界當中,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事情,其中的內容真的是非常的搞笑。
  • 育兒有招,關於課外書的閱讀!
    這久,我家孩子總是拿著書不放,叫洗澡都要叫上十來次,我這心裡怒火總是蹭蹭蹭的往上升。但在之前,孩子是從不喜歡看課外書的,就是署假,老師要求看一兩本課外書來寫讀後感;他也只是匆匆了事,隨便翻翻,然後隨便寫寫。當時,我急得都想揍人了;那樣的作業我怎麼交得上去?然後,我試了很多方法,比如:我陪她一起看。
  • 小學六年級,課外閱讀要求100萬字!四大名著,孩子看不進怎麼辦
    通過對部編版語文書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語文教學知識不僅擴大了面,而且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高年級語文課本每個單元的後面都會有課外閱讀的延伸,並且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還有明確的量化標準,小學六年級一個學年課外閱讀的要求是100萬字。